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今论∵讲座∵第十二章∵空宗与有宗

现在略谈空宗与有宗,作为本论的结束。

中观宗又称之为空宗,因为他是深刻发挥空性的,以一切法空为究竟了义的,以空有无碍为本宗的特色。称唯识等为有宗。有些学者,以为佛法是一味的,没有空有的差别。有以为佛法虽有空有二宗,而实际是共同的。特别是中国学者,采取调和的姿态,大抵说空宗与有宗是无诤的。

先把空宗跟有宗的问题先衬托出来.什么是空宗?中观宗就是空宗。为什么说他是空宗?因为他彻底的发挥空性的,认为一切法空是究竟了义的,而且他讲的空是空有无碍。空跟有不是相对的,空跟有不是两回事,空跟有不是打成两边的,空就在显有,从一切有而了解他的当体即空。所以空有不是相对的,这个是中观的特色。

从中观的立场认为唯识是有宗。后面会解释为什么唯识会认为是有宗?为什么真常系的思想是有宗?后面都会解释,但是,他会点出有一些人有一些观念,认为你一定要讲空有其实不需要,佛法是一味的哪里有什么空,有什么有,哪里有什么差别,有的人会这样讲。

那么,另外一种认为在佛法的流传过程确实有空有二宗的差别,但是他认为这两宗的根本其实是一样的,理论上看起来有一些差别,其实重点最后的归宿是一样的了,那个没有差别了。这样的讲法导师认为这样的讲法是我们中国的学者是不比较会这样讲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中国人讲圆融,会把它调和,会说无诤,空有其实不需要诤,所以无争了。这个是中国学者的特色,喜欢讲什么圆融。导师是点出这样的一个观念,再来就是导师个人的观念。

论到空与有,我也觉得是无诤的,释尊的教法是一味的,以缘起安立一切法,以解脱为究竟。

这个是导师个人的看法,他这里讲他个人对空跟有的理解跟前面空宗有宗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是在法义上来讲的,空与有本来就不应该是相对的,中观的立场来讲,空有本来就是不二的,是无碍的,是相依相缘的,哪里是什么争端。在法上来讲释迦牟尼佛来讲他只有一味么,什么一味?从缘起安立一切法,目的是达到究竟解脱而已。

究竟的真理,当然是一致的。难道会有两个真理吗?然而,佛虽没有替有宗、空宗下过定义;尽管佛法是一味的,空有是无碍的,而事实上,印度确有空宗与有宗的存在。

这是导师从佛教流传的历史,尤其是在印度一千六七百年的过程,确实产生了空宗跟有宗的争论,这个是事实,导师进一步去研究这个问题。

这不但大乘佛法有空有二宗,即声闻学派中也是空有对立的,如毗昙与成实。二千馀年来的佛法,空有两大系始终是存在的,这是一种事实,任何人也不应该否认他。

《阿毗昙》跟《成实论》这两个角度就不一样的,这个是声闻乘的,早就有了。其实空有之争不但在印度流传的过程有,现在难道就没有吗?还是一样的,所以导师是讲两千馀年来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这个本来就是事实你否认他干什么?

所以我们不应以佛法是一味的,即抹杀此种事实,二千馀年来的空宗与有宗,虽是互相融摄而终于彼此相拒,这必有他的根本不同处,否则为什么会有此纠葛不清的对峙现象?

其实导师这里是非常用心的,他点出一个重点!空跟有的思想在过程中互相的融合,也互相的抗拒,那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导师现在是在启发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有他的根本不同的地方,不然不会纠葛不清,而且是一两千年来一直是如此的。这个难道没有原因吗?所以导师就点出重点!

空宗与有宗,彼此相互摄取对方的善巧而融贯他,印度如此,传到中国也如此;但无论如何,空宗与有宗的差别是存在的。

也就是说,不管你空宗有宗怎么样互相的融贯,互相的善巧摄取对方的长处,但问题是有一些差别的东西是不能融贯的一直存在的。因为这个问题如果你不去发现他,不去从根本去解决他你怎么融贯怎么圆融都没有办法把这个事实抹煞掉,也不能解决空有二宗的争论。

此空有二宗的根本不同处,应该深刻地去认识他,不应该模棱两可的「将无同」地去融贯他。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你今天真的要融贯,你要把真的原因找出来,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没有找到正确的原因,用圆融两个字把它贯在一起以为他们没有问题,这个只是掩盖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今天找出他真正的差别处在哪里,为什么能互相融摄的地方又不能融摄的地方,那个不能融摄的地方是什么?真正的原因要把它找出来,你才能真正的了解他,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今天我们中国八大宗,各人有各人的角度立场,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总不能说那都一样,八大宗都一样,用这样随便一句话把它完全把它就没事了吗?我们要清楚同同在哪里,异异在哪里,要抉择清楚才不会糊里糊涂的。用一句圆融贯通就把所有问题都搅和在一起了,问题不能解决的。

佛说有也说空,说事相也说理性,于空有、事理、性相,应该是相应的、协调的、融合的,而不是对立的、脱节的。佛陀以后,佛弟子都融会空有、性相、事理,但因或有所偏重,渐渐现出不同的形态来!

佛法是一味的,怎么会慢慢有差别。佛陀的时代他当然说理也说空也说有,也说性相,应该都一样的,很协调融合的,不应该对立脱节才对。但问题是我们很明显的看到佛陀灭后,他的弟子他亲传的弟子是不是各有不同的倾向和发展。在部派的时期就已经分成二十个部派,为什么?导师这里说后面的这些佛弟子或有所偏重才渐渐现出不同的形态来。比如说,导师讲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无常、无我、涅盘,寂静涅盘,偏重无常的发展跟偏重无我的发展跟偏重涅盘的发展还会引申到后来变成三大系,重法的跟重律的也会有不同发展,这样知道意思吧。

因或有所偏重才渐渐现出不同的形态来!佛法既然是一味的,则空有、性相等在此一味的融贯上,是可有相对的侧重而不应该脱节的。

导师就点出重点!在一味的这个立场上来讲,可以相对的侧重,这个相对的侧重是因时因地因人种种的需要而有所变更的那种方便,这个叫相对的侧重,但是不应该脱节,就是不能离开根本。所以我们在上课一直强调佛法的与世不共特质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先把握,这个佛法与世不共的特质不能脱节的!你可以善巧,可以对不同根性的众生用不同的方法摄受他,但是根本与世不共的特质能变吗?不能,所以侧重是可以的,脱节是不可以的,这个重点一定要明白!

若有了彼此不相融贯的现象,则空有、性相等间,必有其脱节处。

导师现在找出重点那!为什么不能融贯?为什么会有对立?导师就点出来,这个中间一定有脱节的地方。

这如不是两方面都错,那必是其中的一面不对!

好,两个一争论起来,很简单么,如果一个对一个不对,不然就两个都不对吗,就是这么简单而已,是不是这样子。

还有,大小乘佛法,无不说性相、空有、事理的,对于空宗与有宗的分别,不要以为有宗就只说有而不谈空,空宗不谈有而只说空,也不要以为空宗与有宗都谈有空而就没有空宗与有宗的差别。

这个只是导师要点醒我们,关于空宗跟有宗的差别性千万不要以为今天判断他是有宗,那他只谈有不谈空,判断他是空宗,那他只谈空不谈有,不是这样子的叫我们不要误会呀。那么也不要误会以为不管空宗有宗都有谈空么都有谈有么,那么应该空宗跟有宗就没有差别了,也不要以为是这样子,这个先点醒我们那!空宗跟有宗的分别跟判断有他的内容跟条件,不是这样差别就能够随便讲的,这个是重点!

后世学者以中观的胜义空为空宗;以说胜义一切空为不了义的是有宗。但从全体佛法中的空有相对侧重去看空有二宗,空有之诤,如一般哲学上的唯心、唯物之争一样。如某一唯物论者,有人批评起来,某些地方不能彻底的唯物,还是唯心的。唯心论的哲学家,有些地方也不能彻底的唯心,也有接近于唯物的。佛法中的空有二宗,也有这种的倾向。

导师就用哲学的这一部分来比喻让我们明白,唯心跟唯物谈唯心的就彻底的唯心吗?就没有谈到唯物的这一部分吗?不是,谈唯物的就不谈唯心吗?就彻底的只有唯物吗?他说也不是,只要你谈得不彻底,还是这一边多少还会沾上的,并不是讲唯心就永远唯心其它什么都不谈。我们佛法中的空有二宗跟这个意思是一样有这样的倾向,也就是说空宗不是只有谈空,他更谈有,有宗也不是只有谈有,他也谈空,只是他最后的归宿不同。我们后面都知道的,谈空谈有最后归于有的就是有宗,简单的讲就是这个意思,谈有谈空最后归于空的就是空宗,重点是在这里!不是说谈空的就只有谈空,谈有的就是谈有,这个前面我们都谈过了,后面还有更多的解释,但是导师这里的空有二宗的这种抉择他有更宽广的看法,不只是在抉择我们大乘里面的空宗跟有宗,他是从整体的佛教,从原始的佛教,到部派到大乘的佛法的流传,到中国的八大宗都好,他一一的把它抉择,什么是空,什么是有,谈得更清楚,这个我们将来会更明白,很重要!

所以可作如下的解说∶一切外道是有宗,佛法是空宗。因为出世的佛法,必是符合于三法印、三解脱门的。外道是有我论的,佛法是无我论的,说一切法归于空寂,这是佛法与外道的不同处。

我们要分别这个有宗空宗,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用这个共同的分别来加以抉择。比如说我们佛法最后是归于空寂,必须符合三法印的无我法印,那么所有的外道,他们都执着在神我,或者是大我或者是梵我,都有一个本体实在论。只有佛法跟所有的外道不一样。其它的宗教也是一样,差别也是在这里,所以在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佛教就是空宗了,其它所有的宗教或者是外道他们就是有宗,在本质上在自性的那种认取上差别就在这里。

不但大乘法如此,声闻法也如此。所以『法华经』称佛陀为「破有法王」。

佛法的与世不共特质,也就是我们一直常讲常把握的,破有,有众生执为自性有就是实有感,永恒的不变的,那种主宰的,而佛陀所破的就是这种有的知见。那么从另一个角度,不是跟外道比了,是说同样的在我们佛法里面不同的论述尤其是分为大乘小乘的这个角度来看。

又佛法有大乘小乘,可以说小乘是有宗,大乘是空宗,此与前一对意义多少不同。凡是大乘,都是说一切法空的,至于说空是了义或不了义,那是大乘学者对于一切法空进一步的抉择。

大乘佛法一般来讲都认为跟小乘哪里不同,大乘认为是一切法皆空,那么小乘还有我空法有的思想,大乘是进一步的连一切法都空,所以一切法空的思想是大乘的特色特质,从这个角度来看所以说大乘是空宗,小乘是有宗,但是导师这里有点出一个重点!虽然说到空义空法的时候,就同样是大乘还有一点差别,为什么?因为有的对于空认为是了义,有的的认为空还是不了义,这个是从大乘佛法里面进一步对空义的一种抉择,这个是后来所谓的大乘三系所抉择对空义的,了不了义的抉择的差别也是在这里。

但是导师这里就点出:大乘佛法的基本论题,是一切法本来不生,本性空寂,这是遍一切大乘经的。

这个要让我们明白,只要是大乘经典差不多主题都在这里,讲无生一切法本来不生,就是无生,本性空寂就是讲空,空义,性空。

声闻佛法对此说得很少,所说的也不大明显。

我们讲阿含经好了,这个是声闻时代的,那么直接讲空义,讲法空,讲性空就很少,即使有点到也不明显。

声闻的常道,是侧重于缘起的事相,多发挥缘起有而说无我的。

这个地方大家要把握!我们在抉择法的时候就是重点,我们要把握抉择的时候我们就会很清楚。声闻的常道也就是说,声闻法普遍都是这样子的认同的,侧重于缘起的事相。他从法的事相上来说他是缘起的,发挥所谓的缘起有,只要是缘起有那表示是无我。重点是在这个地方,主要是让我们知道无我主题是在这个地方,从事相上去分别。

有一分小乘学者,因此执法为实有。

因为他注重在事相上,所以容易对一切法认为他是实有的,里面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但是外在的这些条件是实有的吧,这个就是法有的思想。比如说我们人,我们说五蕴和合,因为他是和合的所以无我,这一点我们很了解能认同,如果没有五蕴和合那怎么会说他是假合的而无我呢?但是和合的五蕴总是实在的吧,所以对这个法就有一部分认为他是实有的,我是没有了,五蕴是实有了就会有这样的分别,这个就是执法为实有,所以我无法有,就是会执着在这样的一个理论。

故大体上,可说是小乘谈有,大乘说空。中观者不承认声闻乘执有,或决定不了法空,这里不过是依学派的各有偏重而说。

这个空有的分别是从大小乘来分别的话就是这样子,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了!大乘法里面的三大系中观、唯识、真常,如果站在中观者的立场来看,中观者不认为声闻乘是执有,中观是不会这样认同这个义,这种说法,中观学者不承认的。为什么?我们前面常常看导师有点出这个问题,我空法也空,我执破了法执也会破,不会一边存一边不存的。声闻学者他直接从自己的身心去观察体证无我就可以解脱了。以当时的社会形态来看,主要就是解脱,他并没有注重象大乘的广观万法。所以导师就点出如果能观察我空的人去广观万法一样可以体会到法空的,这是中观者的立场。所以他不认为声闻乘是执有,他不认为是这样子的,不可能执有的,我执都破了怎么会认为一切法是实有的,这一点我们就要明白,所以导师这里就讲,这是依学派的各种偏重而说的,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分别,所以有不同的批判。

唯识学者曾分小乘学派为六宗∶从我法俱有宗到第六诸法但名宗。即空义的逐渐增明,渐与大乘空义相邻近。唯识学把小乘分成六宗,我们在《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就有谈到这个六宗他如何分别的?就是对空义的抉择这个角度来分判的,每一宗对空义的体会越深刻,跟空义越接近的,那么慢慢的从不明到明这个过程来分别的。

中国地论学者也分为四宗,说到毗昙有与成实空。这可见空有二义,单在小乘学派中也是存在的。阿毗昙是部派佛教的论,那么《成实论》这两本论的内涵就有一点差别,阿毗昙还在谈有的,那么成实论就重空,这可见空有二义,单在小乘学派中也是存在的。这只是点出让我们明白!对于空有这个论题在小乘学派还是有相对的问题,本来就有的不是大乘才有。

此小乘六宗,不是渐次进化到如此的,是古代学者将发展的学派,从空义浅深的观点而组成如此次第的。

所以唯识来分别这六宗,其实导师这里就点出我们就看出来了,他是站在对空义的观点深浅的这个角度来把它判摄的。

这样,声闻乘对外道,声闻乘是空宗;若声闻乘对大乘说,则可称为有宗。

导师对这个空有的观点是很客观的来批判的,如果今天声闻乘对外道来讲,那外道是有宗,声闻乘是空宗,但是声闻乘对大乘来讲,那声闻乘就变成有宗了,大乘就变成空宗了。如果是这样子的话,这个角度来批判的话那是不是也一样呢,对空义的了解到空义的深度不同,也是这样抉择的,对外道来讲外道当然是谈有,声闻乘虽然也谈某一部分有,但是他必尽还是谈无我的,这样比较起来小乘,声闻乘是属于讲空的了是不是,比较属于空宗的部分,但是声闻乘对大乘法来看,大乘法空的更彻底,为什么?一切法空么,还没有在法有的这个程度里面,那这样比较起来大乘跟小乘就变成空有还是有差别的。

在声闻佛法中,如法无去来宗对法有我无宗,空义增胜,但望于诸法但名宗,那仍是多说有。

导师就用比喻么,在声闻乘的这个六宗里面拿来跟刚刚用这个思想来批判是一样的,法无去来宗对法有我无宗,∵法无去来就是在谈空,法有我无,是一部分空一部分不空。那这两个比起来那当然是法无去来宗对空义比较深刻。但是在如果从空义增胜的这个角度来看,诸法但名宗,一切法为假名都无实义,那这个就空的更彻底了。那诸法但名宗就比较更深的讲空,那前面这两宗说起来还是属于说有的部分,导师是用这样的比喻让我们也了解空有该怎么来判摄,怎么看,从什么角度来看,这样我们就会更清楚了,。

这些,都是在相对的比较下,有此空有的阶段不同。

相对的比较,外道跟声闻比较,声闻是比较说空的,声闻跟大乘比较大乘是空的更彻底了,意思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只是在相对的比较上来说空说有。

在大乘一切空义中,又转出三大系统来∶或说遍计执无,依圆是有,如虚妄唯识宗。这个就在谈大乘三系了,导师就把这个三系的不同的重点把它点出来,遍计所执,其实是虚幻的非实的,本来就没有的,但是依圆,是有,依圆成实,他是实在的不能说没有的,这个就是虚妄唯识的说法,唯识宗的说法。

以妄执是无,事理是有,所破除的一切妄执,比起声闻乘来广大得多。

这个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跟声闻乘比较的话,那唯识的对于这个空义就体证的比较更深刻了。

进一步,如真常唯心论者,则说一切事相都是虚妄的,虚妄即是空的,依他起法也空,较之唯识空义又增胜了。

这个是从真常系的思想来看的,所有的事相,一切外在的条件都是虚幻的,为什么?真常心认为里面的法性,我们讲佛性,真如本性那是真的那是永远不会变的,所有这些外在都是真常心的显现而已,那这样子的话他否定了一切外在这些条件的实有,所以一切事相都是虚幻的,那这样子虚幻的就是空的,那依他起法只要缘起的也是空彻,那这样子如果比起唯识的看法,他的空义就更广大一点。

世俗谛法,一切皆有,胜义谛中,一切皆空。说假有则一切无非假有,就是涅盘也如幻如化。

看中观的说法是什么,世俗谛呀一切皆有但是这个有是什么有,是假有,不是实有,缘起的有如幻的有,那么如果从胜义来看,这如幻的有一切都是空非实,那么如果说假有一切都是假有么,那一法不假有,包括连涅盘都是如幻如化还是假有。

胜义说空,则一切法皆空寂。到此,空义才臻于究极,也才算是空到家了。

那么你们就知道了,中观是更彻底的了,只要是假有,一切法都是假有,哪一法不是假有,连涅盘都如幻如化了还是假有,那么从胜义的角度来看,他说是性空,那么一切法哪一法不空,这个就够彻底的吧,到此,空义才臻于究极,也才算是空到家了。那么中观比真常又进一步了,连那个真常认为实有的他都认为是如幻如化的,谈涅盘都如幻如化了,还有一个什么真心永远不变的吗?更彻底的空到底了。从唯识到真常到中观的大乘三系对空义的深入程度从这个角度来比较你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从空的角度来看真正彻底谈空的那就是中观。那么从唯识跟真常他是一部分空一部分不空的。彻底一切法皆空的只有中观,大家就要明白!如果站在这两种不同的比较来看,一部分是有一部分是空,那这样彻底不彻底,不彻底。一切法皆空那就彻底了,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比较,那中观就是空宗了,真常跟唯识就是有宗,这样知道意思吧。用相对的比较就是这样子。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