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一∵∵∵弥勒菩萨说∵∵∵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瑜伽师地论》一共是分五分,一共有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第二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一共是这五分。

第一分叫做〈本地分〉,就是根本的瑜伽师地,所以叫〈本地分〉。其余的四分都是属于〈本地分〉,是解释〈本地分〉。以这第一分为根本,所以称之为〈本地分〉。而《瑜伽师地》,也以〈本地分〉来立名,是这样意思。〈本地分〉,它是根本的瑜伽师地,这里面说了十七地,都是属于瑜伽师地的,瑜伽师的境界。

第二分叫〈摄决择分〉,是解释瑜伽师地的深隐要义。你们有带这个〈披寻记〉,这个〈披寻记〉上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释》,这样解释的。第二分叫〈摄决择分〉,就是解释〈本地分〉,不容易明白的精要之义,那么这是第二分大意。

第三分叫做〈摄释分〉,是解释的释。〈摄释分〉是说什么?是说《阿含经》里面的内容。《阿含经》,《四阿含经》里面究竟说的什么呢?它把它分成多少类,统一起来,叫做〈摄释分〉。解释《阿含经》的内容,通说一切《阿含经》的内容,那叫做〈摄释分〉。这是第三分〈摄释分〉。

第四分,就是〈摄异门分〉。〈摄异门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阿含经》里面用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的解说,那叫做〈摄异门分〉。最后一分叫做〈摄事分〉,事物的事,〈摄事分〉。〈摄事分〉里面说的什么呢?就是解释《杂阿含经》,解释《杂阿含经》的修多罗。这一部份印顺老法师把它和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和《杂阿含经》的文会合起来了,所以叫做《杂阿含经会编》。这一本书是支那内学院的吕征他也做过。这个书我是看过,但是没有详细去阅读。印顺老法师他说:「听说有这本书,但是没有看过」。那印老就是把它会合了,这件事不是容易做的。

这个〈摄事分〉,其中一大部分是这样的,就是解释《杂阿含经》的;一少部分,是说这个律,毗奈耶的事情,一少部分说到律。那么这里面也有论的意思;所以这个〈摄事分〉,这个《瑜伽师地论》实上说,是解释三藏的要义,说到三藏包括这个论典在内。这个〈本地分〉,一共是五十卷;〈摄决择分〉三十卷,这是八十卷。这个〈摄释分〉才二卷;〈摄异门分〉也是二卷,这是四卷。到最后一分是十六卷,那么加起来就是一百卷。〈本地分〉是最多,五十卷。

甲一、本地分(分二科)∵∵乙一、略辨地名(分二科)∵丙一、征

云何瑜伽师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这个〈本地分〉。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他也有科,他也分科了。我们现在每人都有的这个《披寻记》也有科,他的科微细了一点,比《遁伦记》的科微细一点,我们就用这个《披寻记》的科好了。

这个〈本地分〉,这一分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辨地名」,就是简略的说明这十七地的名称。第二科是「别广地摄」。现在是「略辨地名」这一科。这一科里面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就是「征」。「征」,就是问的意思。

「云何瑜伽师地」,这句话就是问,就是征。怎样叫做「瑜伽师地」呢?问这个话的意思,假设是学者,学习的人向弥勒菩萨问,他可能在别的经论上看见过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名字,现在提出来请问。或者说是作者自己,自己假设这么一个问,提出这个问题。

丙二、辨(分三科)∵∵丁一、标

谓十七地。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辨」。「辨」,就是说明的意思,也就是回答的意思。回答这底下分成三科。第一是「标」,就是「谓十七地」。怎么叫做「瑜伽师地」?就是十七个地,就是瑜伽师地。就是这样回答!这是「标」。

丁二、征

何等十七?

这是第二科,又是问,又是「征」。那一些叫做十七地呢?这又是问。

丁三、列(分二科)∵戊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嗢柁南曰」:这个「嗢柁南」,这底下就是列,把这十七地给列出来。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这个〈披寻记〉里面有解释,《遁伦记》也有解释。都是相同的,这解释的很好。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有提到这个。他说是:「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就叫做集施」,利用很少的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来很多的佛法,用这样的句子布施给学习的人,使令他容易受持、容易记得住,那么就是叫做「嗢柁南」。这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就是「长行」。这个「嗢柁南」这个颂里面,一共是二个颂,颂这个十七地的名字。

「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就叫做「十七地」。这个第一个地,就是「五识相应地」。第二地,就是「意地」。「有寻伺等三」呢?这里面有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个。

「三摩地俱非」,这个地方有点事情,后面的长行不叫「三摩地」,不叫这个。叫做「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而这个颂上说,这个「嗢柁南」上说是「三摩地俱非」,这地方有点事情。这个「三摩地」的这句话,翻到中国话是等持,这个等持也是讲过的。就是等,是平等;持,是摄持,它有力量能把它把握得住,叫做持。这个平等怎么讲法,你们谁愿意讲一讲,这个等字。等,就指我们心说的,我们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惛沈;不是惛沈、就是散乱,所以叫做不平等。现在学习奢摩他的止,使令我们的心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也不散乱、也不惛沉,这叫做等,是这样意思。

说是我们怎么能够不惛沈、也不散乱呢?持,因为你常常修,就能创造出来一个力量,能把你这个心,摄持住,就能不散乱、也不惛沈,明静而住,所以叫做等持。这个等持这个名词,这个名,它所包含的义,很广。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也可以名之为等持。欲界定,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所以这个是通于欲界定的。那么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上,都可以名之为「三摩地」。

可是这个得「三摩地」这句话,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详细的解释。所以我愿意学习《瑜伽师地论》,就是他每一样法门,他说的很详细、很微细,他不是说一个大概,说一个大概就完了,他不是。他说的很清楚的。他这个分三个部份,「得三摩地」是一个意思。第二意思是「三摩地圆满」。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分三个部份说。「得三摩地」怎么讲呢?譬如说是我们由欲界定再进一步到了未至定,就是未到地,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得三摩地」了,就是得到了。

「三摩地圆满」怎么讲呢?就是由未至定,也叫近分定。由未至定再进一大步,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叫「三摩地圆满」。这「三摩地圆满」和得三摩地不同,这三摩地的境界圆满了。

「三摩地自在」怎么讲呢?看这说的也好。得三摩地的这种人,三摩地圆满了的人,他还有烦恼。他还有什么烦恼呢?他有高慢心。有高慢的心,我得三摩地了,你们都不如我。这个愈有成就的人,他当然还没到最高的成度的时候,这个高慢心是更高,比我们一般人的高慢心还要高。我们一般人没有什么成就,还有高慢心;若是有了成就,那是高慢心还小,这是人都是这样子,有高慢心这是第一。

第二有爱心,有爱着心。就是他所成就的境界他爱着,爱着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就得了禅定了,初禅、二禅、三禅有三昧乐,他爱着这个乐,爱着。到第四禅,更不得了,那境界是更高了,那是爱着心更厉害了,有慢、有爱、还有见。见,就是我见。还有这爱、见、慢、也有疑,疑惑心还是有;有这些烦恼的人,虽然是三摩地园满了,他这个入定出定的事情还是不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还不能称之为「三摩地自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还需要学习佛法,观察所得的这个禅是无常、苦、空、无我,还是这样观,要这样观察,破除去这爱着心,破除爱、慢、见、疑,破除这些烦恼,使令这些烦恼不活动了;但是种子还没有破,可是心是清净了。现行的心,清净、显白,离诸睱秽,没有这些烦恼的活动,这叫做「三摩地自在」。

现在说这个「三摩地」呢?「俱」,就是这些功德都成就了,都有了。这样子就和这个「三摩呬多」,「三摩呬多」(念ㄒㄧ),我查了字典,这个字念ㄒㄧ。其实我多少年来,常常查这个字,这一回应该是记清楚了,念ㄒㄧ。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它是不通于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一定初禅以上,才可以名之为等引。这个等,就是平等,刚才说由以平等才引导你达到那个定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或者是你用功,你不断的用功修行,不怕辛苦,就能够引导你到定的境界,到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等引这个名字,比三摩地高一点,三摩地是通于欲界定;这是不通于欲界定的。但是若要加一个「俱」字呢?「三摩地俱」,就和等引,和「三摩呬多」是平等了,就是它的含义就一样了,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地方有这么多差别。

「三摩地俱非」,就是非三摩地俱,那就是散乱的境界了。「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这个地方「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所立」,所成立的,所建立的这些功德,殊胜的功德,是以「闻思修」为方便才能成就的,才能够成就,所以叫做「闻思修所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说所成立的胜解相,这个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是以「闻思修」为方便,为正方便,才能成立它所应得的义,所应得的功德,就这么解释,「如是具三乘」,这样子具足这三种佛法。

我们说这个「闻思修」,不知道说多少遍了,说了很多遍,我也是讲过《楞严经》的,《楞严经》:『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那么说。但我现在不这么说,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这么说。因为这个修,就是三摩地,就是三摩地,它通于有漏的、通于无漏的。通常有人问,提出个问题来问我们:「说我相信佛法,我也欢喜佛法,但是我不知道学习佛法的次第,应该怎么学」?就是闻思修,就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我们若常常读经,就很容易知道这个问题,就是从闻思修是一个学习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学。但是你若不多读经论就不知道,不知道怎么讲。我们可能说,会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来。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个颂,这个「嗢柁南」,就是把这个名字标出来,其中多少有些是需要解释,其他的不要解释。底下这个是第二科是长行,这个行是长一点,比那个颂长,颂是短的。

戊一、长行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这个「有寻有伺地」,这个「寻伺」,「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唯伺地」,这个「寻伺」,「有寻伺、无寻伺」,我们在《摄大乘论》上也有讲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感觉这个「有寻伺、无寻伺」这个地方,是要用心才能明白的,是要一点用心的,不然你很难讲明白它。

「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这个地,这「十七地」,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完全说到了。这个天台宗常好说十法界,这就是把十法界的事情统统都说了。这个说的非常的微细,非常的微细的。

那么这是「略辨地名」这一科到此为止。这现在第二科叫「别广地摄」。而《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的名字叫「随别解释」。你们若是带着那个〈披寻记〉,你们的眼睛好,能把那个字给看的很清楚,「别广地摄」。要有没有带,这个「别广地摄」应该在黑板上应该写出来。这个〈遁伦记〉的科的名字叫「随别解释」,就是随顺一地一地的去解释,这样子这个科名我们容易明白。但是这个〈披寻记〉叫做「别广地摄」。「别广地摄」就比那个「随别解释」难解一点;或者这样解释,「别」,就是一地一地的叫做「别」,广博的详细的去解释每一地里所含摄的大意,或者这么解释,叫做「别广地摄」。这一大科里面分成十四科,本来「十七地」应该是十七科。但是它分成十四科,其中有合在一起的。第一科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指第一科。

乙二、别广地摄(分十四科)∵∵丙一、五识身相应地(分二科)∵丁一、征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