般若文海

列表

寺院礼仪之各种忏仪

修学指导“寺院礼仪之各种忏仪”。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使人生有意义。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工夫,就是忏悔。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

废旧经像处理方法

修学指导“废旧经像处理方法”。不能读不能供经像处理的方法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则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亦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傍...

佛教四大吉花是什么?

修学指导“佛教四大吉花是什么?”。优昙婆罗花,也称优昙钵,简称之为优昙花,经上又名“灵瑞花”。老枝呈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且为叶状。优昙花生于叶状枝的边缘,“优昙婆罗花”直径约1毫米,花形如钟,呈淡白色,花茎细如金丝,白色夜开,芳香极美,翌晨即萎,昙花一现。佛经对优昙婆罗花有很多记载。《法华文句》言: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

自修和共修

修学指导“自修和共修”。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同。个人修行,应该是在已经懂得了修行的方法和修行的道理之后,而且也要知道如何来解决修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及知见上的疑难和困扰等问题,否则不但无法得益,相反地很可能受害。特别是修行禅定,精进勇...

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

修学指导“二祖长安光明善导大师”。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生于安徽泗州(一说山东临淄)。年少出家,早年修习“法华经”,“维摩诘经”,后见西方变相与“观无量寿佛经”,心生欢喜,欣慕西方极乐世界,每常诵习十六观行冥心思惟,如法作观,未经数年,已成深妙,便于定中,备观宝阁,瑶池,金座,宛在目前,涕泗...

十不全的书记师

修学指导“十不全的书记师”。清顺治时的玉琳国师,更相传过去世面貌丑陋、诸根不全,后因发愿勤修药师法门这是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前的前生的往事了...玉琳还是做的一个和尚,在一个寺院里当书记师。王小姐还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全家都是极虔诚的佛教信徒。她的父亲不幸去世的时候,她的母亲在一个寺院中做着七天水陆道场,以仗佛力超荐她的父亲,离...

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修学指导“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远公大师(公元334〜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便随舅父游学精通儒学,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听后,远公悟彻真谛,感叹地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秕。“...

爱欲是诸苦之本

修学指导“爱欲是诸苦之本”。“教断令坏”,教我们断爱欲,教导我们放下爱欲,不要为自己,去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为一切苦难众生,那就叫行菩萨道,你不是凡夫,你从凡夫提升到菩萨了。为什么?这里给我们说出来,“甄解”给我们说出来,“爱欲是诸苦之本。”人一生,或者说是生生世世,造作一切罪业的根源都是为了爱欲。爱是贪,欲是财色名食睡的...

两个僧团——调和僧团∵佛法久住

修学指导“两个僧团——调和僧团∵佛法久住”。一时,世尊在果新巴,有一施主迎请果新巴的僧众去安居(Vassa)。果新巴的比丘们行持三藏,但性格暴躁,广严城的一群比丘也是象果新巴的比丘一样:行持三藏,性格暴躁。他们这两个僧团准备一起安居,在内规定:凡用卫生间者,若见水特别少时,必须把水装满,否则,必须向管家禀告实情;如果既没添水又没向管家禀告者,...

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

修学指导“五祖新定乌龙少康大师”。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人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有玉女授给她一枝青莲花说:。“这枝青莲花很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大师降诞日,青光遍室,散发着芙蓉的芬香。大师相貌庄严,眼碧唇朱,幼时不顽闹,经常含笑端坐,识者都认为大师有将相之态。大师长到七岁还不曾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