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龙泉解《道德经》13章】 传统文化“宠辱若惊【龙泉解《道德经》13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得宠则喜,受辱则怒,内心总是处于不安之中,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有了我们的身体。道家认为,喜怒哀乐都是无益于身的,喜怒哀乐的产生就是因为没有把我们的身体放下。佛家也追求身心分离的境界,如果能修到这个程度,身体似乎与自己无关,心能转物,那个肉体健康了不喜,残缺了也不悲。世人喜怒无...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老子哲学源流(上) 传统文化“老子哲学源流(上)”。∵第一章∵老子“修道德”老子与孔子同时、长于孔子,是孔子曾经师事过的春秋晚期的一位思想家。《史记·老子传》载:“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仲尼弟子传》载:“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严事,师事。孔子年少好礼,曾经从老子助葬于巷党(在鲁国);三十多岁,适周问礼于老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以空为用【龙泉解《道德经》11章】 传统文化“以空为用【龙泉解《道德经》11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三十根辐条汇集在一个毂上,只有外实中空的时候,才会有车的用处,才可以装人载物。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把粘土做成器皿,只有外实中空,才可以作为器皿使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凿门窗以为房屋,只有外实中空,才可以作为房屋使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0 浏览
道家的社会关怀(三) 传统文化“道家的社会关怀(三)”。道家对个人生命处境的关注社会大变动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政治秩序的问题,同时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一般而言,先秦诸子大多把目光投向了政治秩序的重建,而无暇顾及乱世中个人生命所受到的压力。庄子是一位特殊的“例外者”,以其敏锐的感受接触到了这一“盲点”,他的哲学可以说是一首关于乱...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9 浏览
道家的社会关怀(二) 传统文化“道家的社会关怀(二)”。二、道家对理想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在社会大变革中,政治制度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方面。从西周到春秋时期,政治制度是由礼来规定并通过它体现的。礼坏乐崩的现实状况给不同政治制度方案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在这些不同的政治制度设计中,既有从孔子开始的儒家为图恢复并完善以礼为核心的政治秩序,并主张发挥人的内在道德...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1 浏览
道教最高神——三清 传统文化“道教最高神——三清”。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6 浏览
道家的社会关怀(一) 传统文化“道家的社会关怀(一)”。在道家三派中,把治身与治国结合最为紧密且对后世政治发挥实际影响的是黄老学派,特别是稷下道家。《心术下》说:“心安是国安也,心治是国治也。”心安、心治是治身、内圣,国安、国治是治国、外王,二者究其实乃是一体、一理。春秋战国之际,中国社会处于空前的动荡变化之中,传统的礼乐制度已不能维系正常的社会秩序及政...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功成不居∵【龙泉解《道德经》2章】 传统文化“功成不居∵【龙泉解《道德经》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的观念就会跟着产生;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不善的观念也会跟着产生。美是因丑而得以彰显,丑是因有美而得以唾弃。善是因不善而得以彰显,不善是因善而得以唾弃。肯定美和善都不是老子的本意,因为,你肯定了美和善的同时也肯定了丑与不善。...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道不可言【龙泉解《道德经》1章】 传统文化“道不可言【龙泉解《道德经》1章】”。道可道,非常道。道,哪里可以言说呢?能言说的就不是恒定不变的真“道”了。常,是指永远存在,不失不灭。能够言说的“道”,只是寻常日用的五伦之道,是治国安民之道,绝非大道。名可名,非常名。名,无动无形,无空无相。可名,可以名状。但可以名状的就不是永恒的那个名。常名,绝非有形有相,它是虚中虚,空中空,虚中...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4 浏览
道家心性∵虚静与逍遥 传统文化“道家心性∵虚静与逍遥”。∵道家是对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产生过并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心性问题亦是中国哲学之一主要问题。海内外研究儒家心性论者甚众,成绩斐然。佛教心性问题亦有不少论作。对道家心性问题,学术界存有异议,有人根本否认道家有心性论,有人虽对道家心性问题有所论及,但失之表面,亦很不系统。本书第一次对道家心性问... 传统文化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5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