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观世音菩萨的形象演变

草之

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也有译成“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的。唐朝时,因避太宗李世民主讳,减去“世”字,简称观音。唐代后,观音、观世音并称。

据印度婆罗门教的经典《梨俱吠陀)的记载,观世音原是天竺(印度)婆罗门教的“善神”,约在公元前7世纪,天竺国民就普遍信奉它。观世音慈悲善良,神通广大,能使病人康复、盲人复明、聋者复聪、不育女性生子,还能使公牛出乳、枯木长出新芽……不过,当时的观世音并非人身,它只是一对活泼灵巧的孪生小马驹,人们称之为”双马童”。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后,许多婆罗门教徒转而信奉佛教,在两教交融中,观世音信仰也被带进佛教。公元前3世纪,大乘佛教产生,观世音才正式被引进佛教,成为大乘佛教中一位菩萨。然而,这时的观世音,仍然是一对可爱的小马驹。大约到了公元前1世纪,可能天竺的佛教信徒认为,所有佛教崇拜的偶像均为人身,观世音形象也该“人”化。于是,这对小马驹就变成了男子汉。

我国早期的观世音造像均为男性形象。这从现存的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和南北朝的一些木雕观世音造像中,可以得到印证;而且,它与佛教经典中描述的观世音形象亦是相吻合的。例如,∵《法华经》说观世音原是天竺国转轮王无净念的大王子,转轮王成为阿弥陀佛后,观世音则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华严经》叙述善财童子到普陀洛迦山晋见观世音菩萨时,“见岩谷林中金刚石上有勇猛丈夫观自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等等。由此可知,观世音男性形像的造像,显然有佛典为依据。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且迅速发展,至隋唐时达到鼎盛。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我国的观世音形象,也逐渐地由男性形象转变为女性形象,成为佛教众多偶像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形象。女性形象观世音的出现,既展示了佛经所描绘的观世音的慈悲德行与无穷神变,又体现了我国佛教信徒(尤其是女性信徒)的心理愿望,显示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强劲的融和力。

佛典中描述的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专给众生救苦救难的菩萨。为了宣扬佛法、救度众生,观世音往往针对不同救度对象,变化成他们的“等身”,为其”说法”。《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观世音有33种化身,其中比丘尼、优婆夷、长者妇女、居士妇女、宰官妇女、婆罗门妇女、童女等,都是观世音示现的女性形象。《楞严经》亦曾记载:“观世音***白佛言:‘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佛典中观世音时常以女性形象出现为众生说法的记述,客观上为我国女性形象观世音的出现,提供了佛法、教理上的依据。

佛典中宣扬的观世音的“送子”功能,是促使观世音形象”女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法制的中国封建社会十分重视传嗣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多子”被视为“多福”的前提,“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成为所有家族共同追求的首要目标。而佛典正好告诉人们:观世音菩萨神力宏大,能为人们”送子”。∵《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观世音能令众生“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若求女,便生端正有用之女……”而且还有许多“成功”的实例。比如,唐初的释道丕,就是观世音菩萨送给他母亲的。

据记载,释道丕的母亲许氏,”为求其息,常持《观音普门品》,忽梦神光烛身,因而妊焉。”(《宋高僧传》)观世音这种”送子”功能,与中国人欲求“多子”的愿望相契合,自然深受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妇女的欢迎。另一方面,由于古代人们对生命诞生奥秘的不了解,在许多民众的观念里,生儿育女,关键在女性。因而认为,能。送子”的菩萨自然也应该是女菩萨。于是,民众便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观世音以女性形象。久而久之,观世音形象便在辗转流变中渐渐地”女性化”了。

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女性佛教信徒与时俱增,出家修行者亦日渐增多。上至宫廷后妃、贵族命妇,下到市井乡间的平民妇女,都有不少出家修行者。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时洛阳有寺院1367所,仅专供后妃、贵妇出家修行的瑶光寺,就有比邱房500间。据此可以推及,当时比丘尼的数量已十分可观。到了唐代,比丘尼人数激增。据统计,唐玄宗时,全国共有僧尼?2.61万人,其中比丘尼则有5.576万人,占僧人总数的41%(《新唐书》)。至于在家的女性信徒,更是难以计数。观世音的信仰者,主要是广大女性(至今依然),她们迫切盼望有一位与自己性别等同的菩萨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广大女性佛教信徒同时又是观世音信仰的主要宣扬者和传播者,她们在宣传观世音种种神力时,往往有意无意间把观世音说成女菩萨。总之,女性佛教信徒的大量涌现,对观世音形象的”女性化”演变,显然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

宗教史上众多事实表明,外来宗教在移植的土壤上,往往受到当地固有的种种传统信仰所浸染,从而或深或浅地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和内涵。中国民众的女神崇拜传统,显然对观世音形象的“女性化”演变,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天父基督创世”是许多西方人的”共识”,而我们的老祖宗却认为这样的“伟业”乃女性所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女娲就是这样的女神。《淮南子,览冥篇》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下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槛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掠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而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女娲就是这样,于天地遭到大破坏后,炼石补天,治灾拯民,负起重建天地之大任。∵《山海经》说女娲能”一日七十变”,其肠“化为神”。《说文解字》也称女娲是“古神圣女,化万物者也。”民间还传说女娲能“抟土为人……”总之,女娲能补天,能造神,能造人,能造万物,简直就是创世之神。除女娲等一些名扬天下的“国家级”女神外,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供奉着数不胜数的各种各样的女神(甚至连厕所也有厕神——紫姑神)。这些女神,他们身世各异,职司有别,但都利民为善,均是民众的守护神。观世音来到具有丰富女神崇拜传统的中华大地,它的慈善德行,送子功能,以及多种女性形象的化身,皆令民众感到这位菩萨与本土诸多女神十分相似。人们在崇奉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悄悄地改换了它的“性别”,把它“中国化”了。经过数百年的逐步演化,国人终于把它定型为女菩萨。

从现有的资料可以推知,女性形象的观世音大致出现于唐朝。胡应麟说:“今塑观音画像,无不作妇人者。盖菩萨相端妍丽,文殊、普贤悉尔,不特观世音也。至冠饰以妇人主服……董迪画跋所载诸观音像亦然。则妇人之像,当近代始。盖大士有化身之说而闺阁多崇奉者,辗转流传,遂至称谓皆讹。若塑像,势不能久,前代无从征订。然《太平广记》载一仕宦妻为神摄,因作观音像,其妻寻梦一僧救之得苏。则唐以前塑像固不作妇人也。”∵(《少室山房笔丛》)《释氏要览》亦云:”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但“自唐来,笔工皆端妍柔弱似妓女之貌,如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女性观世音形象出现于唐朝,不仅有前人留下的文字可资说明,还有现存的画像为据,如《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载:莫高窟内晚唐十四窟南壁西侧的单体观音已作女相。

自然也有另一种不同说法。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称,”六朝时观音已作女像。”不过这一说法尚未找到实物依据。诚然,观世音从男性形象转为女性形象,并非一朝一夕的“突变”,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的”渐变”过程。从一些史料和传说可以看出,唐代以前,人们就有女性观世音形象的说法。这从《北史》、《南史》等都可寻到踪迹。例如《北史·张骞传附徐之才传》有这样的描述:“武咸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发病。自己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音。”这说明,北朝时就有人把观世音和女性联系在一起。同时,唐以前也已经有女性观世音画像出现,不过,这时的女像观世音,仅仅是观世音的“化身”而已,如敦煌莫高窟隋420窟、330窟描绘的观世音33化身中的女性化身像。

观世音是大乘佛教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位菩萨。倘若没有多种“合力”的作用,没有经过一定历史时期的酝酿和准备,其形象显然是不会突然被改变的。观世音自唐代被定位于女性形象以来,随着不同时代审美标准的变化,在具体造像中,其容貌、体态、衣饰等,也随着不断变化。如今,种种精美的观世音造像被艺术家们称为”东方的维纳斯”,观世音的宗教意蕴与审美价值得到和谐的统一。在佛教诸神中,观世音所独享的这种“殊荣”,或许也应该归功于其形象的“女性化”演变!

(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师大文学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