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二、别显(分二科)∵∵卯一、前导次第义(分二科)∵∵辰一、征

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

这是第十大科「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这一大科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略释名」,第二科「广说义」。第一科「略释名」讲过了,第二科「广说义」是分两科,第一科是「说因具义」。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略标」,这一科也讲完了,现在就是第二科「别显」,就是别显略标那一段文的意思。「别显」里分二科,第一科「前导次第义」,先问。

「云何正见等前导次第义?」这个「前导次第义」,一共在八正道里面,就是那五个道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说是正见等,就指那五个说,这五个道支是属于「前导次第义」。这个「前导」,就是他在前面引导,正式的大意还在后边。先有一个引导者,那么是谁呢?就是因,由因而后有果,前能引后。这个「次第」就是那五法的次第,先要有正见,然后有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是一个修行上的次第,所以叫做「前导次第义」。现在这句话是怎么叫做「正见等前导次第义」?需要再加以解释的,所以先要这样问。

∵∵

辰二、释(分三科)∵∵巳一、正见

谓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获得正见。

这是第二科解「释」,解释里边先解释「正见」。这个「正见」怎么讲呢?昨天我们读《披寻记》的文,也说到这个意思。在本论就是在〈声闻地〉的时候,解释三十七道品,解释的时候,这个八正道是属于修道位,是得了初果以后所修的法门,那是无漏法,不是凡夫的境界。但是现在这里解释,不是那样子,是在见道以前的境界,是见道以前的,这样说八正道是通于有漏,通于凡夫的,这样解释的。这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个意思,《大毗婆沙论》也有这个意思,这底下解释,先解释「正见」。

「谓先了知」,这是说这个佛教徒,他在发心的时候,「先」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为什么要出家了呢?这是有原因的,这是当初的时候,他「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世间上真是有这么一个圣人,不是一句空话,真实是有这个圣人。这个圣人是怎么来的?是「正行正至」,他因为修学「正行」,而后得到「正至」的阿罗汉果,阿罗汉道。

这个「正行」就是不颠倒行,其实就是四念处,修行四念处。最后是「正至」,这个「正至」,这个「正」是什么?就是法性,就是诸法寂灭相,就是我空,或者法空,这个我空,这个寂灭相的境界就是法性。「至」是到了法性那里了,与法性相契合了,那样的境界,也就是一切烦恼都寂静了,所以与法性相契合了,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叫做「正至」。这个于烦恼都寂静了是断德,与法性相应了是智德,有智德有断德相应了,那么叫作「正至」。这个「正行正至」,是解释这个阿罗汉的。说这位发心的人,他开始的时候,他知道世间上真实是有圣人的,这个圣人不是自然有的,是因为修正行而得正至成就的。

「便于出离深生乐欲」,那个圣人的境界,他知道真实有圣人以后,「便于出离深生乐欲」,他就对于出离生死,出离烦恼得解脱的这种境界,深生的生起来欢喜心,生起来希望心。有为者亦若是,他能得阿罗汉,能得圣道,我也能,我也愿意这样子,所谓见贤思齐了,这个意思,这个味道。但是这个地方,这个「深生乐欲」,就是他这个希望心非常的强,不是有若无那样,出家也可以,不出家也可以,不是这个意思,不是那样。「深生乐欲,获得正见」,他这样子得到正见了,所以这个「正见」怎么讲?就是这么讲,一个信、一个欲。

「先了知世间实有真阿罗汉正行正至」,他就是有一点信心,他相信真实有圣人,这个凡夫能够成为圣人,他相信这件事,有信心。「便于出离深生乐欲」,这就是得了欲,有信而后有欲,这叫做「正见」。对于出世间的圣道,有信而又有欲,这叫做「正见」。希望转凡成圣,他有这样的愿望,有这样的欲,强烈的这种欲望,这叫做「正见」。这个正见这么讲,这样当然还是在凡位的时候。

∵∵

巳二、正思惟

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家迫迮,乃至广说。

「次复思惟,何当出离居家迫迮」,这是第二科解释「正思惟」,这个「正思惟」怎么讲呢?先是得到正见,而后又这样思惟,这个圣人是那样,我也想要做圣人,那我应该怎么办呢?「何当出离居家迫迮」,这个「何」者可也,何字当可字讲,说是我也可以出离,我也可以出家,我也应该出家,这是何当,我要出家。「出离居家迫迮」,就是从狭窄的家里面离开跑出来,从那个家,家是烦恼系缚所,很狭窄的,所谓家者就是烦恼也,这个烦恼使令你不自由,处处都是苦恼,现在要从这里面解脱出来,我应该这样做。「乃至广说」,「广说」是说什么?这《披寻记》上说。

《披寻记》四三一页:

何当出离居家迫迮等者:谓以正见为依,起正思惟,作如是思,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应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是名出离家迫迮,乃至广说。

「何当出离居家迫迮等者:谓以正见为依,起正思惟」,因为先有正见为依止,而后就发起了合道理的思惟,一个如理作意。「作如是思」,这样思惟,「在家烦扰,若居尘宇」,在家的时候,那都是烦恼,都是扰乱,心里面老是动乱,没有一时能安静下来的。「若居尘宇」,就像住在一个尘垢的房子里面,这个房子一点都不清净,都是垢,都是污染,在那样的房子住,一个欢喜干净的人,在那样的房子住,一看他心里就不舒服,这是思想的问题。他有出离的思想,他就认为那都是垢,没有出离的思想,他不知道是垢,他欢喜在那住,他认为是垢了,就是心里就不安了,就想要越早越好,越早离开这个家越好。

「出家闲旷」,离开家以后,从容自在广大无边,就像「犹处虚空」,虚空是无障无碍自由自在,东西南北都是无障碍的境界,心里面快乐。「是故应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正舍家法」,所以应该在善说法毗奈耶,这句话也有意思,出家是出家,应该在善说法毗奈耶中出家,是那么意思,倒不是在外道里面出家,在这里出家。「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是应该「正」,就是要有正确的意志,弃舍这个烦恼的境界,「趣于非家」,就是来到没有烦恼的地方来。

所以我们出了家的人,这出家人要是到什么地方去回来,不要说我回家去,这个话不要这么说,我回到庙上去,应该这么说。我还看见有些出家人,还是那么说,回家去,回到寺庙上去,这么说不是好一点吗?或者说是回到佛学院,这个名字也好,学佛院也好,佛学院也好,所以是「趣于非家」,这律上常有这句话。「正舍家法,趣于非家,是名出离居家迫迮,乃至广说」,是这样意思。这个正见和正思惟,就是要出家的意思,原来八正道这两句话可以这么讲。这底下第三科「正语等」。

∵∵

巳三、正语等

从此出家,受学尸罗修治净命,是名正语、正业、正命。

前面由于正见和正思惟,这就真的出家了,从自己的意愿思想上的改变,就不在家里头了,弃舍这个家,就出家了。出家以后做什么呢?「受学尸罗」,接受师长的教导,要学习戒律,学习这个戒律。学习戒律的时候,当然要持戒,而且「修治净命」,自己不断的来修治,就是来改正,来改正自己,改正自己能够净命,就是清净的生活。清净的生活,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些衣食住的财,衣食住都是财,这个财要如法,就叫做「净命」。如果这个财用妄语得来的财,是不净的,这是不净的。

所以「修治净命」,也就是什么呢?就是能对治自己的贪心,那叫做净命,对治贪心叫做「净命」,能对治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身语。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行为和语言,那就叫做不净、不净命,由贪心发动出来的行动和语言,想要去得财,得衣食住,由贪心那就叫做不净命。那么对治这个贪心,就是净命了,不贪;这个对治瞋心和愚痴心发出来的身语,能这样子,那叫做「正语、正业」,这用贪瞋痴来解释「正语、正业、正命」,这么样讲。这样子讲,从此出家以后,就学习戒律,自己的生活所需,也不要是邪命,而要净命,对治自己的贪瞋痴,那叫做正语、正业、正命,这样意思。下文解释八正道的时候,会有更详细解释,这里我们不解释,就讲到这里。

∵∵

卯二、于三摩地资助义(分三科)∵∵辰一、正见(分二科)

巳一、闻慧摄

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犹未能断,还即依止此五善法,从他闻音,展转发生闻慧正见。

这是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就是解释这个意思,前边是「前导次第义」。一共分两科,「前导次第义」解释完了,这第二科「于三摩地资助义」,分三科,第一科是「正见」。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闻慧摄」。

「此正见等,于所对治邪见等五」,「此正见等」就是前边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这五法。对「于所对治邪见等五」,邪见、邪思惟、邪语、邪业、邪命,这就是初开始出家的时候,当然还没能完全那么样的合适。「犹未能断」,这五邪法还没有能够断掉,就是那个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不是那么有力量,力量还不是很强大,所以对于所对治的邪见等五,还没能完全除断。那怎么办呢?

「还即依止此五善法」,还是依止这五个善法,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就是安住在这里。安住在这里做什么呢?「从他闻音」,从善知识边,从佛菩萨边,从师长边去听闻佛法。「展转发生闻慧正见」,从他闻法,或者从经论边闻,然后自己思惟,思惟又去从他闻法,从他闻法自己又思惟,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叫做「展转」。你如果说是不读经论,自己去思惟,这个事也不行;你读了经论,听师长说法,而自己不思惟,也不行。所以又要听法,又要思惟,又要思惟,又要听法,所以「展转」。这样子,你才能够发生闻的智慧,这个「闻慧」就叫做「正见」。这个「正见」,那就是和前面那个正见又深一层了,又不同了,当然也互相有关连,这是解释这个「闻慧正见」。

∵∵

巳二、思修慧摄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复依思慧,发生修慧。

前边是「闻慧摄」,现在是「思修慧摄」,还要继续这样学习,这是第二科。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就是为了想要除灭所对治的垢法,就是贪瞋痴了,这个邪见、邪思惟、邪语、邪命,实在来说就是自己的贪瞋痴。「为欲断除所治法故」,你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思慧,学习修慧的,不能停留在闻慧,因为闻慧的力量不够。「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本来出家就是想要修学圣道的,修学圣道那个圣道,你需要在修习之前要准备好,要先有一个准备,就是资粮。「资粮」者因也,是因,由这个因而后才能得果。资粮就是人若有远行,到遥远的地方去,你走之前,你要拿点资粮路上需要,还要吃饭,你要有路费,有这些东西做资粮的。所以修行,修学圣道也是,你要有一个资粮,要准备圣道所需的方便。所以这样子「方便观察」,「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叫「方便观察」;「又为修习道资粮故」,要「方便观察」。这个「方便观察」,这个「方便」就是智慧,用善巧方便的智慧,来观察所治法,观察能对治道的资粮,这样子。而这个事情要怎么来呢?怎么样去方便观察呢?

「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就是依据你从经典上所闻的,从师长边所闻的正法,你就发生了思慧,要专精思惟,要在闲居静处专精思惟。我曾经说过,就是经论上重要的要义,你要把那个文句背下来,背下来的时候,自己要思惟,自己在闲居寂静的地方,一方面经行可以思惟,坐在那里也可以思惟,当然加上奢摩他,这样去观察思惟去。这样思惟这个意思,我们说是,我也常会听见人家说,从经本上看,从师长上的解释,我听见了我心里也欢喜,但是做不到。这话说得对的,事实如此,做不到。

那么应该怎么辨呢?思惟,思惟这个事能做到,就和打妄想一样,就是想。怎么想呢?当然不是尘劳的事情,不是色声香味触的事情,就是经论上的道理。经论上的道理,经论上他有现成的文句,文句里面,文以载道,文里面有道,文里面有义,所以你文要记住,没有这个文,没有办法思惟,文要记住,记住由这文所显示的义去思惟。那么说文我不懂,不懂这话怎么意思?那师长解释了嘛,解释了,你应该要记住,要认真的把他记住。记住了的时候,这文要背下来,按这个文去思惟,这个思惟你纯熟了以后,就能用了,在日常生活里面就可以用,就可以用这些事。

其中我在这里,我想起来一件事,我们不要说大话,我们就从开始来说,不要从中间说,也不从后边说,从开始说。开始是什么?就是凡夫境界,从凡夫境界开始说,凡夫是这样的,有顺心的事情欢喜,不顺心的事情就不高兴,凡夫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时候,但是我现在,刚说这个正见,有了正见、正思惟的时候,这思想改变了,想要出家。出家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远离烦恼的意思,因为家是一个烦恼的境界,离开了家就是出离烦恼。出离烦恼,但是问题是什么呢?我在家的时候有烦恼,那个烦恼不是从外边来的,是从自己心来的,从自己心里出来烦恼的。

现在要离开这个家,就要想我离开家,我和烦恼分家没有?我和烦恼分开没有?还是没有,和烦恼没有分开呀。没有分开的时候,我现在说要积极的要听闻正法,听闻正法,才有一个灭,这个毗奈耶,于善说法毗奈耶中,毗奈耶是什么?毗奈耶是个灭,毗奈耶者灭也,就是能灭烦恼,在正法中能灭烦恼,在这个地方要出家。出家的时候,你积极的要拿到,要取得这个正法。现在经论就是正法,师长所讲解的是正法,你要拿到。怎么叫拿到?就是放在心里边,你心里面要有一部经。不是说我把经本打开,念一念是经,当然也是经,是的,但是这样不可以。你重要的,最低限度,重要的精要之义要放在心里面,不是要打开本才叫念经,不是的。心里面重要的你要有,有的时候常常思惟,常常思惟的时候,你在思惟的时候你要用,你用他,像是这个刀钝了磨一磨,磨一磨然后就用它砍,砍什么就知道这个刀利了,是那个意思。

现在说是「次依闻慧,发生思慧」,「发生思慧」。怎么知道「发生思慧」?就是你常常的思惟,思惟又思惟的时候,我刚才说这凡夫境界,有时候欢喜的境界,有时候不欢喜的境界,这欢喜境界的时候,我们自己不大觉悟,好像这欢喜是对的,就这样子。其实不是,欢喜的境界,我们欢喜的境界,我们就生欢喜心,就去执着,这是个错误;恼怒我们的境界,不高兴的境界,我就愤怒,愤怒,我是凡夫这也是对的,我不高兴也是对的,你要觉悟这是错误。对于不满意的地方我愤怒,要知道这也是错误;满意的地方生欢喜心,也是错误,要知道这个事情。我们只是说哎呀你出了家,你还有烦恼,这只是发脾气说烦恼,其实不只于此,心有所执着的地方都是不对。不对这时候,你有了思慧的时候,专精思惟的时候,你就是拿了一把刀了,手里有刀了,手里有刀的时候,烦恼者贼也,要杀贼呀,那么的意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