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水目山

水目山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故事,因故事而成了名胜。水目山坐落在离祥云县城25公里,因唐代开山祖普济庆光禅师用锡杖凿地,涌泉清莹而得名(我听导游讲,是因涌泉清莹如人的眼睛,故名水目)。山上名木荟萃,有古云南樟、元江栲和华椴,不同的树盘根错节,恣意地伸展,互相牵扯,不管春夏秋冬,四季如一,山风徐徐,树叶刷刷作响,好似在欢迎远方来客。水目寺就建在这葱茏的林木中,唐宪宗六和八年(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明末清初,鼎盛至极,一度时期成为滇西地区的佛教中心。由唐至清,列六祖三宗,僧多达三千,尼姑八百,有“十衲远围,从者入云”的传说。历代高僧相承不绝,如唐代普济庆光禅师,宋代的净妙澄禅师,明朝时期的无往如禅师、非相行禅师等,大理国时曾有不少王族中人在此出家为僧。明代书画大师担当和尚,曾到水目山剃度长住。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上山游览考察。清代吴三桂、林则徐也先后上水目山求卜问道,至今还保存于水目山清代道光29年的《真如沙门之碑》,碑首由兵部尚书兼都察院林则徐篆写。碑文中并记录了林则徐上水目山请师问卜的历史故事。云南杨升庵也曾到水目山,并留下“山色淡随深入院,松声静与客谈玄”的对联。

从唐朝起,水目山寺院经过多少次修建,逐渐形成一个建筑群落,其建筑采用较规范的佛教禅房院落组合布局形式,依山就势,坐西朝东,曾存有水目寺、普贤寺、金龙寺、宝华寺、塔盘寺、三教阁、昆卢阁、弥陀庵、观音阁、玉皇阁、前、中、后塔等梵刹庙宇,塔院庵阁,由上而下,集中分为三个群落,当地群众称为上、中、下三庵。

在水目山景区内有明朝种植的月季花,冠如巨伞,盘根错节;有珍惜罕见的古柏,挺拔如剑,高耸入云,风姿卓约,焕发着青春活力;有形如苍龙,曲折盘旋,造型特异的唐代刺柏;有上千年的古山茶“狮子头”、“童子面”,每当开花时节,九蕊十八瓣的花朵“树头万朵齐吞火”,争奇斗妍、灿烂夺目。一进山门,可见一斑驳的密檐式古塔耸立院中,据说是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的“寺包塔”,明万历34年(1606年)重修。在塔的四周,原建有八角环形殿宇,把塔围住,塔尖从殿顶伸出,很是独特。始建于宋代嘉定七年(1214年)的塔,塔身、塔刹、塔壁具有浓厚的唐宋寺塔建筑风格,周围曾建有48根立柱构成的围亭,将塔环抱于其中,在云南绝无仅有,全国亦属罕见,可惜寺毁无存,仅留下塔基的48个立柱石墩座。

在北岗松林中,存留一从大理国段氏国公仁懿太后之父高氏开始,历代众僧圆寂之地塔林,其数量和规模居全国屈指可数的基塔林建筑之一。这片塔林,带着岁月的沧桑,仰望天空,仿佛一个枕着青山,伴着祥云,听着松涛,面向山下,盘腿打座的僧人,一坐就是近千年,守护着这方水土。这片塔林,作梯状排列,基塔高3—6米,塔身为纺锤形或四方形。纺锤形是砖塔,大理国时所建;四方塔有砖、石两种,为明清时所建。基座及塔盘砖上有卷云纹、莲花纹、人物、动物浮雕图案。塔刹有相轮、仰月、宝珠等形状,塔基外石级通入塔内墓室,用来放置陶制骨灰罐。近年来,在保留塔林外形的修复和地下墓室的开发建设中,黑陶火葬罐及舍利子的发掘,成为轰动一时的热门话题。2003年昆明国际旅游节由省佛教协会组织安放圣物舍利子法会,自然成了水目山这道绚丽风景线中最醒目的亮点。水目山的神话传说更能让你也耳目一新:“铁树开花”是很早就有的传说,童年时的儿歌∵“符笛符笛响,买个花马养,花马跳沟,吓着泥鳅,泥鳅告状,告给和尚,和尚念经,念给观音,观音吐水,吐给小鬼,小鬼织布,织给弥渡,弥渡烧香,烧到铁树开花水目山”至今还广为流传。这一传说,说的是从前水目寺内有一和尚,为了改变人们缺乏艰苦创业的思想,就动手雕琢铁树,经过几十年的雕琢,铁树舒展出碧绿树叶,开出火红的花朵。它告诫人们要面对艰难困苦,积极向上,坚定信心,不断追求,牢记铁树也能开花的道理,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名贵香樟“鸳鸯树∵”的传说,更是散发着美好的气息,两株枝叶繁茂的香樟树生在一起,远看如一,近看是双,仿佛是一对沉浸在爱情甜蜜中的爱侣,彼此不分,吸引了多少青年男女来树下合影,以示爱情地久天长。

农历正月初八水目山会期间,四面八方赶来观光者更是数以万计。它的历史、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祥云县委、县***对水目山作了大的举措,挖掘水目山历史佛教文化内涵,丰富景区的文化底蕴,策划开发水目山十八景点,现已完成对塔林的修复和开发,重建宝华寺戒堂,完成了宝华寺戒堂五方大佛、五百罗汉雕塑的艺术主体工程,板阮公路沥青路面铺设和阮水公路的改线扩设,弹石路面硬化(现已全部做成沥青路面),随着《水目山志》、祥云风光光碟的发行,水目山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正以一种崭新姿态吸引着更多游客的到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