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列表

至圣先师:孔子(二)

传统文化“至圣先师:孔子(二)”。二、学道不厌诲人不倦在安葬亡母的事情上,表现出了孔子的聪明之处,一时也许不无自得。当时季氏家举行“飨礼”,孔子顾不得母孝在身,便“腰经”而往,不料吃了闭门羹。飨礼,是招待士人的饮宴制度。士子欢聚一堂,借酒欢歌,演习礼仪,以文会友,切磋技艺。贵族大夫则借此“优贤礼士”之机联络感情,笼络士心。年轻的孔子...

至圣先师:孔子(一)

传统文化“至圣先师:孔子(一)”。曲阜,东临蒙山,北靠岱岳,南阻峰山,西绕沂泗。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粮仓,很早就成了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公元前四千多年,这里便出现了“大汶口文化”等原始文明。稍后这里又是传说中古帝少吴氏定都之处,号称“少昊之墟”。历夏经商,曲阜又成为鲁周公封国的首都,肩负起镇抚东夷,拱卫...

不欲以静【龙泉解《道德经》37章】

传统文化“不欲以静【龙泉解《道德经》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本章的主旨是通过“大道”无为来论证“人道”贵静,通过自然自化来推定社会的自定。再次说明无为之有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常,指恒常、永久。大道总是顺应自然而为,不强为,不妄...

孝与爱:孔子与鲁迅的对话

传统文化“孝与爱:孔子与鲁迅的对话”。孝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昂高蹈的新文化运动中曾受到激烈的批判,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即是其中着名的作品。近年来,随着“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新文化运动被大众传媒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文化断裂”,其主将鲁迅更成为攻击的主要对象。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尽...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传统文化“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本文从“行为规范”、“精神实质”和“生态智慧”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加以分析和阐述,指出在“行为规范”方面,儒家所主张的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精神实质”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性,而对环境保护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的生态智慧,则是儒家天人同源、道法自然...

孔子论孝:事亲,在于一心之诚

传统文化“孔子论孝:事亲,在于一心之诚”。∵∵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赡养爹娘就行了。然而,就是对犬马,不也是养活吗?如果没有一颗严肃地孝顺父母的心,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善之人,对天下人一视同仁,绝无分别心。善中有真,善...

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开发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开发”。探讨儒家思想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儒家的人本思想为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仁”的核心即是“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本的“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天地之中,人为贵”。儒家认为要管理好国家,关...

千岁高龄的“孔子”踏上丝绸之路

传统文化“千岁高龄的“孔子”踏上丝绸之路”。千年来,有形的货物和无形的文化沿着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传播向沿途的各个文明。如今,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升温,千岁高龄的“孔子”重新开始“周游”列国,在新丝路上正将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发扬光大。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横贯中国和中亚,直达西亚与地中海,全长644...

“传”:儒家经典诠释的最初体式

传统文化““传”:儒家经典诠释的最初体式”。中国哲学经典的产生离不开诠释,在大多数情况下,体现了原典与诠释之辩证的依存关系。就中国哲学经典来看,原典与诠释原典的著作的区分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诠释原典的著作,转而成为原典。如《十三经》中《周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礼记》、《尔雅》等就属于诠释著作。甚至《春...

柔弱胜刚强【龙泉解《道德经》36章】

传统文化“柔弱胜刚强【龙泉解《道德经》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本章是在讲修行的功夫。不是在谈辩证法,更不是在谈治国之策。《道德经》是一本道书,虽然有些章节谈到了治国、养身或者兵法,但大多数还是在谈修道。本章就告诉我们修道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