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 文化杂谈“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明太祖的佛教政策及其因由之探讨∵∵∵∵∵∵∵∵∵∵∵∵释见晔东方宗教研究STUDIES∵IN∵ORIENTAL∵RELIGIONS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新4期页次:67-102∵∵-------------------------------------------------------------...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9 浏览
全球化对於佛教的影响 文化杂谈“全球化对於佛教的影响”。全球化对於佛教的影响净心长老世界华僧会会长、宗教徒协会理事长、宗教与和平协进会理事长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工具的便捷,缩短了空间的距离,把广大的地球,缩小成为地球村;更因为资讯科技的发达,网际网路的普及,打破了国境的疆域,成为全球化的大趋势。在这种全球化的大时代里,全球的人类,不管愿不愿意,都会...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4 浏览
论日本枯山水 文化杂谈“论日本枯山水”。论日本枯山水周正芳媛【摘要】从日本枯山水的来源开始深入分析,揭示枯山水的真正禅意,体会枯山水的真正意境,如何从无水的沙石之中体会出海、岛屿,还有云海、孤峰,小桥、碧水细流。【关键词】传统;自然;禅道;枯山水日本的园林艺术也深受禅宗影响。入宋、入元的日本禅僧以禅宗崇尚自然,喜爱山水的灵性,对园林浓缩天...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04 浏览
从“坐忘”看佛教中国化 文化杂谈“从“坐忘”看佛教中国化”。从“坐忘”看佛教中国化宋琢∵王露摘要:本文主要从“坐忘”释名、禅庄坐忘之异同和禅宗坐忘论的诞生与传承三个方面对禅宗“坐忘”思想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看佛教的中国化及中国化的佛教中所蕴含的传统智慧。关键词:庄学;道家;禅宗;坐忘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14 浏览
佛教圣地——水目山 文化杂谈“佛教圣地——水目山”。佛教圣地——水目山水目山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故事,因故事而成了名胜。水目山坐落在离祥云县城25公里,因唐代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用锡杖凿地,涌泉清莹而得名(我听导游讲,是因涌泉清莹如人的眼睛,故名水目)。山上名木荟萃,有古云南樟、元江栲和华椴,不同的树盘根错节,恣意地伸展,互相牵扯,不管春夏秋冬,四季如...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6 浏览
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佛性 文化杂谈“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佛性”。∵浅谈《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佛性庄平内容摘要: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在否定皇权的同时也否定了一切秩序和法规。这是不能被所有的社会和所有的统治者所接受的。这就揭示了每个人是都有心魔的,是需要修炼教化的。关键词:反抗∵自由∵宗教∵佛性∵顽强《西游记》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本浪漫主义色彩较浓的小说,是我国许多...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18 浏览
丰子恺散文艺术探魅 文化杂谈“丰子恺散文艺术探魅”。∵丰子恺散文艺术探魅刘江凤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出生,祖籍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漫画家。美学大师朱光潜在《丰子恺先生的人品和画品》一文中,用“清”与“和”两个字来概括丰子恺的人生,认为他“从顶至踵是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8 浏览
菩提子佛珠∵明心见性的佛教圣物 文化杂谈“菩提子佛珠∵明心见性的佛教圣物”。菩提子佛珠∵明心见性的佛教圣物作者:孙瑞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千百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佛珠是佛教的最为常见的法器之一,也被称为念珠,是用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在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现如今佛珠已不只局限于信佛人士佩戴,好多非佛教徒也开始佩戴它,有着很好的...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92 浏览
刍议佛教伦理三题 文化杂谈“刍议佛教伦理三题”。∵刍议佛教伦理三题王永智作者简介:王永智,西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授∵(陕西西安∵710069)。〔摘要〕∵佛教伦理的佛性论为中国人的伦理自觉,即成就人格完善的人、平等与泛爱万物、利他与舍己等奠定了基础。善恶与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造业,个人受报,保证了中国人在伦理道德上将自觉、自...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00 浏览
佛教花木漫谈——菩提是什么树 文化杂谈“佛教花木漫谈——菩提是什么树”。佛教花木漫谈——菩提是什么树菩提到底是怎样一种树?我想,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这种佛教圣树感到神秘。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使菩提树带有神性的光辉,但菩提声名远播,大概得益于六祖惠能的偈子。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耱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道... 文化杂谈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0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