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二、结无碍
∵若不为此四障所碍,名无障碍。
∵前面「举相违」,说出来四种障碍。这里是第二科「结无碍」,就是把前面这一科作一个结束。
∵「若不为此四障所碍」,若是一个人,他的前五根对前五境认识的时候,没有这四种障碍的时候,就叫做「无障碍」。没有这个障碍,那就符合了这「现量」的规则了。
∵∵酉四、非极远
∵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灭极远。
∵这是第四科「非极远」,前面是第三科「无障碍」。
∵「谓非三种极远所远」,就是没有那三种极远的那种远。那三种呢?一个是处所的极远,距离的很远;再是时间上的极远;第三个损减的极远。「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这损减的极远,《披寻记》上解释的很清楚,以前也是讲过,就是指这个极微色说的。这「极微色」是怎么回事情?是一个人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在静坐里边修毗钵舍那的分析,分析这地水火风的诸色法,至最后边,就叫做「损减极远」。这损减极远是太微细了,当然不是五根识所能见的。
∵∵申三、结名
∵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非不现故,名为现量。
∵「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前面解释了这么多,一个是相似生、超越生、无障碍、非极远。这底下第三科「结名」,结成「非不现见」的名称。像前面说这么多,总合起来就叫做「非不现见」。「非不现故」,「非」不是不现前,若是不现前,那不符合现量的含义,一定要现前才可以,故名叫做「现量」。
∵这是把「非不现见」这一科说完了,底下第二科「非已思应思」。
∵∵未二、非已思应思(分三科)申一、标列
∵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
∵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先标出来非已思、非应思那才是现量。在这一个意义里边,复有二种不同:「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这是一种;第二种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这是两种不同。这是标列出来,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解释「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也是先标出来它的相貌。
∵∵申二、随释(分二科)酉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分三科)戌一、标相
∵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
∵「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就是你这个根识与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叫做「才取」。这个时候,这个所取的境界,所攀缘的境界,就成为这根识的「所依境」了,这是一个条件。譬如说是一百五十五乘一百五十五,它那个结数,你不能现见,你要经过想,这一五五是现见,一五五乘一五五是现见,但是那个所得的数,是不现见,就是这样意思。「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就是那个所缘境,它能做你一接触的时候,就是你的根识所缘境了;这根识就以此为依止,为所缘境了。这个「依止」,就是所缘的意思。这就也符合现量的这个条件的。这《披寻记》解释。
∵∵《披寻记》五五○页:∵
∵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者:此中取言,有二种别:一、所取法,二、能取法。所取法者:如说若境能作才取。能取法者:如说便成取所依止。
∵「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者」,节出这句话。「此中取言」,「取」这个字,有二种分别:一种是「所取法」,就是所攀缘的,所缘的境界。二是「能取法」就是能缘的根识。「所取法者:如说若境能作继取。能取法者:如说便成取所依止。」这「取所依止」,就指能缘说的;「若境能作才取」,那就是指所缘说的。这个意思,这个所缘境是现成的一个境界,那就符合了这个条件了。
∵∵戌二、举喻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就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取所依止。药之所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名为应思;其病若愈,名为已思。
∵这底下第二科,举一个譬喻来表示这个道理。譬如这个「良医」,很好的医生,「授病者药」,医病人的药。这个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都具足了,也有色,还有香,还有味,还有触都具足,「无所缺少」。「有大势力成就威德」,这个色香味触,药的色香味触是个体,它能够有大势力。怎么知道有大势力呢?成就了治病的威德,它有这个威力能够治病。这个「大势力成就威德」,这个不是现见,那要事实上,你吃了药以后,看看能不能治病才知道。但是色香味触是现成的,这就是对境有现前、有不现前的不同。「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取所依止」,这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缘色香味触的根识,那就是现量。
∵「药之所有大势威德」,这一件事不是现见,为什么呢?那是要治病,才知道它有没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吃了这个药,这个病还没有好,这时候就叫做「应思」。这个人,这个思惟有个希望的意思,希望再过几分钟,再过几个钟头,我的病就好了。这个时候,这个境界是在未来,不是现前的,它这个威德力是在未来,「应思」。
∵「其病若愈」,吃了这个药以后,好了,过了几分钟以后好了,好了这时候,这个大势威德的力量,就显现出来了,显现出来,这时候是已经过去了,「名为已思」。就是你这个感觉,这个病痛好了,这是已经过去了,一刹那间就过去了。那么这个「已思」和「应思」,这个境界都不是现前的,那不能说是现量。
∵∵戌三、结广
∵如是等类,名才取便成取所依境。
∵这是第三科「结广」,把前面的详细的说明,作一个解释。前面这段文的说明,由于这非量,就显示出来是现量,由非现量,显示出来是现量,所以「名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这样意思。这样子才能够名之为现量的。《披寻记》念一下。
∵∵《披寻记》五五○页: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等者此中举药为喻:谓彼药物,若受用已正消变时,名为才取。即于尔时病势损减增长安乐,是名取所依止。当知此中药之色香味触,为其所取;身受安乐,是其能取,由是喻成现景境界。病未愈时,此药于病,名应思惟;病若愈已,此药于病,名已思惟。唯是寻求推度境界,故非现量。
∵「犹如良医授病者药等者此中举药」作譬「喻」的。「谓彼药物,若受用已正消变」的「时」候,「名为才取」。那这是身体里面的感觉,「名为才取」,那就是身识的感觉。「即于尔时病势损减增长安乐,是名取所依止」,「取所依止」,这若是用药来说,那就是身识,身识上的感觉,它就以此为依止,以此为所缘境了。「当知此中药之色香味触,为其所取」,为其所认识的、所攀的;「身受安乐,是其能取,由是喻成现量境界」。这个《披寻记》是这么解释,这叫做「现量」,就是现在这一刹那间,身识的这个了别性,身识的了别性从这里看,这因明上的书,这现量是不待名言的。譬如我看见这个灯了,只是这个识和这灯光一接触的了别性,这叫作现量。但是它这了别性的同时,并没有说「这是灯」,没这句话;如果有这句话,那就是带上名字了,带上名字的时候,就不是现量。这样子叫做现量。所以过去的、未来的、不现前的境界,不是现量;而现前的境界与识接触的时候,又是无分别的,只是有个明了性,但是无分别。这是「由是喻成现量境界」。「病未愈时,此药于病,名应思惟;病若愈已,此药于病,名已思惟。唯是寻求推度境界,故非现量」,那就不是现量。这个现量是这样意思。
∵∵酉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分二科)戌一、标相
∵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
∵「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这是第二句。前边第一句解释完了,这个第一句,任何人都有这种事情,就是前五根都有这种境界,都有这种事情。这第二句,「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这一句话,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这是要修学禅定的人。这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相」。
∵「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这句话,先这样念「能为建立境界取」,这个境界原来是没有的,现在才建立,现在才出现这个境界。怎么出现的呢?是「取」。这取,取者想也,就是你内心里面的这个想。你这个想,就把这个境界想出来了,建立境界的取,建立境界取,而建立这个境界之后,这个境界又能够为这个取作所依止,作它的依止,又作它攀缘的地方。譬如说这地方没有房子,没有房子,我把它造一个房子,造好了以后,在这里边住,这样意思。这个《披寻记》说的很清楚,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原来没有这样所缘境,没有这个所缘境,现在是想出来了,想出这个所缘境来了。譬如说这无我的道理,心里面并没有这种知识,没有这么想,现在把这无我的道理想出来了,想出来以后,你这个智依它为住处,在无我的境界上无分别住,就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样子,这个无分别住也是现量,这样意思。《披寻记》解释的很好。
∵∵《披寻记》五五○页:∵
∵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者:想所取相,此名为境;能取境想,此名为取。修瑜伽者,于三摩地所行境界中,由种种想安立诸相以为所缘,是故彼想,名建立境界取;境事为依取方得生,是故彼境,名为取所依止。
∵「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者:想所取相,此名为境。」这个所缘境是怎么回事?就是你内心的想所攀缘的相貌,就是叫做所缘境。「能取境想」叫做「取」,能取境界的想叫做「取」,所想的叫做「境」,这是一能一所。「修瑜伽者」,这个坐禅的人,「于三摩地所行境界」里边,「由种种想安立诸相」。这个「于三摩地」这句话,是已经成功了的人,你这样用功修行,已经得了三摩地了,三摩地表示里边也有止、也有观,已经成功了的。在这个三摩地的境界里边,「由种种想安立诸相以为所缘」,本来没有这种事情,就是你的心安立这个所缘境的,「是故彼想,名建立境界取」,这个境界是取所建立的,也就是想所建立的。「境事为依取方得生」,而这个「境事」,就是所建立的这个境界的因缘事,这个事。这个事「为依」,作依止,你这能缘的想才能现起,也就是能观察的这个想,这个胜解,它才能生起。「是故彼境,名为取所依止」,这个话就是这样意思。念它一遍,「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就是这样意思。
∵前面是「标相」,这底下「举事」,「举事」就是举一个例子。分两科,第一科是「显正」,表示是最正确的,还有一个错误的,那个不在内。这「显正」,就是这样的境界正好是现量,这样意思。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是「举住地想」。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辨思惟」。
∵∵戌二、举事(分二科)亥一、显正(分二科)天一、释(分二科)∵∵
∵地一、举住地想(分二科)玄一、辨思惟
∵如瑜伽师于地思惟水火风界。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住于地,思惟火风;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
∵「如瑜伽师」,譬如修禅坐的人,他这个时候,「于地思惟水火风界」,他已经在心里面以地为所缘境,在三摩地里边以地为所缘境,已经现前了。这个地,由他的三摩地里的毗钵舍那的胜解力,已经显现出来了,能现出来。但是这个时候,他又去思惟水、思惟火、思惟风界这四界,这样思惟。这句话也是总标的意思,这底下再详细说。
∵「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这个禅师,他心里面安住在地界,这个地在这里,思惟一个高山,这样思惟,思惟的时侯,但是又转变了,他这个时候又思惟起水,这个心里面的胜解力,去想水的事情,水的相貌。这样的情形,「即住地想,转作水想」,那就是他先在这三摩地,先是安住在地的所缘境,然后他这胜解力又转变了,去想水,这样情形。这地方有个什么不同?你住地想,这个地已经现前了,是现前的境界,住在地想去想水的时候,初开始想,水还没现前。这样表示什么呢?若住地想这个时候,这是现量;想水、水还没现前,那不是现量,因为这境界没现前,就是这样意思。「若住于地,思惟火风」,这样子「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转变成火想,转变成风想,这叫做思惟。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定的境界,不可思议,这件事是不可思议,就在这里看出来。这里我这么分别有两种情形:说是这个人,这个修行人在三摩地里面,想那么一个高山,高山的时候,他又想在高山上有水,想水的时候,而高山还在,其实他这时候不想高山了,他是在想水,而高山还在,这件事是不可思议,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就是他原来是想地,现在想水了,高山不在了,这是又一种情形。我看这个文上表示,是大地还在,大地还在而去想水,或者想火,那么他这个定的境界,对于地是无分别的,所以那个地方叫现量。他去想水的时候,那时候不是现量,那是比量了,那就不同了。这是「辨思惟」,底下「释得名」。
∵∵玄二、释得名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
∵「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地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取」,能把那个境界建立出来,能把它想出来,想出来,又是以此为依止,但是现在又有其他的事情。「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这个地是取想所现,而又为想之所依,这个时候就叫做现量,是这样意思。
∵这是「释得名」。底下第二科「例住水等」,第一科是「举住地想」,现在是「例住水等」。
∵∵地二、例住水等
∵如住于地,住水火风,如其所应,当知亦尔。
∵「如住于地」是这样子,「住水火风,如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住在他这个三摩地,是住在水里边,住在水里边,他又去想地,大水里面出来一个高山,或者怎么的。那么「如其所应,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这样说,住在水想的时候,这个水想是建立境界之取,这个水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这就是现量。在水想上,又去想火、想风,那就是叫做比量,那就不是现量了。
∵∵天二、结
∵是名建立境界取所依境。
∵这是第二科,是结束这段文,前面是解释。这个「建立境界取所依境」,就是这么意思,这样子,这就叫做现量。
∵∵亥二、简非
∵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地等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