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列表

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道坚法师)

教育“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道坚法师)”。虚云大师的教育理念道坚法师《法音》一、绪论虚云大师(1840—1959)原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俗姓萧,名富民,生而茹素,深有慧根法缘。咸丰八年(1858),师偕同从弟富国礼鼓山涌泉寺常开老人披剃出家,次年随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取名古岩,法名演彻,字德清。此后行脚天涯,参禅学道,遍礼天下名刹,...

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黄夏年)

教育“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黄夏年)”。佛教教育与学术研究浅议黄夏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佛教教育一直成为教界内外的宣教和弘法利生的重要手段。佛教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广宣佛法,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论研究,深化佛说,佛教成立二千五百年以来,培养了无数的人才,佛教的理论也得到了光大,特别是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进...

大慧宗杲禅师的居士教育(潘桂明)

教育“大慧宗杲禅师的居士教育(潘桂明)”。大慧宗杲禅师的居士教育潘桂明中越佛教教育研讨会大慧宗杲是中国禅宗史上的杰出人物,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大慧宗杲的居士教育继承和发扬了禅宗临济宗下扬歧派系统的传统,是在其师圆悟克勤有关思想基础上的发展和弘传。大慧宗杲所创的“看话禅”以革新和进取的精神,对同时代曹洞宗宏智正觉禅师提倡的“默照禅”展开批...

佛教教育杂谈(项一峰)

教育“佛教教育杂谈(项一峰)”。佛教教育杂谈项一峰《佛学研究》1995年第4期教育无论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都是一种有益的方式。今日只要你有机会路过校门,不难从校门两旁的墙壁上看到“国家富强,教育为纲”、“国家兴盛,教育为本”。“社会发展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等视教育为建国安邦、社会进步、民族强盛关键的标语。在这一点上...

论康生会的佛教教育思想(张捷、陈旭远)

教育“论康生会的佛教教育思想(张捷、陈旭远)”。论康生会的佛教教育思想张捷∵陈旭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康生会(公元?一280年)是三国时期致力于弘传佛学的佛教教育家。他原籍天竺(印度),而生于中土。“笃志好学,明练三藏,博览六典,天文图纬,多所贯涉。”①曾从安世高弟子陈慧等人学习佛法。吴赤乌十年(234年),他初达事业,“营立茅...

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林国良)

教育“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林国良)”。试论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培养林国良《觉群季刊》一独立人格的培养,应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既是佛教教义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从佛教的教义看,大乘佛教主张众生本性平等,众生与佛平等,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同时,大小乘教义的共同追求都是要实现个人的解脱,而解脱本质...

日本佛教教育初探(张玉姣)

教育“日本佛教教育初探(张玉姣)”。日本佛教教育初探张玉姣《佛学研究》∵2009年第18期一、∵日本佛教教育的历史概述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日本佛教在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710—784)。当时以天皇为首的统治者非常重视佛教,佛教被用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巩固中央集权。佛寺担...

印光大师之教育内容管窥(杜钢)

教育“印光大师之教育内容管窥(杜钢)”。印光大师之教育内容管窥杜钢《法音》印光大师作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一代宗师,其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体系主要是由道德伦常、因果报应与净土法门这三大部分所组成。这些教育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中佛教信众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又体现出浓厚的净土宗教育的特色,从而将佛教信众的世俗生活与对净土法门的如理修学有机...

析《理惑论》教育思想(张捷、刘坤)

教育“析《理惑论》教育思想(张捷、刘坤)”。析《理惑论》教育思想张捷刘坤《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理惑论》为东汉末三国初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牟子所着,全书共39章,前一章为序,后一章为跋,正文37章。正文采取自设宾主,问答式的体裁。所设“问者”是从北方来的儒者,对佛教提出疑难,所设“答者”即是牟子本人。根据对方提出的问题,引经据...

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

教育“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提升中国佛教公众形象关键在僧教育张伟然《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文集》中国佛教发展到今天,毫无疑问正面临着两千年来空前未有的变局。一方面,外部世界相比传统时代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生存状态、对世界的认识都比以往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而另一方面,佛教界内部的情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