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四、慢行者相(分三科)未一、问
∵问:慢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
∵这是第四「慢行者相」,这个「行」就是指心说的,是高慢心的相貌,高慢人的相貌。分三科,第一科是「问」。
∵「慢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应该知道它是什么相貌?
∵∵未二、答(分二科)∵∵申一、出彼慢缠(分二科)
∵酉一、明增上(分二科)戌一、猛利
∵答:慢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慢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厚重上品慢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
∵这是第二科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出彼慢缠」又分二科,第一科「明增上」,说它的那个「慢」的厉害。
∵「慢行补特伽罗」,是高慢心的人。「于诸微劣所慢事中」,就是对于那个微小的所轻慢的事情里面,就是自己感觉自己特别的优越,对方不如我,但是差的很少,彼此间那个分数相差的很少,是「微劣所慢事中」。「尚能生起最极厚重」的「上品」高慢心的烦恼,「何况中品、上品境界」,何况相差得更多的人;他是有一百分,那个只有廿分,相差的很多了啊!所以他的高慢心是更厉害了。
∵∵戌二、长时
∵又此慢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
∵这是第二科是「长时」。「又」这个人他的高慢心,这个「缠」,就是高慢心显现出来之后,继续不断地缠扰着他。这个高慢心,这「慢」是心所法,心王本身没有高慢心,这贪瞋痴慢通通都没有,是一张白纸。这高慢心一现起来以后,这个慢就缠扰着那个心王一直地不放,一直地有高慢心,这样意思。这高慢心住在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经久相续」,经过长时间也不停下来,一直地相续下去。「长时随缚」,长时间随逐他,系缚他。
∵∵酉二、出过患
∵由慢缠故,为可慢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慢法。
∵这是第二科「出过患」。前面那个「猛利」和「长时」是表示慢心的增上,就是那么样的严重,这下面说它的过患。
∵「由慢缠故」,说这个人,由于他有高慢心的缘故,「为可慢法之所制伏」,就是有这可以轻慢的境界出现的时候,他这个高慢心就现起来。这高慢心的人他也不会完全不明白;知道高慢是不对的,他也会有这种心情;但是这个心情很软弱,就被这个高慢心制伏了。「不能制伏彼可慢法」,他那个正念、那个智慧「不能制伏彼可慢法」,他不能在这可慢的境界上观察是平等相,他没有这个智慧,他就不能够制伏他的高慢心,所以他这个烦恼一直的出现。
∵∵申二、辨随行相
∵诸根掉动,诸根高举,诸根散乱。勤乐严身,言语高大,不乐谦下。于其父母眷属师长,不能时时如法承事。多怀憍碲,不能以身礼敬问讯合掌迎逆、修和敬业。自高自举,陵懱他人,乐着利养,乐着恭敬,乐着世间称誉声颂。所为轻举,喜作嘲调。难使远离,难使厌患。广大胜解,微劣慈悲。计我有情命者养者补特伽罗生者等见、多分上品。多怨、多恨。
∵下面第二科「辨随行相」。前面是解释这个慢缠地相貌,现在说是「随行相」,就是他这个「慢」随逐他的心的相貌。
∵「诸根掉动」,他有了慢以后,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在动,就安不下来。「诸根高举」,都是向高慢这个方向去掉动。「诸根散乱」,他有了高慢心之后,他又有各式各样地分别心,就是散乱。「勤乐严身」,这个人还有一个相貌,就是勤勤地欢喜庄严自己,把自己打理地很漂亮。「言语高大」,成了习惯了,同人说话的时候,也就是说了很多的大话。「不乐谦下」,他不欢喜谦虚低下一点,他不喜欢这样子。
∵「于其父母眷属师长,不能时时如法承事」,不要说别的人;对他是有极大的恩德的人,就是父母、还有这些眷属、可爱的这些人、还有师长,他都不能时时地、如法地去「承事」,承受、禀受他的意,为他做事;他不能。「多怀憍碲」,多数对这些人也还怀憍傲,也还是有骄慢心。「不能以身礼敬、问讯、合掌、迎逆」,也不能这样子。「修和敬业」,不能够作「和敬」、和合恭敬的事情,他不能做这种事情。「自高自举」,自己在内心里面是「高」,发出来言语也就是「举」,自己赞叹自己,自己抬高自己。「陵懱他人」,就轻视他人,谁也不如我,这样子。
∵「乐着利养」,他欢喜而执着这个利养的事情。「乐着恭敬」,他对别人不恭敬,但是他很注意别人恭敬他,这件事。「乐着世间称誉声颂」,这些事情。「所为轻举,喜作嘲调」;「所为轻举」,他做事情的时候不够沉重、不稳重这个人。「喜作嘲调」,他欢喜说笑话调弄别人、讥弄别人。「难使远离」,他有这种高慢心,你若劝他:「你不要这样」,这是很难的,不容易。「难使厌恶」,你告诉他:「你这样对你自己不利啊!对你有很多的问题!谁还愿意同你做朋友?你要厌离你这个高慢心」;不,不可以,这个「难使厌恶」。
∵「广大胜解」,这个人他高慢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他也有一些智慧的,他对于某一种事情他有广大的认识,对于某一种学问他有深入的心得,这个人也是有智慧的。这就是高慢的人,他一定有所恃然后才高慢的,一定有一个优点。不然完全没有优点而高慢的人,也是有、但是比较少。「微劣慈悲」,这个人也不是没有慈悲,就是很少,慈悲心也是有。
∵那么他这个人,「计我、有情、命者、养者、补特伽罗、生者、等见」,就是执着我,这个执着我见这个心非常的强「等见」。「多分上品」,执着我见执着的非常的厉害,就是:我是最优秀的,「多分上品」。「多怨、多恨」,因此而同人结怨、结恨,这个「怨」是当时,「恨」是一直延续下来以后还是恨,这就是有问题了,实在这就是一种过患。
∵∵未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慢行者相。
∵这是结束这一段文。
∵∵午五、寻思行者相(分三科)未一、问
∵问:寻思行补特伽罗应知何相?
∵这是第五科,这个散乱心是特别多,就是因为这件事引起内心的分别,因此分别又引起了很多很多的散乱分别,这种人。但是「寻思」也是智慧的相貌,这有智慧的人他就会各式各样的思惟,也是一种事情。「应知何相」,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子呢?
∵下面回答,分二科,第一科,出寻思的烦恼。分二科,第一科「明增上」,先说它的「猛利」的相貌。
∵∵未二、答(分二科)∵∵申一、出寻出缠(分二科)
∵酉一、明增上(分二科)∵∵戌一、猛利
∵答:寻思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寻思事,尚能发起最极厚重上品寻思缠,何况中品、上品境界。
∵「寻思行补特伽罗于诸微劣所寻思事,尚能发起最极厚重上品寻思缠」,这一件小小的事情、也很容易明白的事情,他能发起「极厚重」的上品的「寻思缠」。譬如这个,有现成的事情照那件事情去分别,这还比较容易;无中生有,譬如写这个小说的人,啊!写得不得了、不得了,让你看完头一段,就想要再看下一段;就是那种人的分别心特别多。「最极厚重」的「上品寻思缠」,「何况」那个「中品、上品境界」,所以他若得到了一点资料,那他心里很快乐,就是东想西想、想得很多很多。
∵∵戌二、长时
∵此寻思缠住在身中,经久相续,长时随缚。
∵∵酉二、过患
∵由此缠故,为可寻思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可寻思法。
∵这是第二科出「过患」,因为他有寻思的这种分别心这种习惯,所以有可寻思地境界出现的时候,他就是掉在那个框框里头出不来了,就一直地东想西想。「不能制伏可寻思法」,他不能用智慧把这件事制伏住,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去想它去,就是把宝贵的精神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实在不是智慧。
∵∵申二、辨随行相
∵诸根不住,诸根飘举,诸根掉动,诸根散乱。身业误失,语业误失,难使远离,难使厌患。喜为戏论,乐着戏论。多惑、多疑、多怀乐欲。禁戒不坚,禁戒不定。事业不坚,事业不定。多怀恐虑,念多忘失。不乐远离,多乐散动。于诸世间种种妙事、贪欲随流,翘勤无惰,起发圆满。
∵我最近得到一本书,叫《谈艺录》,是钱锺书这个人写的。这个人真是算是一个才子,是不得了!这个人也是一样,这是寻思行者,这个分别心非常多。其中有一件事,就是世间上的学者作诗,这个灵感来了能作出很多很多好的诗来,这个譬喻佛教里面的禅师开悟了,这二件事来对比;唉呀!我在想这个人信佛不信佛呢?这个人…,我当然看他的书很少,没有看见他毁谤佛教。现在就看见这件事,这两件事来对比,那怎么能和禅师开悟对比呢?他就这样想。
∵「诸根不住,诸根飘举」,这是第二科「辨随行相」。这个散乱心重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不能住,不能停在那里的。「诸根飘举」,他像那个风似的,从这里跑到那里、行那里跑到这里;无障无碍地分别。「诸根」都在动乱、「诸根散乱」。
∵「身业误失」,这个地方也有问题;散乱心特别了,严重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行动容易有错误,「身业误失」。「语业」也容易有「误失」。「难使远离」,你很难使令他远离这种散乱的,「难使厌患」。「喜为戏论,乐着戏论」,这种人,还就是世间上的学者,一般人还没有这种境界;他「喜为戏论」,他就是欢喜制造种种各式各样的戏论来迷惑人。「乐着戏论」,他也执着这些戏论的事情。「多惑、多疑」,就是很多很多的迷惑,很多很多的「疑」。这个「疑惑」也是智慧人的相貌,有智慧人的相貌;分别心多是一个相貌,疑惑是一个相貌。我们思想简单的人,就是看什么事情都很单纯,不疑惑。疑惑心多的人,智慧大一点还稍微好一点,另外一个疑惑是什么?是神经病的前相,也是糟糕,也是不好,所以不要疑惑。
∵「多怀乐欲」,他心里面有很多的…,在想这样子想那样…,很多的欲望。「禁戒不坚,禁戒不定」。「事业也不坚,事业也不定」,今天这样子、明天那样子。「多怀恐虑」,分别心多的人,恐怖心也会多。「念多忘失」,当然这些相貌不一定每一个散乱心的人都俱足,不是那么意思。「念多忘失」,过去想的事情都忘掉了。「不乐远离」,他不欢喜远离世间上的这些事情。「多乐散动」,欢喜这个散乱掉动的事情。
∵「于诸世间种种的妙事,贪欲随流」,世间上的色声香味触这些妙事,他这个贪欲心就随着就去了。「翘勤无惰」,他对于这件事有兴趣,他很精进做这件事,不懈怠。「起发圆满」,他若做这件事,一发动了这件事就做完;这的确是不容易啊!你看到特别长篇的著作,不是一天二天能写完,但他能耐得住把它写完。说有一个人写小说写不下去了,然后就到庙上去住几天求观世音菩萨,噢!灵感来了。把那个小说写完了,就是「翘勤无惰,起发圆满」。
∵∵未三、结
∵如是等类,应知是名寻思行者相。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行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解释这一大段「由行差别」。这个「建立补特伽罗」一共分十一大科,这是第三科是「由行差别」,就是由他内心地活动,表示有各式各样的人不一样。
∵∵卯四、由愿差别(分三科)辰一、征
∵云何由愿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四科「由愿差别」,就是他的希望,他的希望心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征」。
∵怎么叫做由他的愿望的不同,建立各式各样的人呢?安立各式各样的人?
∵这是「征」。下面解释,先分二科,第一科「广辨一切」,先列出来。
∵∵辰二、释(分二科)巳一、广辨一切(分二科)午一、列
∵谓或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或有补特伽罗,于独觉乘已发正愿;或有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
∵「谓或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就是有的人,他的因缘就遇见了「声闻乘」的佛法,遇见这个法了,他也还很好他也就相信了,有了信心以后他就发:「我愿意得阿罗汉、愿意得涅盘」,发了这个愿。「或有补特伽罗,于独觉乘已发正愿」,或者有的人遇见了佛法,「于独觉乘」发了愿:「我愿意多多的见佛闻法栽培善根,最后在无佛法的世间得圣道,无师自悟」,他欢喜这样子,发了这个愿。「或有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或者有的人遇见了佛法以后,他不发声闻乘、独觉乘的愿,他建立了大悲心广度众生齐成佛道的愿望,这个愿。
∵∵午二、辨(分二科)未一、种性别
∵当知此中若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彼或声闻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大乘种性。若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已发正愿;彼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或大乘种性。若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彼或大乘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
∵前面是列,现在下面是「辨」,再加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种性的不同。
∵「当知此中若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正愿」,说是这个人,你要知道这里面还不那么简单的事,里面还有事情的。什么事情呢?这里面这「补特伽罗于声闻乘」,他已经发了愿,发了出离的愿望要得涅盘,修学戒定慧得涅盘,这样发愿。但是「彼或声闻种性」,那个于声闻乘发愿的那个人,他可能是声闻乘的种性,就是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有无漏的种子,那个种子是属于声闻乘的。「或独觉种性」,或者发声闻乘的正愿那个人,他不是声闻种性,他是独觉乘的种性。「或大乘种性」,或者他是发无上菩提心得成佛道的种性;这又不同了。表面上他现在遇见这个因缘,随顺这个因缘他就发了声闻乘的菩提心,但是内心里面实际的情形又不一定是那样子,有变化的。
∵「若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已发正愿」,若是这个人遇见了佛法以后,他发了辟支佛的这种愿望,「已发正愿」。「彼或独觉种性」,那这个人可能他是「独觉乘」的种性,但是也可能是「或声闻乘」的种性,或者是「大乘种性」了,这是有这个情形。「若补特伽罗于其大乘已发正愿,彼或大乘种性,或独觉种性,或声闻种性」,有这种情形;这里面还有这样的不同。
∵这「发愿」一回事,你的内心是那一种「种性」又是一回事,可能是相应的,也可能是不相应的。这是第一科,是种性的不同。
∵现在第二科是「住舍别」,因为这里面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以后就有变化;有「住」、有安住在这不动,有「舍」、又弃舍了这个愿望,又改变主意了。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先「举声闻」。
∵∵未二、住舍别(分二科)申一、别辨相(分二科)酉一、举声闻
∵若声闻种性补特伽罗,于独觉菩提,或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彼是声闻种性故,后时决定还舍彼愿;必唯安住声闻乘愿。
∵「若声闻种性补特伽罗」,假设这个人,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本有的,不是由人为的努力栽培的善根;不是,是他本有的种性是个声闻乘的种性。「于独觉菩提,或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他现在遇见的因缘,他就发了独觉、辟支佛的这种「愿得辟支佛」,发这样的愿。或者是「于无上正等菩提,已发正愿」,或者发这个无上菩提愿。这样子就和他原来的种性不一致了。
∵「彼是声闻种性故,后时决定还舍彼愿」,因为那个人他的阿赖耶识里面是声闻种性的关系,所以他发了心去用功修行、修行,他心里面就不相应了,所以「后时决定」就是「还舍彼愿」,又弃舍了他那个愿;弃舍了辟支佛的愿,弃舍了无上菩提愿。「必唯安住声闻乘愿」,还是感觉到这个才相应,就又恢复到原来与种性相应的菩提愿。这就是定性的声闻乘的种性。
∵下面第二科「例余乘」。
∵∵酉二、例余乘
∵独觉乘种性、大乘种性补特伽罗,应知亦尔。
∵「独觉乘种性」和「大乘种性」的「补特伽罗」,「应知亦尔」,也是这样子,原来发的愿和他的种性不一致,后来就会有变化。
∵∵申二、显决定
∵此中所有补特伽罗,愿可移转、愿可舍离;决定不可移转种性、舍离种性。
∵现在第二科「显决定」。「此中所有」的补特伽罗,「愿可移转」,他发的这个声闻乘的愿、发独觉乘的愿、发无上菩提愿,这个愿还是可以移转,可以变动的。「愿可舍离」,这个愿可以弃舍了,我不愿意这样子。
∵「决定不可移转种性」,但是他内心的种性不可以变动,这个种性是不变动的。「舍离种性」,决定不可移转他的种性,不可以舍离他的种性,这个是「决定」的,不能移转、不能转变。他发了这个愿、或发了那个愿,那个还可以变动;但是他的种性不能弃舍、不能移转,这是决定的。
∵∵巳二、结简今义
∵今此义中,当知唯说声闻乘愿、声闻种性补特伽罗。
∵现在第二科「结简今义」。现在这一段文这是〈声闻地〉,下面才是〈菩萨地〉。
∵「今此义中,当知唯说声闻乘」的愿,「声闻种性补特伽罗」,其余的那二种,独觉乘、大乘,那就不在这里讲了。
∵∵辰三、结
∵如是名为由愿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结束这一段。
∵∵卯五、由行迹差别(分三科)辰一、征
∵云何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
∵这是第五科「由行迹」,这个「迹」也就是道,但是为什么说「迹」呢?是过去的佛弟子、过去的圣者走过的痕迹,他们已经走过的,是经验之谈,是这样意思。你现在也照着这个行迹去走,这样意思。
∵由于他的修行的不同「建立补特伽罗」,分三科,第一科「征」。怎么叫做「由行迹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呢?
∵∵辰二、释(分四科)巳一、标
∵谓如所举、如所开示补特伽罗,依四行迹而得出离。
∵这下面第二科解释,先是「标」。「谓如所举」,就是前面说出来有十七种补特伽罗。「如所开示」,每一种补特伽罗的相貌,「开示」那么多的补特伽罗的相貌。「依四行迹而得出离」,虽然是那么多不能超越这四个的范围,总是在这四个范围之内的。「而得出离」,出离一切烦恼,出离三界。
∵∵巳二、征
∵何等为四?
∵这一句话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谓或有行迹是苦迟道;或有行迹是苦速道;或有行迹是乐迟道;或有行迹是乐速道。
∵「谓或有行迹是苦迟道;或有行迹是苦速道」,这个「苦」有「迟、速」;都是「苦」而有「迟、速」的不同。「或有行迹是乐迟道;或有行迹是乐速道」,都是「乐」,但是也有「迟、速」的不同。「苦」有迟、速,「乐」有迟、速,加起来就是「四行迹」。这是列出来。
∵下边第四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这个「苦迟道」。
∵∵巳四、释(分四科)午一、苦迟道
∵当知此中若钝根性补特伽罗,未得根本静虑,所有行迹,名苦迟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