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远“离”去“贪爱”,则无生死之“忧怖”矣!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园苑”:园,可以说是花园;苑,畜养禽、兽处也。...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3 浏览
《华严经·十地品》讲录(续二三七期) 华严“《华严经·十地品》讲录(续二三七期)”。《华严经·十地品》讲录(续二三七期)◎成一法师∵四、引《大庄严论》说五地的菩萨,有两种的难:一、“劝化无恼难”,说五地菩萨很有耐心,去弘扬佛法时,讲了人家不听,不听没关系,今天不听,明天再讲,明天不听,后天再讲,一直讲到他听为止,一般人没有这种耐心,但是想要完成菩萨道,就要有这种耐心,就像常精进菩萨...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八〉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八〉”。《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八〉南亭法师每偈之中的后二句,或前句是因,后句是果,如云:“所行无逆〈因〉,成一切等〈果〉。”或二俱是因,如云:“巧事师长,习行善法”等。或二句俱是佛果,如云:“永离烦恼,究竟寂灭”;此二者,皆为佛果所有故。或二句俱通因果,如云:“以法自娱,了伎非实”等。以法自利或者利他为...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南亭法师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疏说:“守王正法,始曰大臣。”1大臣,如宰相尚书之流,皆辅佐国王而理国事者。倘卖官鬻爵,欺君枉法,则非大臣而是国贼矣。所以我们要“恒守正念,习行众善”。第七、明到城乞食时愿。∵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以...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着。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这是人伦之始。所以夫妻、子女的集会,是家庭的乐事。但是一个人的环境关系极为复杂,夫妻、子女是亲,彼此之爱...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2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二)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二)”。《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二)◎南亭法师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121愿酸甜苦辣,皆是味。我们“若受味时”,对这些世间的味,我们也要生厌弃心。应当随时发愿,“愿”一切“众生”与我,皆要“得佛上味,甘露满足”。印度的上味,在佛经上讲是以牛乳炼成酥。酥有生酥和熟酥。酥再炼成酪,酪再炼...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五〉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五〉”。《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五〉∵南亭老和尚∵∵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乞食必须行路,道路必有高低。当我们见到“高路”而欲上升时—升,由下而上也—,我“当愿”一切“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三界二十八天,在人间之上,等于高路。我们遇到高路,固然要奋勇直...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0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六〉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六〉”。《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六〉南亭法师第七、问具足十力∵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此是如来十力智的境界。力者,力用,智慧之力用,故曰十力。“云何得”者,如之何方可获得此十力。一...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一〉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一〉”。《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一〉南亭法师着袈裟衣,当愿众生,心无所染,具大仙道。十八愿。∵“袈裟”者,不正色衣也。红、绿、青、紫、黑等,是为正色。吾人既舍去荣华、富贵、妻室、儿女等天伦之乐,出家为道。第一、不于人身生起爱心,我就亦不喜人于我而生起爱心,第二、为富贵骄侈者作一榜样。所以原始佛教的制度,...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48 浏览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三) 华严“《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三)”。《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二十三)◎南亭老和尚∵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132愿佛有发塔、指甲塔、舍利塔,皆是佛塔。塔者,具云塔波,华言高显,原为天人供养而建,是以降生处、成道处、说法处、涅盘处,无不有塔。而阿育王且分佛舍利于南阎浮提,建八万四千宝塔。巍巍不动,如须弥山。皆如愿文所言... 华严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