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末) 唯识“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末)”。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六末沙门智周撰论。云何此依十五处立者。而有两释。一云云何此十因依十五处立。二云此者此前四缘。既云如是四缘依十五处义有差别建立十因。云何此缘依处立因。有义断云。后解为胜。依处差别立缘为因。非离缘外别有因也。十因既然依处亦尔。即开四缘为十五处。非离缘外别有依处。由此义显开前四缘为十五处。...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于凌波:《唯识二十颂》讲记 唯识“于凌波:《唯识二十颂》讲记”。目录:绪论----介绍唯识宗和唯识二十颂第二讲∵诠释第一至第三颂第三讲∵诠释第四至第八颂第四讲∵诠释第九至第十四颂第五讲∵诠释第十五至及十七颂第六讲∵注释第十八至第二十颂一、绪论----介绍唯识宗和唯识二十颂唯识二十颂,是大乘唯识宗所依的一部论典。要讲此二十颂,先要介绍这本书的作者、译者、译本,及这...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
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 唯识“识体理体两分与「一分无性」说──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论析”。p.∵93提要本文对唐代法相唯识宗佛性思想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以种子之种类及其存在情状分析,划定众生的类别,界定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是唐代唯识学的一大创见,以无漏种子界定佛性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点上,分析了「一分无性」说成立的理据:其一、以种子说判定种姓之别;二、倡理佛性,行佛...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唯识三十论要释 唯识“唯识三十论要释”。∵∵同。或执离心无别心所。为遮此等种种异执。令于唯识深妙理中得如实解故造斯论。言所缘者复有二种。初明造论。后显传译。佛薄伽梵悲导有情法门虽多。其要有四因缘。唯识无相真如随对根宜诸经各说。余三理门已有广论。唯识深旨未有辨明。佛涅盘后九百年中。无著菩萨事大慈尊请说瑜伽中边等论。自造显扬对法等论显唯识理。...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大乘百法明门论疏 唯识“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上大慈恩寺沙门大乘光撰将欲造文。略以三门分别。第一明造论意。第二释题目。第三随文解释。第一明造论意者。寻夫三界有情五趣漂溺。循环不息。轮回无替者。莫不以断常空有粉纠于怀。所以菩萨降生垂范利物。为除空有两执故。开空有二门。前明百法有体。为遣执空。后明人法二空。为除有见。所以有体。世谛...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唯识义灯增明记卷四 唯识“唯识义灯增明记卷四”。文法谓轨持(至)亦应自意者。不为屈曲表彰但直解即名为持等者。因明疏云。他异解生唯待后说。故初所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义不殊胜。不得法名。后之所陈具足两义能持复轨。义殊胜故。独得法名。既云先陈唯具一义能持自体。何故今云但直生解即名为持。若生物解亦名持者。何初所陈唯具一义。既有唯言。岂通二义。解云。生解有...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释真兴撰:唯识义(二) 唯识“释真兴撰:唯识义(二)”。问。以何知尔。答。论第九说相多现行愚。疏曰。由起无漏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即后得智作有相净观也。虽作无相。少时能故(云云)又说纯作意求无相愚疏曰。今此地中既除此障。能于无相不专勤求。乃至于空中起有胜行。所言空者无相空理。于空中作有行。即真观中起于有观。冥真俗二境合本后二智。少用功力即能得故...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二) 唯识“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二)”。总十四不相应。此虽说非得。诸论多说异生性。今依共有且说十四种。以十门分别。一有之所由。二废立。三聚依处。四现种依。五有无漏。六三性。七见断等。八五位。九界系非。十九地。然依对法有二十三。除不和合。虽有等言不别解释。瑜伽第三·五十六·显扬第一·百法等立二十四。五蕴及此论立十四。显扬云。复有所余。如是种...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三) 唯识“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三)”。地狱八根。现行·种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种。如何现成。答一总说八言成。何必命有现。亦识中种可为命体者名种。现能为根者名现。又体是种。用为根者名现。又能持名种。所持名现。问何故第三定近分·根本。同为乐根。初二定中有喜有乐。方便唯喜而无有乐。不同第三二俱相似。答三定俱尤重无分别故。本·因俱是乐。初二方便不怡...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唯识二十论述记(一) 唯识“唯识二十论述记(一)”。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翻经沙门基撰唯识二十论者。筏苏畔徒菩萨之所作也。题叙本宗有二十颂。为简三十。因以名焉。昔觉爱法师。魏朝创译。家依三藏。陈代再翻。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校诸梵本。睹先再译。知其莫闲奥理。义多缺谬。不悟声明。词甚繁鄙。非只一条。难具陈述。所以自古通学开而靡究。复以大唐龙朔元年。岁次辛酉... 唯识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