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二、次第(分三科)∵∵巳一、问

问:何缘三学如是次第?

这是第二科「次第」。第一科是「数」,戒定慧这三学的数。现在说戒定慧的「次第」分三科,第一科是「问」。「何缘三学如是次第?」什么因缘、什么理由戒定慧三学这样的次第?为什么慧不在前面呢?一定要戒在前面呢?

下面是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第二科是「略显」。

∵∵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别辨

答: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无忧悔故欢喜安乐。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盘。

「先于尸罗善清净故便无忧悔」,这个戒在前面的理由先说明它。修行人他最初能够持戒清净,「便无忧悔」他心里面就不会有「忧」、有「悔」,心就会很安静。「无忧悔故,欢喜安乐」,他持戒清净没有忧悔;若是犯了戒了他心里忧悔,心就不安了。若不安的时候,想要静坐修止观就有困难。现在持戒清净心里没有忧悔,心里面就会很平安。因为平安的缘故「欢喜安乐」,就是有这样的作用。

「由有乐故心得正定」,由于心里面有喜乐,他的心就会能够成就禅定了。「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因为持戒清净就容易得定,所以先要「持戒」。「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你的内心成就了禅定以后,你的心力广大,能够对于诸法实相能「如实的觉知」,能「如实的观见」,那就是成就智慧了。

「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因为真实地知道一切法性了,你对于世间法,对于色受想行识,就会生起厌恶、厌离心,就不会去爱着了。「厌故离染」,因为有厌,就不会有污染,就不会有错误的事情。「由离染故便得解脱」,你就是得圣道了。就是由慧得解脱。

如果是没有得到定,这个「如实知如实见」就很难现起,所以先应该有「定」,而后有「慧」,有慧才能得「解脱」。因此戒定慧是这样的「次第」。

∵∵

《披寻记》九四○页:

欢喜安乐者:三摩呬多地说:欢者,谓从本来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心欣踊性。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安者,谓离粗重,身心调适。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陵本十一卷三页)此应准释。

「欢喜安乐者」这四个字怎么讲?「三摩呬多地说:」这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欢者」,欢这个字怎么讲呢?「谓从本来清净行者」,就是从最初发心出家受戒以来,从开始受戒以来就没有犯戒,所以叫「清净行者」。「观资粮地所修净行,无悔为先,慰意适悦」。观这个资粮地,这个资粮地就是初开始来到佛法里边来,就是要准备修学圣道的这一切的因缘,不是一开始就能修学圣道先要有一个准备的阶段。

什么是圣道的资粮呢?就是前面我们都学习过了。就是「戒律仪」,持戒清净是圣道的资粮;又修这个「根律仪」,这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要保护它的清净,六根清净,叫「根律仪」。第三是「于食知量」,就是日常的饮食要知道量,不能够吃太多,也不可以吃太少,你要知道量。这样的时候,你静坐的时候就容易相应。你吃太多了不行,坐在那里止也止不好,观也观不好。吃太少也不行,你没有力量,止观也不能修学的。所以这是于食知量。这第四个要修「悎寤瑜伽」,就是睡眠的这件事,不能睡太多、睡太少也不行。其次最后一个是「正知而住」,正知而住就是一切时、一切处要保护内心的清净,那叫「正知而住」。这就是「资粮地」。「资粮地」就是外凡位,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这准备修学圣道的阶段,叫「资粮地」。「所修」的「净行」,就是这五种,这是一个清净的德行。

「无悔为先,慰意适悦」所修的净行,这五种资粮以「持戒」清净为「先」,是最初的一个条件。持戒清净就不后悔,犯戒就会悔恨了。「慰意适悦」你不犯戒心里面不后悔,你就会有「慰」。「慰」者,安也。就是心安,心里面很平和。「适悦」这个适,就是悦。心里面心安就是「喜悦」。

「心欣踊性」这句话是总说前面这「无悔为先,慰意适悦」。你的内心「有欣踊性」,「欣」就是欢喜,这个「踊」是一个跳动。心里面欢喜,欢喜到这么个程度,心里面跳动。那就叫做「欢」,「欢」这个字是这样意思。这个字简单地说,就是持戒清净心里面安和,叫做「欢」。

「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喜」这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呢?「谓正修习,方便为先」。前面五种资粮准备好了,你就正式开始修习定的前方便。在正式修定之前你要做这件事。什么方便呢?就是破除去五盖:「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五种盖,要破除这五盖。这个是修定的前方便。「深庆适悦」,你在努力地破除这五种盖,就是「五停心」了,你心里面非常欢喜破除这五种盖,每天努力地来破这个盖,你对这件事深深的庆悦心里欢喜。「心欣踊性」,这个喜就是这样意思,就是这样的欣悦。

「安者」,「欢喜安乐」这个「安」这个字怎么讲呢?「谓离粗重,身心调适性」。「安」这个字是什么呢?就是「离粗重」。就是把这五盖的粗重,你破这五盖破成功了,破成功了这个「粗重」是不自在、不调柔,叫做粗重。你心里面有贪欲、有瞋恚、惛沈睡眠、掉举恶作、有疑,有这种盖的时候,那就叫做「粗重」,心里面不自在、不调柔。现在远离了盖以后,你的身心就感觉到「调顺适悦」,身心就不同了。有这种感觉那就叫做「安」,这个「安」是这样意思。

「乐者,谓由如是心调适故,便得身心无损害乐及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乐」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谓由如是心调适故」。就是由于你修这「五停心观、修不净观、修慈悲观、修缘起观、修界差别观」,修这五停心观,破除了那五盖的粗重的时候,心里面调顺了,这个时候「便得身心无损害乐」。这个时候你的身心就没有五盖的伤害,就是没有「欲」的伤害了,你心路里面感觉到快乐。我们没有离欲的人,没有欲还不行感觉到不可以。等到修行成功的时候,才觉悟到「欲」是对自己有损害的。现在没有损害的时候,心情乐,心情有喜乐。「及解脱乐」,这个就是把欲界的烦恼完全消除了,心情自在,叫「解脱乐」。「以离彼品粗重性故,于诸烦恼而得解脱」。这个「解脱」怎么讲呢?因为你修五停心观,远离了五盖的粗重性故,于欲界一切的烦恼就解脱了,那叫做「解脱」。这个不是说得圣道叫解脱,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欢喜安乐」是这么解释,这是前面在三摩呬多地讲过了的文。

∵∵

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盘。

这是解释那个「欢喜安乐」就是得了定的意思。「由有乐故心得正定,心得定故能如实知能如实见」。这个得了定以后,在禅定里边就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边修毗钵舍那观。修这善巧的观察。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乃至缘起善巧,就能够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能起厌,厌故离染,由离染故便得解脱」这是得圣道。

「得解脱故证无所作究竟涅盘」,这个时候把三界的爱烦恼、见烦恼完全消除了,就没有这些烦恼的系缚了,你就成就了那无我的清净的智慧。「证无所作」就是证悟了那个无为的境界,「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就是一切贤圣都成就了无为的境界,就是「证无所作」。「究竟涅盘」这就是到达了那个不生不灭的境界。

这是前面「别辨」,别辨戒定慧的次第。「戒」能够无悔令心安,所以修定的时候容易有成就。得了定以后,就能帮助你「如实知见」,就容易得解脱。是这么一个次第。

下面第二科「略显」。

∵∵

午二、略显

如是最初修习净戒,渐次进趣后证无作究竟涅盘。

前面说到「三学的次第」,这是第二科再「简略地显示」它的次第。

「如是最初修习净戒」,像前面这一段文所表达的意义,就是最初发心修学圣道的人,他先要修习净戒,由学习净戒而不违犯,「渐次」地「进趣」,就是逐渐的次第的去学习定,「进趣于定」。「后证无作」,后来修学智慧,就是见到无为法。「后证无作究竟涅盘」,就达到了涅盘的圆满境界。

∵∵

巳三、结

是故三学如是次第。

这是结束这一段,三学是这样的次第。所以戒应该在先,而慧应该在后,禅定应该是在中间。总而言之,戒和定都是帮助智慧,由智慧能成辨所应作的事情,就是得涅盘了。

∵∵

《披寻记》九四○页:

证无所作究竟涅盘者:所作已办,过此更无胜所作故,名无所作;是即无准,由是说名究竟涅盘。思所成地说: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更有胜上所应作事,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陵本十八卷十页)其义应知。

「证无所作究竟涅盘者:所作已办」所应该作的事情已经成办了。「过此更无胜所作故」过了这个阶段以后,更没有更殊胜所应该作的事情,所以叫做「无所作」。「是即无学」就是阿罗汉无学的境界。「由是说名究竟涅盘。思所成地说: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还应该继续作,还有不圆满的。「更有胜上所应作」的「事」情。「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这个婆罗门还没成功,不是真实的。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若是婆罗门成就了婆罗门所应作事以后,能达到什么境界呢?「超登一切萨迦耶岸」,超越了我见、我所见,超越了我、我所的烦恼。这个生死是此岸,烦恼是中流,涅盘为彼岸。超越了烦恼的中流,烦恼主要的就是我见,我、我所见。超越了我见的烦恼的中流,就是登「涅盘的彼岸」了。「安住陆地」,就是安住在无为的境界,到于空地离诸恐怖,安住无为的境界。「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在(陵本十八卷十页)。这样说「其义应知」。

∵∵

辰三、名增上(分二科)∵∵巳一、问

问:何缘三学名为增上戒心慧耶?

前面是说「三学的次第」是第二科。下面是第三科「名增上」。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这三学都名为「增上」,是什么道理呢?分二科,第一科是问。何缘三学,名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呢?这是「问」。

下面回「答」。

∵∵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标义

答:所趣义故最胜义故名为增上。

回「答」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标义」,就是标出来「增上」的义,这个增上是什么道理呢?「所趣义故」你所去的地方,你不是在这里住,你要从这里到另一个地方去,那叫做「所趣义」,这就是「增上」。

「最胜义故」,这个增上还有一个义,就是最殊胜,其余的一切都不如它。这两个道理就叫做「增上」,这个意思。这是「标」义。

下面第二科「随释」。再解释什么叫做「所趣义故」?什么叫做「最胜义故」?解释分二科,先解释这个「所趣义」分三科,先是「征」。

∵∵

午二、随释(分二科)∵∵未一、所趣义(分三科)∵∵申一、征

云何所趣义?

怎么叫做「所趣义」?这句话怎么讲呢?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释。

∵∵

申二、释

谓为趣增上心而修净戒,名增上戒学。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学。为趣烦恼断而修智见,名增上慧学。

「谓为」就是这个修行人,他的心里面为求进趣禅定,进趣色界四禅,「而修净戒」。而去学习这个清净的戒律仪,学习这个戒法,所以叫做「增上戒学」。增上戒学是这样意思。为什么要持戒呢?目的是要得禅定,想要到禅定那里,这个「戒」能为禅定做前方便。

「为趣增上慧而修定心,名增上心学」那么这位修行人,为什么他要学习禅定干什么呢?为什么要修禅定呢?「为趣增上慧」。就是为求进趣殊胜的智慧,出世间的圣道的智慧,「而修定心」。这「心」就是定,修定的。所以此法门名为「增上心学」,是这样意思。

「为趣烦恼断而修智见,名增上慧学。」修了定,这个奢摩他成功了,得到色界四禅,或者也得到无色界四空定。成就了定以后,为什么又要修学智慧呢?「为趣烦恼断」是为求进趣断除一切烦恼,「而修智见」。所以要学习佛所说的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个苦集灭道,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要学习这个智慧。学习这个智慧的目的,就是为求断烦恼。所以这个慧,叫作「增上慧学」。

这里面的意思实在也是很明显,如果只修「定」,就是成功了还没断烦恼,你还是个生死凡夫,所以需要进一步的修「毗钵舍那观」,才能「断烦恼」。断了烦恼的时候,就是有智慧,有智慧能见第一义谛,见第一义谛才断烦恼。因为第一义谛这个地方不是烦恼居住的地方,所以见到第一义谛就没烦恼了。如果你的心没有修智慧,没有成就智慧你就不能见第一义谛,那么你的心就在世俗谛上活动,就是在色受想行识上活动,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在这儿上活动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增长烦恼的。这些地方有土匪,你就不能断烦恼,你不能得圣道的,所以非要去再进一步学习智慧才可以。说我得到禅定了,乃至你得到无色界的非非想定,「犹是法尘分别影事」,你还是没有到达第一义谛。所以是要继续「修智慧」才可以的,所以叫做「增上慧学」。

∵∵

申三、结

如是名为所趣义故,名为增上。

这是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一段所说的道理,就叫做「所趣义故,名为增上」。这个「增上」的意思,是这样意思,就是继续地进步,叫做「增上」。「增」就是逐渐增多,「上」是殊胜的境界。

∵∵

未二、最胜义(分三科)申一、征

云何最胜义?

前面「所趣义」解释完了,现在解释「最胜义」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什么叫做「最胜义」?叫做「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

∵∵

申二、释

谓若增上戒学,若增上心学,若增上慧学。唯于圣教独有此三不共外道。

「谓若增上戒学,若增上心学,若增上慧学」这三种学,「唯于圣教独有此三」。唯于佛教单独有这三种法门,「不共外道」不共于外道,外道没有这种殊胜的法门,所以叫做「最胜」。

∵∵

申三、结

如是名为最胜义故,名为增上。

「最胜义」就是这样意思。这是对外道来说,佛法是最殊胜的。我这一回在***遇见一个好像是读过书的人,我说你有没有到佛学院去读书呢?他说:没有。我说:你自已学也可以。我说,我问你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你说这是佛法还是非佛法。─是佛法,他说「是佛法」。那样说这个佛教和儒家无差别了!那你又何必出家呢?所以不学习佛法还是有问题的。

∵∵

辰四、引发差别(分二科)∵∵巳一、标

又或有增上心学能引发增上慧学。或有增上慧学能引发增上心学。

这下面第四科是「引发差别」。第一科是「数」,第二科是「次第」,第三科是「名增上」解释这个增上义,第四科是「引发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又或有增上心学能引发增上慧学」,这三种「增上学」在佛教徒里的学习也有各式各样不同的情况。「又或有增上心学」又或有这样的修行人,他先成就了增上心,这样的殊胜的功德。由「增上心」以后,再引发「增上慧」,就得圣道了,有这种境界。

「又或有增上慧学能引发增上心学」或者有的佛教徒他先成就「增上慧」,由「增上慧」再进一步去引发「增上心学」得了禅定。有这个差别。这和前面的意思不同了。这是「标」。这「增上戒」所有的佛教徒都是共同的,一定是先要学戒。但是「增上心」、「增上慧」有差别,谁引发谁?那还是有点差别的。

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慧引发心」,就是由增上慧引发增上心。

∵∵

巳二、释(分二科)∵∵午一、慧引发心

谓圣弟子未得根本静虑,先学见迹;后为进断修道所断一切烦恼,正勤加行,修念觉支,乃至修舍觉支,是名增上慧学引发增上心学。

这先解释这个「慧引发心」。「谓圣弟子」,圣─就是佛,或者是阿罗汉。你是佛,你是阿罗汉的弟子。这个修行人,「未得根本静虑」他在佛法里边修学,他还没能够成就色界天的色界的四静虑,色界的四静虑还没有成就。这「根本」这个字,是赞叹这个「静虑」,静虑为「根本」能建立世间、出世间的功德。是建立义叫做「根本」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