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社会管理观比较研究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社会管理问题。我国的社会管理,据文献记载来看,从“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论述管理问题的著作,是出自我国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一书。我国社会管理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字资料。以儒学为主干,以佛教和道教为其两个分支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管理问题均有其各自的看法和实践。认真批判继承儒、释、道三家关于社会管理观的精华和糟粕,不仅具有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管理借鉴意义。
一,∵∵儒、释、道的社会管理观
儒家的社会管理观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始终把“天地之性人为贵”1作为学说的根本。儒家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本文化的集中体现。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论述得最多,而且也比较注重付诸社会实践。其中有些言论和观点,堪称为真知灼见。就是在当今社会,就执政为民,规范行政管理,仍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实教育意义和指导意义。儒家的社会管理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第一,提出先做人后做“官”问题。儒家主张为官之人,必须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即爱民之心。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决策能力;必须具有较为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即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2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能力。最理想的管理者首先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再次是贤人。而成为圣人的两个条件是“修己”和“安人”,“修己以安人”。而圣人一定是“人伦之至也”3。“君子”,君子则是具有仁、义、礼、智四端的人。达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依,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境界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5。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主张“举贤不避亲”。重视用人的社会效果。重视管理者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问题。正如《论语》所指出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8。只有为政者自身做得正,行得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本身就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做到“恭、宽、信、敏、惠。恭而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9。这里恭是指恭敬、庄重,能得到人尊重而不受到侮辱;宽是指宽厚,宽厚能得到大众的拥护;敏是指勤敏,勤敏会使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惠是指爱护、关心,爱护关心他人给予帮助,别人就会为你出力。管理者的人格的力量和行政权力的力量相统一,既是从政者顺利行使管理权力的保证,也是管理者赢得群众信任和尊敬的前提条件。第二,提出“正名”问题。借以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社会秩序。“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论语。尧曰〉,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10。第三,提出尊“五美”摈“四恶”的善政管理思想。孔子曾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11,即“五美”是:“美而不费”,“穷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娇”,“威而不猛”;“四恶”即是“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会致期”,“出纳之吝”。正如孟子所说的“善政,民畏之;善政,民爱之。善政得民
财,善政得民心”1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13。第四,强调礼治教化,以法治为辅的管理思想。孔子主张对贵族教习礼仪,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4“为政以德,譬如被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15。
佛教的社会管理观
佛教是从古代印度传入我国的一种宗教信仰,亦是一种民族文化。佛教尽管主张出世,逃避现实,追求修炼成佛,但无论是从自身存在,还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来说,佛教也有其自己的管理思想和实践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观点:
第一,提出“众生平等”思想。这种思想是针对当时古代印度社会不平等现实提出来的。佛教无论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待生命现象,还是从修炼果报角度来倡导“众生平等”,就佛教层面来说,众生有人人信仰佛教同为教徒的平等,有在修炼追求上的平等。至于每一个信徒是否能够人人成佛,那则是另一回事。就社会层面来说,佛教只能在思想领域反对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佛教根本没有能力来改变不平等现实。佛教认为社会矛盾激化,战争流血,争斗混战,勾心斗角等矛盾的存在,均是由于社会不平等造成的。要实现社会秩序安定,管理有序,社会和平,必须消除不平等。在佛教看来人性本净,由于受到贪、嗔、痴三毒之染,从而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诸多欲求,由此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业果。要从根本实现社会平等,必须把人心净化工作放在第一位。人心平,社会公;人心净,社会宁。第二,提出“因果报应”思想。为了遏制由于社会不平等造成的社会混乱局面,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护弱势群体,在道德方面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正如涅盘经所指出的:“真正明白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的人,就不会再做坏事情了”。一个人只有心地清静,具有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止恶从善,人我兼顾,利益众生。反之,做坏事必将受到因果报应。第三,提出“持五戒,修十善”主张。佛教认为“治人治天,莫善乎五戒十善”16。“圣人以五戒之导世俗也,教人修人以种人,修之则在其身,种之则在其神,一为而得,故感人心而天下化之”17.
道教的管理观
道教的管理观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无不为的对立统一思想为其理论特色的。具体有以下主要观点:第一,提出尊“道”无为,即“道法自然”思想。道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8派生衍化出来的。各自事物的生存,发展与变化,均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无为而治就是遵守客观世界的规律办事,顺其规律的过程,也就是无为而治的过程。社会管理亦是如此。只有“抑制违反自然的行为”,抑制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行为,人们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从中得到自由;与社会协调发展,从中得进步。否则,违背自然规律迟早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无数事实证明,人类每一次庆祝征服自然胜利的同时,都受到了自然的打击。每一次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第二,提出系统论和整体论的思想。老子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9的思想,高度概括了天、地、人的生存法则。也由此提出了管理问题。管理从整体角度说,属于宏观管理,从局部角度说,属于微观管理,从条条角度说,属于行业管理,从块块角度说,属于地方管理,从长远角度说,属于战略管理,从现实角度说,属于战术管理等等。道教主张以人为本管理人,提出天地之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20通过人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按照顺应规律的原则,实施人对天和地的管理。第三,提出社会公平思想。主张天下财物共有,“和光同尘”。反对社会不公平,不平等。主张管理者要清心寡欲,“诸恶莫做,诸善奉行”。“祸莫大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管理者要做到“尊道贵德”具有爱民之心,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做到“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二,儒、释、道的社会管理观比较
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儒、释、道三家都重视管理问题。均有通过有效管理维护社会平等,反对社会不公的主张或看法。但对如何消除社会不公,在管理措施和行为方式上存在不同。儒家主张“天下为公”,“民为重,君为轻”强调社会统一,群体和谐。其社会统一与和谐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作保证来实现的。在儒家看来只要小农经济基础不被破坏,社会就有了统一安定的基础,每一个人的物质生活都能得到最基本的满足,是实现群体和谐的物质保证。在行为方式上,儒家主张积极参政,把“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最高政治追求。我国佛教经过本土化过程,逐渐与我国当时封建社会相协调,在经济领域提倡上下协力,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逐步走上农襌并重的自养之路。教徒作为劳动生产一线的参加者和体验者,深知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出于宗教的慈悲心和社会的正义感,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厚的同情,对社会上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予以批评。在行为方式上,以选择出家的实际行动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以佛教自身的组织管理制度,通过间接的影响来达到实现改造社会之目的。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东西为我用,在政治上主张“天下为公”高标入世,与儒家有相同之处,在行为方式上主张出家,并以道教自身组织管理制度,对社会施加影响,与佛教具有相同之处。
儒、释、道三家都重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但三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别。儒家重视修身,强调管理者要具备德才兼备素质,其目的在于追求实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佛教和道教强调由高僧大德、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教界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促进宗教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教徒合法利益得到落实和保护。用各自宗教管理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实际效果,间接对社会施加影响,以实现佛教、道教各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目的。
儒、释、道三家社会管理思想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存在差别。儒家的社会管理思想,其社会影响和作用既深且广,有些思想就是在当代仍有其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但在儒家管理思想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取的东西,如“官本位”思想,
过份强调“人治”思想,选人用人上的论排辈思想,求全责备思想等等。佛教和道教是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佛、道教的接受群体和活动范围有限,其社会影响和作用远不如儒家。但佛教提倡的修心,道教倡导的修身,强调精神世界的完善以及行为道德规范,无疑是对儒学的一种补充。
注释:
1,《孝经》
2,6,7、8、9、10、《论语·雍也》、《论语·颜渊》、《论语·子路》、《论语·子路》、《论语·子路》
3、4、5、12、13、《孟子·离娄上》、〈〈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尽心下〉〉、〈〈孟子·离娄上〉〉。
11、14、15、《论语·尧也》、〈〈论语·为政〉〉、〈〈论语·为政〉〉
16、17、《广原教》
18、19、20、高定彝着《老子道德经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9年版,第238,164,255页。
关键词:
儒学、佛教、道教、社会管理观、比较研究
内容提要: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存在社会管理问题。儒家、佛教和道教对社会管理问题,均有其各自的管理思想和实践。认真批判继承儒、释、道三家社会管理观的精华和糟粕,不仅具有学术理论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管理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张树卿∵∵男、1954年12月生、白城师范学院教授、多元文化研究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