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四、暴流(分二科)∵∵辰一、举颂言(分二科)∵∵巳一、问

云何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

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

这是第四大科「暴流」,分两科,第一科「举颂言」。「举颂言」里面分两科,先是「问」,这是天女提出这个问题。

「云何苾刍多所住」,是啊!出家的人,他内心里面,多数是安住在那里呢?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越五暴流当度六」,这个「云何」贯下来,「云何越五暴流当度六」?这个暴流,一共是有六个。「越五暴流」,这是譬喻,前五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是五个暴流;「当度六」,这是第六个暴流,就是意根的意思,这是由眼根发眼识,流出来这个贪瞋痴,这就是暴流。这个出家人,怎么样超越了五个暴流?他怎么样能够渡过去第六个暴流?这样意思。

「云何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这个「云何定者」,就是已经得到定了,这个得到定了以后,他能够超越「广欲爱」,这个到处都有这种爱,所以叫做「广欲爱」,后面有解释。「而未得腰舟」,但是他没有得腰舟,那么这是怎么样解释?提出这个问题,这个后面有解释。

∵∵

巳二、答

身轻安心善解脱,无作系念不倾动。了法修习无寻定,愤爱惛沈过解脱。

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

「身轻安心善解脱」,这以下佛回答前面的问题。「身轻安心善解脱」,这是一个方法。「无作系念不倾动」,这是一个方法。「了法修习无寻定」,这是个方法。「愤爱」,「愤」者恨,「愤爱惛沈过解脱」,那么你过去这个愤爱惛沈就解脱了。「如是苾刍多所住越五暴流当度六;如是定者能度广欲爱而未得腰舟」,这几句是回答。

看底下面长行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缘起」。

∵∵

辰二、长行释(分四科)∵∵巳一、标缘起

此因天女所问伽他。

这是这个颂的缘起,是因为天女提出那么多的问题,所以佛回答,这是缘起。

第二科是「别释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出体」。

∵∵

巳二、别释颂(分二科)∵∵午一、出体

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

「暴流有六」,那六个呢?「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这是这个六根,从六根里面流出六识,从六识流出来种种的烦恼,这也就像那个暴流,你不容易过去。这缓慢的流没有力量,你容易过去;这暴流不容易过,也就是了生死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这个意思。

这是出这个暴流体。底下第二科「释义」,分三科,第一科是「越五暴流」,解释这个「越五暴流」是怎么回事。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又分两科,「举眼所识色」,举这个暴流。又分两科,「得身轻安」,就可以越这个暴流了。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因缘」,身轻安从什么因缘有的?

这底下分两科,第一科「由住正念」而得身轻安,这是第一科「由住正念」,说这个住正念。

∵∵

午二、释义(分三科)∵∵未一、越五暴流(分二科)

申一、释(分二科)∵∵酉一、举眼所识色(分二科)∵

戌一、得身轻安(分二科)∵∵亥一、辨因缘(分二科)∵∵天一、由住正念

佛圣弟子,有学见迹,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于随顺忧眼所识色,不住于恚;于随顺舍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舍。

「佛圣弟子,有学见迹,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这个怎么叫作住正念?就是「佛圣弟子」,佛是圣,他的弟子里面也有圣,也有凡夫,但是现在是说圣的意思,是说这个弟子得圣道了。得了什么圣道?是得了初果了,是「有学见迹」。「有学」还没有到四果阿罗汉,他是在初果、二果、三果,这里面都是有学。有学里面是属于初果是「见迹」,见迹就是见道。这个道,是过去的人从这里走过了,所以有迹;后来的人,随着前人走的道也走过去,所以「见迹」就是见道。圣人清净的与第一义谛相应的境界,凡夫是没有办法学的,只有是利用语言文字,就是圣人那个第一义谛,修到那个第一义谛境界,利用语言文字把它安立出来,是名为迹。这样子,凡夫才可以学习,才可以从这个「迹」也可以慢慢的学习;如果没有这个迹,没有办法学习了。但是现在已经学习,开始成功了,所以叫做「见迹」,就是见道了,就是初果圣人。他怎么样能安住正念?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这个眼所了别的色,能令你生欢喜心,所以叫做「随顺喜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识色」,人都愿意欢喜,它这个色能顺你的心,叫你生欢喜,这叫「随顺喜眼所识色」。「不住于爱」,如果是我们一般的人,不修行的人,我们就是生爱着心了,这是我欢喜的境界,就生爱着心;现在这个人,这个修行人,他住正念的时候,不生于爱,心不动,观察这个色,这个色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是没有,不值得生爱,所以他「不住于爱」,是名为叫做正念。

「于随顺忧眼所识色」,这个眼所识色,随顺你的忧,令你心里面忧愁。这是什么?也就是这个色,也是令你生欢喜心的,但是这个色现在有无常的变化了,不能满你意了,所以心里面就忧,心里面有多少郁郁不乐、忧愁。这样的色,「不住于恚」,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不恚,也观察它和那个「随顺喜的眼所识色」一样,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使令心安住在第一义谛上,安住在圣道上,不要住在这种尘劳的境界上虚妄分别。我们凡夫的境界,要是在这个「随顺喜眼所识色」的境界,就生了爱着心的时候,不感觉到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很随顺自己的意思;如果是不随顺你的意思,令你生恨的时候,就要到老师那里讲一讲了,不然这个事,等「随顺喜」的时候,什么事都没有事情。但是现在这地方告诉我们,一样和随顺喜的那个眼所识色一样,你不要住于恚,也是苦、空、无常、无我,你这样住于正念,不生恚心。

「于随顺舍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舍」,这个于随顺舍,这个「舍」,就是也不喜、也不恚;也不喜、也不爱;是也不忧、也不恚,这样的舍。随顺这样的舍的时候,我们这个凡夫,遇见这样眼所识色的时候,心就也不生喜爱,也不生忧恚。但是你面对这个色的那一念心,还是一样,也是执着的,也还是执着的,执着的。这个不修行的人那一念执着心,就是愚痴。前面生爱是贪爱;那个恚是瞋恚;这个随顺舍眼所识色,那就是愚痴。那就是愚痴啊!贪瞋痴啊!就是这样的活动。

那么这个修行人,不能随顺原来的执着心,就是「数数思择安住于舍」,这个舍是清净的,与圣道相应的舍,就是不执着。说不住于爱,不住于恚,那么你那个心是什么样?就是舍,就是不执着的这个道心,那是清净的,所以这是两个舍,是不一样的。

「于随顺舍眼所识色,数数思择,安住于舍」,这是分这么三种,「眼所识色」分这么三种差别。怎么样叫「安住正念」?不随顺贪瞋痴活动,要用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四念处,破坏这个贪瞋痴,使令你的心安住在圣道上。圣道是什么?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这个境界,就是这样意思,心无所住。如果真是圣道相应,那就是圣人。你这样学习的时候,那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暖顶忍世第一的境界。这个《披寻记》的文和这一样,但是要把它念一念也好。就是这个,我们从经论上学习样的佛法,这个记忆力要好一点,就是你日常生活里面,行住坐卧所面对的一切,你就要用,不要忘了。你记忆力不好就忘了,还是原来的那种老习惯,贪瞋痴在活动,那就是外凡的境界。这个外凡的境界,如果贪瞋痴活动,就和非佛教徒一样,是一样了。现在是说由外凡到内凡去了,你一定要调整自己内心的烦恼,用这个圣道来调、调它。

∵∵

《披寻记》六三三页: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等者:此中意说依耽嗜喜,依耽嗜忧,依耽嗜舍,名喜忧舍。云何依耽嗜喜?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可意、可爱,能引起欲染可染着,或由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而生于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云何依耽嗜忧?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若尽若灭,若离若变,而生于忧,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云何依耽嗜舍?谓愚痴无智无闻异生,于眼所识色,顾恋于舍,执着诸业,趣向于色,依止于色,不舍于色,不超过色,于此中舍,是名依耽嗜舍。此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五卷十页)佛圣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爱。于此依耽嗜忧心生忧离,是故说言不住于恚。于此依耽嗜舍心生厌离,是故说言数数思择安住于舍。此安住舍,谓出离舍应知。

「于随顺喜眼所识色等者:此中意说依耽嗜喜」,这个「耽嗜」,在《大毗婆沙论》上,其实也就是爱,耽嗜也就是爱,也就是取着。这个喜就是取着,就是因喜而生爱,因爱而生喜,就是一种染污心。「依耽嗜忧,依耽嗜舍」,像刚才讲的凡夫境界。「名喜忧舍」,这不修学圣道的人,他内心里面的境界,就是这三个差别,就是喜忧舍,就是贪瞋痴活动。

「云何依耽嗜喜?谓于眼所识色」,怎么叫作「依耽嗜喜」?就是凡夫的心,他就随顺,这「依」就是随顺的意思,随顺这个由爱而生喜,由喜而生爱这境界。「谓于眼所识色」,这个所识了别的色是可喜的、是可乐的,这「喜」是第六识,「乐」是前五识,这样分别这个字,其实都是可以用。「可喜、可乐、可意、可爱」,能随顺你这个意,能令你生爱着心,这样是通于六识了。「能引起欲染可染着」,这个喜乐意爱,有什么不对?你若这样去随顺,这样的烦恼活动,就能引起你内心的欲染,可染着,就是这欲染是所染着的,能引起这个欲染、这个欲心,染着这个境界。「或由得现所得」,或由得现前所得,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你得到了。「或由随念先时所得」,或者是随你心情的回想,回忆过去时候,所得到的这些色。「而生于喜」,以前得到的如意的,也会生欢喜。「如是相喜,名依耽嗜喜」,这叫做「耽嗜喜」。

「云何依耽嗜忧?谓于眼所识色,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先时所得」就是已经过去了。「若尽若灭」,这先时所得,它逐渐地、逐渐地在「尽」,或者完全没有了就「灭」。「若离若变」,说是它没有过去,但是和你分离了,说是没有分离,但是有变化,不如你意了。「而生于忧」,这时候心里有恨了。「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

「云何依耽嗜舍?谓愚痴无智」慧的∵,「无闻」没有听闻佛法的「异生」凡夫。「于眼所识色,顾恋于舍」,这个「舍」,不是前两种,不是那个喜爱和那个忧的舍,不是两种,这时候这个舍,面对的这个舍,是中庸性的,但是你心里面也还是有执着,「顾恋于舍」,还是有爱着心。「执着诸业,趣向于色」,用执着心,有很多的行动,「趣向于色」,还是倾向于色。「依止于色」,心里面依止留恋这个色。「不舍于色」,不能弃舍这个色。「不超过色」,超过色就是圣人了,凡夫是不能超过这个境界的。「于此中舍,是名依耽嗜舍」,这样的舍叫作「耽嗜舍」,就是境界虽然是属于中庸性的,但是你心还是执着的,这叫「依耽嗜舍」。「此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上说得比这里详细一点,说得多一点。(显扬论五卷十页)

「佛圣弟子」,就是得圣道的弟子。「于此依耽嗜喜心生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爱」,解释那个不住于爱。「于此依耽嗜忧心生厌离」,也是不执着,厌离是厌离那个境界,同时也厌离自己生瞋心,自己生瞋心的时候,自己要知道厌离,「是故说言不住于恚」。「于此依耽嗜舍心生厌离」,于舍也心生厌离,不执着,「是故说言数数思择安住于舍」。「此安住舍,谓出离舍应知」,是出离舍,不是那个执着的舍,这还是不一样。

这是把这个安住正念,什么叫安住正念?就是这样子安住正念。怎么样才能够得身轻安?这是第一个方法「由住正念」。

∵∵

天二、由修律仪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或瞋恚缠,或愚痴缠;三身为缘,所谓喜身、忧身、舍身,而不坚着乃至变吐。

这底下第二科「由修律仪」,修这个根律义。

「彼设已生」,彼那个人,假设他已经生出来,生出什么?「或」者是「欲贪缠」,不是色界、无色界的贪,而是欲界的贪缠,这缠是贪的烦恼已经现出来了,缠扰你的心。「或瞋恚缠,或愚痴缠」,已经生出来了,你不知道它是缘起的,是苦、空、无常、无我,你没有这样的正念,那就是愚痴了,叫「愚痴缠」。「三身为缘」,这贪瞋痴的烦恼,以三身为它生起的缘。什么三身呢?「所谓喜身、忧身、舍身」,这个由于喜生贪缠,忧身生瞋缠,舍身生愚痴缠。「而不坚着,乃至变吐」,这个修律仪的这个人,他不坚着这个境界,这忧喜舍的境界,他不坚着,所以他就不起这个欲贪缠、瞋恚缠、愚痴缠。就是若生了,他也不坚着,他能够把它调伏了。一个是本来不生,或者生起来了,他能调伏它。这「修律仪」,就是毗奈耶,就是能够调伏它,不执着这忧喜舍,乃至到变吐,这不执着和变吐意思不同。

∵∵

《披寻记》六三四页: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等者:谓由依耽嗜喜、或忧、或舍,三身为缘,现在已生贪瞋痴缠,佛圣弟子不坚执着,或永弃舍,令诸缠断;或永变吐,令随眠断。由是说言:而不坚着,乃至变吐。

「彼设已生或欲贪缠等者:谓由依耽嗜喜、或忧、或舍」,依耽嗜喜、耽嗜忧、耽嗜舍,这「三身为缘,现在已生贪瞋痴缠」,因为有喜忧舍的缘,才生起贪瞋痴的烦恼。「佛圣弟子不坚执着」,不那么很坚固地执着,这色声香味触是可喜的、是可恨的、是舍的,不执着这个事情。「或永弃舍,令诸缠断」,你这个正念如果有力量的话,就把这个贪瞋痴的缠就弃舍了,使令这缠就中断了,不相续下去了。

「或永变吐」,这什么意思?「令随眠断」,使令种子都断了。你修四念处,修无我观的时候,达到那个寂灭境界的时候,他就有断种子的力量。如果只是修不净观,能调伏缠的活动,能使令现行的烦恼停下来,但是不能断种子,断种子一定要修无我观,才能有这个力量。但是用不净观来调伏贪瞋痴缠,这个力量还是很大的,所以佛也提倡修不净观。「由是说言:而不坚着,乃至变吐」,这两个意思还是不一样。

【问答补充:这个「变吐」,这「吐」是把它吐出去,这「变吐」,由变而吐。这「变」怎么讲?就是修四念处观,就把烦恼的种子消灭了,就名为「吐」。因为我们原来是随顺烦恼的活动,所以一直地增长烦恼种子的力量,增长烦恼的力量,也就是增长种子的力量;现在转变了,修四念处,就是损减消灭烦恼和种子的力量,所以就把烦恼的种子完全消灭了,所以叫做「吐」。】

∵∵

由是因缘,于属三身诸烦恼缠得不现行,轻安而住。

由于你「住正念」,由于你「修律仪」,所以「于属三身的诸烦恼」,系属于喜忧舍,这是心所法。「诸烦恼缠得不现行」,烦恼缠不活动了,你心情就自在,就「轻安而住」,你就会这样。

这是「修律仪」,底下是第二科「简所得」。第一科是「辨因缘」,辨身轻安的因缘,一个是「住正念」,一个是「修律仪」。现在第二科「简所得」。

∵∵

亥二、简所得

如是名为得身轻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脱。由彼随眠未永断故。

「如是名为得身轻安,而未能得心善解脱」,简别你现在得到的境界是这样的,得了身轻安,但是没得心善解脱,心善解脱还没成就。这前面是说得「身轻安」,这以下第二科说「心善解脱」。

「由彼随眠未永断故」,为什么没得到心善解脱?得到身轻安,而没得心善解脱,什么原因?「由彼随眠未永断故」,随眠没断,所以还没得心善解脱。

下面第二科说这个「心善解脱」。

∵∵

戌二、心善解脱

彼于后时,又能永断属彼随眠;即于属彼诸烦恼中,远离随缚。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贪瞋痴所,心善解脱。

「彼于后时,又能永断属彼随眠」,后来你继续努力地修行,你就能永断,断随眠那是永断;「属彼随眠」,系属于那个烦恼的随眠。「即于属彼诸烦恼中,远离随缚」,属彼贪瞋痴缠,属彼贪瞋痴烦恼中的那个种子,那个种子它长时期地随逐你、来系缚你,现在远离了,种子也息灭了,所以「远离随缚」。远离系属于彼烦恼的种子也永断了。

「如是乃名即于三身贪瞋痴所,心善解脱」,这样子断了烦恼的时候,「远离随缚」,随逐你,一直系缚你的种子。这样子乃名为,即于三身喜忧舍,生起的贪瞋痴的这烦恼,就心善解脱了;于三身贪瞋痴这个地方,心就解脱了。你这一念心,就解脱了贪瞋痴的现行,贪瞋痴的种子,这时候你心情自在了,是心善解脱。

∵∵

酉二、例余所识法

如于眼所识色,乃至于身所识触,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余所识法」。

「如于眼所识色」,如前面说的「眼所识色」是这样子,耳所识声,「乃至身所识触,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也有喜忧舍,也有贪瞋痴缠这样子,也要安住正念,也有修律仪这样子,也有心善解脱。

∵∵

申二、结

如是已断五下分结,越五暴流。谓越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越身暴流,能觉诸触。

这是第二科「结」。「如是」,像前面说这个,就是初果圣人,他「已断」灭了「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前面我们也是讲过,身见,就是萨迦耶见是身见,戒禁取见,还一个疑,这是三个,另外还有贪、瞋。《俱舍论》上说:「由二不超欲,由三复还下」,你有欲贪,你有瞋恨,你不能超越欲界;你有贪、瞋,你不能超越欲界。说是我努力修行,我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去了。「由三复还下」,你有身见、戒禁取见和疑,你还是要下来,你又回到欲界来了,这是五下分结。你有这五种烦恼,它能够顺于你在欲界里生存,所以叫作「五下分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