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三、观察施(分三科)列一、总标
恒于一切作净施物,如佛菩萨所寄护持,见来求者即应观察。
这是第三科,「应发遣他方便不施」,这一科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三科,第一科「略标方便」,这已经学习过了。第二科是「广显一切」分二科,第一科「征」,第二科「释」,「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明作净」,第二科「显生福」。
这个「显生福」就是,「如是菩萨净施因缘,虽复贮畜种种上妙一切资具、一切施物;犹得名为安住圣种,生无量福,常于此福多思惟故」,这句话是什么呢?就是我所有的财物;我这个身体是无我无我所、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我所有的财物我都奉献给佛菩萨。你思惟、你这样思惟,思惟是无我,思惟这个色、这个身体的这个生理;眼、耳、鼻、舌、身,这是色、还有受想行识,都是无我无我所的;我所有的财富我都奉献给佛菩萨,这都是佛菩萨的,你这样思惟。「于一切时随逐增长」,你的福德时时地在增长广大;不要说这是我的、这是我的,不要这么想、不要这么想。这段文是这个意思。
这就是第二科「显生福」。现在第三科「观察施」分二科,第一科「总标」。「恒于一切作净施物」,时时地对于我一切的财物,都清净的奉献给佛菩萨,这是佛菩萨的东西;这所有的财物、经书都是佛菩萨的。「如佛菩萨所寄护持」,这「如」,就是同于这都是佛菩萨的;佛菩萨现在寄奉在这里,他寄存在这里,我来护持这些财物。「见来求者,即应观察」,若看见有人来向我求我的财物,求这个经书,我这里有很多经书,他要来求。「即应观察」,就应该观察这个人的程度怎么样,要观察可不可以送给他?可不可以布施?这叫做「观察施」。
这是「总标」。下面第二科「别辨」。「别辨」分二科,第一科「于称正理」。
列二、别辨(分二科)张一、于称正理
若随所欲作净施物,惠施彼时,称当正理;应作是念: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如是知已,取净施物,施来求者,令所愿满。
「若随所欲」,随你内心的欢喜,这些财物、这些经书都不是我的,都是佛菩萨的;这是佛菩萨的,但是我把这些财物「惠施」来求的人,送给他们,这是合道理的,这是「称正理」。「应作是念」,但这件事怎么做法呢?你内心里面应当这样念、要这样观想。「诸佛菩萨,无有少物于诸众生而不施者」,佛菩萨他的财物没有一点对于众生而不布施的,他所有的财物都能布施给一切众生,佛菩萨是这样的。「如是知已」,你这样子通达了以后,你这样观想了以后。「取净施物,施来求者」,就是把这个你已经清净的布施给佛菩萨的这些财物,这些经书,你把它请过来,「施来求者」,布施给来求的人。「令所愿满」,使令那个人,他来求他就是有希望嘛,你现在满其所愿,「愿满」。这样子是合乎道理的。
下面第二科「于不称理」,不合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软言发遣」。
张二、于不称理(分二科)寒一、软言发遣
若观施时,不称正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告言:贤首!如是等物,是他所有,不许施汝。软言晓喻。方便发遣
若是有人来求,你观察要把这个经书送给他的时候不合道理;于道理不合,不相称,不合道理。「即应念先作净施法」,你就应该忆念,我以前这些经书,我都送给佛菩萨了,送给佛菩萨了。
「告言」:然后就对来求的那个人说:「贤首」,称那个来求的人,称之为「贤首」。这可见菩萨戒受了菩萨戒的人,说话的时候非常的有礼貌,对对方非常的尊敬,你称之为「贤首」,这是很恭敬的这句话。「如是等物,是他所有」,现在这个经书,这些财物,是另外别的人有的,不是我的。「不许施汝」,这我不能够把这个东西送给你,对不住!我不能给你。「软言晓喻」,很柔和的言语,明明白白地同他说清楚、讲清楚、讲明白,这样子。「方便发遣」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辞谢他,就这样子。这句话没有说谎话,因为这些财物、这些经书,已经奉献给佛菩萨的、不是我的;所以现在是我不能送给你,这话也有道理,这样子。
这是「软言发遣」。第二科「施余发遣」。
寒二、施余发遣
或持余物二倍三倍,恭敬施与,然后发遣。
前一段说是这个物不能给你;不能给你就是辞退了他。但是或者你可以这样做,拿其他的东西,其他的那些东西,或者是二倍、或者是三倍,这么多啊!「恭敬施与」,很恭敬的送给他。「然后发遣」,然后再辞退它,这样做。
昃三、归本所明
令彼了知菩萨于此,非悭贪故、不欲施我;定当于此经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
这是第三科「归本所明」。第一科「略标方便」,第二科「广显一切」,第三科「归本所明」。「归本所明」就是回到原来的意思,回到原来的那个心情,回到原来的那个正意,回到原来所说明的那个意思。
现在这上面说「令彼了知」,你这位菩萨把他辞退了,但是你要注意一件事,叫他明白;「菩萨于此,非悭贪故」。我向这位菩萨要这样东西,他不给我,拿别的东西给我了;那么你要让他明白「菩萨于此,非悭贪故」。这个菩萨呢,就来求的那个人的心里想说:这个菩萨对于我所要的那样东西,他并没有悭贪的意思,不是舍不得给我,不是。「非悭贪故,不欲施我」,不是,不是这个意思。「定当于此经卷等法不自在故,不施于我」,他决定是对于我是想要向他请这部经论,这部《瑜伽师地论》我要同他要的,但是他现在不给我,决定是,对于这个经卷或者是其他的经卷,他不自在,他不能作主。「自在」者,主也。不能作主,所以他不能布施给我,不是他舍不得;没有悭贪的意思,让他要明白这个意思。
洪二、结
当知是名菩萨巧慧而行法施。
这是第二科「结」,结束这一段文。所以你应该知道,这就是菩萨巧妙的智慧而行法施,这个关于法的布施;不是说你要就决定给你的,不是这个意思,也是看情形,应该给的就给,不应该给的还是不要给的,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三○五页: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等者:谓于净施常多思惟,彼净施福于一切时随逐增长。如受戒律仪者,恒与信等五根俱行,于日日中彼诸善根广积集故。当知其福运运增长。此亦应尔,故作是说。
「常于此福多思惟故等者:谓于净施常多思惟,彼净施福于一切时随逐增长」,你对于这个净施,把它奉献给佛菩萨这件事;你常常心里面思惟,彼净施的福,在一切时随逐时间的增多,福报也就增长了。
「如受戒律仪者,恒与信等五根俱行」,说是这个受戒的人。譬如:受五戒、受八戒、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也受菩萨戒;这个「戒」,它不是个孤独的事情,它和其他的信等五根,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俱行」,在一起活动。所以受了戒以后,你心里面对于佛法要信,这里面就是你要学习佛法;说是世间的苦集、出世间的灭道,说是一切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或是说是:「假名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你要「信」,要信这个;信这个地方是什么呢,实在就是闻所成慧;这个信在智慧上建立的,听闻了这样的佛法,在内心里面加以思惟有了信心,是这样的。「进」,你这个信心要叫它增长,继续地要这样思惟观察,「信、进、念、定、慧」,「念」就不要忘掉了它,然后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
这样子你有了戒的基础,然后有信进念定慧的功德,「信进念定慧」,还有个戒,这样子情形呢。「于日日中彼诸善根广积集故」,那就是天天地、一天又一天地,你的「信进念定慧」这个善根,很广大积集起来了,就很容易积集了。说是社会上那个做生意的人,你买这个货物,然后在这儿出售,也可能赚钱、也可能不赚钱,你自己不能完全控制的。但是你要受了戒,你在寺庙里面,你内心里面「信进念定慧」,你常这样用功修行,你的善根就增长,这是你自己可以控制住的,这和做生意不同。
「当知其福运运增长」,你现在把自己所有的财物,「无我、无我所」,你都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都奉献了佛菩萨了。观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都无我、无我所。「当知其福运运增长」,你心里一动就有福报,你心里作如是观的时候,作如是定慧的观察的时候,刹那刹那地都增长。「此亦应尔」,说是你受戒是这样子,你现在作这个净施福也是这样子。「故作是说」所以这文上就是这么讲,这个「净施福」是非常的广大微妙。
这是这一科讲完了。下面第三科「无碍解施」,这是又一科;「无碍解施」。这第一科是「财施」,这个布施,第二科是「法施」,现在第三科是「无碍解施」。
宙三、无碍解施
又诸菩萨于一切施:谓法施、财施、无畏施、若异门、若体相、若释名、若因果差别,如实了知而行惠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
这叫「无碍解施」。「又诸菩萨于一切施」,什么叫做「一切施」呢?「谓法施」,法的布施。前面看出来法的布施;你讲解佛法,为人讲解佛法也算是「法施」;一个是经书,经书、经本子送给人这也是「法施」。现这第二个是「财施」。第三个是「无畏」的布施,不恐怖的布施;令人家不恐怖,这个布施。
「若异门」,这就是不同的法门,就是这个布施这是一个门,但是还有另一个「戒」也是门,定慧也都是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门,都是入道之门。「若体相」,这个布施以什么为体相呢?我们前面讲过,从那个「自性施」,这个「自性施」就是说布施这个体相的。「若释名」,布施这个名字怎么讲呢?就是能破裂贫穷,能破除去贫穷;将来能令你得大富贵,得大财富,那么这叫做「布施」;「释名」。
「若因果差别」,你是在因地是这样子,将来得什么什么果报,又是有不同的,有不同差别。「如实了知」,这些事情;什么叫做法施、财施、无畏施?什么叫做异门?什么叫做体相?什么叫做释名?什么叫做因果差别?你都能够如实地明了,这样情形你去为人布施去,修行这个布施。「当知亦名菩萨巧慧而行布施」,这就是菩萨的智慧。如果你无所知,无所知那你就没有这个巧慧的布施了,那么这就叫做「无碍解施」,对于这些事情,你能通达无碍。
《披寻记》一三○五页:
若异门若体相等者:谓此布施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戒声说、或有处所以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或有处所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由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义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二十七页),是名异门。前说菩萨自性施,是名体相。《摄大乘论》说:由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摄论二卷二十四页)是谓释名。《解深密经》说:一切波罗蜜多大悲为因,微妙可爱诸果异熟饶益一切有情为果。《解深密经》四卷十四页。是名因果差别。又复下说总略义中此即无碍解施,由四无碍解于一切法成此四种妙慧差别故,于〈慧品〉中说有四智:一、依法异门智。所谓菩萨法无碍慧。二、依法相智。所谓菩萨义无碍慧。三、依法释辞智。所谓菩萨释辞无碍慧。四、依法品类句差别智。所谓菩萨辩才无碍慧。(陵本四十三卷七页)此应准释。
「若异门若体相等者:谓此布施波罗蜜多,或有处所以戒声说」,就是有的经论上,说到布施的时候呢,同时也要说到「戒」;就是你布施,不能单独是个布施功德,同时你也要持戒清净,持戒清净,使令你这个布施也清净。如果你是布施了,你随便地杀盗淫妄,也使令这个布施不清净,所以是「以戒声说」,以戒的文句、戒的语言,来赞叹这个布施。「或有处所以忍声说」,以忍的语言来说这个布施;你做布施的时候,接受你的布施的人,不一定都是感谢你的,他可能会向你提出抗议来了:你不公平,你怎么怎么地…很多的问题啊!所以那怎么办呢?佛说:你要忍受,你心里不要动、不要动,所以要这个忍声说。「或有处所以勤声说」,说是你布施的时候,当然这个菩萨行菩萨道是大智慧境界,是有一个计划的,不是那么单纯;我给你二毛钱,不是这么回事;他是有个计划,计划的时候,那不是一时间就做完的,你还要不怕辛苦,要精进、「勤」,要精进,才能把这个布施波罗蜜做得圆满,所以要有「精进」。「或有处所以定声说」,以禅定,就是心里不要乱,你的心里要寂静住,明静而住,来做这件事的;你心里乱,这些事就做不好,所以以「定声」说。「或有处所以慧声说」,你修这个布施的时候,你做布施波罗蜜多,你有很多的财富你要布施给众生的时候,你还要加上智慧的;这个地方是应该布施,不应该布施,也有问题,很多很多的事情,这是智慧,所以要智慧。
「由于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罗蜜多互相助成故」,这一段话的意思,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切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波罗蜜多。「修加行中」,你在实际上去做这件事的时候,有这个行动的时候;不管是你布施的时候,你持戒的时候,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时候,都有其他一切波罗蜜多来帮助他成就的,都是这样子。就像你做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要有其余的五波罗蜜多助成,乃至到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也要有前五波罗蜜多的助成,不是单一的,是这么意思。「义如《摄大乘论》说。(摄论二卷二十七页)」,上说这件事。「是名异门」,这个「异门」是这样意思,这叫「异门」。
「前说菩萨自性施,是名体相」,前面说那个自性施,说到有九种布施,第一个就是自性施。「自性施」里面就是「施的自性」,就是「施」它有这样的特性,和其他的一切法不同,所以叫做「自性」。这个「自」也就是别的意思,通别的别,就是特别地有这样的体性,其他的法没有这个体性,所以叫做「自性」。这个「自性施」就是「无贪俱行施」发动的身语,用这个财物布施出去,那么这就叫做布施的自性,是名叫做「体相」。
「《摄大乘论》说:由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那么这就是「释名」。《摄大乘论》上讲,「由能破裂悭吝」,我们心里面有悭吝的这种烦恼,就是不愿意把这个财送给别人,现在这个布施波罗蜜多呢,能够破裂你这个悭吝的烦恼。悭吝的烦恼是什么呢?明白点说,就是贫穷的因缘,你悭吝你将来就是要贫穷的,这因果是这样子。现在破裂出去悭吝,也就是破裂了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你这个布施能破除去悭吝、破除去贫穷,还有什么好处呢?「能引得广大财位」,它能够引发出来很多很多的财富给你,能令你将来发财,这广大财位。「广大财位」就是福德;福德就是可爱的果报,叫做福德。「资粮」,你现在修布施,是将来得广大福德的资粮。资粮就是因,现在是因,现在布施是因,将来得福德是果。「故名为施」,所以叫做施,施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文呢就在(摄论二卷二十四页)说的。「是谓释名」,解释布施这个话的名字,就是这么解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