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本章是在讲修行的功夫。不是在谈辩证法,更不是在谈治国之策。《道德经》是一本道书,虽然有些章节谈到了治国、养身或者兵法,但大多数还是在谈修道。本章就告诉我们修道应该注意到的一些方面。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歙,是指收敛。收敛什么?收敛己见。对于修行人来说,己见是修行的大障碍,不收敛己见,就很难接纳正见,正见树不起来,修行就失去了倚靠。

张,是指张扬、张狂。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张扬、外显自己。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一定要清楚。有些人说,我已经很收敛了,从不张扬自己。其实说这话的时候,你已经在张扬自己了。

要想做到收敛,就必须认识到张扬之害。放下己见,是修行的第一步。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弱,不是虚弱,而是对外界的全面接纳,是没有对抗的平和心态。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必定要认识到何谓“强”。强,是指对抗和不接纳,意味着拒绝。

历史上有不少用强的皇帝,如夏桀、商纣、秦始皇等,他们本事都很大,但用强的结果无不是害了自己,苦了人民。我们这些凡夫,虽然本事没有那些皇帝大,但用强之心却很是炽盛,总是想方设法借助一点点权势、力量,甚或是通过抬高声音,企图压倒对方,征服别人。殊不知,我们修行就是要去除那些“强”的表现,呈现似水般的柔弱。因为,柔弱才真正具有无限的力量。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废,是指废除。废除什么呢?废除习气。人的习气总是有着极大的惯性,改起来很难。要想废除自己的习气,就必定要看清那些兴风作浪的力量。兴,就是指我们身上兴盛的习气,看清它,才能够废除它。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取,是指得到、获得。得到什么呢?得到大道。与,是指付出。付出什么呢?付出人间孜孜追求的物欲、情欲、权力欲。这句话是说,你要想获得大道,那么,你就要付出人们贪图的财、色、名、食、睡,因为,它们会搅拌得你内心无法平静。这一点与释迦牟尼的“以戒为师”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是谓微明。

微,是指微妙、玄妙;明,是指智慧。谁如果明白并做到了上述四点,谁就具有了玄妙的智慧。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

老子再次告诉我们,万万不要逞强,逞强就是死路一条。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无不如此,真实不虚。

柔弱才最有力量。再刚强的东西,柔弱都能够制服它。水滴石穿就是这个道理。

人活在柔弱中,就是活在“道”中了。人不可离开大道,这就像鱼不可离开水池一样。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国,是指身体。利器,是指容易造成伤害的东西,这里指己见、强悍、习气和贪婪。这些都是不可以展示的。它们一露头,就要把它们铲除掉。

修行的确不容易。因为,修行的过程就是抵制过去长期熏习而成的固有模式的过程。但你真的下功夫突破了这个瓶颈,你就剜除了苦的根源,你就可以得到平和之乐,清静之乐。

更多【龙泉解《道德经》】文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