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二、法性拘执(分二科)∵∵午一、征

云何法性之所拘执?

这是住出等相,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六科,调善。调善里边有标相,有随释。随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有行拘执,第二科法性拘执。有行拘执就是这位修行人,他的内心须要特别努力的调它,他才能够寂静一点,不是那么样的自然,叫做有行拘执。第二个是法性拘执,就是现在念的这个文。

怎么叫做法性之所拘执呢?「拘执」就是控制的意思,为法性所控制。这一科里边分二科,第一科是问,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观粗静性。

∵∵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观粗静性

谓观下地,为粗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

「谓观下地,为粗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修行的时候,他内心里面作如是观,观下地为粗法性。下地就指欲界说的,上地指色界说的,色界初禅。这个人修定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思惟这个欲界是个粗劣的地方,是个多诸苦恼的地方,是令人不快乐的地方,所以叫做粗法性。

「观于上地,为静法性」。他内心里面作观,观察色界初禅是非常寂静微妙,令人安乐自在的地方。这样子作观的时候,就能使令自己调伏这个欲,使令这个欲得调伏,使令欲得寂静。欲是动荡的,欲是不安静的,这样子观,就使令这个欲就寂静了,不浮动了,就可以离欲了,是这样意思。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是观寂静等。

∵∵

未二、观寂静等

寂静微妙,得安隐道,及能证得心一趣性,如五圣智三摩地中,已略解释。

「寂静微妙,得安隐道」也还是观于上地。上地就是色界初禅以上,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寂静的,是微妙的。这个寂静微妙,微妙就是好的意思,是特别的令人满意,特别的浮动也是令人苦恼。所以这个上界是「寂静微妙,得安隐道」你能成就安隐的圣道。前边是观下地为粗法性,观于上地为静法性,一般都是欲界和初禅来对论,但是在这个地方,应该包括二禅、三禅、四禅都在内,这个上地为静法性。「寂静微妙,得安隐道」这个地方是包括四禅在内,而有无漏圣道的意思,就不全是世间的禅定了,应该这样才是对。

「及能证得心一趣性」,作如是观的时候就能使令自己能成就,证得就是成就,成就「心一趣性」。「心一趣性」也就是心一境性,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不散乱,就是成就这个定。这里边的意思,「如五圣智三摩地中」就是前面,现在是第十三卷,就是第十二卷里面,已经解释过了,在这里不再多说了。

∵∵

寅七、所行(分二科)∵∵卯一、征

云何所行?

这是第七科。前面第六科是调善。现在是解释第七科,叫做所行。所行分二科,第一科是问。「云何所行?」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所活动的,所修行的境界是怎么样呢?是这个意思。这个行,能行的就是心,所行的就是三摩地。在三摩里面活动,就是在三摩地里面修行。我们现在没有修行的人,就是在散乱心里面修行。不修行呢,也是心里面散乱,修行的时候,这个心也不是说是决定定,就是用这个散乱心去念佛,去念经,念咒,尽量的让它不乱,就是只此而已。这里说修行是在禅定里面,不是乱的境界。在禅定里面,或是修世间的一种胜行,或者出世间的功德。现在就是问,怎么叫做所行。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举于三摩地,那么先标出来。

∵∵

卯二、释(分二科)∵∵辰一、举于三摩地(分二科)∵∵巳一、标

谓三摩地所行境界。

「谓三摩地所行境界」你问我什么叫做所行,现在回答你,「谓三摩地所行境界」。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所行的境界是三摩地,就是禅定里边的境界,不是浮动散乱的,在禅定里边。这是第一科是标。底下第二科是解释。

∵∵

巳二、释

由所得定,过此已上不能知故。

「由所得定,过此已上不能知故」修行的境界,虽然都是修行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现在说出一样事情来,「由所得定」,由于你自己肯努力,你成就了一个定,就是这样子了。「过此已上不能知故」,超过了这个境界你就不知道了,你就不明白。就是你得了初禅,二禅的事情你是不知道的。很多很多的事情,无量无边的事情,不是一下子就都能明白的。「过此已上,不能知故」。这就叫做所行,这个所行就是有这样的差别。这是解释。这是第一科,举于三摩地。第二科,例于根度等。

∵∵

辰二、例于根度等

如初静虑,不能观见第二静虑。如是根度,数取趣度,亦不能知。

「如初静虑,不能观见第二静虑」这底下举一个例子。就像这个修行人他成就了初禅,他对初禅的事情他能知道多少,但是就是不能观见第二静虑,就是不知道了。「如是根度,数取趣度,亦不能知」,这上面是说你修行的境界,你成就的这个功德的范围,超过了这个范围,你就是不知道,这是一个。「如是根度」,成就这个禅定的差别是这样子,论这个能成就禅定的这个人的根性,这个「度」是个范围的意思,是个限度,到此为止。这个范围,这个根性,譬如说这个人是个钝根人,那个人是个利根人,大家都修行,这个钝根人,你不能知道利根人的事情,不知道,你不能知道他,你不能知道他,知道他是怎么回事。譬如初果圣人是圣人,但是得到初禅的这个人是凡夫,但是初果圣人你不知道初禅怎么回事情,不知道;初禅也不知道初果圣人的事情,也是不知道。这个境界就是一样一样的,都是有限度,都是隔了一层山,在此就不知道彼。

「数取趣度」,数取趣就是补特伽罗,就是约人说。其实我看这个意思,这个人就是总说的,根是别说的,根和这个禅,就是这个人成就的禅,他是利根、钝根,这是别说的。「数取趣」,人这一方面他们能力的限度,「亦不能知」,这根和人也是一样,彼此不是同一类,就是不知道这回事情。这是说所行。第七科所行,这个所行的大意就是在没有圆满无上菩提的时候,每一个人所成就的功德都是有限度的,这是一类,这是一类,这是一类一类的,都是不能知道。你的程度低,那程度高的,你就不知道,和你不同类的,也是不知道。若是这样说,有修行的人虽然是高过了没有修行,但是也不可以生高慢心的,因为不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

寅八、引发

云何引发?谓能略摄广文句义,及能成办诸胜功德。

这是第八科。一共是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引发。

怎么叫做引发呢?「谓能略摄广文句义,及能成办诸胜功德」这就叫做引发。这个略摄广文句义怎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他有这种智慧,略者少也,「略摄」略是少,以少能摄多,就是少少的文句,它能够摄很多很多的文,很多很多的句,很多很多的义,少少的文,它能够摄很多很多的文句义;那也就是说这个人的智慧,少少的文就能够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文句义。说少少的义,他就能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文,很多很多的义,就是这个人有这样的智慧。人说闻一知十,我们闻一知一就是不错了,但是他若闻一就能知道无量,这就叫做引发。「及能成办诸胜功德」,他能成办不只是这样,这就是有无量无边的辩才,有这样的意思。「及能成办诸胜功德」,很多殊胜的功德,譬如说是无诤三昧,愿智三昧,乃至四无碍解,乃至到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乃至到佛的功德,这就叫做引发。

∵∵

寅九、等爱等(分三科)∵∵卯一、等爱

云何等爱?谓惭,愧,爱、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护,戒护,及无悔等,乐为最后。由随乐故,心便得定。

∵∵∵这是第九科,叫做等爱等。分三科,第一科是等爱。怎么叫做等爱呢?这个等爱就是平等的去爱护,都是爱,这么多的事情我都爱,叫做等爱。怎么叫做等爱呢?

「谓惭愧爱敬等」这就是说有惭愧心,「惭」是一个事,「愧」又是一样事,「爱」又是一样事,当然这里面说爱就是这个善法欲,欢喜一切善法,这个叫做爱。「敬信」,对于三宝有敬信之心。还有正思惟,还有正念。这个「正思惟」就是对于某一种事,或者某一种道理,心里面去思惟,在附合佛法的范围内,这样去思惟,叫正思惟。「正念」就是明了现前的意思,明记不忘叫做念。「正知」,知道现在内心里面是对的,是错的。「根护」,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保护它,不要有过失,不要在六根上有过失。「戒护」,就是要所受戒清净,持戒清净的意思,要保护所受的戒法。「及无悔等」,就是能够根护,能够戒护的话,心里面就不会忧悔,因为没有什么错误,所以心里面没有悔恨,没有后悔的这些事情。「乐为最后」,因为没有悔,所以能引出来安乐,快乐,心里面欢喜,有这个事情。这是最后,这一共有这几个法。

「由随乐故,心便得定」,因为自己内心常常的随顺安乐,欢喜的关系,心就容易得定,心就容易得到禅定。这样意思呢,就是你能够惭,愧,爱、敬,信,正思惟,正念,正知,根护,戒护,无悔等,乐等,你都能爱这些法。爱这些法,你就容易得禅定,是这样意思。这是等爱。底下第二科是不等爱。

∵∵

卯二、不等爱

与此相违,名不等爱。

前面这几种法你都能爱,你就容易得定。如果是我不等爱,那就不能得定了。说这个人没有惭愧,也不爱惜善法,也不敬信三宝,也不正思惟,也不正念,正知,这样这个正念是应该属于止,正思惟就是属于观了。这样的修止观容易得定。与此相违就不得定了,就不等爱,不等爱就不容易得定了。第三科等爱亦不等爱。

∵∵

卯三、等爱亦不得爱

云何等爱亦不等爱?谓如有一于惭愧等少分成就,少不成就,谓具惭愧而无爱敬,乃至广说。

「云何等爱亦不等爱」呢?「谓如有一于惭愧等少分成就」,说是有一个人对于前面这几种法,对于惭愧这几种法,少分是成就了,还有少分不成就,「谓具惭愧而无爱敬」这样子。这样子,「乃至广说」也是不能够容易得禅定的,也是不能。这样意思。

∵∵

寅十、增减(分二科)∵∵卯一、增

云何为增?谓所得定,转复增长。

这是第十科。一共分十一科,现在说第十科是增减。

「云何为增?」「谓所得定,转复增长」,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经过了多少年月的,多少岁月的辛苦修行,成就了禅定。成就了以后,还继续的增长,就是愈来愈殊胜,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又到了初禅,由初禅到二禅,三禅,就是继续增长。

∵∵

卯二、灭

云何为减?谓所得定,还复退失。

「云何为减」,怎么叫做减呢?「谓所得定,还复退失」,我得到了初禅,初禅又退了,心也不寂静;得到轻安乐,逐渐也没有了,心里面也不寂静了,心又散乱了,又退失了,有这些事情。努力修行,结果有的时候又失掉了,也有这种事情。有增有减的这些事情。

∵∵

寅十一、方便(分二科)∵∵卯一、征

云何方便?

这底下第十一科方便。分二科,卯一、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二科,第一科出二道。怎么叫做修行的方便,以此为方便而能得禅定?那么怎么叫做方便呢?方便也可以说是一种行动,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就是依据这个方法去做,那么就是行动。

∵∵

卯二、释(分二科)∵∵辰一、出二道

谓趣彼二道。

就是说,这个趣就是前进,向前进。由散乱进步到不散乱,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那么就是进,向前进。「趣彼二道」,趣彼禅定的方法,就是有二个方法,就是一个止观,就是要用止观的方法,以止观为方便才能成就禅定的,是这样意思。这是出二道。底下第二科指三相。

∵∵

辰二、指三相

又止举舍,当知如前止等相中已具分别。

又修行人也要注意,你修止观的人也要注意,这个止举舍这三个方法,用这三个方法来调你这一念心。应该修止,这个时候;应该这个时候修举;应该这个时候修舍,用这三个方法来调心。这样子,你慢慢的就成功了。应该修止的时候你修举,应该修举的时候修止,应该修舍的时候,你修止举,那就不行了。怎么止,怎么举,怎么叫舍呢?当知如前止等相中,前面有三十二相,在那里面已经说过了,在那里解释过了,这样意思。《披寻记》上说,陵本十一卷十二页,这个不对,是十一卷二十二页,加个二,二十二页那个地方看一看就对了。

∵∵

子四、有倒无倒(分二科)∵∵丑一、牒经言

复次如《分别静虑经》言:有静虑者,即于兴等谓之为衰。乃至广说。

这底下第四科叫有倒无倒。在第十三卷一开始的时候,傍辨彼义,从那一科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引释诸经,分十一科。分十一科的时候,第一科是乐空闲等,第二科修无量等,第三科是等持等至善巧等,这一科已经讲完了,那个十一科是在这里的。现在是第四科,有倒无倒,就是你修禅定的时候,修止观的时候,有的时候错误,有的时候没有错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牒经言,经上说的话把它引来。

「《如分别静虑经》」。这一部经上说「有静虑者,即于兴等谓之为衰」,「即于兴等」兴是兴盛。兴盛,向前进,就是由少而多,由小而大,这个定力展转的增胜,那么这就叫做兴。但是你修行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是兴盛的时候,但是你自己「谓之为衰」,你认为是不好,那么这不就是颠倒了?是颠倒。这里面这是简单这么说,「乃至广说」下面文就多说。这是引经,牒经言。第二科,释彼义。分三科,第一科略标释,第二科是广分别,现在略标释。

∵∵

丑二、释彼义(分三科)∵∵寅二、略标释

此中四转,当知二时颠倒。谓于三摩地若退堕时,若胜进时,趣退及退,俱名为衰;∵趣胜进道,及与胜进,俱名为兴。

这一部经所说的这种事情,兴等,这个等就是衰,兴衰。这里面是有四种生起,转者生起也,就是现出来四种情况,叫做四转,四种现象。「当知二时颠倒」,就是兴盛的时候有颠倒,衰的时候也有颠倒,「二时颠倒」。那么就是有这样的情形。

「谓于三摩地若退堕时,若胜进时」,那么这是二时。就是你在三摩地里边,在禅定里边,若退堕的时候,你这个时候没有犯错误,你犯错误了,你这个方法搞错了。方法错了,你就从禅定向后退,退的时候。若胜进的时候,方法没有错误,你是向前进的时候,胜进的时候。这是二时,退堕时、胜进时,这是二个时间。

「趣退及退,俱名为衰」;退堕的时候有二个现象,一个是趣退,现在还没有退,但是向于退去了。这个情形已经对向那个退的地方去了,就是有可能要退。「及退」,这个退就是开始退了,已经向下退,退失了。这二个情况「俱名为衰」,这就叫做衰。

「趣胜进道,及与胜进,俱名为兴」。现在没有胜进,你没有向前进,但是这个情形,你准备的这个条件情形是向于胜进去了,这叫做趣胜进道了。「及与胜进」,这是已经开始胜进,进步了。这二个现象「俱名为兴」,这就叫做兴。这样子说,二个时,加起来一共有四个现象,这是略标释。这底下广分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有倒。分二科,第一科是胜进时摄。分二科,第一科征。

∵∵

寅二、广分别(分二科)∵∵卯一、有倒(分二科)∵∵辰一、胜进时摄(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应知于三摩地进时颠倒?

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在这个定之中,进步的时候犯错误了?犯什么错误,怎么回事情,我不知道。这是问。底下就是回答,就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彼相。现在先说出来那个情况,

∵∵

巳二、释(分三科)∵∵午一、释彼相

彼谓我今退失离生喜乐,我今退失胜三摩地。

这是说那个修行人,他自己说,说我现在退失了离生喜乐地。离生喜乐是什么?就是初禅。他由未到地定修行得到初禅了,本来是很好,但现在失掉了离生喜乐,离欲恶不善法,得到了喜,得到了乐,那么现在失掉了,退失了离生喜乐。「我今退失胜三摩地」,我现在失掉了这个殊胜的禅定,心里很慨叹,很悲伤的就这个味道。但是说这个话还是简略,还没有完全说明白。

∵∵

《披寻记》四四七页: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者:此中进时,谓趣胜进道时,于进谓退,故名颠倒。

「于三摩地进时颠倒者:此中进时,谓趣胜进道时,于进谓退,故名颠倒。」本来自己是向前进的,事实上自己是进步,但是自己不认识,认为是退,是颠倒。这是很遗憾的事情,自己用功修行正在向前进步,而自己不知道,认为是退了。你看这个事情可惜不可惜?是这样情形。这是标彼相。底下再解释,释所以。分二科,第一科,举所由。

∵∵

午二、释所以(分二科)∵∵未一、举所由

谓静虑者:勤修习故,心趣寂静,随舍行故。从初静虑入于第二静虑近分;∵然于此事不善了知。于此位中,初静虑地喜乐已过。第二静虑地所有喜乐,犹未能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