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三、相(分二科)地一、自相(分三科)玄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
现在的文是解释七种作意的第一种「了相作意」。「了相作意」里面分六科。第一科是「义」,第二科是「事」,这两科已经解释完了。现在第三科是解释「相」,分二科,第一科是「自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寻思诸欲自相?」这位修行人已经成就了未到地定,他的愿望不是修出世间的圣道;想要得色界四禅。想要得色界四禅,他现在是在未到地定里边,心里边还有欲,还有欲界男女的欲障碍他不能成就色界初禅,那么怎么办法呢?就是要作如是毗钵舍那观。前面的「义」、「事」讲完了,现在讲这个「相」。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你先入未到地定里,然后在定里边寂静住一段时间;当然到了这个程度,他先寂静住一个钟头、两个钟头都可以,然后再修毗钵舍那观。「云何寻思」就是怎么样观察欲界的诸欲的「自相」呢?
这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二种」。
玄二、释(分二科)黄一、标二种
谓正寻思此为烦恼欲;此为事欲。
这就叫做「自相」。就是你在未到地定的奢摩他里面「正寻思」,要认真地去观察:这是「烦恼欲」,这是「事欲」,这样观察。这个「烦恼欲」只限于你内心你有这个欲的烦恼,思惟这欲的事情。这个「事欲」是做那件事,做那件欲的事当然也是有烦恼的。这个烦恼欲是没有事,没有做那件事;他们两个有点分别。这是标出来这两种欲。
黄二、广差别(分二科)宇一、事欲摄
此复三种。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
这第二科「广差别」,再详细地解释它的差别相。分二科,第一科是「事欲摄」。就是属于「事欲」的范围的。
「谓顺乐受处,顺苦受处,顺不苦不乐受处」,分这么三种。「顺乐受处」,这个「处」就是境界,你做这种欲的事情这个境界是「顺」,随顺能引发出来乐的感觉,这是一种境界。「顺苦受处」,这个境界能够随顺引发出来苦痛的感觉。「顺不苦不乐受处」,这又有第三种的差别。
《披寻记》一○六五页: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顺苦受,或顺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
「此复三种等者:此说事欲三种的差别:谓彼事欲或顺乐受,或者是顺于苦受,或者顺于不苦不乐受。如是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故得处名」。在欲界里边的人都是有欲的;你是天也好,你是鬼也好都有欲,畜牲也好也是有欲,这种「极恶」劣的这些诸受,「随逐」这个众生而不分离而不弃舍的,所以叫做「处」。这个「处」当然是眼识、耳识…,前五识所接触的境界,但是也包括你内心的妄想境界,也叫做「处」。
宇二、烦恼欲摄
顺乐受处是贪欲依处,是想心倒依处;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是忿恨依处;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是见倒依处。
这是第二科「烦恼欲摄」。「顺乐受处」是贪欲摄,这个乐受是你的心接触到境界的时候有乐的感觉,这乐的感觉出现了以后会有什么事情呢?「是贪欲依处」,你的内心就有贪欲了,就是爱着这个乐受;这个贪欲是以乐受为依止而生起的。「是想心倒依处」,就是想倒依处、心倒依处。这个「想」是取相,你心里面取着那个境界,那个境界的相貌显现在你心里面,就是「想」。这个「想」是颠倒的,这是一个错误的一种想法。这个「心倒」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心」是指烦恼说的,你接触到乐受的时候,你就在这里生了贪心了,那就叫做「心倒」。
这个「想」,在还没有生贪欲之前取着那个境界,而不知道那个境界是有过患的,是有灾难的,是虚妄不真实的,不知道;认为是真实的,那叫「想倒」。「心倒」就在「想倒」为依止而生起贪心了,所以是「心倒依处」。
「顺苦受处是瞋恚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令你生苦恼了,这个时候是瞋恚心的依止处,你心里面就愤怒了,也就是这个苦恼令你生瞋心。「是忿恨依处」,这个「忿恨」和「瞋恚」实在是一回事,但是在时间上有差别;就是当时叫做「瞋恚」,这件事过去以后你心里面还是瞋恚,这就叫做「忿恨」,忿恨不舍。这个顺苦受处是瞋恚、忿恨的依止处。
「顺不苦不乐受处是愚痴依处」,如果这个欲的境界,这个时候也没有令你生苦恼,也没有令你感觉到快乐,也不苦也不乐的这个境界的时候,是愚痴的依处。因为这个时候你没生贪心也没生瞋心,你心里面也不知道这也是虚妄的,也是虚假的,你不知道这是毕竟空的,这是一个有大灾难的地方,你不知道就叫作「愚痴依处」。
「是覆恼诳谄无惭无愧依处」,这是「覆烦恼」,我们前面是讲过的,「覆」就是隐覆、隐藏,我有不对的地方我隐藏,我好像很清净,隐藏叫做「覆」。这个「恼」是触恼,我去触恼这个人叫他苦恼,这是「恼」。「诳」就是欺诳前面那个人。谄媚、「无惭无愧」的依止处。这「惭」和「愧」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我们也是讲过,就是自己做错误的事情,自己还没有羞耻心,那么叫做「无惭」。这个「无愧」,就是我做了错误的事情没有羞耻心,我看见这个有道德的人,看见佛菩萨的时候我心里也没有羞耻心,这叫做「无愧」。这愚痴的依处,就是覆烦恼、恼烦恼、诳烦恼、谄烦恼,无惭无愧的烦恼的依止处,从这里引发出这么多的烦恼。
「是见倒依处」,前面说到想倒、说到心倒,这里又说到「见倒」。这个「见倒」是什么意思呢?这「见」有一个智慧的意思,他有所见,有见地。就是他做这种事情,他说出来一大段的理由:我是对的,这个叫做见倒。这就是有智慧的人才能说,没有智慧的人,只是有想倒、有心倒,还没有见倒。常、乐、我、净这是四种颠倒,这个想倒、心倒、见倒这是又三种颠倒,加起来就是七种颠倒,颠倒依处。
玄三、结
即正寻思如是诸欲,极恶诸受之所随逐;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是名寻思诸欲自相。
这是第三科是结束这一段文。前面说「思惟诸欲自相」,什么叫「诸欲自相」?就是「正寻思」,不是马马虎虎地;是很郑重地在奢摩他里面观察。观察「诸欲」、色声香味触各式各样的欲,这些欲里面有「极恶」的,极大罪过的诸受「之所随逐」,就前面说的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的随逐,随逐你。「极恶烦恼之所随逐」,有了这么多的受,由受而又起了很多的烦恼,贪烦恼、瞋烦恼、覆、恼、诳、谄、无惭无愧这些烦恼,这些烦恼也随着都来了。「是名寻思诸欲自相」,「寻思诸欲自相」就是这样子,你就在奢摩他里这样思惟,就像前面这样思惟。
从这些佛菩萨的开示里边,我们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们内心里面的欲很不容易断掉,很不容易把它熄灭了;把它消灭了,不容易的。如果我们出了家,不修不净观那个欲……你修不净观,都可能还没修成功;你不修不净观,你那个欲能除掉吗?
这是思惟诸欲的「自相」,这底下第二科「共相」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地二、共相(分三科)玄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共相?
寻伺诸欲的「自相」,像前面讲不净观的时候说得很多;你这样思惟,它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调伏使令欲烦恼不动,有这个力量但不能断,还是不能断。要断这个欲的烦恼,那就得要思惟这个「共相」才可以,「共相」是有力量。不过这个人他是修世间法,世间禅、不是出世间禅。
「云何寻思诸欲的共相」呢?就是一切的欲共有这样的相貌,这叫做「共相」。
这是「征」,下边就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苦」。
玄二、释(分二科)黄一、苦
谓正寻思此一切欲,生苦、老苦,广说乃至求不得苦等所随逐,等所随缚。
当然这还是在奢摩他里边寻思观察,你不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没有用。我只是把这经论不净观的文我读一读、心里想一想,没有用,一点作用没有,不能调伏这个欲的烦恼的,不能。但是现在是在奢摩他里面可不同,奢摩他也做如是观的时候,它的力量大,能调伏,能叫你没有欲,能叫你离欲的。
「正寻思此一切欲」,这一切的色声香味触的欲,当然最重的就是男女的欲。有「生苦」,欲界的人,所有的众生去受生都是有欲,不然他不受生;你就是到地狱的众生,去得果报的时候也是有欲,他要生欢喜心,欢喜那地方那才能去,不然不会受生的,不会堕落地狱的。所以都有生的苦恼,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恚苦,「乃至」到「求不得苦」,这么多的苦「等所随逐」,就随逐这个欲,你若有欲就有这么多的苦随逐你,你不受,不可以;你非要受不可的,你有什么大的本事都不行的,这苦来了你非受不可。「等所随缚」,随逐你、或者我一下子就把它摆脱了,那也应该…;不是;它绑住你了,「等所随缚」,它绑住你,你解脱不了的。我只是欢喜欲,我不欢喜苦;不行,你欢喜欲,这苦就和它在一起,它们是姊妹在一起的。「等所随缚」,缚住、困住你,你想解脱,不可以。你要做如是观:你若有欲就有这么多的苦啊!
黄二、无常
诸受欲者,于圆满欲驱迫而转,亦未解脱生等法故;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
这底下第二是「无常」。前面是思惟「苦」,作苦观;欲是苦,现在这说无常观。
「诸受欲者」,这一切享受欲的人,「于圆满欲驱迫而转」,就是感觉这个欲还不圆满,还要再好一点!再好一点!再圆满一点!你受这样的欲的逼迫,你受这个欲的逼迫,你这样的圆满欲这个希望心「驱迫而转」,它驱使你、逼迫你去活动,想办法更好一点!想办法更好一点!「亦未解脱生等法故」,当然你希望这个欲更好一点,总感觉它不满足,再好一点!这当然是这个人也没有解脱生老病死这些苦恼的境界。
「虽彼诸欲胜妙圆满,而暂时有」,虽然有的人福报大一点,他的欲就比一般人好一点,那个欲就「胜妙圆满」;但是圆满是圆满,「而暂时有」,也是暂时的,不会永久的,随时忽然间就被破坏了、败坏了、就变了,变成冤家了,变成苦恼了!
玄三、结
是名寻思诸欲共相。
这是思惟这个无常,思惟苦;这是一切欲的共相,都有这种相貌的。
天四、品(分三科)地一、征
云何寻思诸欲粗品?
前面是第三科,思惟诸欲的自相和共相。现在是第四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征」。怎么样来寻思观察诸欲的粗品?这粗劣蔽劣的这一类的,不是好东西,怎么样观察呢?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标黑品」。
地二、释(分二科)玄一、标黑品
谓正寻思如是诸欲,皆堕黑品。
就是你在奢摩陀里面,你郑重地观察这么多的欲都是有过患的,都是污秽的,这样思惟它「皆堕黑品」。
这是「标黑品」。下面第二科解释黑品的差别,分五科,第一科「举譬喻」。
玄二、释差别(分五科)黄一、举譬喻
犹如枯骨,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如大毒蛇,如梦所见,如假借得诸庄严具,如树端果。
「犹如枯骨」,这个欲「堕黑品」,怎么叫做「堕黑品」?「犹如枯骨」,就像那个「枯骨」,那骨头上没有肉了,只是骨头。这个欲就像枯骨似的,没有肉,但是有点味道;有点味道,就一直啃这个骨头,啃了还不能饱满,因为没有肉不能饱满,但是还舍不得,这个欲就是类如枯骨;不能令你饱满,但是你还是感觉到有味道,不能放弃,所以犹如枯骨。
「如凝血肉」,就像凝聚很多血在里边的肉,这个欲就譬喻像那个凝血的肉似的。「凝血肉」有什么过失呢?就是在《阿含经》说得详细;为众鸟所逐。就是一只鸟衔了一块肉,其他的鸟统统来争。说是你的各式各样的欲很好,就引起了很多的问题。
我们说晋朝,晋朝有个石崇;这个时候还是西晋的时候,这个石崇他的妾侍里有个绿珠,这个人美而艳,大概这个美是特别出众的。当时晋朝赵王伦把惠帝推倒了,但是他没有杀他,他把他囚在一个地方。这个赵王伦用孙秀做相,孙秀和这个石崇……,石崇是荆州刺史,这也是很大的官,但后来又跨台了。当然有钱的人和作官的人都是在一起;这个石崇可能把这个妾介绍给孙秀,大家见面了。孙秀这个人就向石崇说:「把你这个妾侍送给我」。石崇不送给他,这个时候孙秀就火了,孙秀就在赵王伦…,赵王伦这时候等于是个帝王的帝位;向他说坏话,就把石崇杀掉了。这个绿珠听说石崇死了,绿珠就从楼上跳下来自杀而死。其实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多得很;《三国志》的貂蝉和吕布、董卓的事情,也都是这么回事情。说「如凝血肉」。
「如草炬火」,就是这个草把它堆在一起点起了火了;这个欲就像火似的,你亲近它就是被火烧,令你苦恼,这是「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若众多的炭火在一起,你烧饭、烧菜都可以;但是一小分炭火还不能成事的,不行,不能成什么事情。「如大毒蛇」,这个欲就像大毒蛇似的;你亲近它呀,无恶不做啊!很多的苦恼的事情。「如梦所见」,像梦里面看见的事情很满意!一醒梦,没有了;所以这一切的欲也像梦中所见的事一样,很快的就变了,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如假借得诸庄严具」,这个美好的境界是借来的,这还要还人家的,也是要无常的啊!「如树端果」,就像那个树最高的地方有一个果熟了,你想要取那个果,危险,可能从树上掉下来摔死了;你若亲近欲就会有这些问题。
这是说这个「堕黑品」,解释黑品用这些譬喻来解释。
《披寻记》一○六六页: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譬喻,显示诸欲八种过患。〈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非法因缘,如大火坑,生渴爱故,增长贪爱。如蟒毒故,贤圣远离。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庄严具故,仗托众缘。犹如树端烂熟果故,危亡放逸所依之地。(陵本十七卷四页)此中引喻,名少分别,然义无异。如是显示诸欲过患深重应知。
「犹如枯骨等者:此中广引一切世间共成的譬喻」,大家都承认这件事。来「显示诸欲」的「八种」的「过患」,前面那一共是八种。这〈思所成地〉我们已经学过了,〈思所成地〉说:「又彼诸欲如枯骨故,令无饱满;如段肉故,众多共有。犹如草炬,正起现前极烧恼故」,就表示欲现前的时候,就是像火似的来烧你啊!
「非法因缘,如大火坑」,这个欲是非法的因缘,是罪过的因缘,就像那个大火坑似的,你亲近这个欲,到火坑里出不来了。「生渴爱故,增长贪爱」,你亲近欲的时候你就会生你的「渴爱」,怎么叫「生渴爱」呢?「增长贪爱」,你亲近欲;今天也亲近,明天也亲近,就使令你的贪爱越来越厉害,那叫做「生渴爱」。
「如蟒毒故」,像大蟒蛇的毒似的,你亲近它就为蟒毒所害。「贤圣远离」,佛法中的贤人、圣人都远离这个蟒毒,远离欲于欲的。「如梦见故,速趣坏灭,犹如假借诸庄严具故,仗托众缘」而有,也很容易就坏败了。「犹如树端的烂熟的果故啊,危亡放逸所依之地」,你亲近欲有危险,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是令你放逸的一个「所依之地」,因此而放逸。(陵本十七卷四页)那个文。
「此中引喻」名少有差别;前面说是「如凝血肉」,但前边是如「段肉」,是有一点差别。「名少差别,然义无异」,所诠的义没有差别。「如是显示诸欲的过患深重应知」。
这用这么多的譬喻来解释诸欲的差别,这个有罪过的行相。下边第二科「摄诸苦」。
黄二、摄诸苦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受防护所作苦;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受无厌足所作苦;受不自在所作苦;受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
「追求诸欲诸有情类,于诸欲中」,这个追求诸欲的人;我们出了家是追求圣道。若是中年出家,他当然明白这件事;我们小孩子出家,不是太懂这个事情,没有这个经验。那么追求诸欲的这些人,「于诸欲中,受追求所作苦」,追求这些欲,追求的时候要做种种的方便,你才能可能会拿到,很辛苦。「受防护所作苦」,你若拿到了欲以后又怕失掉了,要保护它也很辛苦。按现在来说,要专业知识;你说你有很多钱,你要保护它,要有知识才可以;如果没有知识,钱可能很快就失掉了。「受亲爱失坏所作苦」,如果你没有知识保护,或者有知识也没有保护住,把所亲爱的这些欲都失掉了,心里面特别苦,苦的不得了!「失坏所作苦」。
「受无厌足所作苦」,说是我没有失掉,我这个所有权一直是属于我的;一直是你的,你还是不满足,你有这么多你还是不满足,不满足还要继续的活动,也还是辛苦,还是辛苦的!「受不自在所作苦」,你有了欲的时候,你继续发展这个欲,还是不自在的,很多的事情来冲击你;有人来同你说话;这人来干什么来者?打我主意的吧?很多很多的问题。特别有财富的人,特别有欲的人,他的疑惑心很多很多的,心情不自在。我们什么也没有的人,谁来了,不想这个事情,所以「受不自在所作苦」。
「受恶行所作苦」,如果是佛教徒相信因果可能好一点;如果不相信因果的人,那若对是我不利的时候,我就是要采取种种非法手段来伤害对方的,那就有「恶行所作苦」。「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这么多的苦,「摄诸苦」。
《披寻记》一○六六页:
如是一切如前应知者:如前于食知量中说有追求种类过患。此中一一,如彼广释应知。(陵本二十三卷八页)。
黄三、显过患(分二科)宇一、五种过患(分二科)宙一、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有五过患。
这是第三科「显过患」。这第一科是「举譬喻」,第二科是「摄诸苦」,现在是第三科「显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是「五种过患」分二科,第一科「标」。
「如世尊说:习近诸欲」,「习近」就是亲近,就是同这个欲去接触,去亲近它;亲近它本来认为是快乐的事情,而佛告诉我们有「五种过患」。
这是「标」,下面是第二科解释分五科,第一科「少滋味等」。
宙二、释(分五科)洪一、少滋味等
谓彼诸欲,极少滋味,多诸苦恼,多诸过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