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二、为得智见(分二科)子一、征

云何修定为得智见?

第四大科「摄诸经宗要」等,这一大科里分十五科,现在是第七科「四种修定」,就是有四个目的才修学禅定的,第一个是「为得现法乐住」,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为得智见」。

「云何修定为得智见?」什么叫做我们不怕辛苦努力的修学禅定,目的是为得智、为得见呢?这是问,底下解释。

∵∵

子二、释(分三科)丑一、标经说

谓诸苾刍,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如经广说。

这底下回答,回答是「标经说」,把经里面说的理由,把它引来,来回答这个问题。

「谓诸苾刍」,谓经上说,诸多的出家人,「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对于光明相,或者灯的光明,或者日月的光明,或者大火的光明。「殷勤」,就是精进的意思,不懈怠。「恳到」,就是诚恳的意思。「审谛」,就是真实、不虚妄,就是认真的。「而取」,就是取这个光明相,把这光明相拿到心里面来,心里面有这个光明相。取这个光明相,当然是要用眼睛把这外边的光明相拿到心里面来,就是你的眼睛看了光明相以后,再闭上眼睛,心里面想这个光明相。想的时候是要「殷勤恳到」,要「审谛」,这样你才能够成功,这样意思。

这件事,这里就是简单这样说。「如经广说」,像经里面说得详细。这里就是简单说这么多,底下也就把经里面的意思说到了。这是引经说,底下第二段是「明修位」,就是你修光明相、修这个智见的那个程度,什么程度,你到了什么程度,你才可以修这个智见,你才能够修这个光明相,是这个意思。

∵∵

丑二、明修位

当知此在能发天眼前方便道所有修定。

这是说出来了。「当知」,我们应该明白这是在能发天眼,在能发出来天眼通。「于光明相殷勤恳到审谛而取」,明白一点说就是修天眼通,这是在修天眼通的一个方法。所以这个比丘,「在能发天眼通」,说是我为了得智、得见,这个话也就等于说我想要得天眼通,得天眼通就叫做得智、得见,就叫得智见,是这个意思。「能发天眼」就是能得到智、能得到见,你希望得到智见,这是个果,在果的以前叫方便道,以此为方便,能得到天眼通。所以这个方便道就是因,天眼通是个果。

在因的时候,在发天眼通以前,你要有所行动,在那个时候,所有修的定,你有那样的定了,你在那个定里面取光明相,那就叫做前方便。这样意思…就是你若已经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在这个禅定里面取光明相,这就叫做「前方便道」,这就叫做「所有修定」,或者是初禅,乃至四禅,就是定。从这样的前方便道就可以得到天眼通了,就是能发天眼,是这么意思。

∵∵

丑三、释得名(分二科)寅一、见

此中天眼,于诸色境能照、能观,说名为见。

这里是第三科「释得名」,解释为什么叫做智见?分二科,先说这个见。「此中天眼」,前面说「云何智见?」「云何修定为得智见?」其实智见就是天眼通,天眼通为什么叫做智见呢?就是「此中天眼」,这里面说,你在初禅或者四禅里面,修成功了天眼通,你得到天眼通了。得到天眼通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境界呢?

「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对于这个世界里面,广大的世界里面,所有的色境,所有的青、黄、赤、白的这一切境界,长短方圆,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或者超过了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这么多的色境,「能照、能观」,你能够明明、很分明的显示出来,你能把那个境界很分明的显示出来,你有这个能力。我们肉眼的时候,黑天就不行,看不见;太遥远了,看不见;有障碍也看不见,各式各样的障碍就不行,不知道。现在这个天眼,这一切障碍都不能障碍,他照样可以看见,大地不能障碍,大海也不能障碍,他方世界的境界也是不能障碍,你完全无障无碍的很分明地显示出来,叫做「能照、能观」,这也就叫做见。

见这个字,叫做照、叫做观,你有这个能力。「照」,是明明了了的意思,分明的意思。「观」,是把对象显示出来,叫做观。那么这就叫做「见」。这是我们一般讲天眼通的时候,就是这样讲,能看见一切无障碍的境界。有障碍的境界所不能障碍,一切的境界都可以看见,这是境界。当然这个事情,你在初禅里面得的天眼通,你还不如二禅得的天眼通能力强,二禅还不如三禅,三禅还不如四禅。凡夫得四禅的天眼通,还不如圣人。那就是各式各样差别的,还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个名字叫做「见」。第二个是什么呢?就是智。

∵∵

寅二、智

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乃至广说,如胜天经,是名为智。

「能知诸天如是名字、如是种类,乃至广说」。这个天眼通不但是能观、能照,还能知道诸天的名字,诸天上的人,这个天叫什么名字,那个天叫什么名字,那个天叫什么名都知道,这个事情是很妙。得了天眼通,看见了那一个天,知道他的名字。这也是应该是有这个能力,不然你看见了,你也不能说什么,不知道名字,你没办法讲。天眼通有这个能力,可见这个禅定太微妙了,禅定有这种本事。

「如是种类」,天也是有各式各样的天。天,有信佛的,有不信佛的,有业障的,没有业障的…各式各样的,也是有差别的种类。「乃至广说」,这句话怎么讲呢?窥基大师解释,这个不但是知道天,其他的一切境界也知道,乃至知道其他的地狱、饿鬼、畜生…所有的这些五趣、六道轮回一切众生,看见了也都是知道,知道他是谁、怎么回事,知道这个人前生是谁,知道将来死了以后又怎么回事,知道。所以天眼通能知道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事情也知道。如《胜天经》,「乃至广说,如胜天经」上讲的,讲这天眼通的事情,「是名为智」,这叫做智。这个天眼通里面,不但是能见,而还有智慧,这个智就指这件事说的,能知诸天的名字,知道诸天的种类、种种事情,这里面事情也很多,像《披寻记》里面说的不讲了。

∵∵

癸三、生分别慧

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或为修习诸无碍解。

「云何修定生分别慧?」修定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得现法乐住。这个现法乐住,若按我们的人立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太苦了,有这个身体的存在是一个问题,我们有种种分别心,是有很多的问题。因为身体而有很多苦,因为分别心有很多苦,不管你是有福报的也好,没有福报的也好,都很多的苦恼。若是得到了四禅的话,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了。得到初禅乃至四禅的话,与人无诤,自己有一个独立的世界,非常的自在,能得到初禅就不得了。所以这是非常的好的一件事。

我看如果努力的修禅定,比希求做总统好得多,比做总统好得多,比世间的荣华富贵高得多,是世间的荣华富贵所不能及。世间的荣华富贵,你就算是得到了,还有人在旁边想办法,挖你的墙角,想叫你垮台。也有可能自己犯什么错误,就垮了,费了很辛苦得到一个权位就垮了,很苦恼。若是好好地努力放下一切修持禅定得到了,没有人能破坏的,得到禅定的时候。不过这个话说起来,如果不是佛教徒,你得到的禅定,还有可能被破坏,若是佛教徒得到的四禅八定,没有人能破坏,是不可以破坏的。

如果说是,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很苦,我们应该救世民于水火啊,很高的理想,怎么怎么样来救护众生,这也对的嘛!你就放下了一切,你在深山里住,你这是自私的行为,你说这个话也是对。但是你如果没有高深的道力,也只是妄想而已,你能把这世界上怎么样?我看从自有历史以来,每一个做皇帝的,都有很好的思想,到今天还是这样子,世界还是这样子。若是你有高深的道力,可进可退。我也可以到世间做一点事情,也是可以,我不愿意做,我就退回来。退回来也是自在的,向前进也是自在的。所以说起来,观察这件事,还是修行好。这是得现法乐住。这是第一。第二这是说得智见,得智见就是得天眼通。在禅定里面得天眼通。当然其他的五通也可以得到。其他的四个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得到,只是举出来一个天眼通就是了。

所以这底下第三科「生分别慧」。「云何修定生分别慧?」。前面得现法乐住和得这个天眼通,这是通于有漏、通于无漏,也就是凡夫也可以,圣人也可以,通于凡圣,现在这底下「生分别慧」,这不是凡夫了,这是圣人。就是得到圣人的智慧,得到圣人的智慧,这一科,是「云何修定生分别慧」。说是我们修学禅定,我的目的不是为享受快乐,也不是为得神通,我是为得圣道、为得圣人的智慧,能够通达、能够观察、能够分别宇宙间的真理,能有这种能力,我希望得到这个智慧。那是怎么个情形呢?什么叫做修定生分别慧呢?这句话怎么讲,你给我讲一讲,我听一听,这样意思。这是问,这底下面答。

「谓谛现观预流果向方便道中所有修定」,这是说谓谛现观。这个「谛」,是什么呢?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对于这个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你能够现前分明地观察。这个「现」,叫做现前。或者这个「现」字怎么讲呢?现者,出现的意思,就是圣人的清净无漏的智慧成就了,能够分明的观察真理。什么叫做苦谛?什么叫做集谛?什么叫做灭谛?什么叫做道谛?他能观察的非常清楚,能认识真理,这叫做「现观」。

「谓谛现观」,就是对于真理能够很分明的、很明了的观察,那么这就是圣人的智慧。得到圣人的智慧,就能够见到真理、能够见到法性,就是这样的意思,那就叫做「分别慧」。而这里这个无分别慧,还是有一个范围的,不是普遍地说的,指谁说呢?是「预流果向」。预流果,印度话的梵语叫做须陀洹果,翻作中国话叫做预流果。

「预」,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参加』的意思,这个团体怎么怎么好,我参加这个团体,叫做「预」。现在这里说是,这都是圣人,这些都是圣人,我现在也是圣人了,我参加到圣人这一类里面了,「流」者,类也,这一类里面,我参与在圣人的这一个团体里面,这一类的人里面,不是凡夫了,所以叫做「预流」。

还有一个意思叫做『先』。最在前,他最在前面,不是在后面,他是最在前面的。说是圣人有很多,有佛、有菩萨、有辟支弗、有阿罗汉、有四果、有三果、有二果,有很多很多的圣人,但是这个圣人,他是最先参与圣流的,他最先,没有人比他最先的,所以叫做「预流」。这样说就叫初果,初果圣人是最初参与,以前不是,以前是凡夫,这个时候参加到圣人的境界里面去了,不是凡夫。

预流果,这个「果」字,就是预流果的这个境界到这里圆满了,就是果。果在这个地方,我们没有学过《俱舍论》,学过《俱舍论》这个事情就会容易明白。这个地方,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四个位次、四个阶级。四个阶级,初开始是修四念处,进一步就是四正勤,四正勤就是精进的意思,精进的修四念处,这个时候就叫做『暖』。四如意足是就是得到禅定了,这时候叫做『顶』。

暖、顶,这个『暖』就是温暖的暖,就是不是冷的,是温暖的。这个什温暖么意思呢?这个暖,是温暖,由逐渐的、逐渐的加热,加到极点就是变成火了,就出了火,火是热到极点了,高温。这个火就是譬喻圣人的智慧,圣人的智慧用火做譬喻。我是凡夫,我修四念处,我精进地修行,我这时候这个智慧不是圣人,不是圣人的智慧,但是有相似,与圣人的智慧相似,这个火也是热的,那个温暖的暖也是有一点热。这个温暖的暖和这个火有一点相似,就表示说我现在修四念处,我精进地修行,我这时候这个智慧不是圣人,但是和圣人的智慧有一点相似,所以叫做『暖』。

『顶』,就是这个暖的智慧又高了、又进步了。就像什么似的,人在山下向山上走,走到山顶上去了,走到山顶上去,四面八方看得很清楚。这个时候对于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看得很清楚,是这样意思。『暖』是四正勤,『顶』是四如意足。

『忍』,这个忍位的时候,就是从顶这个位次再向前进步,再向前进步的时候,就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就是不退了。他到那个程度的时候,他的程度只能向前进,而不会向后退了。暖、顶的时候,有可能还会向后退,精进修一修,不修行了,这有可能这样子,但是到忍的时候就不退了。所以到了忍的时候,这个修行人决定不会到三恶道去了,到了忍位的时候。而这个『忍』是什么呢?在三十七道品里就是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根,这是忍。

『世第一』是五力。五根,五力,头一个是四念处,第二个是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是暖、顶、忍、世第一。到『世第一』这个时候,在时间上说只是一刹那而已,一刹那就是到了初果向。初果向这个地方,佛的智慧,给这个修行人安立的位次,谁叫做初果向?就是向初果去了,向初果去的是谁呢?不是暖、顶、忍、世第一,不是!是这个…世第一,一刹那就入了圣道了,一刹那间这个火就出来,这个暖是温暖,世第一是一刹那就入到圣位,就是圣人的智慧就出来了,这是圣人了。圣人了,这时候一共有十六刹那,一刹那、二刹那,是一刹那、一刹那,前十五个刹那,这十五个刹那,叫做预流果向,就是预流果的因,到了第十六刹那就是预流果,这样意思。

这样意思,是这个预流果向、预流果都是圣人。头一个刹那,一共是十六个刹那,也说叫做十六心。心意识的心,十六心。十六心这个地方是什么呢?就是第一个刹那这个心,叫做苦法智忍,十六心都有名字的,第一刹叫做苦法智忍,第二刹那是苦法智,头一个是忍,第二个是智。

我初出家的时候,在佛学院里面听老师讲《四教仪集注》,《四教仪集注》就说到这个事情,这十六心的名字,我不懂,我不知道什么叫做苦法智忍?苦法智,不明白呀,不大懂。我先讲这个『苦法智忍』,苦法智忍,讲这四个字,这四个字,什么叫做『苦』呢?就是苦谛。什么叫做苦谛?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就是三苦、八苦、无量苦,这就叫做苦谛。这个苦谛其实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就是有了色、受、想、行、识身,众生就是有这种事情。

苦法,第二就是『法』,这个法是什么呢?这个法是佛的大慈大悲,依据这个苦谛为我们讲出来的这种教、这种佛法,讲出来的法,就是讲这苦谛。佛用佛的语言,也就是我们能明白的语言,讲这个苦谛。这是生苦,这是老苦、病苦、死苦…各式各样的苦。又是行苦、坏苦、苦苦…各式各样的苦。这个从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三界里面的六道众生都是苦,我们认为荣华富贵是乐,但佛说那都是苦。这个佛就是判定了,三界之内通通都是苦,没有乐可言的。就是这样,佛用语言这样讲,这叫做『法』。头一个是苦谛,第二是法,佛开示我们苦谛的事情就叫做『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