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入门(一)
二○○一年三月六至八日讲于中广音乐厅
颡东***◎讲述
郑振煌居士◎口译
谢雅玲小姐◎整理
各位大德早安,我谨代表印度以及***所有人民,向诸位致意。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再度来到***,跟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见面,共同研讨如何将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上,以及佛法对一切众生的重要性。这三天的讲题“中观入门”是主办单位所订。在教授之前,先向诸位抱歉,我没有办法在事先有很好的准备,没有办法给诸位书面资料,由于时间的限制以及我个人学识能力有限,所以可能无法对于这个课程作很深入、很好的开示。
倘若我随意谈中观法门,可能对诸位的帮助不大,因为除了以上所说的,我还有几个问题:第一,我对中观的了解非常有限。四十二、三年前,我还在***就读佛学院的时候,有机会研究中观,可是在就学的中途,我被迫离开家乡,远走印度,此后,我便没有再对中观作深入的了解,所以没有办法就中观与我们修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作一详尽的探讨。其次,是语言的限制。由于我不会讲中文,而诸位也不了解藏文,我只能用我还很陌生、了解有限的英文来表达,幸好我可以藉由这位精通佛学和英文的翻译,尝试向诸位介绍一点东西。除了这两个问题之外,还有第三个局限,也就是说,我对诸位没有充分的认识。虽然我们以前可能见过,但都是在很正式的场合,诸位的根基、诸位对佛法的认识,以及诸位特殊的需要,我认识得不多,因此我所说的,可能诸位老早就知道了,可能不符合诸位的需要,在对机方面可能会有限制。
虽然,我对中观的认识有限,对诸位的情况不怎么了解,以及语文的限制,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探讨。中观哲学是佛教最高的思想,由于两千年来高度的发展,中观哲学有非常深入且广泛不同意见的层次,因此短短的几天,是没有办法详尽解说的,只能鸟瞰式的来介绍。
佛陀初转***即宣讲“中道”
今天早上我们首先讨论“中观”、“中道”等类似名词。当中道被作为宗教的主题来讨论时,依据我个人的了解,在佛陀之前,并没有人以中观或中道当作宗教上修持的主题,佛陀是第一位以中观或中道应用在修持上的行者。佛陀开悟成道之后的七个星期,他留在伽耶,一直沉思如何将他所证悟的真理传播出去,以利益众生。最后他前往鹿野苑,首次对五比丘说法。
在初转***时,佛陀就用中道这个名相。当时佛陀所说的中道,并没有哲学的意涵,没有思想的层次,完全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也就是说生活不走极端。极端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纵欲、享乐,对物质生活贪着、迷恋;另一方面是禁欲、苦修,利用种种方法惩罚、折磨自己的肉体,或者过着极端的苦修生活。佛陀告诫弟子,苦乐二边的修行方式,并不能使人开悟,也就是说,既要舍弃纵欲享乐的极端,也要避免禁欲苦修的极端。以不苦不乐的方式来过日子,以平常生活所需来过物质的生活,如此修中道,才可以离苦得乐而开悟。
我们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佛陀所以提出中道的修行生活方式,是出自他个人的经验。佛陀在未离开王宫时,过着极端享乐的生活。出家之后,追随当时的修行者,寻找息灭痛苦的方法。有一些老师就教他深入禅定,企图从禅定之中来达到息灭痛苦;另外一些老师就教他苦修,折磨自己的肉体。佛陀花了六年的时间禅修、苦修,他过着非常刻苦的生活,甚至每天仅食用一粒芝麻,把自己的身体弄得骨瘦如柴。最后佛陀觉悟到无论是深入禅定,或者是苦修折磨肉体,都不能使他息灭痛苦,更不能使他开悟成道。他在尼连禅河畔六年的修行经验,没有带给他开悟,他才决定改用另外一种修行方式,因而接受了牧羊女(苏嘉达Sujata或名弥迦Meka)的羊乳供养,恢复了体力,然后以适当的禅修方式来观八正道,得到正知见、正定等八种中道的生活方式而开悟。所以佛陀首先提出用中道修行,避免纵欲或者苦修这两种极端,俾能开悟。
中道、中观是佛教思想的重心
诸位应该都知道在佛陀之后,所有佛教的思想重心都是中道、中观,为什么呢?由于人习气的关系,往往都会走极端,不是这个极端,就是另外一个极端,极端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表现在见解上,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走极端已经变成人的习气,想要过中道的生活,确实是很艰难的事,因为中道跟我们一般的习气是完全相反的。极端就是不平衡,中道就是平衡,但为什么要强调中道呢?那是要避免极端不平衡而回到平衡,回到能够真正让我们息灭痛苦的正道之上。
整体佛法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就是道德的生活或者是适当的生活;定就是能够将心安住于一个所缘境上,因而能够对于所缘境有清楚的分析;慧就是不受任何干扰,如实的了解一切诸法实相。三学可以说都是中道的表现,表现在生活行为上。我们的行为,一方面要避免纵欲享用过分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苦行折磨自己。这便是戒的中道。定的中道就是心的平衡。我们凡夫的心都会走极端,一走极端就散乱,心一直在攀缘外境,一下子攀缘这个,一下子攀缘那个,心一直在往外分驰,这是心向外的极端;另外,我们的心专注于一个所缘境后就会昏沉,就会整个丧失觉知能力,因此定(三摩地)的中道就是避免散乱和昏沉这两个极端,而能够进入中道的三摩地。至于慧的中道,则是知见的平衡。一般凡夫对万法的了解都偏执极端,有人认为一切诸法是自性有,也就是恒常不变,是永恒的;有人则认为万法是空无的,是断灭的。凡夫不是执着常见、就是执着断见,殊不知常断都是边见,都是极端。中道的慧,就是要泯除常、断这两种极端,以万法皆是缘起来导正常见,因为一切万法皆是因缘生,并不是自性有,也正因为一切万法都是缘起,一直在相续流转,所以也不是断灭,中道的慧可以消融常、断两种边见。
严格的说,戒定慧三学就是中道,避免戒的极端,避免定的极端,避免慧的极端。佛陀用中道这个名相来解释一切万法的实相,也就阐明了一切事物的真理。执着一切万法自性有的常见,认为有一个最高的、绝对的泛我存在;执着一切皆无的断灭见,则是一种虚无主义,一种什么都不存在的边见。中道就是体认到一切万法都是互相依存,都是缘生缘起的,而从相辅相成的角度来界定中道。走在中道之上的修行方式,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观。
龙树菩萨建立中观哲学
传统上佛教可以分为四大部:一、毗婆沙宗;二、经部宗;三、唯识宗;四、中观宗。这四大部派的佛教思想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道思想,而认为其他宗都有所偏执。不过,我们所谈的中道、中观,是特指龙树菩萨所建立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弟子所发扬出来的中观思想,这就是我们所特指的中观宗。佛陀所关心的是众生的实际生活问题,而不是一些神通或是异常的现象。实际的生活问题,就是我们真正遭遇的问题,不是那些幻想出来的东西。
想要面对真正的生活问题,就必须以正确的认知来了解人生的事实。一般人都走极端,佛陀所提供的法门,就是以戒定慧三学对治我们的极端,教我们不要偏执,教我们过中道生活。凡夫都走极端,都偏执,凡夫对治极端、偏执的方法,是用另外一种极端,比如说以暴力来对抗暴力,这样就永无止境。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上也是如此,不能以另外一种极端来对治我们偏执的极端。比如说我们感到炎热,如果用冷气机或者是其他的方法让我们处在极冷的状况,这样就不能离开热或者冷这两种极端;又比方说,我们吃东西,既不能吃得过量,也不能够吃得过少,一定要以合适的、适量的食物滋身,如此才能保持健康的身体。佛陀以戒定慧的中道义,来对治人民极端、偏执的生活方式,避免走向偏执,如此才能真正对治我们众生在实际生活上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我在演讲或开示的时候,往往都是以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解说,比较少用现代的观点、现代的解释,因此诸位如果在提问题的时候,要先了解到这一点。不过,我会尝试将传统以及现代的角度合并,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佛陀入灭之后四百年间,只有毗婆沙宗和经部宗,当时还没有唯识宗和中观宗这两个大乘宗派。毗婆沙宗就是我们所说的声闻乘,或者通称为小乘。
大乘教法的出现
佛陀入灭之后四百年间,他所开示的声闻乘教法,在第二次、第三次结集的时候,都已经结集成经典,而对大乘教法的开示,在第二、第三次结集之中尚未出现,原因何在呢?要知道佛在开示声闻乘教法之余,也开示了大乘教法,只不过不是对一般人众来开示,而是对天界的天众和一些大根器者来开示大乘教法。例如他是对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这些大菩萨开示大乘教法,因此第二次、第三次结集的经典中,只有小乘教法,尚未有大乘教法的出现,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佛教思想的发展。佛是对这些大菩萨开示大乘教法,所以大乘教法都保留在天界或者是龙界、龙族,这也就是佛入灭后四百年间大乘教法还没有出现的原因。
当然,我们从经典上可以发现,当佛陀开示大乘教法时,不仅有大菩萨听闻,还有一些声闻阿罗汉,比如舍利弗、目犍连、迦叶这些弟子也都与会聆听。我们从《般若经》即可发现舍利弗扮演了非常积极的角色。可是这些声闻弟子只获准来听闻大乘的教法,佛陀并没有授记他们传布弘扬大乘教法,这也就是声闻的意义。所谓声闻者,只不过是你可以去听佛陀开示大乘教法,却没有被允许弘扬大乘教法。
佛入灭四百年间第二次、第三次的结集,都是声闻弟子所参与的,他们结集出来的经典自然是声闻乘的经典。佛对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等大菩萨的开示,一直要到龙树菩萨出现于世,重新找回这些经典之后,才有大乘法门的弘扬。因此,佛入灭与大乘经典结集就有时间的落差,四百年间都是声闻乘教法弘扬的时间。佛入灭四百年后,龙树菩萨出现,才有大乘教法的重新出现于世。此时,对于佛陀教法的见解,就有声闻乘教法与大乘教法意见的不同。同样地,对于转***也有不同的意见。声闻乘行者认为佛一生之中只转过一次***,大乘行者却认为佛在四十五年教化众生的过程中转了三次***。
佛在成道之后七个星期,前往鹿野苑,对人道的五比丘开示四圣谛,四圣谛就变成往后所有一切佛法的基础,大乘教法都是从四圣谛延申而来的。声闻乘坚持佛一生之中只转过四圣谛***,可是大乘行者认为佛不仅转过四圣谛***,在佛成道之后六年,佛前往王舍城耆阇崛山转第二次***,开演般若要义,佛在入涅盘之前的一年,又在吠舍离三转***,也就是波罗密***。简言之,声闻乘认为佛只转过一次四圣谛***,是在鹿野苑对五比丘、人道众生、声闻乘弟子而宣说的。大乘加上二转般若法门和三转波罗密法门。
佛在二转***的时候宣说般若,主要的经典是《般若波罗蜜多经》,《般若经》主要的思想是空,每一部《般若经》都是阐释空性,往后的大乘经典虽不尽然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经》,可是都在诠释空性。上面是我们今天很简单地对中观的发展过程作的介绍,底下还有三十分钟的时间,我们用来作为问答。
问题讨论
问:据有些经典说,佛陀是以思惟十二因缘开悟的,而***却说是以八正道,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差异?
答:十二因缘的缘起是禅观的对象,也就是所缘境,观的是什么呢?观的就是十二因缘。八正道是观十二因缘的必备心态,也就是说你要具有八正道心,才能彻观十二因缘,才能对一切万法实相真正了解。缘起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比较粗的层面,这个层面是指十二因缘,也就是解说凡夫受困于业力和烦恼的层面,因而在轮回之中无法解脱,同时也介绍如何从十二因缘的轮回流转之中,斩断瀑流,获得解脱轮回,登上彼岸。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没有很详细地说明十二因缘,其实缘起和八正道是毫无冲突的,八正道是观缘起所必备的心、所必备的能力;十二因缘的缘起是被观的对象,被观的客体。所谓缘起者就是了知一切万法都是互相依存的,一切万法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前面解说十二因缘的第一个层次,其涵义是比较粗的;缘起的第二个层次,其涵义则深入而缜密,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诸法缘生的道理,一切万法互相依存,一切万法不可能独立存在。
问:请***开示佛三转***波罗密?
答:三转***是波罗密乘,也就是波罗密的法门。三转***的内容有二派说法:有一派的说法认为三转***就是坦特罗***,也就是密乘。另外一种见解认为密乘是佛另外说的,也就是佛独立于波罗密法门而说的。现在谈的波罗密***,也就是波罗密乘。
问:四宗都认为自宗才是中道,是最圆满者,那又如何判别龙树菩萨所造之思想是圆满的中道呢?是否四部宗之外还有解释中道的?
答:有关这四部宗派怎么来诠释中道思想,我以后将会找个时间来跟各位说明,因为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来解说。每一个宗派,也就是四大部宗,还有小的宗派,都以中道、都以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我们所说的中观宗是依龙树菩萨的中观思想而建立的。虽然所有的佛教宗派都在诠释中道、中观,可是我们为什么一提到中观宗就是指龙树菩萨以及他的弟子所发展出来的思想,而不是指其他的佛教部派呢?背后的原因,我个人并不清楚。根据龙树菩萨的嫡传弟子月称所发展出来的应成派,认为应成中观派解释中道、中观思想的极致,其他宗派所解说的中道、中观思想是一种次第,是一种教导弟子修行过程中的次第法门而已。也就是说,凡是佛法的修行者,都有次第可循的中道法门可修,修到最后,一定体会到应成中观宗思想是最究竟的,有关这一方面以后会再解释。
问:中道和中观有何不同?如何透过中观达到中道?
答:我们说中观和中道这两个名相,在梵文里确实是同时存在的。所谓的中观,梵文叫做Madhyamika,中道则是Madhyama。中观就是体证中道的心,也就是说,要有中观才能达到中道。中道包括戒定慧三部分,戒、定、慧必然发展成八正道。中观指的是了解一切诸法,都不偏执、不极端的智慧,也就是八正道里面的正见。因此,中观指的是了知一切法非常非断,这种正确的认知,我们称之为中观。所以中观指的是正见,而中道就包含戒、定、慧。因为有戒定慧为基础,才能有中观的正见产生,故中观也就是能认知中道的心的智慧。
问:若中道要求应用在修行及生活中,为什么又会演变成后来的中观思想?
答:问题是我们要怎样过中道生活?我们如果不了解中道、中观的意义,就不可能过中道生活。也就是说,这是我们为什么要研习中观思想的原因。佛教其他宗派的中道思想,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能够过中道的修行生活。再来我要说明的一点,问题中提到后来发展的中观思想,这个问题诚如我前面所说的,是历史学家的观点,并不是我个人的观点所在,我曾经花很长的时间探讨从历史的角度解说佛教思想,今天时间不够不作介绍。历史学家是依照他们的判断,将佛教思想的发展,以时间先后作排序,可是依照佛教传承,也就是佛教大乘的说法,佛在开示的时候,不仅讲了声闻教法,也开示了大乘教法,只不过在佛入灭之后四百年间,大乘的教法在人界里面没有流传而已,直到龙树菩萨出现,才重新发现大乘教法的经典,将大乘的思想阐扬出来。其实,龙树并没有超出佛所开示的一切见解,龙树只不过重述佛的思想,用简单的话语来解说佛的开示而已。所以从大乘的角度来看,中观思想或者其他大乘思想,并不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而是佛开示的时候早就已经有了,只不过在龙树之前的四百余年没人弘扬它。如果从历史的角度看,又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龙树出现于公元后二百八十年,这已经是距离佛入灭八百年了。这一些统统是历史的角度。作为一个佛教的大乘修行者,认为佛开示的时候,大乘的思想早就有了,并不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总结这个问题,要了解中观思想,才能够过中道的修持生活。
在早上的开示里,应该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声闻弟子并没有被授权来编辑大乘经典,也就是说在第二次、第三次的结集大会,他们没有被授权结集大乘经典。声闻弟子确实从佛陀那儿听闻了教法,也曾经将他们所听闻的教法传布给其他弟子,不过这些声闻弟子,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亲自修持大乘教法,只是将他们从佛陀那儿所听来的话传播出去,自己本身没有修持,就没有办法对其他听众引起修持动机,不能够加深其他听者对于大乘教法的了解。所以有一些人,尤其是声闻乘行者,就因为第二次、第三次只结集对人道、对声闻弟子所说教法的经典,因为这个事实就认为大乘的教法不是佛所说。
问:空性与中观有何关联?
答:空性就是中道,了解空性的修行人,我们称之为中观学派、中观的修行者。所以空性与中观是讲同样一件事情,空性就是中道,而中观是指修持中道的学派或修行者。
问:***上午开示前念诵的祈愿文,音调至为感人,想请***为我们开示其内涵及作者尊号与功德。
答:早上所念诵的祈愿文总共有四句,这非常简短的四句祈愿文,是宗喀巴大师所撰写的。宗喀巴大师对于《般若经》、对于中观的经论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他体证空性,也就是说,他对缘起的教法有非常如实深入的体会。他虔诚赞颂佛菩萨证悟到缘起,弘扬缘起教法,济度众生,而写下这四句偈,其含义大约是:礼颂佛陀,礼敬佛陀,佛陀是最伟大的智者,佛陀也是最伟大的行者。佛陀因为了悟到一切万法皆是缘起,因此他是最伟大的智者。佛陀能够将至高的缘起真理弘扬,因此他是最伟大的导师。我们礼敬佛陀,就是感恩他对缘起真理的了悟和弘扬,任何人想要礼敬佛陀,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缘起的道理。这祈愿文的功德就是从礼敬佛陀、从佛陀所宣扬的缘起教理之中得到的一点启示。
问:为什么戒定慧可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不堕入极端,这是如何办到的?
答:定和慧是日常生活里可以得到、可以证明到的,是绝对需要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之中没有定和慧,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变得一团糟。所谓定,就是心能够专注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上;所谓慧,就是如实的见到一切万法的实相。早上我也提过佛陀的开示是非常实际的,也就是佛陀并不作兴谈那些神通或是超能力的事情,他所针对的完全是日常生活里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泡茶的时候,就必须要有定和慧。泡茶,我们应该知道水要加多少,茶叶应该放多少,水的温度应该多高,诸如此类。对泡茶的知识要有所了解才能够把茶泡得好,也就是需要慧。同时泡茶还需要定,如果心不专注在泡茶,却一面看电视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很可能就会将茶泼洒在桌子之上,故泡茶需要定。当然,泡茶也需要戒,如果没有把杯子好好地放,杯子放倒了,放斜了,没有次序,泡茶当然也不可能成功,故在日常生活里,戒、定、慧都是不可或缺的。戒就是有次序,定就是专心,慧就是清楚的了解日常生活、日常工作都必须有秩序,必须专心,必须知道怎么做,怎么生活。因此,戒定慧就跟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在更高的修持层次上,当然有更高深的定,有更高深的慧。换言之,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只需要初阶的戒定慧,在修行的道路上便需要更高深的戒定慧。
问:中观与空性是否异名同体?《金刚经》里所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心也就是不执着、不落两边、依中观而行的心吗?
答:中观、中道与空性的问题,上午已经解说过了,所以现在只简单的讲。空性是一切诸法的实相,中观是对一切诸法实相的了解,因为知道一切诸法是空性,所以也知道凡事要行中道。佛在《金刚经》以及其他经典里面,总是强调行者应该以不执着的心、不落两端的心来修行,因为落入两端或是执着贪爱,就没有办法真正地了悟诸法的实相。
诸法的实相也就是空性,换言之,佛一再开示不要执着,不要落入两端。不管是空性或是中道,以上的这些名词,可以说是在解释同样一件东西的不同表示方法而已。我们如果作一个最简单的结论,空性或是中道、中观的重要性就是对无明的直接对治。无明就是不能如实知道一切万法的实相,而空性就是能够如实了解一切万法的互相依存性,或缘起性,也就是空性。(未完待续)v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