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寻记》一六○四页:

如经广说等者:此中略引经义,释前菩萨不共妙行,随顺世间非世间性。一、摄受有情行,二、愿力受生行,三、胜进解脱行,四、调伏劣乘行,如文易知。五、受用诸欲行,受用饮食睡梦等境界故,六、求欲差别行,示老病死魔境界故,七、转行,此复有三:一、转外道,二、随他心,三、随众转。此中大众,谓天龙等。是即经中所有总义。

「如经广说等者:此中略引经义」,这第十科「善根清净」分两科,第一科「总辨善根」。分两科,第一科「指同前」。「余如前说」,这一段文的《披寻记》,「如经广说等者」,此中略引经里面说的道理,是解释前面「菩萨不共妙行,随顺世间非世间性」,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一、摄受有情行,二、愿力受生行」,这里分这么多科,分七科。

「摄受有情行」,这个「摄受」这两个字当个饶益讲,它饶益你。「摄受」这个词常是对折伏来说。佛菩萨教化众生有的时候他是折伏你,有的时候是摄受你。摄受与折伏都是佛菩萨的大慈悲心,都是饶益的意思。可是有一点差别,就是摄受有随顺你的意思,来饶益你;折伏,可就是不随顺你的意思,可能是打你一个香板,但是是要利益你,那叫折伏。现在不是折伏,是摄受。这样的活动叫做「摄受有情行」。

「二、愿力受生行」,我们凡夫是烦恼的业力去受果报,佛菩萨是愿力,是慈悲愿力,这时候来现身说法,或者是作天王,或者作人王,或者是作一个出家人,是由他的慈悲愿力而受生的。

「三、胜进解脱行」,就是修学圣道那要特别努力,懈怠是不行的,特别精进地,那么后来成功了,叫做解脱行。

「四、调伏劣乘行」,调伏这个劣乘,有可能劣乘只是小乘佛教学者,就是没有大乘那么殊胜,所以叫做劣乘。我们凡夫的心里只是赞叹好,若说你不如人家,说你很劣,就不高兴了,这是凡夫境界。佛菩萨用这个字,只是表示这件事不殊胜的意思,佛菩萨并没有轻视任何人的意思,但是凡夫可能听见这个话就不高兴了。所以凡夫若能自觉的话呢,应该觉悟这是假立的名言,你不要不高兴。我们看律,看我们出家人的广律上,佛也随时就诃斥了:「你愚痴!」常常这样诃斥的。这样子,实在来说,佛肯诃斥你,你这个人还是有善根的,若现在的人要看见佛都不能。你为什么不说见法而说见佛呢?这是钝根人是要见佛,利根人是见法。谁是利根人?我看是钝根人特别多,应该说见佛。说见佛闻法能把你的根性转变成利根,然后才能见法。如果你对于佛法不那么明白,你闻慧、思慧都没有,你能见法吗?所以应该说见佛,见佛是对的。「调伏劣乘行,如文易知」,这个如文容易明白的。

「五、受用诸欲行」,受用诸欲是指什么说的呢?是「受用饮食」,「饮食」也是欲。这个「睡梦」,睡眠也是欲,睡眠有时候会作梦,「梦等境界故」,受用这些境界,这叫做「受用诸欲行」。

「六、求欲差别行」,这个求欲的差别指什么说的呢?「示老病死魔境界故」,佛菩萨度化众生,他示现一个老、示现病、示现死、示现魔境界,那叫做「求欲差别行」。

「七、转行,此复有三」种不同,「一、转外道」,转化外道;「二、随他心」,随顺别人的心情去做事;「三、随众转」,随大众的意思,不是一个人的意思。「此中大众,谓天龙等。是即经中所有总义」,这一段叫做「指同前」,第二段叫「喻差别」。

∵∵

戌二、喻差别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作庄严具,诸末尼宝莹饰厕钿甚为光丽,余赡部洲一切金宝不能映夺。如是此中菩萨善根转复清净,一切声闻独觉善根及余下住菩萨善根不能映夺。

「此差别者:谓如世间善巧工匠,以所炼金作庄严具,诸末尼宝莹饰厕钿甚为光丽」,用这些宝珠做一个庄严具,很光丽。「余赡部洲一切金宝不能映夺」,它那个威势不能够胜过它的。「如是此中菩萨善根」,前面这是个譬喻,这里以下是正面赞叹这个菩萨的善根。「转复清净」,比前面的人,比下位的人更清净,「一切声闻独觉善根及余下住菩萨善根不能映夺」。这是第一科「总辨善根」的相貌,第二科是「别喻慧根」。

∵∵

酉二、别喻慧根

又如日光,多分干竭赡部洲中所有秽湿,余一切光不能映夺;如是此中菩萨慧光,多分干竭一切有情烦恼诸毒,如前所说,诸声闻等所有智光不能映夺。

「又如日光,多分干竭赡部洲中所有秽湿」,太阳的光明多数是能够……,它这光的热能使令赡部洲中的秽湿都能干了,干竭了。「余一切光不能映夺」,其它的光明不能胜过太阳的光的,不能够障碍这件事。如是此中菩萨智慧的光明,「多分干竭一切有情烦恼诸毒」,菩萨的智慧光明能为众生说法,能灭除他的烦恼的毒。「如前所说」,就像前面说过了,很多地方说到这件事。「诸声闻等所有智光不能映夺」,他不能胜过菩萨的光明智慧的。

∵∵

申十一、受生

受生多作他化自在天王,于能授与一切声闻、独觉现观方便善巧。

这第十一科「受生」。这位菩萨他受生的时候,他多数是在欲界天的他化自在天,就是欲界顶天作天王。「于能授与一切声闻、独觉现观方便善巧」,说这位菩萨他弘扬大乘佛法方便善巧,弘扬小乘佛法也是方便善巧的,他能授与一切声闻根性、一切独觉根性现观,对于这件事他有善巧方便的智慧,能做得很圆满。「现观」,就是四念住观,教导你修四念住,现前观察。这个「现观」就是这个法门,他教授你这个法门以后,你就依教奉行去修止观,这样意思。

∵∵

《披寻记》一六○四页:

于能授与一切声闻独觉现观方便善巧者:谓彼所作自在,能令一切声闻独觉获得现观故。

「于能授与一切声闻独觉现观方便善巧者:谓彼所作自在」,做这件事做得很自在,感觉到很容易。「能令一切声闻独觉获得现观故」,就是你跟他学习佛法,并不是学了老半天,学了多少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不是的。他能告诉你一个很圆满的一个法门,开示你。这是个根性的问题,这个根性,他学习大乘佛法不合适,那么就学习小乘佛法。那么学习小乘佛法,这也就是我们古代大德的说话,就是为实施权了。大乘佛法是真实的,能令你得无上菩提,这件事能做圆满。但是你的根性不合适,就为你说了小乘佛法。说小乘佛法,那么你能得阿罗汉道,然后再回小向大,就是这样意思,都不是决定的。

这两种法门:小乘佛法、大乘佛法,你若能够学习,与你根性合适的话,是能得大利益的,不是一定是轻视谁,不是这个意思。

∵∵

申十二、威力

所有威力,当知此说俱胝百千数。

这是第十二科。这位菩萨的威德力,「当知此」,这里说是「俱胝百千数」,这个数是更多了。

∵∵

未二、结略义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谓妙方便慧所引世间进道胜行成满得入故;通达如来佛境界起无间无缺勤加行故;一一刹那圆证一切菩提分法故;有加行行圆满摄故;安立染污不染污故;依于意乐清净业转,一切世间工巧业等皆圆满故;逮得无量不共一切声闻、独觉三摩地故;刹那刹那入灭定故;现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间行故;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

「当知是名略说菩萨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是第二科「结略义」,这是略说是这样子。这一句话是总说,下面就别说。「谓妙方便慧所引世间进道胜行成满得入故」,就是你能够有这样不可思议的方便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你常常按照智慧去修行,就引发出来世间进道胜行。这个「世间」也就是你内心的这样思惟观察,它就能够使令你的道力有进步,就会有殊胜的德行成就了。「成满得入故」,这个「进道胜行」成就圆满了,就是得入到第七地。

「通达如来佛境界」,前面是第一科,现在是第二科。能通达佛的境界,那是第一义谛了。「起无间无缺勤加行故」,这个第七远行地的菩萨他能现起来,他这个清净的止观不间,没有间断,也不缺少,而是要精进地去努力,就会出现这件事,那么第六地以前还没能达到这个境界。

「一一刹那圆证一切菩提分法故」,「一一刹那」也就是一一念,每一念都是修止观的,都能与第一义谛相应,所以「圆证一切菩提分法」。

「有加行行圆满摄故」,这是第四科,就是有加行、有功用,这样的修行达到圆满的境界了,属于这个境界。这可见六地菩萨以下还没能圆满。

「安立染污不染污故」,这是第五科。就是这位菩萨也还有不染污,但是还有点染污,这样子。

「依于意乐清净业转,一切世间工巧业等皆圆满故」,这是第六科,依于他自己的意愿,由这个愿做一个清净的功德就现前了,但是属于一切世间的工巧业等,都能做得非常圆满,那么他就这样子在这个世界上普度众生。

「逮得无量不共一切声闻、独觉三摩地故」,这是第七科。他「逮得」,就是成就了很多的、无量数的不共于,就是能超越一切声闻、独觉的三昧,三摩地。

「刹那刹那入灭定故」,这位菩萨刹那刹那地就都能够入灭尽定。这个「刹那」表示他是很迅速地就能入灭尽定,「刹那刹那」就是能相续地入灭尽定。那么第六地菩萨也能入灭尽定,但是时间不是很久,这位菩萨的能力特别强,「刹那刹那入灭定故」。若小乘佛教学者呢,要三果圣人,三果圣人他得到了,成就色界四静虑,也成就了无色界的四静虑,灭除了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他灭除这个烦恼,把无所有处定的烦恼也灭除了,这个时候他就有能力入灭尽定。说是得了色界四静虑,也成就了无色界的四空定,你这个欲界的烦恼你是灭除了,但是色界、无色界天这个四禅八定,你烦恼还没能够灭到那个程度,你还不能入灭尽定的。现在是这位菩萨能够入灭尽定,那就表示他的烦恼灭到那个程度了。这可见菩萨初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才得到四禅八定,但是那个时候没有说他入灭尽定,他还要继续地加强他的定,他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但是譬如说是他没得色界四静虑,他得无生法忍了。那么得无生法忍,他一定要有一个定,还要有慧;要有奢摩他、要有毗钵舍那才能得无生法忍。那么那个奢摩他就是没有到色界的四静虑,没有到这个程度。那么到什么程度呢?就应该是色界初禅之前,应该是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里,能够见法性,能见第一义谛。这个见第一义谛那是毗钵舍那的力量,但是毗钵舍那要有奢摩他的支持。要有奢摩他的支持,那么看出来那他只是未到地定。进一步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定力增长了。定力增长了,智慧也强了,这个地方也是有差别。就是你见第一义谛也有深浅,而灭除的烦恼也有多少的不同。但是你想要入灭尽定不行,还没到这个程度,所以都是圣人,有差别;定也有差别,智慧也有差别,不能说是定都是一样的,就是凡夫和凡夫也不一样,说圣人他也有这些差别。现在说到这个第七远行地,他这个时候「刹那刹那入灭定故」,这个定力很深了。

「现行一切有情不共世间行故」,这是第十科。这位菩萨他能够显现出来的活动不共于一切有情、不共于一切世间、也不共于声闻独觉,他有这个殊胜的德行。

「善根清净故」,他见佛闻法多,智慧多,所以「善根清净故」。「受生故;威力故」。这一共是十二科。

∵∵

午二、指广(分三科)未一、指

若广宣说,如《十地经》远行地说。

若广博地宣说远行地菩萨的功德,那如《华严经.十地品》,或者是别行的《十地经》里面远行地那里有说的。

∵∵

未二、释

此地菩萨有加行行圆满摄故,名远行地。

第二科是「释」,前面第一科是指,就是指到《十地经》去了。「此地菩萨有加行行圆满摄故」,就是加行位,到入圣位以后,加行这样的功德到圆满的境界了,所以叫做远行地。就是由凡夫胜解行地,经过初地,乃至到第七地,走了这么远才到这个境界,所以叫远行地。

∵∵

未三、配

即由此义,当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

第三科是「配」。「即由此义,当知亦名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这个「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是形容这位菩萨的修行的境界,是这样说。那个远行地只是说他的修行很深远了,有很多成就了,意思也是一样。

∵∵

辰九、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分二科)巳一、问

云何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这是第九科。第九科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什么叫做菩萨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呢?他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呢?这是问,下面是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八科,第一科是「第一义智成满得入」。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经说」。

∵∵∵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略说(分二科)未一、别辨相(分八科)

申一、第一义智成满得入(分三科)酉一、标经说

谓诸菩萨于初无相住中,已得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如经广说。

「谓诸菩萨于初无相住中」,这是说这么多已入圣位的菩萨里面,「于初无相住中」。「初无相住中」是哪里?就是前面远行地,远行地是无相住,因为他能够相续地在这无相住这里住。前面第六现前地,他多数是无相住,而不能无间无缺。那么若初欢喜地的时候,那还是有间缺的。现在这位菩萨「于初无相住中」,就是在远行地的时候,「已得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他已经成就了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是悟入一切法皆是第一义,这样的智慧。他成就了这个智慧,十种智慧,这个智慧是入一切法第一义的,能证入到第一义的境界。

其实就这么说也就可以了,但是若多说几句话呢,譬如说我们现在,我们的分别心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是也是入一切法第一义谛?我们没有。我们就在那个虚妄分别的境界上活动,不能入第一义谛,不行。就是虚妄分别的境界,肤浅的,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境界。我们现在接触到什么境界?就是一个爱,一个憎,心里这样活动。对于那个境界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或者贪心来了、或者瞋心来了、或者疑惑心来了、或者高慢心来了,就是这样活动。若是我们常常修止观呢,会好一点,能够假借文字的佛法去观察那件事。「哦!这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虚妄的,是毕竟空的」,我们可能会这样分别。这样分别呢,就把那个爱憎调伏了。如果你常常修止观,自然是这样子,这个心就比较清净一点。若是你不努力的话,我今天修,明天不修,这样子这个止观他不熟。不熟呢,遇见境界的时候,你这个止观不现前,不现前,就还是虚妄分别,就是这样子。若完全不修止观,那就根本不用提了。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声闻地〉,我们才知道这件事,知道我们是这样子。

还有一个好处,我知道我不对!我现在的分别心不对,不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虚妄分别。若是你学习佛法也是学了,但是不修止观的时候,你不对你不知道;你虚妄分别了,你都不知道。我们从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佛法兴盛,什么叫做佛法衰微。其实佛法永久是兴盛的,没有衰微这件事。现在是说就是佛法僧,这指凡夫僧就是这样子,是指凡夫僧说的。若是圣僧,那就佛法兴盛了!才知道这件事,才知道我们有所不足,才知道这件事。如果我们修止观有点相应了呢,相应了,他会有一点享受;修止观相应了的时候,他有轻安乐。有轻安乐,这个轻安乐引诱你要精进,「哎呀!这么好!你们打板我都不去,我还要入定」,他就会精进,会精进这样做。如果说静坐没有相应的时候,没有轻安乐,坐在那里只有腿疼,那你打板要我去静坐,我也不去静坐,我还是跑一跑好。你从这里会知道,这个修行的相应、不相应,精进、懈怠的差别,知道这件事。知道这件事,但是我们用功修行,要用理智来引导自己,不应该说是享受,我想要享受,不应该是这样心情。现在这里是说「谓诸菩萨于初无相住中」,就是在远行地,这是才开始,他的内心一直是在无相住里面安住,这是非常难得,非常殊胜的境界。「已得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在初无相住的时候,他还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他还要去学习十种智慧,悟入第一义谛,那就是入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成就这十种智慧的时候,就到第八地了。而这件事「如经广说」,如《十地经》那里说得很多的,那么这个意思就是在这里不说了。不说了,这个《披寻记》这个作者他很慈悲就给我们引来了。

∵∵

《披寻记》一六○五页:

已得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等者:《十地经》说:若菩萨于七地中善集慧方便,善清净诸行,善集助道法,善起大愿力,善加如来力加,自善根力得力故,常念随顺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故,善净深心觉故,成就福德智力故,大慈悲等不舍一切众生行故,通达无量智道故,是名十种入一切法第一义智。论一一释,如彼应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