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
指断烦恼、证真理、得涅盘的四个阶段。即加行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此四道总括所有的修行方法,故为大小乘所通用。
(1)加行道︰又作方便道,是为断烦恼而在趋进无间道之前所作的预备性修行。即在三贤、四善根位尽力,履行三学的阶段。
(2)无间道︰又作无碍道。属直接断除烦恼的阶段。因加行道之努力,故得发正智、断烦恼,不受障碍,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
(3)解脱道︰为悟得真理、解脱烦恼的阶段。即于无间道后生起一念正智证悟真理。
(4)胜进道︰又名胜道。是指解脱道之后修其余殊胜之修行,以完成证悟的阶段。是增进定慧的时期。
有人问:既然多刹那,明知实有三心,为什么总说一心?
答:因为所证的真如体相是一,能证的智不能不说是一,因而一心师只说一心。
真见道的断证经过,有二师的解说不同:
有义(第一师说),此(见道)中,(证)二空(理,断)二(种)障,(都是渐次)渐(的)证,(渐次)渐(次的)断。
有人问:为什么?
答:以(因为在见道中所证理是)有浅(有)深(的差别,而所断障及能断智亦有)粗(有)细(的差)异故,(所以不能一时顿证顿断)。
如是渐证渐断家,实际就是立三心真见道说,为难陀、胜军等之所主张的。他们所以主张渐证渐断,因为有三无间、三解脱,所以说为三心。
有义(第二师说),此(见道)中,(证)二空(理,断)二(种)障,(都是二空)顿证,(二障)顿断(的)。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在前加行位时),由(于欲俱断的)意乐力(殊胜,特别)有(此)堪能故。
如是顿证顿断家,实际就是立一心真见道说,亦就是护法、戒贤等所主张的。他们所以主张顿证顿断。因为有一无间、一解脱,所以说为一心。
渐证渐断家,据“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立其说,就是真见道三心为究竟。
顿证顿断家,不是不承认多刹那说,唯以三心的行相相似,所以根据瑜伽论五十八,主张真见道一心为究竟。
二、相见道:(有三心说与十六心说的二种,所以说)此(相见道)复有二(种):
相有三义:
一、相(状)义:就是所谓观唯识的相。
二、类义:就是为先前根本智之类。
三、似义:就是不是真实的断证。
此明三心相见道:
一、观非安立谛:有(上、中、下)三品心。(就是以上、中、下三品智心,观非安立谛的真如而得见道)。
【非安立谛】
又作非安立真如。乃《本论》所说二真如之一。真如之体性,离名字之相,离心缘之相,寂灭无为,故称非安立谛。至于真如之相状,则有种种义理差别之设施,称为安立真如或安立谛。
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软品分别随眠。————内——是内身;遣——是遣除;假——是显示没有实在的自体。就是认识到有情众生的自身都是虚妄所执,只有内心。有情众生的自身似乎是存在的,但实际上是假有的,并无实体,从而认识到我空,这种能缘之心是遣除虚假有情众生自身的缘智,这种缘智,最初生起时,力量还相当的薄弱,所以只能除去(软品)下品或弱小的分别随眠。
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就是认识到一切客观事物都是虚妄所执,只有内心。一切客观事物似乎是存在的,但实际上是假有,并无实体,从而认识到法空。这种能缘心是遣除一切虚假事物的缘智。由于这种缘智胜前劣后,所以能够灭除中品的分别随眠。
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就是认识到一切有情众生自体和一切客观事物都是虚妄所执,只有内心。一切有情众生自体和一切客观事物似乎是存在的,但实际上是假有,并无实体,从而认识到我空、法空。这种能缘之心是普遍遣除虚假有情自身及一切虚假事物的缘智。由于这种缘智是最后生起的智慧,超胜过前二种的智慧,所以能够灭除内外一切分别随眠。
行者在此所以起这三心,元来分别起的烦恼、所知二障,各区别为上品粗与下品细,于是成为四种:就是粗分别起的烦恼障,粗分别起的所知障,细分别起的烦恼障,细分别起的所知障。就中,粗惑易断,所以初以下品(生空智及法空智)断,细惑难断,所以后以上品智(二空智)断。下品智不殊胜,所以各别断除的二障,即以生空智断烦恼障,以法空智断所知障。上品智极殊胜,所以双断细的二障。
内遣有情假缘智————生空智———粗
烦恼障
三心相见道内遣诸法假缘智————法空智细分别起
(后得知)粗
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二空智所知障
细
(此三心中,第一、第二的)前二(心)名(为)法智。
有人问:为什么前二心名为法智?
答:(因为前二心是将有情与诸法),各别(而)缘(的)故。
第三(心)名(为)类智。
有人问:为什么第三心名为类智?
答:(因为此第三心与前二智相类,将有情与诸法,作)总合(而)缘(的)故。
有人问;这为什么叫做相见道?
答:(因为这是效)法(于)真见道(的,在这效法于真见道中,有我、法)二空见分,(此我、法二空见分),自所断(的烦恼障及所知)障,(以)无间(道别断二障,建立前二心,以)解脱(道总断二障,建立第三心。如是)别总建立,(所以)名相见道。
法————————是效法,亦就是模仿的意思。就是效法真见道,并不是实际的断证。
第一心在无间道效法生空智的见分,起生空观而习学断我执的相。
第二心在无间道效法法空智的见分,起法空观而习学断法执的相。
第三心在解脱道效法二空智的见分,起二空观而习学证二空理的个。
有人问:就是为什么唯效法见分不效法自证分?
答:据《述记》卷九说:“见分行相与真如境是差别的,所以效法见分;自证分与真如境体义是无别的,所以不效法自证分。
有人又问:就是真见道中,不特有二空的见分,亦有二空的自证分,为什么不效法自证分?
答:真见道中,二空自证分虽说不无,但不能如彼二空见分亲缘真如,并缘真如的当然要效法,不亲缘真如的处石油用效法。
内遣有情假缘智—生空智—法智—效生空智见分
无间道一心
三心相见道内遣诸法假缘智—法空智—法智—效法空智见分真见
(后得知)道
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二空智—类智—效二空智见分—解脱道
有人问:但这三心,究竟是相见道?还是真见道?
答:有二家说法不同:
有义(就是渐证渐断家说),此三(心都)是真见道,(不呆说为相见道)。
顿证顿断家问:你们怎么知道此三心是真见道?
渐证渐断家回答说:以(因为)相见道(是)缘(安立的)四谛(十六心而起的)故。
如《对法论》说:“谓真见道缘非安立,非相见道中能缘非安立故”。
所以此师肯定的说三心为真见道。
有义(顿证顿断家说),此三(心都)是相见道,(不是真见道)。
渐证渐断问:你们怎么知道此三心皆是相见道?
顿证顿断家回答说:以(因为)真见道(总缘真如,并)不别缘(的)故。(三心既然别缘四谛十六心,证知是相见道)。
渐证渐断家,以三心为真见道,以十六心不相见道。
顿证顿断家,以一心为真见道,以三心为相见道。
所以彼此对于这个观点,是有着很大不同的。
此明十六心为相见道:
二、缘安立谛,(则)有十六心,此(十六心的相见道),复有二(种):
一者、依观所取(的谛理及)能取(的缘理之智,各)别(安)立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的)十六种心。
有人问:如是十六心怎样别立?
答:是说四谛各有四心,四四为十六心。
,此十六心即:
(一)苦法智忍:现观欲界之苦谛,断除迷惑苦谛之见惑。
(二)苦法智:现观欲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
(三)集法智忍:现观欲界之集谛,断除迷惑集谛之见惑。
(四)集法智:现观欲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
(五)灭法智忍:现观欲界之灭谛,断除迷惑灭谛之见惑。
(六)灭法智:现观欲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
(七)道法智忍:现观欲界之道谛,断除迷惑道谛之见惑。
(八)道法智:现观欲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
(九)苦类智忍:现观上二界(色界、无色界)之苦谛,断除对苦谛之见惑。
(十)苦类智:现观上二界之苦谛,印证苦谛之理。
(十一)集类智忍:现观上二界之集谛,断除对集谛之见惑。
(十二)集类智:现观上二界之集谛,印证集谛之理。
(十三)灭类智忍:现观上二界之灭谛,断除对灭谛之见惑。
(十四)灭类智:现观上二界之灭谛,印证灭谛之理。
(十五)道类智忍:现观上二界之上道谛,断除对道谛之见惑。
(十六)道类智:现观上二界之道谛,印证道谛之理。
(所)谓(在)于苦谛,有四种心。
一、苦法智忍:(就是所)谓观(于欲、色、无色)三界苦谛(下的)真如(之理,进而)正(确)断(除欲、色、无色)三界(关于)苦(的)见(解)所断(除的)二十八种分别随眠。
苦————————是指的苦谛。
法————————是指的苦谛增上所起教法。
智————————是加行道中缘于苦法的智。
忍————————是无漏慧,就是对于前苦法智,加以忍可。
二十八种分别随眠————————是指欲界苦谛下的十惑,就是所谓五利使五钝使,加上上二界苦谛下各有九惑,就是于十惑中除去嗔,因为上二界是不行嗔的。三界总合为十十八种随眠。
二、苦法智:(所)谓(由)忍无间,(苦法智得以现前,此苦法智现前时),观(察以)前(所观的)真如,(得以)证(得)前所断(的)烦恼解脱,(名为苦法智)。
《对法论》说:“忍言智者,以决断故”。
此苦法智的法,谓苦如,能缘苦如之智,名苦法智。
此缘苦法的智,如具足的说,应叫苦法智忍智。
忍的作用在于断惑;智的功能在于证理,是为忍智二者的差别。
三、苦类智忍:(所)谓(由前苦法)智(的)无间,(有)无漏慧(的)生(起,以此所生的无漏慧,缘)于(前的)法忍、(法)智,(一一)各别内证。(所以)言(说)(此法忍、法智二心以)后,(直到无学)圣法,(一切)皆是此(苦智之)类。
四、苦类智:(所)谓(由)此无间(忍而有)无漏智(慧的)生(起,此苦类智只缘第三苦类智忍,所以特别经过)审定印可(缘苦类之智,名)苦类智忍。
《杂集论》说:“于苦类智忍,内证切可,故名苦类智”。
如于苦谛有(这)四种心(的差别,其他)集、灭、道(的三)谛,应(当)知(道)亦(各有这四种心的差别)尔。
如分别说:集谛的四心是集法智忍、集法智、集类智忍、集类智;灭谛的四心是灭法智忍、灭法智、灭类智忍、灭类智;道谛的四心是道法智忍、道法智、道类智忍、道类智。
合前苦谛四心,总为十六心。
(如)此十六心,(属于法忍法智的)八(者,是)观真如(的;属于类忍类智的)八(者,是)观正智(的)。
八忍八智的十六心,不是真实的断证,是仿效真见道观。
(此法忍、法智、类忍、类智,是效)法真见道,(依)无间(和)解脱(的)见(分与)自证分(观察四谛的)差别建立,(所以)名相见道。
《述记》说:“一说:法忍是效法无间道的见分
法智是效法解脱道的见分
类忍是效法无间道的自证分
类智是效法解脱道的自证分
一说:法忍是效法无间道
此二是部效法,不分见分、自证分
法智是效法解脱道
类忍是效法无间、解脱二道的见分
类智是效法无间、解脱道的自证分”。
虽有这两种说法,但基师以前说为本。
如是种种印前智能,所以各各差别建立,而这差别建立,名相见道。
法智忍见分
四谛法智无间道
相见道自证分
各各类智忍见分
类智解脱道
自证分
有人问:观所取的法忍、法智为什么效法二道的见分?观能取的类忍、类智为什么是效法二道的自证分?
答:如先真见道的无间、解脱的二道,各各有见分、自证分,其见分缘真如的理,自证分缘能证的智(见分)。因此,今相见道的法忍、法智,因为是缘苦谛的真如方面,怕以仿效真见道的见分;类忍、类智,因为是缘法忍、法智的方面,所以仿效真见道的自证分。
前以观所取、能取别立法类十六种心。
二者、(是)依观下上(二地八)谛境,(分)别(建)立法类十六种心。
于三界中,其下欲界四谛各具法忍、法智的二种,其上色、无色的四谛各具类忍、类智的二种,综合成为上下八谛的十六心观。
色、无色界所以合说,因为它们不论那种,都是属于定地,其法是相等的,所以合而不分。
有人问:怎样观法?
答:(所)谓(首先是)观现前(欲界所有的四谛,每谛有法忍、法智的二心,所以就别立法忍、法智的八心;其次是观)不现前(上二)界(所有的)苦等四谛,(每谛)各有(类忍、类智的)二心,(所以就别立类忍、类智的八心)。
所谓二心:
一、现观忍:————是指无间道。
二、现观智:————是指解脱道。
如其所应,(它的效法是这样的:现观忍是效)法真见道(中的)无间(道的)见分观谛;(现观智是效)法(真见道中的)解脱(道的)见分观谛。
其————是指现观忍、现观智。
有人问:为什么不效法自证分?
答:因为这十六心遍缘谛理,所以不效法自证分。
《瑜伽论》五十五卷有说:“现观边智谛现观,当知此智第三心,从无间见道起方现在前,缘先世俗智曾所观察,下上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谛境,似法、类智世俗智摄,通世出世,是出世间智后所得。如其次第于一一智二种智生,谓忍可欲乐智,及现观决定智。如是从前现观起已,于下上诸谛中二二智生”。
(如是观三界四谛),断(除)见(道)所断(的)百一十二(种)分别随眠,名(为)相见道。
欲界——十—————四谛——四十
见惑一
分别起色界——九(除嗔)—四谛—三十六一
无色界—九(除嗔)—四谛—三十六二
苦法智忍缘欲界的谛如,仿效真见道中无间道见分,断除欲界的烦恼。
苦法智缘欲界的谛如,仿效真见道中解脱见分,证悟欲界的谛理。
苦类智忍缘上二界的谛如,仿效无间道见分,断上二界的烦恼。
苦类智缘上二界的谛如,仿效解脱道见分,证悟上二界的谛理。
苦谛是这样,余三谛亦是这样。
如是所说两种十六心观的前后,诸论所说有不同的。《瑜伽论》五十五卷先说上下八谛,次说所取能取。《对法论》第九卷及本论此处,先说所取能取,后说上下八谛。
虽说前后可以任情而说,但真正为菩萨的观法,在能取所取的方面。
苦
集
欲界四谛法智忍
灭
道法智
十六心现观忍——法真无间道见分
苦类智忍
集现观智——法真解脱道见分
上二界四谛类智
灭
道
所谓十六观心,小乘所说,不论是名目,还是配当,可说完全是类似的。不过,小乘以见道立十五心,第十六心的道类智,则被收于修道之中,与十六心见道之说不同。
十六心见道说也有异论:
瑜伽论五十五及本论此处,虽将第十六心摄于见道,但显扬论卷十,则又将第十六心摄于修道。
苦法智忍
苦法智
苦类智忍
苦类智
所取理
集法智忍
集法智下界四谛
集类智忍
集类智上下
所取能取八谛
十六心观灭法智忍十六
灭法智上界四谛心观
灭类智忍
灭类智
能取智
道法智忍
道法智
道类智忍
道类智
(假)若依(菩萨行者,在见道等不作此十六心观,但欲)广布圣教道理,(来)说相见道,(只)有九种心。
此(这)即(就是)依(于)前(述)缘安立谛(的)二(个)十六种(心,由)止(和)观(而)别立(的)。
(就是所)谓法类品(的)忍(和)智合(起来)说,各有四观,即(就)为八心。
《述记》说:“忍智合者,谓八忍合为四,俱忍类故;八智合为四,俱智品故。或法忍法智八合为四,缘如为境,以类同故。类忍类智八合为四,缘智为境,亦类同故”。
有人问:这是一种怎样的讲法?
答:依前观能取所取的十六心观:缘如为境的法忍、法智八心合立四观。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它们的品类是相同的。
缘智为境的类忍、类智八心合立四观。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它们的品类亦是相同的。
依后观上下谛的十六心,属于忍品的八忍合为四观,因为是属于忍的一类,属于智品的八智合为四观,因为同是属于智的一类。
如是各有四观,就为八心。
(观心有八,与观相应的止,照理亦应是有八止,现在不说八种,而将)八相应止,总说为一。(观心有八,止唯是一,止观别立,有九种心)。
有人问:就是与观相应的止,照理既然有八,为什么现在总说为一?
答:虽(然在)见道中,止观(决定)双运,(然)而(对)于见(道)义,观(是)顺(于见道义的,并)非(是)止(顺于见道义。正因为如此),故(所以)此观止(的)开合(有所)不同,(就是将观开为八,将止合为一,止观合说有九心),由此九心,名(为)相见道。
《瑜伽略纂》第三说:“即法忍、智为四心,类忍、智为四心,名八心。见道双运故,此八俱时有,定品亦八心,但以功能令心住寂静,不同于智能断惑故,言总得一心名,智为八心,故令有九”。
(上来所说三心、十六心、九心)诸相见道,(都是)依(于)真(见道而)假说(的)。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这诸相见道是依)世第一法无间而(产)生(的,以)及(假说此相见道能够)断(除诸分别)随眠,(其实此相见道并)非(是)实(有)如是(断诸分别随眠。真正能够断除诸分别随眠的,只有真见道)。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从)真见道后,方得生(起三心相见道)故,(再次生十六心等,所以菩萨在相见道中,学习真见道的断证之事,如是证知是假立的)。
有人问:既然是假立的,为什么还要学习?
答:为欲遍知二障二我,所以需要学习。
论主说:(相见道的三心,既然是从真见道后生,所以十六心并)非(是在)安立(谛以)后,(才会生)起安立(谛的)故。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分别(所起的)随眠,(在)真(见道中)已(经)断(了的)故,(为什么还要等待相见道才能断呢)?
正因三心相见道是非安立的,所以不得将非安立因,证于三心非真见道,只可以非安立因证十六心非真见道。
有人问:见道既有真见道与相见道的二种,为什么颂中唯说真见道?如说“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就是真见道无分别义。
答:(颂文所以偏说真见道,因为)前(的)真见道,(在于)证唯识(的实)性,(而)后(的)相见道,(在于)证唯识(的法)相。(于此)二(者之)中,初(真见道较为殊)胜,故(所以)颂(特别)偏说。(至于证识相的相见道,是属后得智所摄,不及根本智殊胜)。
戊五、会通二智
此明二道为二智所摄以会通二智:
论主说:前(的)真见道,(是属于)根本智(所)摄。
有人问:前的真见道为什么是属于根本智所摄?
答:因为前的真见道是无相的,所以属于根本智所摄。
后(的)相见道,(是属)后得智(所)摄。
有人问:后的相见道为什么是属于后得智所摄?
答:因为后的相见道是有相的,所以属于后得智所摄。
有人问:诸后得智,(是不是都)有(相)二分耶?
答:(有三家的解释不同):
有义(第一师说,此后得智,见、相二分)俱无。
第二师问:为什么此后得智,见、相二分皆无?
第一师回答说:(因为此后得智是)离(了能、所)二取(相的)故,(那里还有什么见、相二分)?
有义(第二师说),此(后得)智,见(分是)有(的),相(分是)无(的)。
第一师问:为什么此后得智,见分是有的,相分是无的?
第二师回答说:(因为在瑜伽等的诸圣教中,皆)说此(后得)智品,(是)有分别(的)故,(既然此后得智是有分别的,当然有见分)。
第一师又问:此后得智既然有见分,为什么没有相分?
第二师回答说:(因为在圣教中,说)圣(者之)智,皆能(够)亲(直接)照(缘取)(诸法的理)境故,(而凡理境必然是无相的,亦就是取心外本质而非托质而缘的,所以没有相分)。
第一师又问:既然有见无相,为什么本颂及诸经论皆说离二取相?
第二师回答说:(当知这是约)不执着(二取)故,(而)说离(于能、所)二取(的,并不是真的全无见分)。
有义(第三师说),此(后得)智,(见、相)二分(皆)俱有。(他的这一说法,是依瑜伽论七十三卷说)。
(如瑜伽论七十三卷)说:此(后得智,有)思惟,(就是见分);似(乎是)真如相,(就是相分;但此得智)不(能)见真实(的)真如性故。(就是后得智不能亲缘真如)。
思惟————————是显示有见分。
似真如相——————是显示有相分。
不见真实真如性———是显示后得智不亲缘真如。
因此,证明后得智二分俱有。
又(依佛地论第三卷及摄论等皆)说:此(后得)智,(能够)分别诸法(的)自(相)、共相等,(又能够)观(察)诸有情(的种种)根性差别,而(后)为说(种种法)故,(以适应各个不同的根性。以此足以证明见分是有的,第一师说没有见分,自不能成立)。
(佛地论第三卷)又说:此(后得)智,(能够变)现(种种的)身土等,为(一切)诸有情(现身,讲)说正法故。(如他受用身、他受用土,就是佛所变似的色,为有情说正法,就是佛所变似的声。假)若(佛的后得智)不变现似色(似)声等,宁(那里会)有(什么)现身说法等事?(既然变似色声,证知相分不无,所以第二师说没有相分,是亦不应道理的)!
再从反的方面证明有相分:
(在这转依的通达位,并不是没有相分的,以五蕴为例:假若如你们说),转依(位中)色蕴(已转,所以)不(会变)现色(这样的事)者,(那么),转依(位中同样的已转)四蕴,(理亦)应(当)无(有)受等。(假若真的没有受等,那岂不是如土木一样?怎么可以称为大觉?既称大觉,证知受等四蕴于转依位,并不是没有,既不无受等,已转色蕴怎么可说不现色)?
又(假)若此(后得)智,不(依自本质体)变似(声色等)境(而为所缘,那它)离自体(之)法(的他心、他身、他土等,就)应(当不是带彼影像而起的)非所缘(缘。若说不带相起亦可名为所缘缘,那)缘色等时,(不但可以缘色,亦)应(当)缘(于)声等。(反过来说亦是如此,就是缘声等时,亦应缘于等)。
有人问:为什么这样讲?
答:因为缘色等智不带声等相,而缘声等智亦不带色等相的。可是事实不是这样,所以不得说无相分。
又(若此后得智)缘(于)无(体)法等,(如缘过去未来等的无体法,或缘龟毛兔角的无体法时,假若不变似境而缘,那就)应(当)无所缘缘。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彼(过、未等法)体(既)非(是)实(有,假若又无所变的相分,当然就)无(有所)缘(的作)用故。(所缘缘义如果真的不成,不特菩萨不能亲缘于无,就是佛亦不能亲缘于无)。
由斯(于上面所说的种种道理),后(得)智,(确是)二分俱有(的。绝对不可说二分俱无,亦不可说见有相无,这是我们必须确实把握住的)!
戊六、摄六现观
这是说明二见道与现观的相摄:
讲到现观,诸论典中,有种种的差别。
《对论论》第十三说:有十种现观。
〈显扬论〉第十七说:有十八种现观。
〈瑜伽论〉五十五及七十一说:有六种现观。
〈本论〉也说有六种现观。
(一)思现观,谓思所成之慧。此作用依止欲界之散地,观察诸法,最为猛利,能广分别诸法,故称思现观。
(二)信现观,谓上品漏无漏之净信,以能资助现观,使不退转,故称信现观。
(三)戒现观,谓无漏戒,即道共戒。以能除去破戒之罪垢,令观增明,故称戒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谓缘非安立谛之根本、后得二智。通于见道与修道。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之后,缘各种安立谛之世智、出世智。通于有漏无漏一切之见道、修道。
(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中一切之诸智。
有人问:此(真、相)二见道与六现观,(彼此之间的)相摄(是)云何(怎样的)?
六现观者:
一、思现观:(就是所)谓(与)最上品喜受相应(的)思所(形)成(的智)慧。
思现观所以得名为思现观,就是由思所成慧,令所观境得以分明现前,即思的现观,名为思现观。
但是这思向有三品,现在不是以中下思为体,而是以最上品思所成慧为体。
有人问:为什么说唯与喜受相应不说与乐受相应?
答:因为思现观是欲界中的思慧,如此思慧唯在意识中有,而欲界第六意识,唯有喜、忧、舍的三受相应,根本没有苦、乐二受相应的,虽色界中的意识有乐受,但上二界又是没思慧的。至于忧受不是无漏根,舍受不与最上品的思俱,所以说唯与喜受相应。又在欲界之中,假若得以闻法,唯有意识领解,所以说唯与喜受相应。
论主说:此(思现观)能(够)观察(一切)诸法(的)共相,(如观诸行无常,或有漏皆苦等,或观一切法真如等,此观是最胜的,所以名观共相而不言观自相)。
(此思现观又能够)引生暖等(修慧善根,在)加行道中,(能够)观察(各种)诸法,(当知这就是从思而起修。在见道以前),此(思现观的作)用,(是)最(极)猛(利的,不同加行,所以特别)偏立(为)现观。
暖等(四加行,虽近于见道,但境界微略,观空无我等,有一定分齐),不能广(泛的)分别(一切诸)法,(但所取无等),又未(能)证(于四谛)理,故(所以)非(是)现观。
虽见道等亦不能广泛分别诸法,但因能够证于谛理,所以立为现观。
《摄论》说四加行慧,是现观前的方便,仅邻近于无漏智,而不是真正的无漏智,所以名为现观边”。
二、信现观:(这是以上品净信为体,所)谓缘(佛、法、僧的)三宝(以及)世出世间(的诸法,对于三宝以及世间的有漏因果法,出世的无漏有为无为诸法,皆能生起)决定(的)净信。
相信三宝确实具有无漏性净功德的,相信世出世间的因果,绝对丝毫不爽的。
有人问:现观诸法的现观,本来是慧的作用,现在说信为现观,信体实在不是现观。为什么还要说信为现观?
答:(因为)此(净信能够帮)助现观,(使)令(所修的现观),不(会再有所)退转,(所以亦得)立现观名。
《瑜伽略纂》十四卷说:“信从相应得名现观”。
亦是此意,并非是正现观。
三、戒现观:(就是所)谓(的)无漏戒(道共戒),(此无漏戒与无漏道是共生的,如当无漏道法现前时,自然而然的成为戒体,对戒不会再有所毁犯。戒不来不是现观,现在所以把它说为现观,因以无漏道共戒),除(去)破戒(的)垢(染,使)令(所修的现)观,(益发)增明(起来,所以)亦名现观。(假若没有戒助,慧就成为狂慧,可见在此戒是极为重要的)。
《瑜伽略纂》十四卷说:“戒是共有等名现观”。
就是戒与现观共有得名为现观的,并非是正现观。
四、现观智谛现观:(就是所)谓(依于这)一切种(所起的)缘非安立(谛立的)根本、后得(二种)无分别智,(是名现观智谛现观)。
智————————是能观的智。
谛————————就是非安谛。
一切种——————是指诸法的真如。
此智现观缘非安立谛,所以名为现观智现观。
有人问:真如就说明真如好了,为什么说为一切种?
答:因为真如与一切法为体,故以真如名一切种。
有人问:所谓一切种就是真如,这是不对的,因这通取见道、修道的根本、后得的二智,怎么可说一切种是真如?
答:《瑜伽论》七十一卷说:“问:现观智谛现观何为自性?答:缘非安立谛慧为自性,或是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
《瑜伽论》五十五又说:“三心见道是此现观”。
《术记》说:“即一切见修道二智也,不取无学等二智,与究竟现观惩治殊故”。
五、现观边智谛现观:(就是所)谓(在)现观智谛现观(以)后,(各种)诸缘安立(谛的)世(间与)出世(间等所得的)智。(这通于一切有漏无漏一切见修道的缘安立谛智)。
有人问:怎么知道?
答:《瑜伽论》七十一说:“问;现观边智谛现观何自性?答:缘安立谛境慧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
《瑜伽论》五十五又说:“云何名为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此现观边后所得智名现观边智”。
意思是说:初现观就是真见道的非安立谛名现,下现观是六现观的通号,边是后边,即此安立谛是在非安立谛的后边,智是缘安立谛的智,谛就是安立谛,此安立谛的智,是非安立谛后的智,所以说为智谛现观后诸缘安立世出世智。
六、究竟现观:(就是所)谓(无学道后所生的)尽智、(无生智)等(的)究竟位智。
《瑜伽论》七十一说;“谓由永断修所断故,所有尽智、无生智生,或一向出世,或通世出世,于现法中一切烦恼永断决定,于未来世一切依事永断决定,名究竟现观”。
《瑜伽论》七十一又说:“尽、无生智等为自性故,或此俱行菩提分法为自性”。
【尽智】
二智之一,十智之一。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即已断尽一切烦恼,则知我已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亦即断尽烦恼时所生之自信智,属无漏智。据集异门足论卷三载,于四谛有所证悟,所从生之智、见、明、觉、解、慧、光、观等,皆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欲漏、有漏、无明漏等,称为尽智;若如实知已尽除一切结缚、随眠、随烦恼、缠,称为尽智。其中,智、见、明、觉等,皆智慧之异名。
《俱舍论光记》卷二十六:“智谓决断,或谓重知。见谓推求,或谓现照。明谓照明,觉谓觉悟,解谓达解,慧谓简择,光谓慧光,观谓观察。智等八种并慧异名。”然就无漏智是否能知解“我已知苦”等,则诸师各持异说。
【无生智】
二智之一,十智之一。指了知一切法无生之智。亦即灭尽一切烦恼,远离生灭变化之究极智慧;于四谛已自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复更遍知无“知、断、修、证”之无漏智。又已遍知断尽欲、有、无明之三漏及结缚、随眠等不再生起,故称无生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无生智云何?谓如实知我已知苦,不复当知;我已断集,不复当断;我已证灭,不复当证;我已修道,不复当修。此所从生智、见、明、觉、解、慧、光、观,是名无生智。”
盖此智于无学位圆满完成,获得“尽智”后,更以一切之圣道为因,圆满无学果,故为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正智,此唯利根之圣者能成就。除欲界及有顶地之外,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间定、下三无色定等九地为依地。
【十智】
小乘以十智,摄一切之智:
一、世俗智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是曰世俗智。
二、法智欲界四谛下苦法等智,是曰法智。
三、类智上二界四谛下苦类等智,是曰类智。
四、苦智观苦谛得无漏智,是曰苦智。
五、集智观集谛得无漏智,是曰集智。
六、灭智观灭谛得无漏智,是曰灭智。
七、道智观道谛得无漏智,是曰道智。
八、他心智知有漏无漏心心所法,是曰他心智。
九、尽智谓见苦乃至修道已所得,是曰尽智。
十、无生智谓既见苦已不复更见等,是曰无生智。
后二智皆于无学位所起之智慧;尽智为无学位之圣者,遍知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系与漏尽之“得”俱生之无漏智。无生智于无学位遍知我已知苦,复更无知;我已断集,复更无断;我已证灭,复更无证;我已修道,复更无修,系与非择灭之“得”俱生之无漏智。
此明六现观与见道的相摄:
此真见道(仅能)摄彼第四现观(谛智现观的)少分。
所谓少分————————因第四现观,有根本智、有后得智,而这真见道,只能摄彼缘非安立谛的根本智,并不能摄他的后得智,所以说为少分。
此相见道(仅能)摄彼第四(现观谛智现观的少分及仅能摄彼)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的)少分。
意思说,相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后得智的少分,不摄它的根本智。同时,唯摄相见道,并不摄修道。其次,相见道唯摄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后智全,并不能摄世俗智全。由于如此,所以只摄少分。
(至于)彼第二(信现观,第)三(戒现观),虽(说也与)此(真见道及相见道)俱起,(但能助令不退,令观增明,然)而(并)非(是)自性(之类),故(所以)不(得说明它们的)相摄。
所谓非自性——————是说信与戒,不是慧为同性。
有人问:为什么?
答:因为凡观必以慧为体性,现在所说的六现观,第二、第三两现观,其余的四现观,都以慧为体性。
有人又问: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摄第一现观?
答:因为尚未修习。
有人又问:为什么不第六现观?
答:因为尚未现起。
此明六现观的成就:
〈瑜伽论〉七十一卷说:“问:思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应思现观者,能决定了诸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住异生位,已能证得如是决定,非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所能如法引夺。问:信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现观者,或是异生或非异生,或于现法及后法中,终不妄称余是大师,余法善说,余僧正行。问:戒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现观者,终不复能乃至故心断傍生命,不与而取,习欲邪行,知而妄语,饮米等酒诸放逸处。问:现观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智谛现观,终不复能依诸妄见而有所作,于自所证而有疑惑,于诸生处而有贪染,现行世相许为清净,诽谤声闻、独觉、大乘作恶趣业,何况能造害父母等诸无间业,乃至不能生第八有。问:现观边智谛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现观边智现观,终不于彼他所诘问而生怖畏。问:究竟现观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现观者,终不复能犯于五处,亦不复能乃至故思故断诸谤生命,不与而取,行非梵行,习淫欲法,知而妄语,蓄积财宝诸妙欲具而受用之,亦不怖畏不可记事,亦不妄计所有苦乐,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非他无因而生。如是等类,当知是名诸现观相”。
从这所说的诸现观相看来,可知不论修什么现观,对自己都是有大利益的!
戊七、结成见道
此是结成见道以明入地所得的功德:
(行菩萨道的)菩萨,(不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得此(真、相)二见道时,(真正悟入唯识的性相,亲证于真如法界,那他就立即)生如来家,住(在十地中的)极喜地。
生如来家——————是说登地的菩萨,深入诸佛自证的法界,具有佛慧的气分,是为生如来家。
无性〈摄论释〉第六卷说:“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转先所依生余依故,绍继佛种令不断绝。如余续生余众同分,所生能生相续不断,托所生家。如是般若波罗密多,证佛法界,名于中一,名真佛子。由此般若波罗密多,于佛法界能正作证,树自相续自在现前故名为生”。
(如是生如来家的初地菩萨),善(能通)达法界,(正)得诸(法)平等(性)。
诸平等————————就是《摄论》所说的得一切有情,得一切菩萨,得一切佛的三种平等心性。
意思是显示众生界、菩萨界、如来界,虽有三位的差别,而实心性平等的。
(菩萨见道既然具有这样高深的程度,当然得以)常生(于)诸佛(的)大集会(之)中,(见佛闻法以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
(入欢喜地的菩萨,能)于多(种)百(法)门,已得自在。
能够在一刹那顷证百三摩地,以净天眼见诸佛国,见百如来,动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致大光等,化为百类,普令他成熟,百种所化有情。若欲留命,得百劫住,见前后际百劫中事,智见能入百法明门,化作百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即于十百自在,名百多门。
(像这样的于多百门得自在,不是约前后念有此作用说,而是在一刹那中就有这样的功能。正因亲证到诸法真如,而于多百门得大自在),自知不久(一定能够)证(得佛果位上的)大菩提,(并)能(穷)尽未来(际的)利乐一切(有情众生。自知能证是自利,利乐一切是利他)。
丙四、修习位丁一、牒科标问
有人问:(其)次修习位,其(义)相(又是)云何(怎样的呢)?
丁二、举颂总答
颂曰
29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明此位的相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明此位究竟时,便得到二转依的果。
无得不思议(的根本无分别智,不是世间的俗智,而是能断世间有漏之本的二障,或体是无漏能证真如的,所以叫做)是出世间智。(进而对这出世间的根本无分别智,不断的加以修习,到了相当的时候,断舍俱生的二障种子及其习气,所以说)舍二粗重故。(更进而至于第十地的满位金刚无间道时,一切的二障,都断尽无遗,登于佛位而证得二转依的大果,所以说)便证得转依。
丁三、解释颂意戊一、释颂转依
(前以颂文简单的答覆,现在以)论(文详细的解释)曰:
此明初二句颂
(如是修习位上的)菩萨,从(以)前(的)见道(位)起已(后),为(欲更)断(除其)余(俱生的二)障,(并且为欲)证得(二种)转依,复(又)数(数不断的)修习无分别智,(于是就踏上修习位,亦有叫做修道位的)。
前所讲见道,唯在初在的初入地心,此所讲的修道,时间是相当长的,就是从初地的住心以后,直至第十地的出心,亦即金刚无间道之间,皆名修习位,几乎通于二阿僧祗劫这么久的时间。
在这长时间中,经过十地段,于十地内,一一地各以一波罗密行为本行而修其余的诸行,各各断一重障,各各证一真如。因此,经十地的一一间,所修、所断、所证,不管那种,都成十种。
在这十地中,从初地后到第七地,是有漏无漏杂起的,至于观智,当然是以加行的功用为必要,能于一行中修一切行,其间经过一阿僧祗劫,亦即第二阿僧祗满。
八地以上,是纯无漏的相续,至于观智,是任运无功用的,能于一切行中修一切行,其功德展转增进。从八地到佛果间,又必须经一阿僧祗劫,亦即是第三阿僧祗动满。
在第九地,能做到四辩自在,度生无碍。
进入第十地到其满心的金刚无间道,所有的二障断尽无遗,终于到达佛果解脱道,二转依的妙果,朗然而开,修行目的,全部达到。
同时要知道的,就是能观的智慧渐渐增进,所观的惑障渐渐断除,是为修习位的大要。
所谓为断除障————————意思是说在见道位,已经断除分别我法二障,到此修道位中,就要集中力量以断除俱生我法二障。
但断俱生二障,不是一般行法所能做得到的,必须无分别智才能断除,所以要数数的修习此智。
但是注意的,就是此修习位,并非唯取此无分别智而为修习,实际亦修十波罗密行的。
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论中说修习位,唯取无分别智不说余法?
《述记》说:“今从所缘能断道说,略不说余”。
意思是说此所缘的就是真如,对所缘的真如而说能缘无分别智断惑之道,为修习位。至于其余的十波罗密行,修道位上的菩萨,当然是要修的,略而不说而已。
此(修习位的菩萨,所修的无分别)智,(能够远)远离(遍计所执的)所取,(又能够远离遍计所执的)能取,故(所以)说(为)无得(以)及不思议。(正因如此,所以颂说“无得不思议”。
或(者还可以这样解说:远)离(一切有漏分别的)戏论(妄执),说为无得;(违逆生死离诸过失的无漏智,微)妙(作)用难(以)测(度),名不思议。
所谓戏论——————不但是有分别的,而且是有漏的,诸凡有漏有分别的,必然是有怕偏执的,所以成为戏论。
可是无分别智体,不但是无分别的,而且是无漏的,所以一切戏论远离。
如是远离戏论的无分别智,有其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说为不思议。
(此无得不思议智,不是世间的有分别智),是出世间(的)无分别智。
有人问:无分别智就叫做无分别智好了,为什么叫做出世间?
答:(因为此无分别智能够)断(除有漏)世间(的诸染污法)故,(所以)名出世间。
能够断除有漏世间诸法,实际亦即是洞达了我法皆空,唯有洞达我法皆空,始得真正名为出世。
当知空即出世,所以出世不是离这世间的意思,而是在这上面不再执着,不执着就得解脱,解脱是即出世。因而,出是高超或超胜之义,不是什么出离之义。高超一切世间,超胜一切众生,是名出世。
有人问:世间之所以为世间,必然有世间的根本,为世间根本的是什么?
答:(能所)二取(的)随眠,(实)是世间(的根)本,(有了这二取随眠的存在,必然是有所取着而堕在世间的),唯(独有)此(无分别智)能断,(所以)独得出(世之)名。
或(者)出世(的这个)名(称,是)依(如下的)二义(而建)立(的):
(所)谓(自)体(是)无漏(的以)及(能够亲)证(诸法)真如。此(无分别)智,(恰好)具(有)斯(这)二种(意)义故,(所以)独名出世。
(除此根本智外,其)余(如后得)智,不然(得名为出世)。
有人问:为什么后得智,不得名为出世?
答:因为后得智不具有这二义。
(这出世间智,不是指别的什么)?即(就是)十地中(的)无分别智。
此明后二句颂
(行者如果)数(数不断的)修此(无得不思议的出世间智)故,(经过一段相当久的时间,那就可以断)舍(俱生烦恼、所知)二(障)粗重(以及)二障种子。(亦就是颂中所说的“舍二粗重”)。
有人问:(二障种子就说为二障种子好了,为什么又)立(为二)粗重名?
答:(因为二障种子其)性无堪任违(于微)细轻(妙的无漏无分别智)故。(现在数数修习无分别智),令彼(二种粗重)永灭,故(所以)说(之)为舍。
此(无分别智,在十地中,逐渐逐渐的),能(够)舍彼(烦恼、所知)二(种)粗重故,(一直舍到最后究竟无有),便能证得(佛果位上的)广大转依。
《瑜伽论》说:“于诸自体所有种子,若烦恼品所摄,名为粗重,亦名随眠;若异熟品所摄及余无记品所摄,唯名粗重,不名随眠;若信等善法品所摄种子,不名粗重,亦非随眠。何以故?由此法生时,所依自体,唯有堪能。非不堪能故”。
《瑜伽论》中说:“粗重有二种:一、漏粗重,二、有漏粗重。漏粗重者,阿罗汉等修道所断,烦恼断时皆悉永离。此谓有随眠者,有识身中不安隐性无堪能性。有漏粗重者,随眠断时,从漏所生,漏所熏发本所得生,不安隐性,苦依附性,与彼相似无堪能性,皆得微薄。又此有漏粗重,名烦恼习,阿罗汉、独觉所未能断,唯有如来能究竟断,是故说彼名永断习气不共佛法”。
对颂文“便证得转依”这句,有两家解释不同:
第一师说:(此颂文当中“转依”的)依,(就是所)谓所依,(亦)即(就是)依他起。
有人问:为什么说依他起为所依?
答:(因为它能够)与染净(诸)法(作)为所依故。
染,(就是所)谓虚妄遍计所执。
净,(就是所)谓真实圆成实性。
有人问:(为转依的)转,(又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所)谓(的染净)二分转舍转得。
(就是登地以上的菩萨),由(于数)数(不断的)修习(出世间的)无分别智,断(除)本识中(的烦恼、所知)二障粗重,故(所以就)能转舍依他起上(的虚妄)遍计所执(以)及能(够)转得依他起中(的真实)圆成实性。
由(于)转(舍了)烦恼(障,所以就能够)得大涅盘,(由于)转(舍了)所知障,(所以就能)证无上觉。
成立唯识(的最大用)意,(就是)为(了使诸)有情,(皆能)证得如斯二转依果。
有人问:就是染净别法为所依的,究竟是指的什么?
答:是专指第八识?拟指诸有为法?从诸法皆是缘生说,所谓依他,当然通指一切有为法,但现在约无间与染净法俱为所依,则是专门指的第八阿赖耶识,因为其他的色心有为诸法,都是有所间断的,不得为染净别法所依。
论主又说;假若约六、七识为所依,当六、七识正在生起染时,说它与染法为依固然不成问题,怎么能够与净法为依?假若六、七识善心生时,说它与净法为依自是不成问题,怎么能与染法依?由于这样的关系,所以不得不取第八识为染净依,因第八识本身是无记的,可为染净二者所依。
第二师说:或(者说转依的)依,(不是指的染净所依的依他起,而)即(就)是(指)唯识真如。
第一师问:为什么?
第二师回答说:(因为唯识真如是)生死涅盘之所依(的)故。(如世间的)愚夫,(惑乱)颠倒,迷此(唯识)真如,故(所以从)无始来受,(一直至于今日,受种种的)生死苦,(没有一刻的间断。可是出世间)圣者,(由于)离(去一切颠)倒(戏论),悟(达)此(唯识)真如,(所以)便(能证)得涅盘,(而获得)毕究安(隐之)乐,(再不会受到生死苦的袭击)。
有人问:为什么悟真如就得涅盘?
答:因为涅盘就是真如离去杂染法而得的,并不是两个乱体不同的法。
有人问:生死妄计与真如真实,两者是别体的,可说真如为生死依,涅盘与真如既然没有别体,怎么可说真如为涅盘依?难道说是一体之法分为能所依的差别?
答:在四种涅盘中,最初的本来自性清净涅盘及最后的无住处涅盘,其体就是真如,固然不可说能所依,但中间的有余及无余二种涅盘,是由断障所得的,此二涅盘即是择灭,择灭是假立的,此假涅盘为能依,真如为所依,所以说涅盘依真如。像这样的说法,当然没有什么不可。
有人问:然而怎样能得转依?
答:由(于)数(数不断的)修习(出世间的)无分别智,断(除了根)本识中(的烦恼、所知)二障粗重,故(所以)能(够)转灭依(于真)如(的)生死(以)及能(够)转证依(于真)如(的)涅盘,(当知)此即(就是)真如离杂染性。
有人问:真如自性好像明珠一样的本来清净,怎么会有生死杂染?
答:(当知真)如虽(然其)性(是本来清)净(的,然)而(其)相(是)杂染(的),故(所以到了)离(去杂)染时,(就)假说(它为)新(所得的清)净(真如)。即(如是)此新(所得的清)净(真如,就又)说为转依。
(像这样的在)修习位中,(一步一步的渐次)断(除二)障,(到了金刚心后而才开始)证得。
有人问:在此修习位中已转所知而依菩提,为什么但说转证依如涅盘?为什么还要立后究竟位?
答:虽(然在)于此(修习)位(中),亦(证)得菩提,(然)而(这并)非(是)此(三十论)中颂意(之)所显(示的。要知,三十论)颂意(所显示的),但(只是)显(示)转(杂染的唯识相而依)唯识性(的)。
有人问:转唯识相依唯识性得怎样的身?
答:(假若是在)二乘(究竟)满位,(转唯识相),名(为安乐)解脱身;(假若是在大乘究竟极果位上,转唯识相),在大牟尼名(为)法身故。
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善寂空有二边,默契中道之理,是谓牟尼。
《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说:“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当名何身?名解脱身。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如来法身有差别故,无量功德最胜差别,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戊二、修断证义己一、问答标数
有人问:云何(怎样能够)证得二种转依?
答:(所)谓(在)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由于这四种因缘),二种转依(果),由斯(而)证得。
十地——————是明所经的位次。
十胜行—————是明所修的因行。
十重障—————是明所治的断法。
十真如——————是明所证的真理。
如是四种因缘,是有必然次第:
所谓证得转依,不是贸贸然的可能以做到,其间是要经过几多位次的,所以最初先明十地。
既然知道十地的位次,每一阶位不是随便经过的,而是有其所修行的,所以于十地后,明修十种用行。
既修十种胜行,当然不是无因的,目的是要断障的,所以于十胜行后,明断十种重障。
既然断十重障,自必有所证得,所以最后明证十种真如。
这是必然而不容紊乱的应有次第,绝对不可将其次第颠倒过来。
己二、依数列释庚一、明十圣地
先明十地的阶位
(所)言十地者:
一、极喜地:(此地菩萨,最)初(断除无始以来的异生性而)获(得)圣性(无漏),具证(我法)二空(的妙理,不像二乘人唯证我空,由此)能(够成办利)益自(己及其)他(有情,内心中的欢喜之念到了极点,所以)生大喜故,(名极喜地)。
《解深密经语体》说:“一、初地名极喜地者:因为初登地的菩萨,得到两种从来未得到的利益:一、成就大义,就是从此获得成就自己及其他有情的两种义利,所以摄论说:“由此明初得能成办自他义利胜功能故”,二、得未曾得出世间心,就是对于从来未得的出世的无漏心,现在得到了,所以金光明经说:“得出世心,未得始得”。由这两种因缘,致初悟入正性离生的圣者,内心中生起无限的欢喜与踊跃,所以最初名极喜地”。
《入中论颂讲记》说;“安住极喜此名初,这是说明初极喜地的名称。安住,是不退的意思。初地菩萨,证悟到诸法的空性,以般若慧明见真理,从此只有一直的再向前进,决不会再向后退的,所以说为安住。安住在法性空寂理中,见到从来所未见的,得到从来所未得的,所以生大欢喜,而此亦即名初极喜地”。
二、离垢地:(此地菩萨,已经离去了粗重的犯戒垢),具(有清)净(的)尸罗,(就是清净戒行。到了此第二地,不但不犯粗戒垢,而且进一步的)远离能(够生)起(那个)微细毁犯(的)烦恼垢故,(获得戒波罗密多的圆满,所以叫做离垢地)。
《解深密经语体》说:“二、二地名离垢地者:入道的圣者,在初地位上,虽已能够远离粗重的犯戒垢,但微细的毁犯,仍不断的现行。二地菩萨成就性戒,证净尸罗,不再同于初地菩萨思择护戒,自然而然的能够远离一切微细的犯戒垢,圆满尸罗波密多,所以第二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此地菩萨),成就(了殊)胜(的禅)定(和殊胜的)大(教)法总持,(由于禅定力量的深入,克胜无明大黑暗,所以从胜定中)能(够)发(出无量)无边(的胜)妙慧光故,(所以名为发光地)。
法——————指如来的教法,最极殊胜的言教,所以名为大法。
《解深密经语体》说:“三、三地名发光地者:此地菩萨证得诸三摩托车地,从三摩地中,克胜无明黑暗,发出无边的修慧之光;又以得到闻持陀罗尼的因缘,从陀罗尼中,克胜地明黑暗,发出无边的闻思之光,所以说能为无量智光之所依止。由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发智光,所以第三名发光地”。
《入中论颂讲记》说:“三地菩萨智慧之光,大过一切所知境界,一切所知境界,为菩萨智慧洞达无余------然此智慧之光,从什么地方放出来的?如常说的,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可以了解到,智慧之光是从定放出来的。因此我们知道:三地菩萨所修的定境,是非常深邃的,所以从定中发出的智慧之光,能照了一切境界”。
【五种总持】
又作五持。音译陀罗尼,意译作总持,有五义,即:(一)闻持,自闻一字之声,具悟五乘之教法与显密二教之差别,而无漏失。(二)法持,于法总持而不漏。(三)义持,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失。(四)根持,于六根之缘境,总持而无余念。(五)藏持,总持如来藏之理而无漏失。
四、焰慧地:(此地菩萨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并且)安住最(极殊)胜(的诸)菩提分法,(生起智慧的火焰,焚)烧(一切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薪(皆为灰烬,像火烧毁一切柴薪一样,智)慧(之)焰增(盛)故,(所以名为焰慧地)。
《入中论颂讲记》说:“此地佛子由于勤修什么法门,而得发出智慧的火焰来的?由勤修菩提分法,所以发出智慧的火焰。菩提分法,简单的说,是指七菩提分,详细的说,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菩提是觉的意思,分是因或条件的意思。所谓七菩提分,意即本着七个条件去做,就可获得所求证的正觉。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是即依于三十七个条件去行,到了修成功的时候,就可证入正觉。为什么能够如此?因从菩提分法之中,可以发出智慧焰来,而且所发出的慧焰,较之第三发光地所放射出来的赤金色光尤为殊胜,所以说较前发光尤殊胜。如举喻说:三地的慧光,如太阳的初出;四地的慧光,如太阳的日中,其光的强弱,可想而知。如日中天的智慧光焰,能破除自我见及为自我见所属的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等,悉皆遍尽”。
“三十七菩提分法”表解
┌四念处──四念位
│四正勤──暖位┐
│四如意足──顶位┤
三十七品┤五根──忍位┼─四善根
│五力──世第一┘
│七觉支初果──见道
└八正道修道
┌观身不净─┐
┌四念处┤观受是苦│念─┐
││观心无常│择│
│└观法无我─┘──进│
│┌未生恶令不生┐┌喜├七觉支
├四正勤┤已生恶令灭│戒│轻安│
││未生善令生││定│
三十七品与│└已生善令长─┘└舍─┘
三学广略│┌欲如意足─┐定┌正见┐
├四如意足┤念如意足│└正思│
││进如意足│┌正语│
│└慧如意足─┘慧│正业├八正道
│┌信根信力└正命│
├五根─┐│进根进力精进│
│├┤念根念力─┐┌正念│
└五力─┘│定根定力─┘└正定┘
└慧根慧力──
【三十七品】
合七法门为三十七品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分七八正道
次生法二空而辩三十七品者。若观二空而入道。并须善识道品之阶级。若依有门学圣。必约众生空观。以修三十七法。若用平等断惑。则应历法空。行于道品之门。故次二空而辩也。通言道品者。道义如前。品者品类也。此七科法门。悉是入道浅深之气类。故云道品也
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一、身念处者:头等六分。四大五根假合。故名为身。是中观身智慧为念。明见内身五种不净。破净颠倒。即是处也观外身内外身亦如是。是为身念处也
二、受念处者:六触因缘生六受。从六受生三受。名之为受。是中观受智慧名为念。明达三受皆苦。破乐颠倒。即是处。观外受内外受亦如是。是为受念处也
三、心念处者:六识能识诸尘。分别攀缘。谓之为心。是中观内心智慧。名之为念。了知心从缘生。刹那不住。念念生灭。破常颠倒。即是处也。观外心内外心亦尔。是为心念处也
四、法念处者:想行二阴。及三无为法。名之为法。是中观法智慧名为念。通达一切法我我所。毕竟不可得故无我破我颠倒。即是处也。观外法内外法亦如是。是为法念处。若声闻经中明念处。但说破四倒为念处。若摩诃衍中明念处。即说破八倒。为念处也。故大品经云若能深观四念处。是为坐道场
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
一、已生恶法为除断: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起。五盖等诸烦恼覆心。离信等五种善根时。如是等恶若已生为断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除断令尽也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若懈怠心。及五盖等诸烦恼恶法虽未生恐后应生。遮信等五种善根。今为不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遮止不令得生也
三、未生善法为生:一心勤精进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未生为令生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令信等善根生也
四、已生善法为增长:一心勤精进若四念处观时。信等五种善根已生。为令增长故。一心勤精进。方便修习信等善根令不退失。增长成就。此四通名正勤者。破邪道。于正道中。勤行故。名正勤也
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欲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精进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是为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心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为主得定。断行成就。修如意分。此通言如意者。四念处中实智慧。四正勤中正精进。精进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种定摄心故。智定力等。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智定力等。能断结使。故云断行成就也
五根一信根二精进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是名信根也
二、精进根:行是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时。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是名念根也
四、定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是。为定根也
五、慧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无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此五通名根者。能生也。行者既得四如意足。智定安隐。即信等五种善法。若似若真。任运而生。譬如阴阳调适。一切种子。悉有根生。故名根也
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一、信力:信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信根增长能遮疑惑。破诸邪信及烦恼。故名信力
二、精进力:行是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事。是为精进力
三、念力:念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是。为念力
四、定力: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法时。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为定力
五、慧力:为正道及诸助道法。观无常十六行时。若慧根增长。则能遮三界见思之惑。发真无漏。故名慧力。此五通名力者。能坏诸有漏不善。成办出世善事。故名力也
七觉分一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三喜觉分四除觉分五舍觉分六定觉分七念觉分
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觉分
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觉分
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等三分摄。故念觉常在二盈之间。调和中适。是念觉分。此七通名觉分者。无学实觉七事能到。故通名觉分
八正道分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一、正见:若修无漏十六行。见四谛分明。故名正见
二、正思惟:见四谛时。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涅盘。故名正思惟
三、正语:以无漏智慧。除四种邪命。摄口业住一切口正语中。是为正语
四、正业:以无漏智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是名正业
五、正命:以无漏智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是为正命。何等五种。一为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为利养故。自说功德。三为利养故。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邪因缘活命。故是为邪命
六、正精进:以无漏智慧相应。勤精进修涅盘道。是为正精进
七、正念:以无漏智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故名正念
八、正定:以无漏智慧相应入定故。故名正定。是八通名正道者。正以不邪为义。今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皆名为正。能通至涅盘故名为道
五、极难胜地:(此地菩萨所修的智慧,有真智与俗智的两种,而这)真俗两(种)智(慧,一个是知真谛的无分别智,一个是知诸世间书论等的有分别智,二者的)行相(更)互(相)违,(彼此难得合作一致,所以初地到四地,如真智现前时,俗智就不现前,俗智现前时,真智就不现前,要想二智并观,那是很困难的。可是到了五地菩萨,有种特殊胜能力,能够)合(此难合的的二智,使)令相应(相顺不违,这是)极(为)难(能可贵的,亦是最极殊)胜(的)故,(所以叫做极难胜地)。
世亲《摄论释》说:“由此地中真谛智是无分别智,世间工巧等智是有分别智,此二相违,应修令合,能合难合令相应故,名极难胜”。
《入中论颂》亦有说:“大士住于难胜地,一切诸魔莫能胜”。
如有魔来扰乱菩萨或和菩萨决斗,无论如何是不能战胜菩萨的,亦即诸魔不论运用怎样的力量,没有不在菩萨面前败退下来的!
【真智】
真智者,乃根本无分别智,即实报土之体也。此是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由实智功圆,万德成就,体无分别,境智一如,故以真智为体也。(根本无分别智者,如来惑业净尽,亲证本有圆明之智,此智照了万法,不待分别也。)
【世俗智】
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
六、现前地:(此地菩萨,观十二诸缘起支,安)住(于最胜)缘起智,(能)引(生)无分别(的)最胜般若(波罗密智),令现(在)前故,(亲证缘起即空的如性,通达诸法缘起相,离一切染净相,所以叫做现前地)。
无性《摄论释》说:“谓此地中住缘起智,由此智力,令无分别智而得现前,悟一切法无染无净”。
《入中论颂讲记》说:“六地般若现前,其所现见是什么?现见缘起真实性。现见,不是现在看见的意思,也不是想像可意会的意思,而是般若慧对缘起性亲切的体验,亦即通常所说的现证、悟入----六地菩萨,运用它的智慧,观察一切诸法如实的体悟到:即缘起而性家,即性空而缘起,所以说为现见缘起真实性”。
七、远行地:(此地菩萨,平衡的以真俗二智观察,而且不加强有力的功用),至(到达了)无相住(的有)功用(行的最)后边(际,能够)出过(超越)世间二乘(出世间之)道故,(再进一步,入于八地,就是无功用行,与第八清净地共相邻接,已远行到与八地相距不远,所以名为远行地)。
世亲《摄论释》说:“虽一切相不能动摇,而于无相犹名有行者,谓起功用住无相故”。
《入中论颂讲记》说:“行者从初发心,直向菩提大道前进,到了第七地时,距离凡夫生死的道路,已经很远,几乎快到彼岸的边界,所以名为远行地。到了八地以上,即名大乘不共。如分别说:从初地到六地,所修诸行,有的近于凡夫,有的近于二乘,如四五六地菩萨所修,就很有点同于二乘,但到七地以上,是就绝对不共于二乘了。可以说:七地是大小乘的分水领,以上是不共菩萨法,以下是共二乘法”。
八、不动地:(此地菩萨,虽已能作一切相的无相观,但还不能放弃有功用行,仍不得自然而然的任运而转。正因有功用行,所以犹有烦恼。到了第八地菩萨,由于)无分别智(的)任运相续,(不特不为有相有功用行所动,即使有有)相(观有功)用(行的诸)烦恼,(亦)不能动(摇)故,(所以名为不动地)。
无性《摄论释》说:“谓一切相及一切行,不能动彼心故。第七地中,虽一切相所不能动,相不现前,然不自在任运而转,有加行故;八地任运而转,不作加行故;是名七八二地差别”。
《入中论颂讲记》说:“因在七地,尚是有功用行,虽能刹那出入于守,但还须要少加一点功用,到第八地证法空性,得无生忍,不特念念不失自己的所证,亦复念念继续前进不退,所以名为不动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