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二、征

何等为四?

这是第四科「修作意处」,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最初应修四作意念」。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

「何等为四?」这是哪四种作意呢?

∵∵

巳三、列

一、调练心作意,二、滋润心作意,三、生轻安作意,四、净智见作意。

「一、调练心作意」,这以下第三科是「列」出来,列出来这四种作意,第四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两科,第一科是「辨体相」,说名这四种作意的体相。分两科,第一科「略」,简略的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调练心作意」。

∵∵

巳四、释(分二科)午一、辨体相(分二科)未一、略(分四科)

申一、调练心作意

云何调练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

「云何调练心作意?」第一种作意是调练心作意,怎么叫做「调练心作意」呢?「谓由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是名调练心作意。」这是解释第一种作意,「谓由此作意」,这是说这位禅师,由于他修行此作意,「于可厌患法,令心厌离」,怎么样修习呢?于可厌患的事情,这件事有过患,我心里面对它应该生厌离心,「令心厌离」,你时常地在奢摩他里面,作意厌离此种事情,这样子修行,「是名调练心作意」。这个我们没有修行的人,对于可厌恶的事情发欢喜心,这是一种颠倒迷惑;现在佛菩萨开示我们,叫我们心里面厌离,这个厌离这件事,就是心里面时常地思惟它的过患,把这个厌离心发动起来,这就叫做「调练心作意」。心原来这个颠倒迷惑,把它调转过来,叫它心里面厌患它,那么这叫做「调练心作意」。

∵∵

申二、滋润心作意

云何滋润心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是名滋润心作意。

「云何滋润心作意?」是第二种,第二种作意。「谓由此作意于可欣尚法,令心欣乐(ㄌㄜˋ)」,「欣乐(一ㄠˋ)」也可以,「是名滋润心作意」。「谓由此作意」,由于这位禅师心里面常常这样观察,怎么观察呢?「于可欣尚法」,就是对于可以欢喜、可以尊重的事情,但是我们原来对这种事情,没有兴趣,不欢喜;可是因为学习,有了正见,有了正知正见的时候,那么要改变自己,那么就是「令心欣乐」,时常地思惟这件事是有功德的,令我们转变凡夫的境界,成为圣人。这样子发欢喜心,这件事它能令我转凡成圣,那么我对它应该生欢喜心,时常思惟它的功德,「是名滋润心作意」。滋润心作意是这样意思,就是用这个水常滋润它,它原来是缺水的,时常用水滋润它,那么它就荣茂起来。我们原来对这个佛教里面的圣道,欢喜心很少很少的,现在时常思惟它的功德,就像用水滋润它是那样子,慢慢、慢慢地就转变过来了,生欢喜心了。

∵∵

申三、生轻安作意(分三科)酉一、征

云何生轻安作意?

「云何生轻安作意?」这是第三个,怎么叫做生轻安作意呢?

∵∵

酉二、释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已;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一境念转。由是因缘,对治一切身心粗重,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

「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这位禅师他这样学习,「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这个「时时」,从时至时,从这个时候到那个时候,于可厌恶的事情,常常地作意「令心厌离」。「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使令心欢喜这件事,欢喜这个戒定慧。因为有这样的修习,其实这是愿,厌恶可厌恶的事情,欢喜可欢喜的圣道,这样的心情就是发愿了,就是修学圣道开始的前方便,有这样的愿以后。

「安住内寂静无相无分别中」,心里面是调转自己的心,安住在寂静不要动乱,心里面能够没有相,没有这个色声香味触、贪瞋痴男女的相。「无分别中」,不要去分别这个欲寻思、恚寻思的分别,「一境念转」,心就是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不断地明静而住,应该这样子。

「由是因缘,对治一切身心粗重」,由于你时常地训练这一念心,不要颠倒妄想,叫它明静而住的关系,逐渐地就消除了一切身粗重和心粗重。这个「粗重」是什么意思呢?是无堪能的意思,没有堪能性,没有这个能力。没有什么能力呢?就是没有修学圣道的能力。这个现在常常地静坐,就把这个无堪能性,逐渐地消除了;有了身堪能、心堪能,就是「能令一切身心适悦,生起一切身心轻安」,你时常地静坐,就能使令这个身体,这个身和心适悦,感觉到舒服。初开始感觉到舒服,逐渐地就生起了轻安乐了。先生起心轻安乐,而后生起身轻安乐,生起轻安乐,那就表示得定了。那最低限度得未到地定,超过了欲界定,进一步地成就了未到地定。这时候身体有轻安乐,而这个时候就身心有堪能性,有堪能调伏烦恼、堪能得圣道、堪能够利益众生,有很多很多的堪能。

∵∵

酉三、结

是名生轻安作意。

这「轻安作意」,是这样意思了。

∵∵

申四、净智见作意

云何净智见作意?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由内静心数数加行,于法观中修增上慧,是名净智见作意。

这个「生轻安作意」,只是成就了止,成就了奢摩他,也就是得了未到地定,得了未到地定以后,虽然也是不错了,但是还没有俱足,还应该再学习「净智见作意」。怎么样学习呢?「谓由此作意,于时时间」,就是「于时时间」,从时至时,「即用如是内心寂静为所依止」,就是时时地,你不要懈怠,用这个所成就的内心寂静为所依止,这个「所依止」就是住处,就是用「内心寂静」为住处、为基础。

「由内静心数数加行」,由于你成就了内心的寂静,由这个寂静的心,这一念心,「数数」的「加行」,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修行。怎么修行呢?「于法观中修增上慧」,「于法观中」,实在就是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在四谛里面,修这个四念处的时候,「修增上慧」,修习这个殊胜的智慧,那么就是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些智慧,「是名净智见作意」。你在这个内心寂静的基础上,继续地修无我观,修无我观,「是名净智见作意」,这就是使令你的智见得清净,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那么就得圣道了,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这个「净智见作意」:这个智慧就是见;见就是指智慧。这个智慧是决断的意思,见是推求的意思,由于观察推求,而得到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主要是指无我的智慧说。这个从文字的佛法,学习什么叫做无我?但是事实上,心里面还是有我、我所的;现在由于在奢摩他里面,时常地修无我观,就使令你文字上,无我的智慧得清净,真实地证悟了无我的道理,而在内心里面没有我、我所的执着了;没有我、我所的执着,那么贪瞋痴也逐渐地轻微,所以叫做「净智见作意」。

∵∵

未二、广(分二科)申一、可厌患法(分三科)酉一、标

彼修行者,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

这是第二科是「广」,前面第一科是「略」解释四种作意。现在下面是「广」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可厌患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彼修行者」,就是这位禅师,「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观察这个老病死,是可厌恶的。「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因为时常的观察这个可厌恶的法,思惟它的过失,于是乎,如是你这样的修行之后,你内心里面,就有起了变化,什么事情呢?「于漏」就是烦恼,「及漏处法」,就是生烦恼的因缘,这些事情。「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你对于这个事情,就是生厌恶心,这是苦恼的境界,就是生热。这个「等热」,就是各式各样的烦恼,它就是火,能令我苦恼。我们没有这样修行的人,我们对于这个烦恼,对于生烦恼的因缘,心里面感觉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不对!所以就没有这种生热等热、生厌等厌的这种心情。现在经过时时的修行,这个时候就有这种感觉,对于这个烦恼的厌恶,心里面有一点不对,心里面很惭愧、很厌恶它。「及漏处法」,就这个引起烦恼的一些境界。「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

∵∵

《披寻记》一○三六页:

如是于漏及漏处法等者:漏,谓烦恼。诸有漏事,顺生烦恼,名漏处法。烧恼于心及遍烧恼,名热等热。于如是法深见过患,心生弃背,是名为厌。此复三种: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是名等厌。

「如是于漏及漏处法等者:漏,谓烦恼」,「漏」是比喻烦恼。这个「漏」在《俱舍论》上解释,就是人生疮了,这个疮往外流脓、流血,这叫作「漏」。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都是疮,从这眼耳鼻舌身意,流出来贪瞋痴的烦恼,所以也叫作「漏」。「漏,谓烦恼。诸有漏事,顺生烦恼,名漏处法」,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有不如理作意,就是顺生种种的烦恼。这不如理作意的时候,眼见色的时候,也生出贪瞋痴,乃至意缘法的时候,不如理作意,随顺烦恼的生起。这些生烦恼的因缘,「名漏处法」。

「烧恼于心及遍烧恼」,这些漏处法,这些烦恼和生烦恼的因缘,就像火似的,能够烧恼于心,烧恼自己的心。这是你常常静坐的时候,有多少相应的人,会有这种感觉,感觉起了烦恼的时候,这种味道是这样子的。我们不静坐的人,没有修正念的人,生了烦恼,感觉没有什么不对!感觉还很好。所以现在这个修行的人,当然还是没成功的,他就感觉烦恼生起了,烧恼于心。「及遍烧恼」,就是普遍的都感觉到不合适,见到佛、去拜佛的时候,感觉到惭愧,唉呀!我弟子某某,生了烦恼,我一看经的时候,生了惭愧心,看见同梵行者,唉呀!你们都很好,我生了烦恼,时常地、普遍地感觉到烧恼,感觉到被火烧了,「名热等热」。

「于如是法深见过患,心生弃背」,这个修行人对于这件事,心里面生烦恼这件事,「深见过患」,深深地看见了这是有过失、有灾患的,「深见过患,心生弃背」,这个心自动地,就生起了弃背烦恼的心情,厌弃烦恼的心情,「是名为厌」,这也叫作厌。

「此复三种」,这个「厌」还有三种不同,「谓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就是观察这个是无常故、苦故、变坏法故,「是名等厌」,这叫作等厌。这一切法是无常的,这一切法是苦的,是变坏法故。

∵∵

酉二、征

何等名为可厌患处?

这是第二科是「征」,前边是「标」。「彼修行者,于时时间,于可厌法,令心厌离;如是于漏及漏处法,能令其心生热等热、生厌等厌」,这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征」。

「何等名为可厌患处」呢?这是「征」,第三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

酉三、释(分二科)戌一、标

略有四种可厌患处。

「略有四种可厌患」的地方,这是「标」,下面是「列」出来。

∵∵

戌二、列

谓自衰损及他衰损,现在会遇正现前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

这个四种可厌患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种是「自衰损」,第二种是「他衰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倒楣了,这叫做衰损。你的可意的事情,你满意的事情给破坏了,身体健康是我所满意的,忽然间身体不健康了,这是衰损。这些老、病、死的事情,都是这样子。「及他衰损」,不是我衰损,别人有了这种事情,「现在会遇正现前时」,这个衰损的事情,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是现在「会遇」,与这个衰损的事情相会遇了,「正现前时」,倒楣的事情正现前的时候,这叫作「自衰损」或「他衰损」。

「如理作意数思惟故,成可厌处」,这个这些不如意的事情现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法呢?应该「如理作意」,根据经论上佛菩萨的法语,来观察这件事,而且应该「数思惟故」,一次又一次的思惟。「成可厌处」,这件事就成为可厌烦的地方了。

「若自兴盛,及他兴盛」,这是第三、第四可厌患处。「若自兴盛」,若自己满意的事情正现前时,及他人满意的事情正现前的时候;说我的朋友,现在正是有些如意的事情出现了,那么这都是叫作兴盛。「过去尽灭,离变坏时」,这些兴盛的事情是过去时候,那么就是不是现在,所以站在现在的立场来看,是「尽灭」的时候,没有了,这些兴盛的事情灭了。「离」,与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有距离了,因为不是现在。「变坏时」,就是这些兴盛的事情,转变了、破坏了、没有了。

「如理作意数思惟故」,你能够如理作意,数数的思惟这件事「成可厌处」,这个兴盛的事情,及他兴盛的事情,这是一个可厌患的地方,而且你要数思惟才能够厌患,不数思惟,还是欢喜这件事的。

∵∵

申二、可欣尚法(分三科)酉一、标

即彼行者,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如是于彼生欣乐故,能令其心极成津润,融适澄净。

这是第二科「可欣尚法」,前面是「可厌患法」,现在这里是可欣尚法,就是你所尊重的,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分三科,第一科「标」。

什么叫作「可欣尚法」呢?「即彼行者,于时时间,于可欣法,令心欣乐」,譬如说三十七道品,这个圣道,这是一个可欢喜的事情;但是我原来的心情,并不是那么积极的欢喜,那我现在应该「令心欣乐」,时常地思惟它的功德,心里就会生起欢喜了。

「如是于彼生欣乐故,能令其心极成津润,融适澄净」:「如是于彼生欣乐故」,对这个圣道生欢喜心的关系,你今天也这样思惟观察,明天也这样思惟观察「能令其心极成津润」,就能够使令自己的心「极成津润」,就被这些可欣尚法的威力所滋润了。所滋润了有什么好处呢?「融适澄净」,这个「融」就是消遣的意思,消遣出去一切的污染。这个「适」,就是归的意思,归于「澄净」,归于清净了,能令自己身心清净。

∵∵

酉二、征

何等名为可欣尚处?

前面是「标」,这第二科是「征」。什么是「可欣尚」的境界呢?第三科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

酉三、释(分三科)戌一、标

略有三种可欣尚处。

简单的说,有三种值得我们特别欢喜的地方。这是「标」,现在「列」出来。

∵∵

戌二、列

一者、三宝,二者、学处清净尸罗清净,三者、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

「一者三宝」,佛宝、法宝、僧宝。「二者学处清净尸罗清净」,第二个就是所应学得这些清净的戒律。这时候分两句:「学处清净」,是初受戒的时候;下面第二句「尸罗清净」,是受戒以后,能够持守,令他身心清净。这是可欣尚法,就是戒律。「三者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心无怯弱」,这也是一个可欣尚法,就是「于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就是对于自己在佛法里边,所欢喜的圣道,圣道是各式各样的圣道,「自所证差别」。「深生信解」,深深的相信,这个圣道是能断烦恼,能见真理的,是真实不虚的!这种境界。「心无怯弱」,对于修学圣道,能断惑证真,这件事心里面很勇猛,而不怯弱。

∵∵

戌三、释(分三科)亥一、于三宝所(分三科)天一、征

云何随念三宝,令心欣乐?

下边是解「释」,前面是标「列」,下面是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于三宝所」的学习。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随念三宝,令心欣乐」呢?这是「征」,下边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念差别」,「念差别」,就是念三宝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佛宝」。「云何随念三宝」的功德,令我们的心,对三宝发欢喜心呢?

∵∵

天二、释(分二科)地一、念差别(分三科)玄一、佛宝

谓作是念: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蒙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大师。

「谓作是念」,谓我应该这样的警觉我,「我今善得如是大利」,我现在能够获得这样的大利益,什么呢?「谓蒙如来应正等觉,为我大师」,就是我能够得到佛陀的慈悲,为我作大师,所以这个是一个大善利。

∵∵

玄二、法宝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善说法毗奈耶中,我得出家。

这是第二个大善利。谓「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这样的大利益,什么大利益呢?「谓善说法毗奈耶中」:「善说法毗奈耶」,一个法、一个律,在这个地方「我得出家」,我能够在这个地方,能够出家,做了比丘、做了比丘尼。

∵∵

玄三、僧宝

我今善得如是大利,谓我与诸具戒、具德、忍辱柔和、成贤善法同梵行者,共为法侣。

这是第三个「僧宝」,前面一个「法宝」,一个「佛宝」。「我今善得如是大利」,得什么大利呢?「谓我与诸具戒、具德」,这个比丘、比丘尼,具足了清净戒、具足了定慧的功德。「忍辱柔和」,他在大众里住,他能够忍受他人的羞辱,这些;而他的性格不粗暴,特别的柔和。「成贤善法」,这位比丘、比丘尼,成就了「贤善法」,就是圣人的功德,前面有提到。「成贤善法同梵行者,共为法侣」,这些同修圣道的人,和我做好朋友;我一出家了,这些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所以「共为法侣」。

∵∵

地二、欣当得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贤善殒没,当得贤善趣于后世。

这是第二科「欣当得」。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我现在已经出了家,在这三宝里面生活,我应该在三宝里面有所成就,能断惑证真,能成就阿罗汉道。「贤善命终」,心里面没有贪瞋痴,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成就了大智慧的境界。这样的人,临命终的时候,是很安详自在的,所以是贤善的命终。「贤善」的「殒没」,得阿罗汉叫作「贤善命终」;如果得三果、得二果、得初果的时候,就是「贤善殒没」,就是虽然是死,死得很好,他心里面正念分明,没有烦恼的现行,所以叫做「贤善殒没」。

「当得贤善趣于后世」,如果是没得阿罗汉道,那你不能入涅盘,由初果、二果、三果都是这样。但是这个时候,「当得贤善趣于后世」,那么你心里面也是有圣道的,有无漏的圣道,当然没有阿罗汉那么圆满。可是因为你有圣道的关系,得到了贤善的圣道,「趣于后世」,就是来到后世,后世的时候,心里面也还是有圣道的。

∵∵

天三、结

如是名为:随念三宝,令心欣乐。

前面这一段文,这就是「随念三宝」,念佛宝、法宝、僧宝,「令心欣乐」,使令心里面欢喜。我在这样的境界里面出家,修学圣道,心里面欢喜。

∵∵

《披寻记》一○三七页:

我今当得贤善命终等者:〈意地〉中说:「清净解脱死者,名调善死。」(陵本一卷十五页)与此义同,又此亦名调伏死。摄事分说:「谓于现在世,已调已伏,无有随眠,而命终已,未来自体,不复生起,亦不摄取有随眠行,不摄取彼以为因故,解脱生等众苦差别,亦复解脱贪等大缚。(陵本八十五卷十六页)此说贤善趣于后世,其义应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