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为恒利他
常为利益一切有情,曾不空过,是故引发第九大愿。
这是「极欢喜住」这一科,在「别辨相」里面分八科,现在是第三科「引发正愿」。正愿这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分两科,第一科「别辨相」。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就事起愿」,分十科,现在是第九科「为恒利他」。
这个极欢喜住这位菩萨,就是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现在就事起愿,发了十种愿。这个第九愿是「常为利益一切有情」,他的慈悲心要利益一切众生。「曾不空过」,他从来不空过时间的,总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的。「是故引发第九大愿」,就是常于利益一切众生。第十科是「为作佛事」。
天十、为作佛事
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是故引发第十大愿。
前面利益众生是他的慈悲心,这第十科是他的菩提心。为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常地作诸佛事,回向无上菩提的。这个「作诸佛事」,就是作成佛的事情。自己修学戒定慧,这也是佛事;利益一切众生,也是作诸佛事。但是他是回向无上菩提,所以叫做「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作诸佛事,是故引发第十大愿」。
亥二、就愿起愿
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亦如世道展转相续,终无断尽;我此大愿生生相续乃至究竟菩提边际常不远离,常不忘失,常不乖离。如是自誓,心发正愿。
「作是愿言:如有情界展转相续,终无断尽」,这是十种愿说完了,现在说到第二科。前面第一科「就事起愿」,现在第二科是「就愿起愿」。他又作这样的誓愿:「如有情界展转相续」,这个有情界,有情的众生,他是不中断地,总是父亲会有儿子,就是一直地相续下去,「终无断尽」。「我此大愿生生相续乃至究竟菩提边际常不远离」,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极喜住菩萨他说:「我此大愿生生相续」,每一生每一生都是相续有这种愿的,乃至到最后究竟菩提的边际,成佛的时候。「常不远离」,常不远离这种愿,「常不忘失」这种愿的,「常不乖离」这种愿。
这个「常不忘失」,得了无生法忍的菩萨,他死掉了第二生,他也不会忘掉他的愿。我们读《俱舍论》的时候,提到这个初果圣人说有隔阴之迷这回事。我们读那一段文容易误会,初果还有隔阴之迷,容易这样讲,实在初果没有隔阴之迷。现在这里说初得无生法忍的人他没有隔阴之迷,「常不忘失」他发的愿,「常不乖离」他发的愿。「如是自誓,心发正愿」,就是这样子他自己来决定,他是发了这样愿,他不会改变的。这个「誓」是决定的意思。
戌二、显略义
当知此中前就所应愿事起愿;后即就愿,以起于愿。
下面是第二科「显略义」。前面第一科是「别辨相」,辨这十种愿的相貌,这里面显示要义。「当知此中」,这一大段文里边,前面那一段是就所应愿的事,他自己欢喜愿意作这种事而起愿,而建立这样的愿的。「后即就愿,以起于愿」,后边这几句话是因前面发的愿,在愿上又建立愿,是这样意思。
酉三、结
如是菩萨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能生无数百千正愿。如是菩萨于当来世具诸大愿,于现法中发大精进。
「如是菩萨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如是菩萨的十种大愿「以为上首」,这是最初开始所建立的殊胜的愿,以此为本,「能生无数百千正愿」。「如是菩萨于当来世具诸大愿」,这位极欢喜住,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于当来世具足了很多很多的愿。「于现法中发大精进」,在他现在的生命里边,他能够建立很大的精进力,他不怕苦,他也不怕高寒。
《披寻记》一五七九页:
前就所应愿事起愿等者:前说十种大愿,名就所应愿事起愿。后说愿无断尽,名即就愿以起于愿。
申四、净修住法∵(分三科)∵∵酉一、标十法
复有十种净修住法,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
前面是第三科「引发正愿」,这里是第四科「净修住法」。这个「净修住法」就是这个极欢喜住,极欢喜住初得无生法忍,他不是一刹那间的事情,他在已得无生法忍,在这个初极喜住这个范围内,他还要努力地修行的,来清净地修持他这个极欢喜住,使令他的功德圆满,是这样意思。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十法」。
「复有十种净修住法」,这位菩萨得无生法忍,他是经过很长的时间的辛苦,就是从资粮位,胜解行位,到达了得无生法忍,极欢喜住的这个阶级了。到这个阶级,他还有十种净修住法,清净地来修持这个极欢喜住的。「由是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由于这十种净修住法,他肯努力的话,就能令极欢喜住很迅速地得到清净。应该断的烦恼,应该增长的智慧,应该得到的功德,都能得成就,「速得清净」。这是「标十法」,标出个数目来。下面第二科「别列相」,列出十法的相貌。分十科,第一科是「净信」。
酉二、别列相∵(分十科)∵戌一、净信
一者、于诸佛法,深生净信。
这十种净修住法,第一种是什么呢?「于诸佛法,深生净信」,于一切佛所证悟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深生净信」,他深深地建立了清净的信心。因为他以前在资粮位,在胜解行位,虽然也用功修行,他还没有见第一义谛,所以他对于佛的无上菩提的信心,那还不够深。现在见第一义谛了,他对于佛的这个清净的无上菩提,他深深地建立了清净的信心。这是完全不一样了!
戌二、大悲
二者、观诸有情缘起道理,证得唯有纯大苦蕴,发起大悲。
前一个功德「于诸佛法,深生净信」,这是清净的一面,下面第二个是染污的一面。「二者、观诸有情」,观察流转生死的有烦恼的众生缘起的道理。缘起的道理,就是惑业苦;就是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得苦果。得了苦果以后,还是由烦恼而造业,造业受苦报,就是这样子,这样缘起的道理。「证得唯有纯大苦蕴」,这位菩萨对于众生惑业苦的流转生死的道理是真实的认识「唯有纯大苦蕴」,众生真是苦恼,起烦恼的时候也是苦,造业的时候也是苦,受果报的时候还是苦,除了苦另外没有事情。「发起大悲」,所以众生苦,是发起了大悲心,愿除灭一切众生苦,发出这样的悲心。
戌三、大慈
三者、观见彼已,自誓愿言:我当令彼诸有情类,解脱如是纯大苦蕴,得第一乐,发起大慈。
第三科是「大慈」。「观见彼已」,观见彼众生唯是苦以后。「自誓愿言:我当令彼诸有情类,解脱如是纯大苦蕴」,我应该教化那些众生,使令他们解脱这个纯是大苦的色受想行识的五蕴。「得第一乐」,成就最殊胜的第一义的乐,就是涅盘乐了。「发起大慈」,就是发起慈能与乐的这种心情。
戌四、惠施
四者、为欲救拔一切忧苦,自无顾恋。无顾恋故,能舍内外一切身财,于诸有情而行惠施。
这个第四个净修住法,是「惠施」。「四者、为欲救拔一切忧苦」,来救护、拔济一切众生的忧苦,忧愁苦恼。「自无顾恋」,只是唯欲救护众生,自己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无顾恋故,能舍内外一切身财,于诸有情而行惠施」,因为没有顾恋、没有爱惜,所以这位极喜住的菩萨「能舍内外」,能舍内里边的身命,能舍外边的一切财富。「于诸有情而行惠施」,对于一切众生能布施身命,能布施一切财富。对于身命、对于财富没有顾恋,这位菩萨能达到这个境界。
戌五、无有厌倦
五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从他勤求世出世法,曾无厌倦。
这是第五条,没有厌倦的时候。「五者、为欲利益诸有情故」,这位菩萨有慈悲心,来饶益诸有情故。「从他勤求世出世法」,他是从善知识边精勤地去请求学习,向善知识学习世间的法和出世间的法,就是世间的智慧、出世间的智慧,向善知识学习。「曾无厌倦」,那这位菩萨感觉到自己的智慧还不足,需要继续地学习,而学习这件事呢,不感觉厌倦,他不怕辛苦,「我不会告假的!」这样子。
戌六、善知诸论
六者、无厌倦故,证得一切论智清净,善知诸论。
因为这位菩萨他不会厌烦,不感觉疲倦,所以「证得」,也就是成就了「一切论智清净」。「论」,实在就是书,书论;一切论的智慧清净。什么叫做「论智清净」呢?就是「善知诸论」,就是这位初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从善知识边的学习,他能知道很多很多的道理,成就了很多很多的智慧。
戌七、善解世间
七者、善知论故,于劣中胜诸有情所,如应如宜而修正行,善解世间。
这第七净修住法,是叫做「善解世间」。「善知论故」,这位初极喜住菩萨,他能有很多的智慧,所以对于这个劣、中、胜的诸有情。这个「劣」就是软弱的,中等的,或最殊胜的这个众生。对于一切有情,所教化的一切有情之中分这么三个阶级。对于这些有情,他教化他们的时候,「如应如宜」。「应」,就是在众生本身的根机所合适的。「宜」,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饶益他是合适的,就是这两方面。「而修正行」,而去修行这个圣道,用这个方法来教化他们。「善解世间」,善能够解除世间众生的苦恼的问题,这样子。
戌八、修习惭愧
八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
「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就是这位菩萨一方面学习,一方面还教化众生;学习和教化众生这两方面都叫做「正加行中」。「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而修惭愧」,这个正加行就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在这样的努力中。要「依」,就是随顺。要「应时」,这个时间要合适;这个时候可以教化众生念佛,可以修学圣道,可以学习佛法,这是应该有个时间性的。这个「分量」就是要有一个分寸的,不是说这件事应该做,那么就做,也不是,要契机契理,要有分量。而且菩萨本身也有问题,你是初欢喜住菩萨,你不是第十地菩萨,也是要有一个分量的。这样子彼此都合适的正行,来教化众生。「而修惭愧」,修学自己要知道惭愧。哎呀!这句话说初欢喜地菩萨他有所不足啊!有所不足,你要知道分寸,做这件事,是这个意思。因为初极喜住菩萨只是断灭了分别性的烦恼:分别我执、分别法执,当然也是除灭了一部份的爱烦恼,但是还有一大部份的俱生的我执、俱生的法执,这些烦恼还没有断,就是还有很多的事有所不能的,所以要修惭愧,这样意思。
《披寻记》一五七九页:
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者:声闻地中正知而住作如是说: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住。(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此说依应时分量等,等取彼所余相应知。
「依应时分量等正行者:〈声闻地〉中正知而住作如是说:若于是事是处是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所应作者,即于此事此处此时如量如理如其品类正知而住」,这一段文就是「(陵本二十四卷二十页)」,就是最后一页。「此说依应时分量等,等取彼所余相应知」,这个「余」字可能是个「说」字,等取彼所说相应知,应该是这么说。
戌九、坚力持性
九者、即于如是正加行中,得无退转坚力持性。
这是第九「坚力持性」。「即于如是」,这位菩萨就是这样子努力地加行,一方面自己努力地学习,一方面努力地教化众生。「得无退转」,得者能也,能不退转。不会说我昨天发心,今天就不发心了,不退转。「坚力持性」,坚定其心力,保持不变,这位菩萨有这种本事。
戌十、供养如来
十者、以诸上妙利养恭敬,及与正行,供养如来。
最后第十个。以上妙的利养恭敬,及与自己努力地修行,以此来供养佛,这是法供养。这是第十是「供养如来」。
酉三、结略义
是名十种净修住法。由此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所谓净信、悲、慈、惠舍,无有厌倦、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供养如来。
「是名十种净修住法」,这是第三「结略义」,前面这一大段文就叫做十种净修住法。「由此能令极欢喜住速得清净」,由于这十种的大愿,十种的努力地修行,使令他的极欢喜住的戒定慧很迅速地得到清净圆满。「所谓净信、悲、慈、惠舍」,这个略说它的大意,就是一个「净信」,加上一个「悲、慈」的「惠舍」、「无有厌倦」,和前面这十种对照就知道了。「善知诸论、善解世间、修习惭愧、坚力持性」和「供养如来」,这就是前面这十种净修住法。
申五、开晓余住∵(分二科)∵∵酉一、善取其相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复于余九增上戒等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及神通乐无失坏道。善取其行,得等流相,于一切住自然升进,证大菩提;为大导师,率领一切有情商侣,超度生死旷野崄道。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受学随转多修习已」,前面是第四科「净修住法」,这下面是第五科「开晓余住」,余住还不懂,也要开示。分两科,第一科「善取其相」。
「又诸菩萨于此十法」,这些成就极喜住的诸菩萨,对于前面的这十种法。「受学随转」,一方面接受善知识的教导而学习,还随顺所学习得来的智慧,展转地教化众生;这样子一个学,一个行。「多修习已」,就是多多地这样修习以后。「复于余九增上戒等」,前面是极欢喜住,这一共十个住。十个住,这里只说到一个住,还有其余的九个住。九个住其中,第二个就是增上戒住,第三个增上心住……,「诸菩萨住」。「从佛菩萨,专精访求」,那九个住,他还要从佛菩萨那里专精地,「专精」就是诚意的意思,「访求」就是去拜访人家,到那儿去磕头、去学习,请求开示。「一切种道功德过失」,就是其余九住所修行的方法。怎么样才有功德?若不怎么样就会有过失?这要学习。「及神通乐无失坏道」,这个「乐」就是自在的意思,就是显现种种神通的自在境界。「无失坏道」,不要犯错误,把自己所成就的神通乐失坏了,不要有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都需要从佛菩萨那里学习才能成就的。
「善取其行,得等流相」,从佛菩萨那里去学习以后,「善取其行」,善者能也,然后自己能够依教奉行。修行而有所成就,叫做「得」。成就以后,相续地增长、不退转,这叫做「等流相」。「于一切住自然升进,证大菩提」,因为你向佛菩萨诚意地学习而努力地修行,那其余的九住,你自然也就向前进步了,就从极欢喜住进步到增上戒住、增上心住、增上慧住,向前进步。「证大菩提」,就成就无上菩提了。「为大导师」,为一切众生的大导师。「率领一切有情商侣,超度生死旷野崄道」,就是领导一切众生,超越生死的苦海,到无上菩提那里去了。说个譬喻,就像那个商主,他领导很多的商侣,从旷野里边,不容易走这条路,你能领导他,能从这里超越了旷野的崄道,到了安全的地方发财了,这是一个譬喻的意思。
《披寻记》一五八○页: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