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历史世界》所涉佛教史料补证 佛教史“《朱熹的历史世界》所涉佛教史料补证”。《朱熹的历史世界》所涉佛教史料补证高慎涛余英时先生《朱熹的历史世界》于200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此专着集精细考证与细密洞察为为一体,是朱熹研究中里程碑式的着作。我在拜读中发现所涉佛教史料尚有补证之处:1.页99引《朱子语类》朱子门人问语:“灵源与潘子真书,今人皆将做与伊川书,谓伊川之学出于灵源也。”...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从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 佛教史“从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从印度佛教全貌了解原始佛教水野弘元着王∵丈∵雄∵译l、原始佛教的名称与时代所谓原始佛教,系指初期印度佛教全般而言,印度佛教依照其特征而以时代的区分约可分为:(一)原始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初期大乘佛教(大小乘并立的佛教);(四)中期大乘佛教(大小乘学派佛教);(五)后期大乘佛教(真言密教)等。...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从《水浒传》看宋代佛教管理制度 佛教史“从《水浒传》看宋代佛教管理制度”。从《水浒传》看宋代佛教管理制度∵孙浩然《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它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好汉替天行道为主线,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达官显贵、三教九流,无所不及。其中大量关于佛教的故事情节,对我们认识宋代佛教及其管理制度很有帮助。一、从度牒看官府对佛教的管理僧人剃度是佛教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从佛教看[生死一线间] 佛教史“从佛教看[生死一线间]”。从佛教看[生死一线间]释常觉本文标题[生死一线间],不是指那种令人捏一把冷汗的高度冒险,也不是被坑埋几夜的九死一生,而是指一个人长期意识不清,没有生存自觉,连自己该不该活下去都得由别人做决定;这个人被称为[病人]或[植物人]而不算[死人],但是命若游丝,虽生犹死。这样一条人命横跨生死之间,而系在[生...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从佛教教育看现代社会教育 佛教史“从佛教教育看现代社会教育”。从佛教教育看现代社会教育邱永富(国立曾文职校教师)星云大师在(佛教兴学的往事与未来)(《普门学报》第十一期)一文中提及:“世界最早的第一所大学,就是佛教。佛陀是佛教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中国八大宗派的开山祖师,都是佛教大学的校长。”在***的各宗教从早期兴办丛林学院(佛教)、神学院(基督教),其学历不...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成实宗史略 佛教史“成实宗史略”。成实宗史略刘果宗(一)诃梨跋摩传略中国佛教学者,所称之成实宗,乃是依罗什所译之成实论而立名。成实论作者诃梨跋摩,出生年代,有多种异说,今据嘉样三论玄义,转录僧教成实论序曰:成实论者,佛灭度后九百年,罽宾小乘学者之匠鸠摩罗陀上足弟子,诃梨跋摩之所造也。诃梨跋摩,此云师子钟,后来有刘宋时玄畅,撰诃梨跋摩...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佛教的伦理观和论理心 佛教史“佛教的伦理观和论理心”。长阿含经第十二卷诸经相貌速写(15)佛教的伦理观和论理心周宏璋十六、善生经佛与大比丘众住在阇崛山时,有一天,世尊着衣持钵,正要进入罗阅只城(Ra^jagaha)乞食时,见到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叫善生(anga^lova^da),一大清早就出城到园林游观,并到水池问他为什么如此做。善生答说,因为遵照父亲的...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倡导发心发展弘化人间佛教 佛教史“倡导发心发展弘化人间佛教”。倡导发心发展弘化人间佛教王庆(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在现代化激烈的发展与碰撞中,在新世纪星光闪耀之际,佛光山上却有佛光普照,香花供养,自是人间福音。传承着世界上唯一不问断文明的中国,却是一个宗教观念淡薄的国度。她对所有的宗教都兼收并蓄,宽容大度,也就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坚定信仰的国教。特别是现代...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下) 佛教史“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下)”。安贝卡与其新佛教运动之研究(下)觉亚佛光山法堂书记室伍·人间佛教观点的省察佛陀之佛教,实则就是人间佛教。之所以标举“人间”一词,是为了彰显佛陀在人间修道证悟的事实、在人间弘法利众的本怀。1930年代太虚大师揭橥的“人间佛教”,即认为“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中) 佛教史“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中)”。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中)廖明活㈣无我学说的演变原始佛教提出“无我”,目的是叫人放弃对自己现象生命的五个主要方面——五蕴——的执着,从而断除作为苦的根源的欲望。至于人是否有称为“我”的不变主体,这问题在原始佛敦基本上是属于“无记法”范围,并没有明确记说。但部派佛教,以至不少近代学者,都认为佛陀主张没有...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