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列表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禅宗的自由精神”。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以研究康德哲学着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1]此言不确。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

禅悟的认识论意义*

禅宗“禅悟的认识论意义*”。佛教以悟为修行的根本目的,所谓“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若悟,即众生是佛”(《坛经》)[1],充分道出了悟的重要性。悟,指生起真智,扫却迷妄,断除烦恼,证得佛法的真理。其中,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从开悟方面讲,是指能证的智慧,如菩提(bodhi)等;而从证悟方面讲,是指所证的真理,如涅盘(nirvāna...

为什么禅修

禅宗“为什么禅修”。讲到禅修,人们都认为禅修需要打坐、闭目养神等而不知道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是禅修?学佛法者应该了解禅定与经常实习禅定。如今,禅修在世界上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修行方法。世界上有许多人,或许是东方人,或许是西方人,都被禅修所吸引,有很大的感兴趣。然而,在这许多禅修的人之中,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禅修的目的。实...

禅门境界论

禅宗“禅门境界论”。面对禅家证悟的境界,门外人毕竟只是雾里看花。因而,在有些学者的眼里,禅法的修证,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精神体验”。如果站在实修的角度上说,禅悟不仅是一种实在的境界,而且还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法喜受用。这种受用,只有当人设身处地进入了那一境界时,他才会感到它的真切。无怪乎有学人问赵州“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时...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

禅宗“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闽南佛学院--法缘内容提要:永明延寿大师是唐末五代、宋初着名法眼宗禅僧。他集大乘佛法于一身,在继承中国禅宗自达摩以来以心为主,注重心性论的同时,又折中法相、华严、三论、天台等宗派以融合于禅,会通禅教,倡导禅教一致,并且又会通禅净,提倡禅净***。他充满融汇、调合的禅净思想对后世佛教影响极为深远。本文...

论永明延寿的禅净兼修观

禅宗“论永明延寿的禅净兼修观”。山东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释大觉(韩国∵∵釜山梵鱼寺)前言:∵永明延寿的思想特点综合来看,有如下几个要点:第一:禅和华严的基本模式可以说是以一心和理事无碍观为中心而展开的六道万行和禅净兼修。第二;∵认为只有有禅有净土才是最出众的修行方法地划时代超越了偏向禅家或净土家的理论,谋求两者的和谐。第三:根据根...

论《坛经》中的心性之禅

禅宗“论《坛经》中的心性之禅”。内容提要:《坛经》是中国禅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僧人着述中唯一称经者。六祖的禅法因其“直指人心、识自本性、见性成佛”,成为中国禅宗的唯一正宗。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禅门宝典坛经》为基础,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坛经》中“心”与“性”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的论述,心所指的是本心与自...

略论唐宋时期禅净关系涉及的几个问题

禅宗“略论唐宋时期禅净关系涉及的几个问题”。———兼论永明延寿融合禅净的作用∵∵浙江工商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邱环∵禅宗与净土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形成的两大重要的宗派,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佛教自从经历“三武一宗”教难之後,元气大伤,尤其当中的“会昌法难”,更使佛教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迫害,致使盛行于隋唐时期的大乘宗派特别是教宗日渐衰微,当中...

永明延寿禅戒思想研究

禅宗“永明延寿禅戒思想研究”。(提纲)∵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温金玉中国佛教发展至唐五代时,一个影响其走势的战略转换便是丛林生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丛林清规,脱胎于佛教的戒律,最早是由慧能门下怀让的再传弟子百丈怀海所立。其时,禅僧从修持理念至行为方式均有别于其它宗派,然其生活却依附于律寺,这样不合规度之事就会经常发...

重温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融通思想

禅宗“重温永明延寿大师的禅净融通思想”。内容提要:禅净本来不二,只是应机不同,故禅净自然融通。但历代不乏禅净诤论,因此具眼宗师总是剀切阐说禅净融合圆通,其中兼祧两宗祖师的宋初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净融通思想的集大成者,贡献最着,影响最大。本文重温大师《神栖安养赋》与《万善同归集》的禅净融通思想,并就关于《禅净四料简》的有关争论,结合大师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