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三、三三摩地(分二科)癸一、牒
∵复次三三摩地者,
∵「复次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这在本论的〈本地分〉第四大科「三摩呬多地」,这一大科里面有「标列」、有「随释」。这个「随释」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安立」,第三科「作意及所缘」,第四科是「摄诸经宗要等」。现在的文就是在这第四科里面。第四科里面这个摄宗要一共分十五科,第一科是「八解脱」,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三三摩地」,这一科。
∵「复次三三摩地者」,这是问,这里叫做「牒」,就是前面曾经说过,这里面再把它标出来,就叫做「牒」了。
∵∵癸二、释(分三科)子一、别辨相(分三科)
∵丑一、空三摩地(分二科)∵寅一、征
∵云何空三摩地?
∵这以下是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别别的说明这「三三摩地」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空三摩地」,第一科是「征」。
∵云何叫做空三摩地?这是「征」,底下第二科解「释」,先「略标」。
∵∵寅二、释(分二科)卯一、略标
∵谓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心住一缘。
∵这个远离有情命者,远离养育者,远离数取趣等,这个名词我们以前曾经讲过了,就是无我的意思。「远离」就是无,底下这几句话就是我,无我的意思。
∵「心住一缘」,这是解释这个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等持,等持就是心住一缘的意思。这个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上面。一个所缘境,这里说无我…这空三摩地其实就是无我三摩地,就是安住在无我的道理上面。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我是不可得。这个我是因执着而有的,我本来是没有,为什么有呢?是因执而有。现在观察所执之我是没有的,就安住在无我上面,就叫做「心住一缘」。
∵我们通常静坐的时候,修奢摩地,或者安住在息上面,以出入息这个息作所缘境,这是一个事、一件事。现在这个「心住一缘」是一个理论,是一个理性,就是无我的道理。先毗钵舍那,观察我不可得,然后就安住在这个无我的境界上,是这样的意思,叫「心住一缘」。这一段文,我们上一次解释过。
∵∵卯二、广辨(分二科)辰一、举种类(分二科)巳一、总标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这前面这一科是「略标」,这以下第二科「广辨」。这个空三摩地这个要义,就用这几句话标出来了,底下是「广辨」。先举它的种类,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这是「总标」。
∵「当知空性略有四种」,这就是标出来它的类有这么多,就是有四类。底下就是「别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察空」。
∵∵巳二、别释(分四科)午一、观察空
∵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我所等。
∵这个「空性」,无我就是空,但是在这里,这个「空性」一共有四种不同。四种不同,那四种呢?
∵第一种就是「观察空」,什么叫做「观察空」呢?「谓观察诸法空无常乐」,那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修止观的时候(行住坐卧,都可以修止观,但还是坐着比较好,经行也可以),是「观察诸法」,就是闻思修的智慧,来观察这个诸法。「诸法」是什么呢?主要是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主要是自己的这个生命,生命就是色、受、想、行、识。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法是「空无常乐」,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诸法是空的。怎么叫做「空」呢?就是没有常、没有乐。
∵我们的分别心,凡夫的分别心,常是以自己的希望,当作真实。自己的希望、自己的愿望,是希望常,希望是乐,那么就认为真实是这样了,这是一个错误。现在修行这件事呢?就是不可以虚伪,就是要真实,要观察诸法的真实相。真实相呢?是无常的。这色、受、想、行、识很明白的只有老病死,有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他并不是常恒住不变异的,所以是没有「常」,所以叫做「空」。这个空这么讲,就是没有。在这件事上,没有那样东西,在五蕴上没有一样东西。五蕴是有,但是你认为说是常,这是不对的,那里面没有常,叫做空。
∵第二样呢?是没有「乐」。我们认为这五蕴是快乐的,但是里面都是苦恼,没有乐。都是…不是苦苦,就是坏苦,再不然就是行苦,所以这里面没有乐,这就叫做空。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苦的,这样思惟观察。
∵「乃至空无我,我所等」,这个「乃至」说是经过了,中间还有事情不说了,就是略过去了。「空无我,我所等」,就是观察这色、受、想、行、识是空的,为什么原因呢?因为里面没有我,没有那个常恒住不变异的,那个有主宰作用的这个我是没有。没有我,也就没有我所。我所有的东西,就叫「我所」。那么那个「等」字,就是那个净;或者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也就是那个「乃至」所略过去的净。认为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清净的,是美妙的。现在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污秽的、是丑陋的、是不美妙的,那么这就是修四念处了嘛,不是吗?这样子,这就叫做「观察空」。这个观察空这么讲,这么样意思。
∵这个底下这个《披寻记》的文念一下也好。
∵∵《披寻记》四一四页:
∵观察诸法空无常乐等者:诸行生灭,是故无常。有漏粗重,是故无乐。除蕴体外,余不可得,是故无我、我所。等言,等取不净应知。此观察空,亦名应所修空,由于内外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
∵「观察诸法空无常乐等者:诸行」是「生灭」的,「是故无常」。有漏是「粗重,是故无乐」,这粗劣、沉重不是微妙的,所以是苦恼的境界,所以是无乐,前面也讲过。
∵「除蕴体外,余不可得」,在这个五蕴里面没有常乐,就是离了五蕴之外,也是没有常乐我净的,「是故无我、我所」。
∵「等言」,那个「等」那个字,「言」就是那个字,「等」那个字说什么呢?「等取不净」,就是那个不净的意思。这个身体也没有净,应知。
∵「此观察空,亦名应所修空」,一切佛教徒都应该修学这个观察空的。
∵「由于内外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这里面有内空,有外空,由二种境界观察修习故,下面有解释。
∵∵午二、彼果空
∵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
∵「彼果空」,这个观察空是这样意思。这个「观察空」,由这个字面上的意思呢?是这样修行的意思。这样修行的意思,后面还有一番解释的,这是第一番解释。这四种空,这是第一番解释,后面还有解释。
∵这两番解释对照起来,前面这一番应该说是圣人,已经得证圣道了的人,得证圣道的人;这「观察空」似乎是还在学习的阶段,那就是有学圣者,初果、二果、三果。这有学圣者他就这么样修行,「观察空」。
∵「二、彼果空」呢?那就是得阿罗汉果了,是无学的圣人。这个无学的圣人那是怎么回事情呢?
∵「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这叫做彼果。「谓不动心解脱」,这个彼果空,这个「果」应该是个结果,就是满愿了。你希望那样子,最后是成功了,叫做「果」。到果的时候也是空,是什么呢?谓那个阿罗汉果,他能够「不动心」,他能够在一切的境界上自在,没有击缚,你不能够给他压力的,所以叫做「不动心解脱」。
∵什么叫做「不动心解脱」呢?「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他的心、他的内心没有贪,没有贪瞋痴的烦恼,一切的烦恼都是无余断,没有残余了,完全清除了,那么这就叫做「不动心解脱」。因为没有烦恼了,所以他的心能不动,一切境界不能动摇他。断除烦恼了,所以叫做「不动心解脱」;没有烦恼了,所以叫做空。没有烦恼,所以叫不动心解脱。若是不解脱,就是动。不解脱就是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动。所以没有烦恼,叫做「不动」。
∵这样说这个「彼果空」,就是没有烦恼叫做「空」。把烦恼断除去,叫做「空」。
∵∵午三、内空
∵三者、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
∵这个「彼果空」应该说是总说的;这底下「内空」和「外空」就是分别说的。这样子总、别合起来就是三个空。
∵「三者、内空」,什么叫做「内空」呢?「谓于自身」,就是你自己,你自家的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是「内」。
∵这个身体怎么叫做空呢?「无计我、我所」,没有所执着的我、我所,没有这样的烦恼。没有我、我所了,所以也就没有「我慢」。因为有我,心就高慢起来了,高举叫「我慢」。没有我了,也就没有我慢。
∵「等一切僻执」,一切这个邪僻的执着,一切错误的执着都没有,这就叫做「内空」。
∵这个「内空」就是观察这个自家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我所、我慢、我爱、我见,这一切都没有。
∵∵午四、外空(分三科)未一、标相
∵四者、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
∵「四者,外空」,这是第四科「外空」。「外空」分三段,第一段是「标相」。什么叫做「外空」呢?「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对于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观察这五欲是空的。什么叫「空」呢?对于这个五欲没有「欲爱」,没有爱着心、没有…不希望、没有染着。这个「欲」是希求的意思,不求!这个「爱」是染着,没有染着心。为什么观察五欲就没有欲爱呢?因为五欲是无常的,也是苦恼,也是不净,观察它是空的,所以就没有欲爱了。
∵这样子观察空、内空、外空,和这个《般若经》说的那个「空」不一样,和那个空是不同、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是内空,这是外空,外空是「标」,底下第二科是「引经」。
∵∵未二、引经
∵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
∵「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就像这经上佛说,「说:我已超过」。已经「超过一切有色想故」,这个「超过」这个话呢?也就是解脱的意思,解脱了一切有色的想。这个下面有解释,「有色想故」。
∵「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对于这个五欲,名之为「外」。观察这个五欲都是无常的、是苦的、是污秽的、是不净的、是空的。这样子「作证」,这个「作」就是修行的意思,因修而证。你不努力,没有这回事,你不创造就没有这回事,所以叫做「作证」,因作而证。
∵「具足住」,就是圆满了,圆满的成就了对于色声香味触没有欲,也没有爱,不希求它,没有欲。为什么不希求呢?我不染着这件事,「于外空身作证具足住」。
∵「乃至广说」,这个在经上说的很多了,说到这个五欲,犹如毒蛇,怎么怎么…,很多事情。
∵∵未三、释义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这底下是第三科是解释,「释义」,解释这个外空的道理,也是解释前面这个经的文。
∵「此中缘妙欲想,名为色想」,这个色想、「超越了一切色想」,什么叫做「色想」呢?这是「缘妙欲想」,就是我们的心在攀缘美妙的那个欲想,美妙的色声香味触,认为色声香味触非常的美,是常乐我净的,是非常的美。就是那样的染着心,叫做「色想」。
∵「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这样的你认为色声香味触是美妙的,你就会生起贪欲心,所以「此想所起贪欲」。现在因为观察外空,这个贪欲心断了,观察它是不美妙的,就是把这个贪欲心就断了,这个时候叫做「外空」。这个是很…这《阿含经》上也是有这种意思。
∵「说为外空」,「内空」是观身无我,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外空呢?色、受、想、识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所以是外空,就把这个烦恼没有了,外空。
∵∵辰二、明方便(分二科)巳一、思惟内外空等(分二科)
∵午一、于内外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或时作意思惟内空。
∵「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意思惟外空」,前面这是辰一是「举种类」,举这个种类,就是举出这四个空。这四个空是已经得证圣道的圣人,是这样子。这个「观察空」是在修因的时候,已入圣道的时候,这个初果、二果、三果这个观察空;这个「彼果空」、「内空」、「外空」,那就得阿罗汉果以后的境界。合起来有四个空。
∵现在这以下第二科「明方便」,「方便」就是修行的意思。前面是圣人,圣人已经成就了这四种空,那么我们不是圣人,怎么办呢?我们也可以这样修行,所以叫做「方便」。这个「方便」,就是采取行动去修行去,是这样意思。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内外空等」,分二科,第一科于「内外空」。
∵「又修行者」,就是由这个生死凡夫感觉到生死是苦,要发心修行的这个人。修行的时候,怎么修行呢?
∵「由彼果空」,由于仰慕圣人的那个果空的高尚,是个大自在的境界,就是学习圣人的果空。
∵「或时作意思惟内空」,这个时候自己心里面就思惟观察这个色声香味触是空的。这当然是在奢摩他里面这么思惟。「或时作意思惟内空」,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我的,这样观察,这样学习。
∵∵午二、于彼空性
∵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
∵「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前面是内外空,这底下是「于彼空性」,第二个。「由观察空」,观察空是个名词,底下正式解释「观察空」。
∵「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故,心俱证会」,由于你仰慕这个圣人的境界,你有这样的愿,这是第一;第二、你能采取行动去这样修行去。「由此力故」,这个「力」一个愿力,加上一个修行的力量。
∵「心俱证会」,这个内空也好,外空也好,彼果空也好,你完全证悟了,契会了,成就了,这样意思。
∵∵
∵巳二、思惟无动(分三科)午一、标应作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
∵「设复于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前面是「思惟内外空等」,这底下第二科「思惟无动」。「无动」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应作」。
∵「设复于此」,假设这个修行人,于此内空、于此外空没有证会,没有成功,没有得圣道,没有成功。
∵「便应作意思惟无动」,那你就应该在奢摩他里面去思惟观察这个无动的境界,应该这样修行。
∵这是「标」,底下解「释」这个「无动」。
∵∵午二、释无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
∵「言无动者,谓无常想,或复苦想」,这个「无动」,不动摇。「谓无常想」,你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声、香、味、触都是无常败坏的,你能这样观察思惟。「或复苦想」,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恼,色、声、香、味、触也是苦恼的。
∵「如是思惟」,你能这样思惟。「便不为彼我慢等动」,你就不会为那个我慢的烦恼所动摇,不会自己高慢起来瞧不起别人,没有这种想法。因为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这个五欲的境界也是无常败坏的,所以也不为欲所动。这个是断了烦恼,就能够不动。怎么样才能断烦恼呢?修这个无常想,修这个苦想。这个无常的道理是决定的,所以你就能断烦恼。所以苦也是决定是苦的,所以你再不去爱着它了,所以能够无动。
∵这个经和《阿毗达磨论》也提过,佛教徒由无常想、苦想断了欲,而得到四禅八定的时候,不容易退。这个外道不是,外道容易退。原因就是佛教徒有无常和苦的智慧,所以所成就的禅定就是「不动」,不容易退转;外道就不是,外道就容易退转。
∵这是无动,这里面有这么多的意思。
∵∵午三、结证会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便于二空心俱证会。
∵「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前面是解释「无动」,这底下第三科「结证会」。由于那个修行人他修无我观、修无常观、修苦观,修无我观(应该是:不净观),终究有一天成功了。成功了呢?就「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就你就不会执着有我、我所,也不会执着有我慢的这些烦恼。
∵「乃至广说」,「广说」就是他不会执着五欲是快乐的,他不会执着是美妙的,这些事情。
∵「动其心故」,不会为这么多的烦恼动摇你的内心,你的清净心。
∵「便于二空,心俱证会」,那么这位修行人,也就和那个阿罗汉一样,内空、外空也都证会了。这个「观察空」、「彼果空」也都证会了,也都成功了,会合了。这个「会」,是契会。「会」者,合也,与我们的内心来相合。像我们发心用功修行没成功的时候,他就是不合。这个五欲的境界出现的时候,观察这个欲是无常的,是败坏的,这个心就不动了,这就是合。但是我们想要观察是无常的、是败坏的,观察不来,他就是不合。不合呢?这烦恼就动了。
∵∵丑二、无愿心三摩地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
∵「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这前面这是二番解释这个「空三摩地」。二番,头一番是圣人;第二番是凡位修行,也成功了,也变成圣人了。这是第一科「空三摩地」说完了。
∵这样解释这个空三摩地,应该是很容易明白,就是修无常观、修苦观、修不净观、修无我观,就是修四念住嘛!这样子就成功了。
∵这上面加上一个「外空」,修这五欲的境界也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坏、修苦观、修不净观、修空观,这样子。
∵这底下第二科是「无愿心三摩地」。「云何无愿心三摩地?谓于五取蕴,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无愿心三摩地」,这个「三三摩地」,第一个「空三摩地」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个「无愿心三摩地」。怎么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呢?
∵「谓于五取蕴」,就是说这个色、受、想、行、识,叫做「五取蕴」,这个「取」是染着的意思。这个五取蕴是因为有染着心,才有这个五蕴,你才有色、受、想、行、识的;有了色、受、想、行、识的蕴,又会生起染者心,所以叫做「五取蕴」。若是无漏的五蕴就没有取了,就没有染着心了。
∵「思惟无常」,这「无愿心三摩地」怎么修行呢?就是对于这个五取蕴,你观察思惟它是无常的,观察思惟它是苦。你这样观察呢?「心住一缘」,就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因为它是无常、苦,你就不希求了,就有厌离心了,所以叫做「无愿心三摩地」。这「无愿」原来就是这么意思,我不希求、我不高兴这个东西,我不欢喜,因为它是无常的,它是苦,三界内的五蕴都是这样子。那么「心住一缘」,那就叫做三摩地。
∵这个无常…修无常,修苦,有这么多的作用。空三摩地也是这样子,无愿心三摩地也是这样子。
∵这心三摩地…这个前面空三摩地里面没有说心,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里叫做心。当然无愿,谁无愿?当然是心无愿。空三摩地是没有分别心,于境相应是没有分别心;这个无愿心三摩地有个「心」,它是有。窥基大师解释,空三摩地是在空的境界上;这个无愿心三摩地和后面无相心三摩地,都是在有的境界上成就三摩地的,有就有「心」,他这么解释。
∵这是修这个「思惟无常,或思惟苦,心住一缘」,那叫做无愿心三摩地。这无愿,这么样讲。
∵∵丑三、无相心三摩地(分二科)寅一、征
∵云何无相心三摩地?
∵这是第三个「无相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什么意思呢?这是「征」,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标相」。
∵∵寅二、释(分三科)卯一、标相
∵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惟寂静,心住一缘。
∵这也就是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的要义。「谓即于彼」,就是这个修行人,你在奢摩他里面的时候,「于彼诸取蕴灭」,这个「彼」,是指谁说的呢?就是「诸取蕴灭」,叫做「彼」。就是那么多的色、受、想、行、识,不现前了。无色、受、想、行、识了,叫做「诸取蕴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