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三、烦恼所依色等境别(分二科)卯一、举贪依

又有情心,与不如理作意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种贪所依处平等分位。

这是第三科「烦恼所依色等境差别」,分两科,第一科「举贪依」,贪的依止处,就是依止而有贪心。

「又有情心」,有情就是众生,就是我们没得圣道的凡夫。「与不如理作意俱行」,这个「作意」我们解释过,就是…心在那里不动,我们的心是在那里休息。倒不是有意的,就是在那里休息。这个不如理作意来警觉它一下,叫它出来活动,叫不如理作意。有如理作意,有不如理作意。现在是不合道理的作意的一个心所,它来警觉它,一警觉它,它就出来活动。出来活动的时候,是和不如理作意在一起活动,是这样意思。

「于色等境」,这个活动,怎么活动法呢?就在「色等境」,在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境界上。这六种境界上,有六种贪所依处,贪者爱也,爱着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色声香味触法也不完全是可爱的,它有时候令你生瞋心,也是不可爱了。有的时候令你生贪心就是顺乐受的触,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引起了乐的感觉的时候,贪心就出来了,爱着这个乐受,所以乐受是贪的依止处。

而这个贪心对乐受,是有不如理作意的关系,这个贪心爱着这个乐受。如果若是如理作意,那也不一定。如理作意用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警觉自己的心的时候,这个贪就不活动,贪瞋痴就不活动。因为不如理作意就使令自己糊涂了,就有贪心起来活动。

「平等分位」,平等这个意思,就是与我的心相顺,它能随顺我的要求,我欢喜,它也就随顺我的欢喜,就叫做平等;就是这个境界随顺自己的心,就叫做平等;在这个分位、这个范围内,这个时候叫做平等。

∵∵

卯二、例瞋等

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

「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前面说了贪,举这贪依。现在底下第二科例这个瞋等。「如贪所依处平等分位如是」,是这样子。还有瞋所依处,还是不如理作意来警觉自己的心。在六种境界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和心里接触的时候是一种苦恼,不是顺乐受,是顺苦受,就是能令你苦恼的境界现前。不如理作意来帮助自己的时候,心就愤怒,就出来了,所以苦受是瞋所依处。「不平等分位」,这个时候外面的境界,和自己的心情是相违反的,就是「不平等」,相违的。这个苦恼的境界与心是不相顺的,所以是「不平等」,这也是一种。

「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还是不如理作意俱行,与色等境有六种痴所依处,这就是糊涂,不明白道理所依止处。那么这就是…也不是乐受,也不是苦受,是非苦非乐受,非苦受也非乐受,所以叫做「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在这个时候。这时候的心情就是「痴所依处」,就是愚痴、糊涂。「当知亦尔」,当知也是这样子,也是一样是不如理作意的俱行,于色等境有六种,这也是一样,也是这样子。

这个瞋所依处、贪所依处,这个烦恼的相貌是很明显的。但是这痴所依处怎么回事呢?因为我们的心在这境界上活动的时候,虽然没起贪心,也没起瞋心,但是心里面还是执着、还是取着的,还是取着这个境界是真实的,不知道这个境界是虚妄的,是如幻如化的,不知道怎么回事情,所以这是『愚痴』。若是你常常修止观的话,从闻思…对于佛法有闻、有思,从那里取得的智慧,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用这个智慧去观察的时候呢,那就没有这个问题,就没有痴这个问题。我们心里面很平静,也不贪,也不瞋,我感觉我这就是有修行了,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嘛!实在不是,我们这里面这个愚痴还在活动。因为你不知道这个身心世界都是如幻如化,都是毕竟空的,是离一切相的,是第一义谛的境界,不知道,所以这是个『愚痴』。

「痴所依处非平等非不平等分位,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也是不如理作意俱行与色等境,有这么六种的这些差别、这些事情。这是三烦恼所依与色等境的差别。我们用功修行就容易觉悟到,常常用功就会发觉自己,我现在有贪心了,我不对;我现在有瞋心了,我不对!能自己这样发觉那还算是很好,但是你能发觉我没有贪心、没有瞋心的时候,心里面很平静的时候,这时候也还是有问题,那还不容易,那还是不容易的。

∵∵

寅四、清净无染恒住法别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谓若行若住,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恒平等住。

这是第四科「清净无染恒住法别」。这是阿罗汉以上的境界,我们凡夫还是达不到这里。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就是清净到极点了,最极清净。「转自所依」这个地方说,这个「所依」就是心,就是自己现前的这一念心。就把自己现前的这一念心由戒定慧,由奢摩他和毗钵舍那,也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常常的转化它,转化自己这一念心,转变到最极清净的时候,那就叫做「最极清净转自所依」,是有六种。

「第一究竟,无间无缺」,这是赞叹,这最极清净就是赞叹了。这底下第一,「第一」就是最殊胜的,没有能及的,就是最「究竟」的了,也就是最圆满了。

「无间无缺」,无间没有间杂。譬如我们在静坐的时候,说我们不极清净的这个境界,还没有清净转依,那么静坐的时候,也可能有寂静住,这个时候。但忽然间来一个瞋心,这瞋来了,就把你那个清净寂静住就有间杂了,就有杂了,有瞋心杂在里面就是有间。这个「缺」呢?这个时候,你那个极清净寂静住缺少一部分,就不是相续无间的清净住。「无间无缺」,这个第一究竟,「无间」没有那个染污的心所渗在里面,所以它那个清净的境界是没有缺失、没有缺少的,完全是圆满的清净无缺。

「无有染污」,这个无间无缺是个什么呢?是没有染污的,没有这些烦恼,烦恼是染污,没有烦恼了,所以没有染污,没有染污的心。

「恒平等住」,它那个心常是平等住。这个平等和前面说的那个平等不一样,那可是不同,是不一样的。

「谓若行、若住,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中,恒平等住」。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的身体,或者是在那里走路,「行」就是活动,「若住」他没有动,他现在在那里静坐,不管是动是静。「若行」就是动,「若住」就是静,若动若静,「于眼所识色」,他这个眼去与色相接触,「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识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恒平等住」,常是「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常是这样住。

这要到阿罗汉以上,这种圣人,他不入定,他就是在那里活动,他的六根接触六境的时候,他的心也是这样,「无间无缺,无有染污,恒平等住」。那何况是静坐的时候,或是入于有分别的三昧、或者是入于无分别的三昧,都是清净的,「恒平等住」。

把《披寻记》读一读。

∵∵

《披寻记》五二二页: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等者:当知此说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由住正知,是故说言无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说言无间无缺。唯阿罗汉具足成就,是故说言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

「又有六种最极清净等者:当知此说六恒住法」,这《杂阿含经》前八、九卷、十卷、十一卷里面有说这些事情,说这个六恒住法。「谓眼见色已」,眼见到色以后。「无喜无忧」,见到可意的色,心里也没有喜;不可意的色,也没有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安住上舍,这个舍就是不着的意思,不执着是舍,这心与境界相舍。我们凡夫这个心是取,取和舍是相对的。凡夫心是取,就是好的也是取,不好的也是取,我们的心情是不好的,我不要,其实你不要,你这个不要就是取。这个圣人不是,他就是好的、不好的,心里都不执着。这个「上」是赞叹的意思,赞叹这个「舍」是非常的殊胜庄严的。因为这里面有智慧相应的,有般若的智慧与那个心同时在一起的,有如理作意一起的,有智慧的。

「安住上舍正念」,这就是有智慧相应,它与正法相应,这是「正念」。「正知」,正知是什么意思呢?按我们凡夫修行的时候,心里面要有正念,还要有正知。我曾经讲过几次,这个「正念」就是你修的这个法门,你不要忘了,你不要忘。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不净观,或是苦观、无常观、无我观,你不要忘了,这个心与境界相应的时候,你常用这个智慧去观察,它就能够使令烦恼不动。

这个「正念」就是与这个大光明的智慧相应,它不忘圣法。「正知」,同时也知道自己心是清净的。按我们凡夫来说,常反省自己心是清净的,如果有不清净的马上把它排出去,负责这一部分工作的,叫做「正知」。现在阿罗汉以上的圣人,他那个心里面就有这种作用,有正念,也有正知。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意了法已,无喜无忧,安住上舍」,也同样是无喜无忧,安住上舍「正念正知」,也还是这样子,心里面无所着。在《阿含经》上看出来,阿罗汉也还是这样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观的。所以这里面具足上舍、具足正念、具足正知,「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五页)。在《阿含经》里说的很多。

「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现在说这个平等住,就是这样的意思。这个平等住,就是上舍叫平等住。你是可爱的境界也好,是可憎的境界也好,愚痴的境界也好,他心里面都不执着,所以是「平等住」。「由住上舍,是故说言恒平等住」。

「由住正知,是故说言无有染污」,他知道心里面清净,没有这些杂染的分别,有正知的力量,所以叫做「无有染污」。「由住正念,是故说言无间无缺。唯阿罗汉具足成就,是故说言最极清净转自所依第一究竟」,这是赞叹阿罗汉他的功德是很圆满的,这样意思。

∵∵

寅五、士夫自体诸界差别(分二科)卯一、略标列

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谓四大种、空界、识界。

这是第五科「士夫自体诸界差别」。「士夫」就是众生,若在我们这个世界来说,就是人。他这个「自体」,就是他这个身体。「诸界」的「差别」,组织成身体的这些成分,在这里说就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是六界,六界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列」。

「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是诸色根」,也有无色根。有色根,也有无色根。「色根」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由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它有发识的作用,所以叫做「色根」。这个色根之所依处,这个色根就是由地、水、火、风组织成的,所以要依止这个地、水、火、风。

「随其所应之所依止」,当然眼根的地水火风,和耳根的地水火风也不一样,其中也有不一样。眼、耳、鼻、舌、身,其中还是有差别,都是地水火风,但是还是有差别,所以「随其所应依止」的四大。

当然这里面有两种,一个是净色根,一个扶根尘。这个净色根,就是精微的物质组织成的前五根。『扶根尘』就是保护净色根的这个地、水、火、风,这一部分的境界,我们肉眼可以看见。我看你的眼睛,我看你的耳朵,这都是扶根尘,我们可以看的见。这个『净色根』,我们肉眼看不见,就是要天眼才可以看得见。所以说「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这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

「无有障碍」就是『空』。我们这个前五根里面不全是地、水、火、风,其中还有空。还是有空的,它里面能够活动,可以活动的,没有空还不行,还不可以。像我们呼吸,这眼、耳、鼻、舌、身里面其实里面通通都有空。

「引导安养」里面还要有所引导,要安养。这里面就有『识』了,地、水、火、风、空、识,还有识里面的作用,就是能引导能够安养。

「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这个识在彼彼生,一样一样的生,也就是刹那刹那的生,乃至今生、后生,乃至尽未来际,这个识在这个身体里面自在的活动,所以就是具足了六法。

所以「又有六法,是诸色根及所依处,随其所应之所依止,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这六法是什么呢?「谓四大种」,就是地、水、火、风是一切物质的因,所以叫做「种」。「空界」和「识界」,里面有空、有识,有这样的事情组织起来,才能成就士夫的自体。把《披寻记》先念一念。

∵∵

《披寻记》五二二页: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谓即士夫六界。如下自释。诸根大种,是诸色根之所依止,根所依处大种,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由是差别,是故说言随其所应。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即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依此说言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此说识界。如下自释当知。

「又有六法等者:此中六法,谓即士夫的六界」。如下面会有解释,「诸根大种,是诸色根所依止」,是诸色根依止,这个就是五净色根,它是依地水火风的大种成就的。

「根所依处大种,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这个明白一点说,就是净色根所依处的地、水、火、风,那就是扶根尘。『扶』就是扶助的扶,扶起来的扶,提『手』加个大丈夫的『夫』,『扶根』就是现在这里说这个根,扶根尘,『尘』就是微尘的尘,扶根尘。「是根所依处之所依止」,这个扶根尘是净色根的依止处,而净色根也是扶根尘的依止处,这两种法都是物质组成的,但是组成了就互相保护,互相的支援,互相的扶持的。「由是差别,是故说言随其所应」,这是依止。

「眼耳鼻口咽喉等所有孔穴,是名空界。由此吞咽,于此吞咽,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由此吞咽,这是我们有个口,有喉咙,由这里才能吞咽一些食物,其他的部位是不行的,这是说这个道理。「于此吞咽」,这是一个事实,「既吞咽已,由此孔穴便下漏泄」,经过胃,然后下面就排泄出去。

「依此说言无有障碍」,当然这一部分无有障碍,其他的部分也是一样,也要无有障碍。「引导安养于彼彼生自在而转,此说识界」,这是说识界的作用,「如下自释当知」。

这是前面「略标列」出来这六种界,它们的一个作用。这底下第二科「广识界」特别的把这个识界多说一点,分三科,第一科是「引导」。

∵∵

卯二、广识界(分三科)辰一、引导

如是识界,能于现在积集任持福非褔业,能引当来爱非爱果。

「如是识界,能于现在积集福非福业」,能「任持福非福业,能引当来爱非爱果」是这样意思。这样说这个转识,当然我们从表面上看是前六识,但是也有末那识的影响力在积集福非福业;转识在造福业,或者造非福业,叫「积集」。

造了业以后,这个动力、这个业力,就由阿赖耶识来任持,任持所造的福非福业,这个福非福业有什么用呢?「能引当来爱非爱果」,有这个作用。将来苦恼的果报、可爱的果报,都由这个福非福业创造出来的,是这样意思。

∵∵

辰二、安养

亦能执持识所依止五种色根,及所依处,令不烂坏。

这第二科是「安养」。「安养」这两个字怎么讲呢?「亦能执持识所依止五种色根」,这五种色根就是前五根。这五种色根是识的依止处,眼识依止眼根;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依止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是它的依止处。而这个依止处这个色根是「执持」,是阿赖耶识执持的力量,能执持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