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

[若于修持任运而无修,法界之上修不可得故。]云云。

谓彼离如是修之所缘,以对治勤勇之心,不能沾染,住于本然不散乱,是名为修。

从《秘密甘露王(本)续》云:

[自性空寂光明照,非由修持之所得,

不修亦复不可得。即修之上为分别,

即不修上亦分别。无有少分之修因,

惟应刹那不散乱。]是也。

谓当于三门内,宽坦不散乱而住,无须猛厉执持,但亦不可放浪散乱,使成普通凡夫。即住于凡夫识上,唯不散乱任运而定。

次增长其修业,则用三虚空相应之瑜伽。外,当于无云无风之晴朗虚空时,身具七支坐法。内,观心澄空,并缘所经脉道之孔,明注于眼之远通水光,眼根凝视于虚空空寂,而明亦定于前面虚空。密,无缘无修,惟不散乱,凝神朗然,澄湛镇定,宽坦而住。

于初,时间不宜长,修习后,渐次增长。下座时,不可猝起,保任觉受,缓缓而起。于未失明体①,无散乱、无执着之上,如行住坐卧、衣食、语言、无论所作何事,应保持不散乱之正念。

如根本定中,曾生之觉受,于后得不能生起,则当于后得之行住坐卧,及余作业,与彼相合,随力练习。

以上诸法,若现过患,其补救之方,应依诸前大德之所说,方能明了。

注释:

①谓未失座上所得之明体。∵

3.2.1.3.增长三解脱习力结归∵

以三自解脱缘相合,而修力者。分三∵

3.2.1.3.1.五毒自解脱∵

谓贪嗔痴慢嫉等妄念,随其所显,若于彼体性上,无覆而观,宽松而住,则能于本来明空体性俱生智上解脱。良以一切悉由本觉智慧之所显故,无用断除,无断即断,内住于自性本体上自能解脱故,更无有余法,可以对治推坏或解脱。

即彼本住无碍,以自解脱,由无勤勇,而自能解脱者,根本无有。现在数数之修习解脱,由认识五毒为智故,方可会归于道,为修之正行。则随所显现,悉皆为修。无用向外驰求,如是其所执持之定心,亦可自体解脱。∵

3.2.1.3.2.五门自解脱∵

谓眼耳鼻舌身,随起执着,惟无覆而观其本体,宽松而住,是为法身本来清净大解脱。∵

3.2.1.3.3.六识自解脱∵

谓色声香味触法,随其领纳之念,所起取舍贪嗔,惟以无覆而观其体性,宽松而住,则能于本空大离根本上解脱,任运成就实际明空大平等。

从《云海论》云:

[三毒五门六识诸境界,随显本来解脱住本元,

无断无住法性上解脱,无缘大王无执自显现。]

谓八万四千烦恼所起妄念分别等,由知一切皆无生,自解脱故,则舍分别已,而修无分别者亦无。譬如空心草,如一茎空,则知茎茎皆空。

又如“插不树”[***树名],知其根收缩为团,其余亦可类推。

又如知一滴水具湿性,则知一切水具湿性。由是知妄念于一刹那无生,自能解脱故,则知尽其所有妄念,悉皆无生,自能解脱。

由知一刹那妄念无生,决定自能解脱,名为决定唯一之法[见前词第二句]。若舍此刹那之心,而向外寻求,无可指示,名为指示本来面目[第一句]。彼之体性,为自能解脱,故名为无畏自解脱[第三句]。∵

3.2.2.显示任运成就智慧现前之顿超①

注释:

①依藏文音译作“妥噶”。∵

3.2.2.1.夜瑜伽

3.2.2.1.1.凝视所缘∵

谓一摆①黑房,于外围墙侧开一门,使不通日光,房上应开通气之洞,住于具褥垫上,念加行皈依发心,并修一切法空之真实定。虽无亦显轮回,由是修大悲遍显定。复于此定上,观莲日座,修自心因位定。现火炽燃红色之“啥”(∵)字,从彼放光,上供圣者,下饶益众生,而作四种事业。

光返,自成马头明王,身红色,忿怒带喜,以尸林之物,而为庄严。二臂持钺刀颅器,心日轮上现“啥”(∵)字,外以咒鬘围绕,住于智火旋蛲炽然中。次念:

[嗡啥白马大格利、班扎戈尔打、哈雅格利哇、虎噜虎噜吽呸]一○八遍。

尔时,从心种子字及咒轮,放出炽燃智慧火焰,驱除一切障碍,火焰返回,变成金刚罩等,想以诸魔障不能坏,如是修守护轮已。

此后观修内外一切法空,于空上显白莲。花胚为绿黄色,上现月轮垫。刹那,自成金刚萨埵,显空犹如水月,或如镜影。其身晶莹,右手持水晶杵当胸前,左手持银铃置胯上。相好圆满,以报身佛之一切庄严品,而严饰之。金刚跏趺坐。自顶观根本***,乃至普贤等诸***,如***相应法,而诵启请。尽力修持后,想***一一收入根本***,等彼受四灌顶已,观***与己无分别。以上为修加行。

正行者:身具威仪,足应交叉[右前左后],脊椎竖直,二手肘置于膝上,大指、二指、中指,合按压上眼皮,或缓捏双眼边,则光之明点,白黄红绿等、如白灰色、或鲜白色,如格网纹、或如缎纹、或如孔雀之翠色,悉当显现。尔时应离手指之功用,唯不散乱,仅以心而观之。次若散乱,复如前修。

注释:

①两手平伸之量曰摆。∵

3.2.2.1.2.如显实趋入∵

无依如前数教修习之方便,唯观诸色体空,归于法性故,则所显光,一一渐增,乃至广大无比,悉为法性所显,无有边际。如次则自心四所显[四步境界]之显识二种觉受,当现前也。∵

3.2.2.1.3.显示特别教授∵

显识二种觉受上,特为增长彼上之道,非共同之甚深义者,由耳承三卷书,所辑修持之方便,如***亲说之口授前行觉受相生已。则修后行,于一切法中,须修皈依发心之加行,及如前取四灌已,次自顶观根本传承***并启请为要。

以上修持切不可少。除遣障碍文虽多,应依续部之口授,而遣除之。特应依曾已得相(应)之***为要。∵

3.2.2.2.昼瑜伽∵

最秘密者,从《自(显本)续》云:

[于彼修明依六光,谓:肉团心光、白柔脉光、远通水光、界清净光、明点空光、本觉智光。]云云。

依六光见智慧之所显现,分三次目:∵

3.2.2.2.1.依方便之要仪

3.2.2.2.1.1.修九节佛风∵

从《明体(本)续》云:

[显现明体为要故,当依内外密事业。

身语意修九节风,为断身之作业故。

断除法与世事业,无伴孤独而安住。

断迷乱语与行法①,应当学习如哑巴。

心应超越世间故,断除游思应安住。]

若不断身语意之作业,则不住修持。于修九节佛风者,如上所说。身语意各各分外内密三,如前而修。

注释:

①此行法指念诵。∵

3.2.2.2.1.2.三门要仪——身语心∵

从《札坦举根本(本)续》云:

[现前要仪身口意,各各要仪善调伏。]

身口意切要之要仪:∵

3.2.2.2.1.2.1.身要仪∵

从《札坦举根本(本)续》云:

[身者如三身坐式,长时修持不违越。]

谓身三种坐式与三种观式,切不可逾越也。

法身如狮子坐法者,谓如狗蹲坐,二足底相合,二膝外张,两手金刚举置地①。上半身如狮子伸昂,喉稍伸直,眼仰视不动,唯缘鼻端虚空。

报身如象卧坐式者,伸直伏于垫上,二膝相合,二肘置地,两掌附颊。手指竖直。脊椎端直。目斜视虚空。

化身如仙人坐式者,于座上二足踝骨相触,蹲踞而坐,二手置于腰处交抱,或抱二膝,脊椎端直,凝眸下视,缘于虚空。

注释

①置于两足之内。∵

3.2.2.2.1.2.2.口要仪∵

从前根本(本)续云:

[口应依于离戏论]。

谓最初短时禁语,后渐加长,此后口如次第,暂时停止自之修法念诵,不与余人接言。仅以身表示,后将一切念诵断除,犹如哑巴。∵

3.2.2.2.1.2.3.心要仪∵

心应缘于法性界,于外界虚空空寂之上,以眼及无散乱之心而观,则内之清净法界光,亲见明空。∵

3.2.2.2.1.3.表示智慧自显之密道

3.2.2.2.1.3.1.正行∵

从《札坦举根本(本)续》云:

[三处口授应当知,修持根要与境要,及显现气明要。]

谓依能显之根要,所显之境要,如是显现气明之要。∵

3.2.2.2.1.3.1.1.显处之根要∵

谓此智慧实住心中,犹如瓶中之灯,光明灿烂遍诸脉内。此光明与明点之本然同具,故为显现四光之所依。由眼脉相联,如白丝线,如日照窗,而生智慧之脉道;如水晶,住于心中上达支分。二眼由此二道而出,依二眼根而显,但眼要如上三种看式,与日相隔一肘之下而缘。

从《涅盘后(本)续》云:

[根要上下斜而视]是也。∵

3.2.2.2.1.3.1.2.显处之境要∵

从前续云:

[根要离于诸障碍,虚空离碍境当现。]

谓离碍境者,虚空空寂。离缘根者,谓远通水光,离缘处者,应以清净寂静高处,则光明自当显现。∵

3.2.2.2.1.3.1.3.显明之气要∵

从前续云:

[气明和缓智当成]。

谓唇齿不触,气不由鼻出,从口缓缓而出外,吸入时持少许于外[出长吸短]。

[明要摄于金刚练]云云。

谓外虚空界寂静如镜,于内界清净光,如明金刚练之影,显出于外,须无动摇而缘之,如上所说,若摄集其修持之要义,辰依法身,正午报身,下午化身;长时修持,则依化身坐式与看式较佳。气要、根要如上所说,于无风无云等之寂静虚空,晨看西方,下午看东方。或与日光相对,晨看东方,下午看西方,当于日下一肘或三肘之寂静虚空,心专一而缘,犹如心住虚空然,由于以猛利专一心而观,肉团心光宝内,则显现本来清净界之光明心要,具足五种清净之明,即是本来依怙之不动光也。且住本体清净自性,任运遍满大悲,譬如瓶内之灯,其明体自光外显,依如窗孔道之白柔脉光,噶底水晶管相贯,而传至远通水光,从眼根出外界虚空,其虚空空寂如镜,故有显现之可能,而内界清净光之本面,初出眉间显出,现遍满之青色光,由是次第增长,如虹霓之五色光轮,具细明点,其中显现明点空光[即圆空光],视如池中投石,波纹荡漾。

此后显现红圆明点,其中显现明体金刚练如印镜形影,视如马尾结,或如珍珠鬘,或如花鬘,不甚明显,且易动摇。即彼缓缓摄于法性之内,心切不可动榣,专一而定。

于外所显不灭,内亦不为执着所染污,住于无言诠离戏论之本然上,能使境与心相合无间,明体离于眉际,则四所现中之[四步境界]显与心之觉受相,如人可观也。∵

3.2.2.2.1.3.2.指示∵

指示者[指觉受相等],谓引导弟子住寂静处,当于日光显现之时,诸弟子身要启请等如前,且从处然,谓诸具胜堪能之弟子,身以三种坐式,身以三种看式,指示缘此日光,则表自之任运智道之显现,即为本觉光明,能摄集一切佛陀也。∵

3.2.2.2.1.3.2.1.指示三身∵

从《札坦举根本(本)续》云:

[复次三界诸有情,从身语意未超越,

三身不由外寻求。]

谓由原有五智本光所显智慧之身语意,住运而成就法报化三身①,故以后身住三身之坐式,口住无定诠之法身,心住于无生超越所思之境,从理不越也。

注释:

①身为化身,为成所作智所显;语为报身,为妙观察智所显;意为法身,为大圆镜智所显;平等性智,为三身之功德轮;法界体性智,则总摄三身也。∵

3.2.2.2.1.3.2.2.指示三宝[六性]∵

从《聋阻巴(本)续》云:

[佛陀法宝及僧众,自身本圆满具有。]

谓本来不乱,离戏论之心性即是佛。谓离诸文字言诠故,为无二分之胜义谛妙法。谓自身离开动摇变迁,即无生心要之僧伽。彼三者自身本来任运安住也。∵

3.2.2.2.1.3.2.3.指示七种不同之五部∵

从《明体(本)续》云:

[诸众生明体无垢,五蕴五大佛父母,

脉界处为菩提众,三界坛城自身圆。]

谓本来本体清净自性任运之光,具足身与智慧之明点明体,住徙肉团宝内,与眼相联,从噶底水晶脉管,依大悲力,而作显现,寂静与忿怒王之一切坛城,于自身圆满也。即彼经云:[别者,本觉明白自显现,五身以及五胜智,五种五光及五气.五种慧等本安住。]∵

3.2.2.2.1.3.2.3.1.指示五身∵

从《明体(本)续》云:

[由自明体显五身,毗卢不动与宝生,

无量光与成事业。]

谓从肉团宝中,智慧明点之种子,本体无垢之智光,显出身与智慧无分。如瓶中灯光,显于面前虚空。此光明点金刚练,其显现极微细,即表现五身。

以彼观之要义,此明体金刚练身,智慧之自光,显出光与明点,即彼本体显现光明,故为毗卢遮那身。光明无转,故为不动身。即彼增长,故为宝生。其显无量,故为无量光。其光明任运显现,故为事业成就身。于彼所显离诸执着,修持明空为道,顿现五佛之身为果。∵

3.2.2.2.1.3.2.3.2.指示五胜智∵

从《札坦举根本(本)续》云:

[镜智等性妙观察,成就事业法性智。]

谓即此光明无垢,能为显身[色身]之所依,故为大圆镜智。即彼无分别,故为平等性智。即彼心之差别显现,故为妙观察智。即彼不寻,任运成就,故为成所作智。彼等本来性空,离一切根本,故为法界体性智。于彼明明朗朗,为所修之道。后究竟时一切所显,悉为光所显,为果。∵

3.2.2.2.1.3.2.3.3.指示五种∵

由《自显(本)续》云:

[所谓如来之种性,金刚种与宝生种,

莲花及事业种性。]

谓此所显之光明,为一切如来所诞之康庄,故为如来种;即彼光无有变异,故为金刚种;能出生一切功德,故为宝生种。不为过所染,故为莲花种;即彼修习成就无余,故为事业种。于彼之上,应顿然明性,镇定而修,谓之道,以究竟不退转为果。∵

3.2.2.2.1.3.2.3.4.指示五光∵

从《明体(本)续》云:

[明体显现五光德]。

即彼光无垢,故为白色;功德圆满,故为黄色;不觅自显,故为红色;所作圆满,故为绿色,不转坚定,故为蓝色。此为五色也。即彼修持为道,究竟为果。∵

3.2.2.2.1.3.2.3.5.指示五气∵

从《自显(本)续》云:

[明体五气之自性,一切众生悉具足。]

谓所显之光,末离智慧之暖,故为等火气[平住气];谓为轮回涅盘之命脉,故为命根气[亦称持命气];即彼修持,分别生死涅盘,故为分净秽气[下行气]。五气及五智,遍于净与不净,故为遍行气;断除轮回之命,而趋入涅盘,故为无悲之业劫气[上行气]。即彼修习为道,究竟为果。若了证此光明,即证涅盘。若未了证,则执持轮回命根。即彼善为修习,故能分别轮回涅盘,净秽一切,但净不净以五光遍满也。∵

3.2.2.2.1.3.2.3.6.指示五慧∵

从《自显(本)续》云:

[复次自明之体性,具足五种之智慧。]

谓通达此光明,与未通达此光明,能分涅盘轮回,故为分别慧;能摄持一切智,故为摄慧;遍一切故,名能遍慧;显现去来,故名能动慧;以此能解脱轮回,故为解脱慧。此为五慧也。如彼修习为道,究竟名果。∵

3.2.2.2.1.3.2.3.7.指示五空行∵

从《明体(本)续》云:

[明空自明智,具足五空行。]

即彼所显之天青色光,为佛空行;白光,为金刚空行;黄光,为宝生空行;红光,为莲花空行;绿光,为事业空行。于彼修习为道,究竟为果。∵

3.2.2.2.1.3.2.3.8.指示结归∵

总之,法性明空,无名为慧,本净[嘎打]大光明体之自性为方便。即体性任运,显空无二也。

《罗列庄严宝经》中云:

[法界自性为慧身,明体自性方便身,

无有分别而安住。]

可证。以上所有显现[指光],非世俗之有为可坏法也,又非世间幻眼之显现。

从《能显光(本)续》云:

[如此种种所显现,非造作修习所生,

本来法性自具足]。

所说如是。此说甚广,显示本来无著,即大显现,亲见三身无分光明之坛城①也。

故行者应当精进修持云。

注释:

①谓亲见法界体性光明。∵

3.2.2.2.2.显示四所显之理①∵

从《明体(本)续》云:

[若未了达四显理,不知行处当成过!]

注释:

①指四步境界。∵

3.2.2.2.2.1.现见法性显现∵

谓要仪如前,于清净界光,显现如虹霓,或如孔雀毛之翠色,于中显现明点空光,具足微细明点;其中复现[明体金刚练],如金线极细,弯曲不直。依此而观,若能执持不动,则最初显现如星之明点,白闪闪,具足五光,于每三个相会合之间,依根现量①,亲见以内,谓之现见法性显现。

注释:

①指眼根以内能量所见。∵

3.2.2.2.2.2.觉受增长显现∵

谓明界暂显暂隐,次第修习故,则法界明体,脱离眉际曼,五光自性,纵横显现。半缨络、或莲花、或如格网、日、月、舍城等,乃至光满一切刹土而显现。

次明点当渐增大如豌豆、镜、木碗、及盾,而明体金刚练,亦如流星,(或如疾飞禽鸟)、走兽奔横山、或如写那拉兽,徐徐而行,或如蜂旋飞,禾撷花英。如上增长渐次明显坚固,则于明点之内,显现金刚萨埵等半身,或全身相。乃至安住无动摇之间,是为觉受增长显现也。∵

3.2.2.2.2.3.明体进诣显现∵

谓所显现光明界印契一切,则四大所显,自能清净,而所显无边光明之清净法界,现诸一一明点,其中复显现毗卢遮那五方佛等之集团,及其刹土,遍满虚空。

以上所显之光,虽未与自身相联①而修,但诣觉受量,无须修整,并无变迁。

且外所显,全于光明解脱故,则灭一切戏网。内所显,幻化身于光明解脱故,则清净有漏之执着。密,自心归于光明故,则遣除迷乱显现,断除一切习气,进诣如此之量,此时,虽不修亦可。但于究竟,定得圆满报身故,则受用报身刹土。

注释:

①指面前之光,不与本身相联。∵

3.2.2.2.2.4.穷尽法性显现∵

谓以远通水光,无动而观;明点空光、清净界光,则自明清寂,通达一切密义。以本觉智光,亲见究竟法性之显现,则断除贪着身,与智慧之(无有身心执着)功德相应。

于外所显增长觉受尽,内幻化身之法尽,密六识分别心尽,一切迷乱显现,本性清净,及显不显之执着心尽,而轮回涅盘,无有分别。则自大种①不为仇所损害,清净行住之显现,神通无碍。由大悲显现,不灭智慧之明体,不起后有漏之蕴,得大佛陀之身,已示现犹如水月之身,而饶益一切众生事业。于入得力者,彼时若不以色相广作利他之事,则入内境界,以身及智慧,无聚散之功德,轮回未空间,随各各根器信解,显各各身,而作利他之理趣。

注释:

①大种者,五大种也。∵

3.2.2.2.3.后要口诀∵

从《明体(本)续》云:

[口授合计有四种,前行之后不可少。]于彼分四小目:∵

3.2.2.2.3.1.三不动固根∵

谓身住三要之坐式,而不动摇;身不动,则脉不动;脉不动,则眼不动;眼不动,则气不动;气不动,则心不动;心不动,则断除能动分别相续,得明体自住之利益。

眼看三式,不应动摇,所谓明体之要为脉,脉要为根,根要为光也。脉不动,则眼不动,眼不动则光不动。

心不动,不起妄念,由是得法界与明体无分之利益也。∵

3.2.2.2.3.2.三住持量∵

谓常观法性明体,则生三种坚固住量。外,于所显现动摇之气尽,则住无有去来法性之明体。内,蕴能动之气尽,则住于身不动。密,能分别之气尽,则住于无有分别之心也。

于此处觉受,分梦中相,与三门相。∵

3.2.2.2.3.2.1.梦中相:∵

谓极精进者,梦归于法性[无梦]。中精进者,则显现光明。下精进者,于梦知梦。

3.2.2.2.3.2.2.三门相:∵

谓四所显相,共分十二相。∵

3.2.2.2.3.2.2.1.现见法性所显三相∵

谓身如乌龟置于盆中,无有动作。语如哑巴无言。意如飞禽于罟网,则安住不动。∵

3.2.2.2.3.2.2.2.觉受增长显现三相∵

谓身如重病士夫,离一切饰严。语如疯子,任意肆言。心如中毒士夫,决定断除轮回。∵

3.2.2.2.3.2.2.3.明体进诣显现三相∵

谓身如象入泥,于一刹那间,即能挣出,由是能于五大无碍而去。口如鸠盘荼子,随其所说使人欢喜生信。心如痘病已愈士夫,决定不流转三界。∵

3.2.2.2.3.2.2.4.穷尽法性显现三相∵

谓身如寒林尸,以百屠手围绕,亦无惊怖。语如谷响,随声而应。心如虚空,烟雾不显。所依之习气,自即寂然。尔时,得三自在。∵

3.2.2.2.3.3.三得垂橛∵

一者,生入于佛刹土。

二者,质碍之幻身,于光明中清净。

三者,心气无二,以迁移得大身之身,尽轮回未空,作饶益众生事业。并趋入本来法性内,显童瓶身,如造五无间等罪之三千大千众生,以明体观之,能同时解脱。∵

3.2.2.2.3.4.四无畏解脱之量

3.2.2.2.3.4.1.上二定信:∵

诵闻三宝之功德,无有得之望,及无得之疑虑。从自明之外,无佛可证。∵

3.2.2.2.3.4.2.下二定信:∵

谓闻六趣众生之苦,无希求不堕轮回之心,亦无堕轮回之疑虑。由知自明本无迷乱,决定无有实体飘流轮回者也。∵

3.3.依修持四瑜伽-说解脱理结归次第

3.3.1.示四瑜伽之修持∵

从《能显灯(本)续》云:

[安住须弥为见量,安住如海为修量,

安住所显为行量,安住明体为果量,

具足四量瑜伽者,决定义理与心契。①]

谓见修行果四瑜伽之利益,并彼诸一一体性通达之理趣,定语分别修持及四相,广如余论中说。

注释:

①大圆满云:山全放见量、海全放定量、境全放行量、智全效果量。∵

此处略说修持之理趣:∵

3.3.1.1.见∵

谓观察,外,所显之境,一切如幻,所有迷乱,本源清寂,一切烦恼,自性解脱。内,能动之念,观察立断[且却],则所显种种妄念,犹如烟雾,自然消散。密,观察光明,住于超越心境之定上,法与性无生,断除一切执着。

从《无字(本)续》云:

[于彼见无故则无所见,应了知无有所见事业。

若已通达二无见①之理,则见之理无有自性也。

即彼非有且亦非无故,应当安住于光明定上。]

注释:

①法无生与心无生,则能所二见皆空。∵

3.3.1.2.修∵

谓初具有戏论四座瑜伽,晨暖、午暖、晚暖、黎明,谓早起至日出,应念诵观经等,日出至午前,应修顿超[妥噶]。正午应修礼拜经行等。下午修顿超,黄昏时应如次第行施食法,与余行法等。晚,初观死无常,中修生起次第与念诵,中夜睡觉。

黎明初,启请***,中修立断,后修空乐忿怒母。一切座次之首,皆应修发菩提心,并正行①观无缘及结归,应发愿回向。

第二以无戏之补特迦罗,昼夜应不超越立断与顿超。谓昼日学习光明之理,最初以化身看式,缘日下一肘,目不动摇于清净界光,显现虹霓之光中,现明点空光如盾,其内显现金刚铃、金刚练,时间稍长而观。以报身斜视者,徐引日球于右,而专缘之。

后以法身向上观,及报身横视,化身下视,则见清净界光内,所显具足五光,仅一肘量。且见光之所显圆动明点,与明之所显,微细幌动金刚练,如是观察,若未见法性明点,须二目相等观察为要,见已应引斜视之。

如是修持观察之轨则,于上如狮子纵视,平直如兔斜视,即如箭矢射直而观,使稍降于下,应如象而观也。

初晚摄根安住者,观脐四瓣红莲之上,现红“阿”()字,若火炽然,暖冲入中脉之上,渐触顶倒“杭”()字,其“杭”降流菩提如油,增长火力,至脐观火猛烈炽燃,烧除一切习气,若觉极大安乐,则定于乐空之上。

中晚所知法,收摄于瓶,观自心中,现莹白“阿”字,并梵穴亦现白色字。彼彼皆在中脉之内,而互生细字如鬘,故从一而二,收摄于心,定其(于)光明之上。其光明由脉络中,观日由窗射出,则睡眠隐于光明之内,不如凡夫之睡眠也。

辰起时须三念“哈——”声极长,次吐气以狮子坐仪,想心“阿”字,出于顶上虚空一矢[一肘]。次观从心“阿”字,生多白“阿”字,晶莹晃动。心缘于此,则知明空无分之智,本来清净之实际。

于初夜如仙人坐,中夜如象坐,黎明法身坐,此为昼夜恒常修持也。

如是昼夜修持明空。为一切修持之最胜者也。

从《明体(本)续》云:

[明空离一心修持,是为一切胜修持。]

注释:

①正行者,修且却、妥噶等法也。∵

3.3.1.3.行∵

谓初修业修习十法[《辩中边》云:供经、施经、闻经、读经、持经、讲经]。

瑜伽者,如《日月相合大(本)续》云:

[行事七种,应与自之时级①,修持相合而行。但随自显现,即不灭之缘上,修持应汇归于道。]

注释:

①谓自己所定之时间次序,七事另详。∵

3.3.1.4.果∵

安住于明体,随所显现,皆得坚固,从《金刚心镜》云:

[应知三身果法不流转也。]∵

3.3.2.显示解脱理之果

3.3.2.1.上根即身成佛∵

从《金刚萨埵心镜》云:

[圆满佛陀无余蕴。]

谓清净凡夫,烦恼所积聚一切有碍物质,依佛陀体性身,三身无分自性之智慧圆满故。智慧无分,依大悲成办圆满事业故,大悲无有间断。

《明体(本)续》云:

[体即明空智慧身,悲心自性无分类,

大无分别本来佛。]

又云:

[净除轮回之执相,圆满智慧身胜义,

充实智慧身义理,如是应名为佛陀。]∵

3.3.2.2.中根中阴解脱∵

谓死之中有,分粗细之大种,依次而收地水火风,则转成[死]身与识。风收于识则外气断,于内气住之时,若能忆想如前修习之口授,则识收于虚空,虚空收于光明,经过三显[白红黑]之后,于大空本来清净法界之上,当得解脱也。若不能认持,则收于法性中有光明双融之上,如前显现空性。

由是显现法性光明之坛城,及五佛相(好庄严)等.依二要[明入光明,光明入明]之趋入现仪,则当解脱后,双融收于智慧,则五佛之五光,同时顿现。且由自心如青白黄红光之自性明点,所当显之粗细大种,与烦恼解脱故,认识自显现。次智慧收入任运成就,则以上显现光明,收于法性,定于如虚空明空之上。于一切所显涅盘轮回之法,刹那自能亲证,断除自显之增益,则本来法界解脱也。∵

3.3.2.3.下根成自性化身佛——于自性化身,苏息趋入刹土∵

如前法性所显光明,未能认持,于灭之一刹那后,警觉能醒复生习气之缘,具足心气微细四大因缘,成就中有清净无碍之身。仍随业力全具六根。除于自所生处有碍之外,余处一切无碍,犹如无碍神通变化。且于中有内得见同类之天眼,较前利根,自心明显,亦逾七倍。

若前稍修现见法性显见之力,则唯忆念,即于化身刹土如睡中醒,从真正中有而取生,现喜清净刹土等,亲见诸如来,得闻法灌顶授记,及得苏息故,解脱烦恼缠缚。于本来实际以一刹那,即得解脱。由身与智慧无分之法性,如如不动,而显现化身,犹如水月之影,尽轮回际,成办饶益众生事业。∵

结分:赞颂补述法源∵∵

从《自显(本)续》云:

[亲见真谛补特迦罗者,心虽尚未生证德,

十方化身诸刹土,安住得究竟解脱。]是也。

如是殊胜,具足十种胜德之大圆满心中心,依黑物上金色之一字,无须勤勇,唯见即能解脱。且离以善恶业所得利益损恼,值兹五浊恶世之众生。除此道外。不能解脱故,于此有缘者,本法为送返于本来之地者,由闻已足,如此甚深之法,于一切佛土中,甚为稀有。

由《耳承如意宝》云:

[奇哉如此解脱口授法,大圆满心中心之黑本,

若能修持即生圆满佛,唯一闻见清净大劫罪,

唯知能到达此大乐地。如此胜法赡部甚稀有,

乌金命脉空行之心血,现前显示现量殊胜法,

遍经三界无此殊胜法。为堪能众生中作显现,

如此深奥惟我莲师规,若得即足一生成佛道,

当成迁移大乐刹土王。]

所赞甚多,皆具义理,即彼以自修持,并为具慧堪能者宣说,且为诸具堪能与余者宣说,修习作广大之事业。如此,无须用功最胜城之顶极,秘密妙道,顿然可登。本来王地之法,希诸学者,但生起精进修持焉。

[末世我等大师悲心力,不能修持余道之众生,

为诸顽劣示英豪解脱,流出本来依怙心之底;

然于劣根如饿鬼之喉,无论何时不施一滴露,

具足愿力堪能士夫众,修持解脱安乐大苏息。

是故本法具足善堪能,示无勤勇趋解脱方便,

断除三有四水①之生源,愿身与智慧圆满显现。]

注释:

①∵谓贪、爱、无明、邪见。∵

如上宣说甚深殊胜之引导,注释之书甚多,但收摄大宝藏中之精华与康藏二引导心要即为本法也。

于自性大圆满起恭敬心,无缘之瑜伽者,莲花游戏自在智慧无边大师,造于八邦寺茅蓬中之茅蓬,名天女宫如杂刹山大宝岩洞,普贤大乐光明洲中修房。

贤善增长!∵

大圆满最胜心中心引导略要

附录:仰的十种殊胜功德∵∵

1.∵余法须发愿方生佛土,本法现见佛土,是第一殊胜。

2.∵余法灌顶须意缘本尊,本法现见本尊灌顶。

3.∵余法须修习希求,本法能现量见性。

4.∵余法意缘本尊,本法现见佛陀。

5.∵余法观想自身成坛城,本法现见自身坛城。

6.∵余法虽说五毒为五智,但不认识,本法现见为五智。

7.∵余法唯依口说中有,不能指示;本法中有,于现在现量决定。

8.∵余法修经年月,本法唯须七日认识本面。

9.∵余法显有昼日不可修,本法无有昼日,亲见光明刹土。

⒑∵余法见血肉之自身,本法见自身为光明。∵

本法由

贡噶***于民国廿七年(1938年)春初传译于沙市,其后重庆、成部亦蒙传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