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今论∵讲座∵第二章∵龙树及其论典

第一节∵龙树论略说

约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间,龙树出现于印度的佛教界。公元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年,就是佛灭后五百年到七百年。他本是印度南方的学者,长养于大乘佛教的环境中。据传记上说∶他出家后,曾到北方的雪山等处修学。这个环境,造成他综贯南北、空有思想的特质,成就了他的伟大!

龙树菩萨的时候,大乘佛法已经慢慢的发扬起来了,所以他在修学的过程,也是在大乘佛教的环境中。他有机会到北方去,北方那边还是在小乘的学术里面,但是,他两边都有学,所以他能够把两边的思想能够贯穿。

龙树以前,一味的佛教,向东南方发展的是大众(又分别说)系,向西北方开展的是上座系。从阿一王以后这个佛教本来是一味的,后来分成两个系:一个是上座,一个是大众系。那么就分成后来的所谓大乘跟小乘。

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为小乘;活泼而进取的大众系,渐渐的开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锐的对立着。南空北有,各趋一极。北方已完成极端实有的『大毗婆沙论』;南方的偏重理性者,于因果缘起的事相,也不免忽略。这种偏颇的发展,决非佛教之福。

导师这几句话,就已经把龙树菩萨当时的环境跟条件已经点出来了。印度南方跟北方,就象我们中国也分南方跟北方,地理环境不同,人文思想也不同。上座部他们重视的是戒律;大众部比较活泼,他们重于法。由于第二次结集前,为了两边戒律的问题起了争论,后来当然开会解决了,但是没有真正的解决。后来大乘系发展出来,更展现了活泼的一面,他不是死守教条的。所以,当时的因缘环境,南北或者大小这个思想,两边很尖锐的对立。佛教发展变成这样子!北方从根本小乘的佛法出来的论着,最根本的就是《大毗婆沙论》;那么大众系的这一边因为偏重理性,在因果缘起的事相上反而忽略了。谈理性的一边,事行上就反而忽略了,也就是比较不重视戒律的这一部分。其实,两边当时的情况就是偏颇发展,重理性不重事相上的这些因果,结果呢,就落入恶取空的部分,就出了方广道人。这个就是龙树的时空背景。

龙树出世时,佛教正倾向于从分化而进入交流与综合的新机运,于是综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的中道;但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

龙树菩萨当时的因缘时空背景,我刚刚讲嘛,要出现一个这种圣菩萨,伟大的祖师级的人物,一定还有很多条件来成就他。当时的时空背景就是这样,一边执着在有,一边执着在空。因为演变到那个时代,新的机运就产生了,他会产生两边的交流、综合,慢慢的来调和。龙树菩萨刚好在那个时候,就变成一个综合者、调和者了,他把南北的思想、空有的思想、性相的问题、大小乘的问题,为了要把它融贯,所以他展现的中道思想,其实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但是导师也点出,虽然是融贯大小、性相,其实,龙树菩萨他本身来讲,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几句话要注意!你要融贯这些偏颇发展,当然要找到法源。所以抉择《阿含》的正意,也显出大乘空义的正确性,但是主要的是适应时代的需求,还是站在大乘性空的立场,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其实,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就要体会到一点:导师是不是也是这样?导师能把握龙树菩萨的精神,其实导师今天宣扬的也是这个精神!我们前面在上《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的时候,就讲到导师他最后真正的本怀,是归向菩萨道的修行。菩萨道,后期的大乘佛法都在谈,而真正落实于菩萨道精神的,应该是属于初期中观大乘的真正精神。这一点大家要明白!真正的行菩萨道会不会求急证?不会!虽能入门,他不进去的,他生生世世愿意来这个人间,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一旦证入了,就证入涅盘了,证入实际了,怎么能行菩萨道?那会不会自己求安乐?缘苦众生,是生生世世都愿意来的,哪里怕来这个人间受隔阴之谜,然后到一个安乐的地方去!这个不符合菩萨道的精神。真正符合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初期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个才是正确的。

所以,导师把握的,其实跟龙树菩萨把握的是一致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导师的思想,今天真正深受影响的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他把握的也是龙树菩萨的思想,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如果你们今天要用功、要下手,一定要把握这个根本,那你们今天学佛,探讨佛法就很容易了。把握到那个根本,很快的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导师今天抉择的敢这样讲敢那样讲,他敢把过去这么长远,流传到今天的一些错误的判教敢推翻它,他是根据什么?他不是乱根据的,不是自以为是的!其实,根据都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就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为主。他不是自己异想天开的自以为是,这个还有根据的有内涵的。所以,导师的抉择是非常有智慧的,明智的抉择的,不是随便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如果这一点你能肯定了,就知道导师为什么判摄三系的思想,敢认为前面的才是第一义,后面的反而是什么,方便啊。但是,中国的祖师的判教刚好相反:前面的是不了义,后面的越圆满,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后面的大乘学者批评龙树菩萨中观是不了义,那后面就变成自己很圆满了,而且是不共法,就是跟根本佛法是不一样的。那佛陀讲的还不够圆满,后面出来的更圆满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导师的判教,敢推翻祖师的这个判教,不是随便乱讲的,这个是天大的事啊!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个讲了你们才知道,我们看讲义。

龙树造的论典,中国内地以及***,译传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为两类∵∶一、深观论,二、广行论。深观,如『中论』、『十二门论』等,以探究诸法的实相为中心,为迷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之为深观。

龙树菩萨他的论着有两个重点:一个就是深观,一个是广行。深观,等于就是我们个人在用功探讨诸法实相,是以这一方面个人的体悟这一方面为中心的,所以也是迷跟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为深观。今天凡夫愚迷呀,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嘛!今天正见建立了,加入观行正观,那我们能了解诸法实相就悟了,所以这个深观的部分,等于就是迷跟悟的关键点嘛。这个代表的部分就是《中论》跟《十二门论》,这个在讲的属于深观的部分。所以,我们今天要修行、要修学,法上理论上要证明要体会,重要的就是深观的部分。这是个人内在受用的部分,迷悟的部分,重点是在这里。

广行,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这是以菩萨的广大行果为主的。

菩萨要生生世世的利益众生,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叫广大行果。就在事行上,对众生的关怀布施上,这个叫行的部分。这两类,有的以为,菩萨行包含归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证化他的果德,主要为引发信愿,以及积集福智的资粮。资粮具足了,成为可能解脱的根机,这再侧重于慧行的深观。

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是这样:我们今天要解脱、要受用,如果你今天没有福报,没有福德资粮,你根本不可能嘛。所以他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先集福德资粮,资粮具足了,你的条件慢慢就有了,那个时候再来注重于所谓的慧行深观。应该是先以广大行福德资粮为先,深观解脱受用应该放在后面。

这即是说∶先以广大行的资粮为基础,再进而深入究极彻证的深观。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要修行马上受用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先去作一些福德资粮。但另有人说∶另外的一个看法就不一样了,般若为三乘之母,三乘学者都依此深观而证悟与解脱的;广大行才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特色。

意思是说:今天不管大乘、小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者是包括大小乘的)的学者你要体证、要解脱,其实都要依这个深观。没有深观,不管你是大小乘都不能解脱、不能受用。广大行的部分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怎么能说先用广大行呢?那修小乘的人就没有广大行了?这是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今天不管大小乘,应该重视的是深观的部分。广大行,小乘学者并没有这样的宣扬,也没有这样的注重,怎么可以把佛法这个广大行拿到前面来,深观等于是后面的事,这是另外一种看法。

如实的说∶声闻、缘觉、菩萨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的。如实的说,就是比较实际的、比较切实的来讲,就是不要依前面两种说法,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要行中道,其实都是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出世的正见,什么是出世的正见?缘起正见!今天不管是大乘、小乘、三乘,广行为先还是深观为先,其实,这三乘圣者都同样依一个根本,就是缘起的正见、出世的正见来作为他的主导。

依正见而后有信解,依正见而后能修行趣证,就是悟证了以后,也还是不能离此正见的摄导。这个是比较如实的说法,今天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其实没有正见哪里来的真正的信解呢!信,不是迷信!今天要归于正见!今天没有正见,后面哪里来个广行?哪里来一个深观?其实,广行跟深观都是要依正见而后才有的;包括证悟了以后,你还是不能离开这个正见的摄导。《金刚经》就有讲嘛。凡夫要学,当然要学般若;声闻、缘觉要学也要学般若;菩萨要学也是学般若都一样嘛。

故深观虽共于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彻始彻终的,惟佛所究竟的。所以,深观三乘圣者都是共法。大乘佛法中难道就不重要吗?意思是说深观其实在大乘中还是彻始彻终的,唯有深观才能究竟,这是佛所认为就是这样的,佛也是这样究竟的。

所以;本文,即是关于深观的论述。

大家就要注意了:今天讲中论、讲缘起、讲中道、讲空,重点就是关于深观的论述。依于深观、依于正见,你自然就会有行,行还是相依相缘的,但是这个主导是在正见。所以建立缘起正见,是一切法的根本,最重要就在这里。有缘起的正见,你即能深观、也能广行,两边就不会偏废偏颇了。谁在先谁在后,没有这个问题!依于正见深观跟广行是不二的,是相依相成的。这样了解吗?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跟大家上课,目的是什么,不过要建立你们的缘起正见而已。缘起的正见明白了、清楚了,对法的抉择就有法眼了。不管是内在的修深观,外在对万法、人际关系的广行,你们也能够相依相缘而不偏废。所以,主要是在缘起的正见的建立,这一点大家就要明白了!

将来你们行菩萨道,在社会上跟人、跟万法相触,你要怎么度众生?你要怎么去利益他人?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利他?还是要依于缘起正见!今天要让各位受用、解脱,我要把你们正见建立好,你们自然就会跟法相应,即能深观也能广行,这个就是重点那!很多人就说:师父啊!听你讲的法我觉得很好,问题是父母亲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我先生,我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师父要怎么办?你说要怎么办?就是要把缘起正见建立好!然后能够把缘起正见也让他明白。只有这个地方最重要:你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你要先改变他的知见观念嘛!是不是?

所以,当你如果能够把正见建立得非常正确,你的身心行为有转化了,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是很清楚的:哎呀!这个人呀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学了这个法身心转化,智慧有了,谈吐行为都非常好,那人家就感动了,你还要去度他吗?他会来问你了:你是学什么?你在哪里学的?是不是他就会来问你?这个就是真正的度了,他真的有兴趣了。你要跟他建立的是缘起正见,知见建立好了,他也会转化、他也能修正、他也能成就的。这个文章看起来就这样过去,但是,我们能引申、把握的重点就很重要哦!这个地方可以看出缘起正见多重要啊!就象我讲的电脑的程序多重要啊!程序把它修正了,行为就会端正。不管深观,广行都要依于这个缘起正见,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先建立这个重要的知见。

关于龙树深观的论典,罗什三藏所传,有长达十万颂的『无畏论』。五百颂的『中论』,即出于『无畏论』中。罗什除译有青目释的『中论』外,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造的;这部论,可以说是中论的入门书。鸠摩罗什翻译《无畏论》有十万颂,这个是很长的。那么《中论》只有五百颂,五百颂在十万颂是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中论》就是出于《无畏论》。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造的。有一个讲法:《十二门论》是《中论》的入门书。《十二门论》是以十二个门,十二个方向,十二个主题,来阐扬性空的思想,《中论》有二十几个主题。所以《十二门论》是比较缩小的、比较精华的,重点先把这个空义来阐扬。如果我们要研究《中论》以前,先把《十二门论》了解一下,对将来研究《中论》就会比较了解,比较驾轻就熟了。平常如果有《十二门论》这本书,小小的没有多少页,可以先看看。三论宗,其实根据的是《中论》、《十二门论》还有一个《百论》,《百论》其实是后面他的弟子造的。

后面这些文章大家自己有时间再看看,这个只是在讲跟法义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个自己看就好。我们现在翻到第十七页,第二行开始:汉藏一致的传说∶传龙树中观的正统者,是锡兰的提婆论师。提婆的主要作品,名『四百论』;奘译的『广百论』,即此论后八品的护法『释论』。

不管是汉文的或者是***的,一致都认为这个提婆论师是龙树菩萨的正统传人。提婆他最主要的论着是《四百论》;我们中国玄奘法师翻译的《广百论》,其实就是这个《四百论》后面的八品,是护法《释论》的部分。什公所译的『百论』,婆薮开士释,也即是此论的略本。

本来是《四百论》,后来变成《百论》,其实都是《四百论》的简要的“释论”。此外,还有『百字论』。提婆论以「百」为名,不仅是数目的,古人解说为「无邪不摧,无正不显」,即完备的意义。

《百论》古时候的人,一个简单的看法就是摧邪显正,也就是破邪显正。只要不是正确的他都会摧破,而显出正确的法义。月称从语言学的见地,解说为「遮遣分别邪执」;提婆论确是侧重破邪的。

因为提婆论师所造的论,《四百论》或者是《百论》,重要都在破其它每个宗派,或者是部派不正确的;或者是还有邪执的,尽量在破除这些戏论跟邪见。所以,一般研究这些论的人都知道他的重点:只要是错的、有偏邪的他都破,主要是在破邪,一般的认识都是在这里。

其后青目释《中论》的八不说∶「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青目论师也是一样,把《中论》里面八不的论述,也是把它解释成法虽然是很深广、很多,但是用八不,就是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这个是一般的论师都是这样的见地,这样的看法。以《中论》八不,偏重于广破一切,也许是受提婆论的影响。这几句话导师点出重点,一般人以为龙树菩萨造的《中论》,是以八不缘起来讲的,也认为他在破一切法。其实会有这个观念的原因,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的影响。导师为什么前面要点出这个,因为后面这一段才是重要:前面只是让你知道一般人的判断,其实都有他的因缘,认为说中论是在破一切法,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他所造论大家对他看法而产生的影响。后面是导师的看法。

龙树的『中论』,固然能遮破一切戏论,但『中论』的正意,决非以摧破一切为能,反而是为了成立一切法,显示释迦的缘起中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