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二、不彰彼负

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

住饶益有情戒分三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科是别释,第三科是总结。别释分十一科,现在是第八科好随心转。这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的内心里面有无我的智慧,欢喜随顺对方的心意而行,随顺对方的心意作事。这一大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标,第二科释类。这个好随心转分两类,第一个于所化有情,第二科于一切有情。现在是属于一切有情。一切有情里边分六科,我刚才念这段文,应该是从第三科讲,可是我念的是从第二科念的。「虽能催伏得胜」:这位菩萨当然他是大智慧,能够降伏对方,他能够得胜利,能超越对方。「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而这位菩萨虽然是胜利了,但是不显示对方是输了,不表示对方是输了。那么这可见菩萨的智慧不是平常人。平常人若是战胜对方了,就是要把对方毁辱一下的,表示自己怎么怎么了不起,但菩萨不这样,「而不彰其堕在负处」。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不自高举。

∵∵

列三、不自高举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

「彼虽净信生于谦下」:菩萨面对那一方面的人,他是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因为有信心,也就是有智慧了,所以他的内心不高慢,他「谦下」,谦虚卑下,他对菩萨表示恭敬。「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而菩萨自己所面对的人,对自己很恭敬,而菩萨自己不生起高慢心,当然也不现出来高慢的相状。没有高慢的态度,而实在心里面也不高慢。这是两科;不说对方堕在负处,自己也不生起高慢心。这个菩萨的好随心转,这个态度有这样的功德,有这种高尚的风度。下面是第五科,如应亲近。

∵∵

宿五、如应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

又随他心而转的这位菩萨,「于诸有情非不亲近」,对于所教化的众生,不是不亲近。「不极亲近」,也是亲近,但不是很热烈的去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和众生也是表示亲近的,也是和众生接近,但是要有时间性的,要是那个时候才可以接近,不是那个时候也不接近的。这看出来菩萨发大悲救护众生,但是他和众生的关系是这样的,「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用这么三句话,表示菩萨对众生的态度。

∵∵

看《披寻记》的解释:

「于诸有情非不亲近等者」:这句话是指这段文。「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事务言说,呼召去来,谈论庆慰,随时往赴,从他受取饮食等事」:这是说菩萨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谓诸菩萨随顺世间上的事务,世间上人情的来往,菩萨也随顺,不拒绝这些人情的来往。随顺世间上的言说呼召去来,我请你吃饭,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到什么地方,你请我到什么地方,菩萨也随顺这件事。「谈论」,是大家来谈话,就是有什么事情要讨论。还有「庆慰」,有吉祥的事情也祝贺,去祝贺这件事。「随时往赴」,随着那个适当的时间,也去应付这些事情。这下面举出一件事情来:「从他受取饮食等事」,也随顺他人,接受他人受取饮食等事,就是你请他吃饭,他请你吃饭这些事情。「是名于诸有情非不亲近」:这就叫作菩萨和一切众生,不是不亲近。这些事情也随顺人情,也是亲近,不是不亲近。

「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可是亲近是亲近,还是有一个限度的,不是无限度的亲近。「然若一切能引无义」:无义,没有功德而有过失的事情;这一切能引发过失的事情,这些事情「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那菩萨就不随顺这个补特伽罗的意思去作事了。这件事有过失,有罪过,菩萨就不随顺他的心意而作事情了。我曾经(我们不要说地点)在一个地方我遇见一个人,他驾车,我坐车,那对我算好意,驾车到一个地方去。他对我说一句话:「只要这件事有利可图,我就去搞这件事!」哎呀!我听完这句话,心里面大惊。那么现在这地方说出来,就是「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就是菩萨是好随众生心转的,但是有条件的,不是无条件,是这样意思。

但是我们读这个文,发觉佛菩萨告诉我们,就是拿我们当个小孩子似的,一样一样告诉我们,这事可以作,这事不可以作。说的很清楚,告诉我们这事不可以作。有的人初出家的时候,我们说出家人,不说在家居士;初出家的时候还可能还有一点谦下的心情:「哎呀!这件事对不对?这样作可以吗?」可能还有这个心情。等到出家久了,作事多了,没有这个心情,我愿意怎么作就怎么作。那符合戒律这件事,不管!不管它合不合戒律。我感觉到是有这件事的。但是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它是有限度的,不可以越轨,看出来!

我讲过《地持经》的菩萨戒本,就是昙无谶翻译的戒本;这是《瑜伽菩萨戒本》。我讲过昙无谶的菩萨戒本两次:第一次还有少少没有讲完就停下来了,第二次在福严佛学院讲是讲完了。这个昙无谶翻译的戒本也就是《瑜伽菩萨戒本》,但是它有点略。玄奘法师翻的这个是详细的翻过来,我们一对照就感觉到玄奘法师翻的详细,他没有略。那么我感觉到很好,我们藉这个学习《瑜伽师地论》的机会,我们受的这个菩萨就是注意的学习,很好。这个梵网经,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多数受戒的时候是以梵网经为菩萨戒本,不是瑜伽菩萨戒本。古代的大德,像天台智者大师和贤首国师都有梵网经疏,后来蕅益大师也有梵网经的合注,蕅益大师他自己说呢,同瑜伽菩萨戒本曾经会合了一下,这两个戒本会合。但是现在我们读这个瑜伽菩萨戒本,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但是我们现在读的它是先说明菩萨戒的大意,而后才解释菩萨戒一条一条的条文,我感觉到说得很详细,我们藉这个机会学习菩萨戒是很好。学习菩萨戒很好,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我们要承认我们是一无所知,我们受了比丘戒,比丘戒若不学也是不知道;菩萨戒我们不学也是不知道。但是我们中国佛教,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就是指菩萨说的,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事情。究竟怎么叫作菩萨呢?我们也是不知道。

我们若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主要是说无相的般若,证入第一义谛的境界,你这样子就能不退转于无上菩提。它偏于到第一义谛,在那方面来开示我们。但是菩萨戒是开示世俗谛,在世俗谛这个地方不可以作,这地方可以作,这是属于世俗谛,属于缘起。那么由于菩萨戒的开示,这就是清净的缘起。清净的缘起,前面有摄律仪戒,然后摄善法戒,然后饶益有情戒,分作三种。在这三方面表示初发心菩萨的相貌,初发心菩萨要怎么作法呢?那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的那个菩萨道,是两个相貌。那个是偏重于般若的智慧,这个是偏重于世俗谛。什么情形下,怎么样才是符合清净的缘起。这样子成就了般若波罗密,是圣位的菩萨。现在我们学的这菩萨戒,我看那样,是偏于对凡夫菩萨说的。这凡夫菩萨般若的智慧不够,所以很多事情由佛的智慧开示;哦!这样子!菩萨应该这样作,应该那样作。我们从这里才认识,这个凡夫菩萨是什么样的!而《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那就是圣位的菩萨。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当然也可以从初开始发菩提心,乃至到无上菩提,也可以这样分科。但是若读《华严经》的时候才知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乃至佛的境界,那种胜妙的境界是说的更多了。我们读那样的经的时候会知道,得无生法忍以后一直到佛的境界的菩萨的那种相貌。现在我们看这个菩萨戒,我感觉是初发心还没得圣道的菩萨。所以就告诉你,什么事情就是,「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是对我们凡夫菩萨说的,是这么回事。所以这个地方「然若一切能引无义,菩萨不随如是有情心转,是名于诸有情不极亲近」,这句话就是不极亲近的意思。∵

「若于是时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若于是时」,若是这个时候,「如其品类所应作者」,这个时候是属于戒法,属于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增上慧这里面,是闻所成慧的因缘,思所成慧,是修所成慧的因缘,各式各样的品类。「所应作者」,这是应该作的事情,我们应该拜佛,我们应该读经,应该修止观,这就是所应作者。「即于是时而相亲近」,这就是亲近的时候,大家集会修学圣道。「不以非时,是名亦不非时而相亲近」:「不以非时」,什么叫作非时?不是学习戒定慧,也不是学习闻思修,也不是说拜佛念经,不是这些事情,那就叫非时。这非时不亲近,大家不要集会,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是《披寻记》这样解释这句话。

∵∵

宿六、如应言说

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

前面第五科是如应亲近,如其所应才能亲近的;那不相应,就不要亲近。现在第六科,如应的言说,就是说话。前面是相接触,集会;现在对说话,这话应该怎么讲话呢?这里说出来了。「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从开始到最后,绝不当面「毁他所爱」,诃斥他所欢喜的事情。那个人欢喜这件事,你不要当面诃斥他所爱的事。「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也不要当面赞叹他不欢喜的事情,你不要这样作。随他心而转菩萨说话,要这样说话,就是这些事情。「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件事弥勒菩萨都告诉我们,「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这非情交这句话怎么讲呢?「情」者实也,真实的,就是大家是有诚信的朋友,「交」者来往也。没有诚心与你来往的人,他心不和你合的。他也同你来往,但是心里面和你是不一致的,就是不是真实的,心里面没有诚意来往,就是虚伪的。「不吐实诚」:那么你这位菩萨对这个人应该怎么办法呢?「不吐实诚」,你也不要把你心里的真实话同他说了,也不要这样子。「不屡希望」:那个非情交的人,没有诚意同你来往的人,他有可能供养你个红封,也可能给你一层楼,给你一个很大的礼品,也有可能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件事呀!你不要一次又一次希望他什么的,也不要对他有很多希望,「不屡希望」。「知量而受」:他若是给你,布施你什么什么的,你要知道量接受,你不要无限度的接受他的布施,不要!这事情真是‥‥。

我们看这个文上,这个菩萨好像又不是平常的菩萨,但是又好像了不起的菩萨,我读这个文。现在这样说,「于诸有情」,前面说是「虽能摧伏得胜于彼,而不彰其堕在负处」,那这个人的修养很可以了,这菩萨是有修养的人,有大智慧的人。「彼虽净信生于谦下,终不现相而起自高」,这是菩萨对于这些荣辱的事情不介意,不在乎这些事。这个人是有智慧有修养。但是下面看呢,这个「于诸有情非不亲近,不极亲近,亦不非时而相亲近」,这看出来,佛告诉我们,你受了菩萨戒,你和众生来往的情形要有个限度,那可见这个菩萨的程度又低了一点。这下面「又随他心而转菩萨,终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毁他非爱」,这也是智慧境界啊。下面说「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那就是这个菩萨的程度低了一点;这个佛菩萨告诉你非情交者,你不要吐实诚。这可见佛告诉这个人,告诉菩萨要这样作,「不屡希望知量而受」,可见这个菩萨还是有贪心的呀,佛告诉你你要知量而受,不要无限度接受他的供养。

∵∵

看这《披寻记》的解释:

「非情交者不吐实诚至知量而受者:谓诸菩萨于彼有情若识不识」:这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对于「彼有情」,彼一切有情,或者认识或者不认识,这样的情形都不一样嘛,各式各样情形。「一切等心,将护彼意随之而转」:不管认识不认识,你对待他们都要平等,心里面一样的。「将护彼意」,就是将就,爱护他的心;「随之而转」,随顺他的意思去活动。这个菩萨看这样,不违逆对方,尽量的随顺对方,不违逆对方的心意。「故不现前毁他所爱,亦不现前赞他非爱」:你若这样作,他就烦恼了;他不高兴的事情你赞叹,他欢喜的事情你就毁谤,这他烦恼就来了。「然若与彼为友为朋无怨无隙」:这是说特别关系的人。若是你和那个补特伽罗为友;这个「为友」怎么讲呢?我查字典,它解释你和他在思想上是相契合的人,同一意愿的,称之为友。那么就是大家有多少感情的,彼此间有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叫作「友」。「为朋」:同在一门叫作朋;「门」是什么意思呢?有两个意思。就是同在一个地方居住的,叫作同在一门。或者说是同乡,大家是同乡,同在一处住,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认识,那么就叫作朋。或者这个朋是什么呢?大家是一个族姓里面的人;我姓王你也姓王,大家不只是同在一处住,而且是一家人,那就叫作朋。那就是有点认识而且还有一点关系,但是和那个友又疏远一点。由朋而后友;这友是有多少感情,而且思想是相契合的人,而朋也是常有接近,但不一定思想是一致。「无怨无隙」:彼此间是朋友,没有怨恨,就是「无怨」。这个「隙」是裂痕,分裂了,彼此间有恨,那就不能合在一起,要分裂了,叫作「隙」。现在「无隙」,没有分裂,也没有恨,所以大家还是合作的。我们是朋友,心情上没有恨,而且可以合作的人。这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和一般的人就不同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