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三、晓了果等(分三科)巳一、第一义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者,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

这个「三三摩地」,第三个「无相心三摩地」,它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相」,第二科是「引经」作证,第三科是「释义」,这个释无相心三摩地的义。分三科,第一科是「不低不昂」,第二科是「彼方便等」,现在是第三科「晓了果等」,第三科。

「又晓果、晓了功德者」,这个「晓了」,就是明了,明了这个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晓了」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这也是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里面的义。这一句话,这里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就是第一种解释它的义。

「谓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这个「无相心三摩地」是里面有什么样的功德?有什么果呢?这个「果」这个字我昨天说过,就是你所希望的事情满足了,满足了你的希望就是「果」。「功德」也应该是果,就是你满足了你的希望,究竟里面有什么样的好处呢?那就是功德。可是这里面又说到果,又说到功德,这个或者说呢?「果」是总说的,这「功德」是个别的说的。比如你得了阿罗汉果,这阿罗汉果里面有什么功德呢?你得了三明六通八解脱,有各式各样的功德,这个功德就是分别说出来,也可以这样解释。但是这里的说法呢?你看它怎么讲的?

「谓烦恼断究竟故」,就是得到了、你成就了「无相心三摩地」的时候,你这个人的烦恼是断除去,达到了究竟的程度。比如初果也能断烦恼,二果也断烦恼,三果也断烦恼,但是没有究竟。到四果阿罗汉呢?烦恼断究竟了,所以这是一种。

「现法乐住究竟故」,这个「现法乐住」在《大毗婆娑论》上解释就是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里面有乐。「现法」怎么讲呢?就是你现在的生命体里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在现在的生命体里面有禅定的乐。你安住在这样的三昧乐里面。这个三昧乐呢?「究竟故」,比如说只是得一个未到地定,也有乐但是不究竟;只得个初禅那也是不行,得初禅,只得初禅。他能够不但是初禅,也不但是二禅,也不但是三禅,也得到四禅了,就是「现法乐住究竟故」。

这叫做是「第一义」,就是第一番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

这是「烦恼断究竟故」,这是断了烦恼。断了烦恼当然一定是有无我、无我所的智慧,一定是有这样的智慧。包括无常的智慧,那么这是智。「现法乐住」是定。一个定、一个慧,当然也有戒。若总说呢?就是果;别说呢?就是成就了无漏的戒、定、慧,就是他的功德。这样说,「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都是果,也都是功德,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是「烦恼断究竟故」是果;那「现法乐住究竟故」是功德,这样解释或者也可以。我看这二句话都是果,都是功德,比较好。

∵∵

巳二、第二义(分二科)午一、标

又复灭、道,俱应晓了。

这是「第二义」,「第二义」分二科,第一科是「标」,这是「标」。前面说是「烦恼断」和「现法乐住」是他的果上的功德。

说「又」,还有不同的说法,是什么呢?就是「灭、道,俱应晓了」,这个「灭」,苦、集、灭、道的这个「灭」就是第一义谛。这个第一义谛他「晓了」,你有那样清净的智慧与第一义谛相应了,能证悟了第一义谛了,这是晓了。「道」,道是什么?就是戒、定、慧就是道,八正道就是道,三十七道品是道。这二种圣法都应该「晓了」的,这样子也叫做无相心三摩地的果、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的。但是这句话是「标」,只是把他的要义显示出来,底下第二科再加以解释。

∵∵

午二、释

即此二种,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

这句话是解释。「即此二种」,「即此」是灭、道二种。「随其次第」叫做「晓了果」,就是灭谛叫做「晓了果」;道谛叫「晓了功德」。

这样说,用这个意思讲呢?那前面这个「谓烦恼断究竟故」,那可以说是「晓了果」;「现法乐住究竟故」是「晓了功德」,也可以这么样解释。因为烦恼断,那也就是你成就了清净的智慧,与灭谛相应,也可以这样的。但是「现法乐住究竟故」呢?和底下那个道谛来说,那个道谛比较广大一点,「现法乐住」只是说定。

∵∵

巳三、第三义(分二科)午一、标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

这个「晓了」这个字在这里面看,就是这个修行人得到了阿罗汉果,得到了无相心三摩地的时候,他有这个晓了的智慧,叫做「晓了」,可以这么讲。或者说是他用语言文字向别人表示,那也叫做「晓了」。自己晓了,令别人晓了,那都可以名之为「晓了」。这《披寻记》有解释。

「又谛现观阿罗汉果,俱应晓了」,那么这是第三义,第三种解释「无相心三摩地」的功德。这个「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但是简单说就是个灭谛。灭谛,这一切圣人所觉悟的无为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一切贤圣所通达的这个无为就是灭谛,也就是个真如。「现观」呢?这个「现」就是也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当前。当前你的智慧,能与那个真理,能与那个无为法能够相契,叫做「观」,那叫做「谛现观」。

这个「谛现观」这当然到圣位的时候才有,这个没有入圣位之前只是学习,那是前方便了。「阿罗汉果」,这第一个是谛现观,第二个是阿罗汉果。若是由初果、二果、三果、三果、四果,这四果里面提一个阿罗汉果。这个谛现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有的。都是有,而现在在四个果里面、四沙门果里面只提到阿罗汉果。「俱应晓了」,你都应该通达无碍,你都是应该明白的。这就是无相心三摩地的果和功德。这是第一义是「标」,底下加以解释。

∵∵

午二、释

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于阿罗果,名晓了功德。

这个「于见道位中」就是「谛现观」。「谛现观」当然主要是你成就了无分别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见到了那个无为法的真谛了,那个真谛、那个第一义谛了。这样还是以见理,断感证真,这个证真名之为「果」,这是最重要的一部份;其余的一切功德,叫做「功德」,有这样的意味。

「于见道位中,名晓了果」,这样说就是这个「谛现观」就是见道位。这个见到这个真谛理当然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有,到第四果是圆满了。可是初果的时候,他是最先成就谛现观的。四个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个果里面,初果是最先,它最先成就谛现观,是这样意思。所以给它个名字叫做「晓了果」。「于阿罗汉果,名晓了功德」,那就是谛现观圆满了,而且还有其他的功德的。这是「第三义」的解释。这个《披寻记》上面的解释念他一下:

∵∵

《披寻记》四一六页: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等者:谓即于彼作证法中,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彼作证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别。初二差别,唯约阿罗汉果为释,文易可知;第三差别,约四沙门果释,由谛现观通得前三沙门果故。依自所证能为他说,是故于见道位,名晓了果。阿罗汉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已作证,是故于彼名晓了功德。

「又晓了果晓了功德等者:谓即于彼作证法中」,所成就的功德法里面。「诸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这么样讲。这个《披寻记》这样解释叫做晓了。这个「解脱智」那当然是这个圣人所成就的那个清净的智慧,叫做「解脱智」;凡夫有烦恼还有击缚,他的智慧不能称之为解脱智。「广为他说,宣扬开示,是名晓了」。

「彼作证法,果及功德有三差别」,「彼作证法」,就是他所成就的法,就是果和功德是他所成就的,有三种差别。

「初二差别,唯约阿罗汉果为释,文易可知」。「初二差别」,头一个呢?就是「烦恼断究竟故,现法乐住究竟故」,这是第一。第二就是灭、道,「随其次第名晓了果,晓了功德」这是第二,这是前二种。前二种是「唯约阿罗汉果」解释的,这前二种都指阿罗汉果说的,这个「文易可知」。「第三差别,约四沙门果」解释。

「由谛现观通得前三沙门果故」,这个「谛现观」,这句话不但是阿罗汉果、也通于前三果,前三沙门果也都成就现观了。这样说这个「谛现观」就表示是前三果,加上阿罗汉果,四个果都有了。

「依自所证能为他说,是故于见道位,名晓了果。阿罗汉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已作证,是故于彼名晓了功德」,这里面这么样解释这个「晓了」。

∵∵

子二、释得名(分三科)丑一、空性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

这是第二科「释得名」,前面是「别辨相」。这个「三三摩地」第一科是「别辨相」,就是个别的解释「三三摩地」的相貌,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地,这三个三摩地「别辨相」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解释三三摩地的得名,他这个名称是怎么得到呢?怎么来的呢?「得名」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空性」,先解释空性,也就是「空三摩地」,空三摩地得名的一个原因。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在这地方没有那样东西,由此道理就是观之为空。这样说呢?就表示不是完全空掉了,这样意思,「观之为空」。比如说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所执着的我是没有的;但是色、受、想、行、识还是有。「若于此处」,在此五蕴里面,在色、受、想、行、识里面,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没有彼所执我的东西,所执之我是没有的。

「由此道理观之为空」,当然这样呢?也要你有这样的智慧去观察,你才能把所执之我空掉了,这就叫做「空性」。这表示不是完全空掉,五蕴还是有。

底下这个《披寻记》:

《披寻记》四一六页:

若于此处至故名空性者:于自内身无我、我所故观为空,是名内空。于外五蕴实无可爱,故观为空,是名外空,义如前说。今此总说彼空道理,是名空性。

「若于此处至故名空性者:于自内身无我、我所故观为空,是名内空。于外五蕴实无可爱,故观为空,是名外空」。「于外五蕴」,于外面的其他的色、受、想、行、识,和其他的色、声、香、味、触,也没有可爱着的东西,所以叫做「观为空」。因为爱就是苦,所以就不值得爱了,所以也就是没有乐,「是名外空」。「义如前说」,前面观那个外空,前面讲过了。

「今此总说彼空」的道理,彼空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若于此处无有彼物」就叫做空,这很简单。「是名叫做空性」,空的道理就是这样子。

∵∵

丑二、无愿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

这第二科是无愿心三摩地得名的理由。「即所观空」,即所观察的色、受、想、行、识是没有我的。在这个地方「无可希愿」,没有值得欢喜、没有值得爱、没有值得希求的。这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是必朽之物,是一定是要败坏的,是苦,「此是苦」,这样说呢?就是没有值得希求的,那叫做无愿,「故名无愿」。

这个「空三摩地」当然这是要这样修行,你静坐的时候,思惟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要这样思惟。思惟成功了,开始的时候是得初果须陀洹,最后到阿罗汉果。可是不但一个空三摩地,还有一个无愿心三摩地,可见无愿心三摩地也要修的,还要修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个无愿心三摩地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是苦、是不净,这样子使令自己的心,不愿。说我将来我多做功德,将来能够得一个尊贵身,我在人间或者到天上去,这不是无愿心三摩地,这是有愿了,那是有愿而不是无愿。这个若是修圣道的时候要修这个无愿心三摩地,这个就是在静坐的时候除了修空三摩地之外,还要修这个无愿心的,观察这色、受、想、行、识生厌离心,不希求这个东西,要有这样的想法,「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

这个在这句话里面,和前面的解释,在文句上有一点不一样,看这个《披寻记》上说。

∵∵

《披寻记》四一七页: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等者:所观事中,空无我、我所等,唯是无常苦所摄受,深为厌逆,故无希愿,是名无愿。

「即所观空无可希愿等者:所观事中,空无我、我所等」,「所观事」,所观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事里面是空的,没有我、没有我所,叫空。

「唯是无常苦所摄受,深为厌逆」,这个「摄受」,在这里说有个积聚的意思。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有什么好东西呢?就是积聚一个苦,积聚不净,是不净的积聚。「深为厌逆,故无希愿,是名无愿」,叫无愿心三摩地。

这个无愿心三摩地也是…这也就是修不净观就是这样意思了,就是无愿心三摩地了。修这不净观、修这无常观、修这无我观,也都通于无愿心三摩地。

若是我们…这个小乘佛法,我们读《阿含经》,也都是观一切法是无常的,这个无常这句话是刹那生、刹那灭,总是败坏相。但是也有一个意思,一切法都向于灭,这一切法生起了以后,他就是逐渐的、逐渐的向于灭、向于寂灭。说现在发出来一个声音来,这个声音或者几刹那的存在,以后就没有了,没有什么呢?就是向于寂灭了。也可以说这个声音入了涅盘了,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里面去。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子,都是向于灭的。他没有入于寂灭之前,也是刹那生灭变化的,这无常观里面有这样意味。

现在这里说「所观空」,所观空里面…这个无常观表示一切法都是向于灭,那么就是没有可爱乐的东西了,也有这个意思。说是它没有灭,它还存在,存在它也是刹那变化的,它都是苦恼的境界。是个大不净,是个不净的,是一堆不净物积聚在那里,也是无可愿,无可希愿的,这样子叫做无愿心三摩地,应该这样观察。我感觉这样观也是很好,也很有意味,也很有意思。

∵∵

丑三、无相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这第三「无相心三摩地」得名的原因。「观此远离一切行相」,这里昨天我们说过,他不是说一切法当体即空,不是这样说。是说一切法是无常的,向于灭的。这样说呢?到灭的时候,「彼取蕴灭」,这五取蕴灭了,灭了以后,就是无生无灭的境界了。这个无生无灭的境界里面,「远离一切行相」,一切行相都是不存在了,就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这个空相,「是故空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个意思。但是他不说「色即是空」,不这么讲。「观此远离一切行相」了呢?一切行相在这个不生灭、这个真如性上是不可得的。「故名无相」,这叫无相心三摩地。

∵∵

《披寻记》四一七页: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等者:此谓涅盘,唯有为灭之所显故,由是说言远离一切行相,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

「观此远离一切行相等者:此谓涅盘」。这「观此」,我刚才说是真如,现在说是涅盘,涅盘就是真如。这个涅盘是「唯有为灭之所显故」,一切有为法都灭了,灭了以后就是无一切相,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显示出来涅盘的境界。这个涅盘是什么意思呢?一切有为法都灭了,那叫做涅盘。

说阿罗汉他在最后心的时候,他的色、受、想、行、识一刹那间灭了,第二刹那不生,没有色、受、想、行、识现起来,那么就是有为法灭了。灭了以后,所显示的就是无为的境界。当然对有为说无为,所以有这样的语言。这样子有为法灭,所显的就是涅盘。

「由是说这远离一切行相」,这个「行」就是一切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的活动都不见了,都灭了。「依此建立无相三摩地」。

这样子如果我们没有得涅盘,我们连初果也没有,我们可能还都是在外凡,如果常常静坐,还是在外凡的境界。在外凡的境界,我们太肤浅了,但是也可以观这个无相的境界。你比如说那个有少少的水放在锅里面,烧红了的那个锅,这个水,在里面烧烧水,它逐渐的、逐渐的这个水就没有了。那么你用这样的义,观察这一切,我们的生命,刹那生、刹那灭,灭灭灭…,最后没有了。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了,就变成个无相心三摩地。相似的境界,还不是三摩地,我们没有得三摩地嘛。你可以这样学习,可以这样观察。

说我们这个修三摩地、修奢摩他,修奢摩他能够寂静住,这很伟大、很了不起,很好、很好。但是你也修修毗钵舍那,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我不可得了,还有色、受、想、行、识,那么色、受、想、行、行、识是什么样的呢?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它是不净、它是苦、那么你对于它就不爱乐,没有染着,这是一个功德。再观察色、受、想、行、识刹那生、刹那灭,灭灭灭…,最后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了,犹如虚空,那么这就是变成无相心的境界了。

你可以这样思惟,这样观察,也是叫做这样安立。这个「安立」这两个字用得很妙。我们这个凡夫不修学圣道的时候,也是安立,就是安立贪、瞋、痴。总是认为这色、受、想、行识是可爱的、是清净的、是美妙的、是常乐我净的。即是心的分别嘛!心的分别就叫做安立。是你的心分别安立的,并不是那件事本身有那样的事情,那件事情本身没有这些事情,是你的心分别安立的。现在重新安立,以前的那个安立又不算数了,我重新安立,安立空三摩地,无愿心三摩地、无相心三摩地,还是安立。但是这个安立若成功的时候,心里面自在,没有苦恼,还是不一样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