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依世俗∵若诸菩萨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
这是说大乘佛法修四念住的法门。分二科,第一科举身念住,又分二科,第一科依胜义,现在是第二科依世俗。
「若诸菩萨」,这是说修行人。「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转」,这位大菩萨发了无上菩提心,「随顺」,就是无上菩提心是能随顺的,所随顺的就是「无量安立理趣」。「无量」,是赞叹「安立理趣」是很广大无边的意思。「安立理趣」,就是佛的大智慧施设的一切法门。「安立」,是施设的意思,或者是宣说的意思。「理趣」,这个「趣」字当作「往」字讲:你到什么地方去叫作「趣」。「理」,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是所往的地方、所要去的地方。或者说是「安立」,就是种种名言的法门叫作「安立理」。若能够修学这样法门就能到第一义谛那里去。这样说「安立理趣」,是这个法门的作用,安立这个法门,若是我们能够发心学习,就能成就闻思的智慧叫作「妙智」,就是成就闻思的智慧,来随顺这个法门修行去,就是修止观。成就这个智慧在奢摩他里面用功修行叫作「妙智而转」。
「当知名依世俗理趣,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这里说的「安立理趣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前面第一段是依胜义,这里说是「依世俗理趣」。这「世俗理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名言的都是属于「世俗」。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义,你在奢摩他里面这样思惟,那属于「世俗理趣」。若是前面是依胜义,那就是「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此无故彼无,是即入三性。」,「此无故彼无」,那就是胜义了。现在「依世俗理趣」呢?就是你修止观的时候,观察一切都是名言,没有真实义那叫作「世俗理趣」。
「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世俗理趣」,也是一样的能以自己的身-这个色受想行识为所缘境,来观察都是名言的分别,没有真实的色受想行识,就是「能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修习念住」,这个「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住」,就是安住不动,就是奢摩他的止。「念」,是把所学习的法门,分明地显现在心里面,就修毗钵舍那观的意思。「观」,是慧,慧要依止「念」才能现起,所以说念。有观也有止叫作「念住」。前面说修胜义谛,其实就是修空观,这里说是依世俗理趣就是修假名观。
亥二、例余住等
如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如是所余一切念住,所余一切菩提分法,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例余住等。前面是举身念住,这里「例余住」,就是其余的受心法念住。「等」,就是一切菩提分法。「如于其身住循身观,修习念住」,前面这二大段,就是这位修行人啊,以身为所缘境,这样普遍地观察修习四念住。「如是所余一切念住」,身念住是这样子,所余的受心法念住也是这样子。
「所余一切菩提分法」,前面是四念住菩提分法,所剩余的四正勤、四如意足、及至七菩提分、八正道分,这一切菩提分法。「当知亦尔」,也是这样子有胜义、也有世俗,有这二种观察的法门。
《披寻记》一五○一页:
「当知名依世俗理趣者:世俗有三」,有三种的不同:「一、世间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证得世俗。」,有这三种不同。「世间世俗者」,什么意思呢?「所谓安立宅舍瓶盆军林数等」,世间上的事情啊,这是「宅」,就是居住的地方,这是「舍」,是客人来住的地方,这是「瓶」、这是「盆」、这是「军队」、这是「树林」、这是一、二、三、四、五的「数」等等,安立这些名言。你不需要问什么理由,为什么这个地方叫作一、二、三、四、五?这些名言不需要问理由,就这样安立,自古以来展转地传习就是这样子,这是世间的世俗。「又复安立我有情等」,世间的世俗里边啊,又会安立一种名言,叫作「我」,这叫作「有情」,那是「无情」,安立这些名言。
「道理世俗者:所谓安立蕴界处等。」,这个「道理世俗」怎么讲呢?「所谓安立蕴界处等」,就是有智慧的人、有修行的人、博学多闻的这些人,他安立了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等,安立这些事情,这里面是有道理的。安立「五蕴」,色受想行识名之为「蕴」是积聚的意思,只是这么多的事情积聚起来名之为「补特伽罗」,其中没有我可得,这样安立「蕴」。安立「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乃至意识,这十八种法皆名之为「界」,就是一切法都是由种子现行而有,它不是自然有。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么庄严,它是有个原因的;所享受的色声香味触法那么样的圆满,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大自在天创造。你的眼识乃至意识那么聪明,也是有原因的,从这里来开示我们,我们可以重新改造自己,就是由这些道理才安立这个「界」。
「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内六入处和外六入处,是「识」的生长处,能生长出来「识」,就内根和外境能生出「识」来。这个「识」,它也是缘起,是因缘有的,不能称之为「我」。所以叫作「处」等,这是「道理世俗」。
「证得世俗者:所谓安立预流果等」,就是众生里边有相信佛法的、由于佛陀安立的蕴、处、界,他这样学习,一切法都是因缘有,是无我的,能够这样学习,能够这样修行,就得预流果了。所以这就叫作「证得世俗者」,这就是从生死大苦里面解脱了,可以得圣道了。
「彼所依处」,就这个圣人:预流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辟支佛道到佛的境界,这都是「证得世俗者」,这些世俗呢?「彼所依处」,他们这圣人的依止处,那就是大般涅盘了,就是涅盘了,无上菩提。这些事情都是假藉名言来表示这件事,所以也名为世俗。「如(决择分)说」,这三种世俗如(抉择分)说。(陵本六十四卷六页)「依此三种世俗理趣,说名随顺无量安立理趣」。
戌二、缘谛修习∵(分二科)亥一、依胜义
如是菩萨于身等法,不分别苦;不分别集;不分别此所作断灭;不分别此得灭因道。
前面是菩萨修习四念住等菩提分法。下面是第二科缘谛修习,就是观察苦集灭道四谛,这样修止观。分二科,第一科也是依胜义,第二科依世俗。
「如是菩萨于身等法」,这位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于身等法」,就是身受心法,身受心法合起来在四谛里面就是苦谛。「不分别苦」,修止观的时候,观察这个苦是不可得,就是这些身受心法、色受想行识,这一切境界都是假名安立,没有真实性。所观察的苦没有真实性,能分别的智慧也不可得了,这叫作「不分别苦」。也就是等于言说法性是自性空,自性空所以无分别,就是这样修观,观这个苦不可得。
「不分别集」,「集」就是爱、见烦恼。爱、见烦恼也是因缘有的、也都是言说法性、也都是自性空的,所分别的集不可得,能分别的心也不可得了,所以入于无分别境、无分别智。「不分别此所作断灭」,这是修灭谛的止观,灭谛的止观呢?就是把苦也灭了、集也灭了,而这些事情呢,都是言说法性自性空的,无所灭、无所断,那么能分别的智慧也不可得了,叫作「此所作断灭」。
「不分别此得灭因道」,苦集的息灭,是因为修学圣道、修学止观、修学戒定慧,才能够息灭这个苦集、才能有灭。但是这个灭啊!「灭」是果,「灭」的因就是「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是名言安立,也是毕竟空寂,所以也是无所分别,这是在苦集灭道上作如是无分别观。
又即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
前面四谛都说不分别,不分别就指分别说的,这个分别停下来叫作不分别,这是在能观察的智慧上说的。这下面「又即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是约所缘境说的。它的含意是无差别,但有能所之别。「又即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此」,就是前面的苦集灭道,又这位修行人于此苦集灭道上面远离言说自性。就是没修止观的人,不知道这一切法只是内心的分别、只是言说的境界,没有真实义。现在学习佛法以后,就不再受言说法性的欺骗了。就是「远离言说自性」,就是不执着言说自性是有,观察它是毕竟空寂的,所以叫作「法性」。「远离言说自性法性」呢?就是观察一切法离言说相,也是无分别的。
若苦法性、若集法性、若灭法性、若道法性,如实了知。当知名依胜义理趣,修菩提分为所依止,缘谛修习。
前面这一句话是总说的,「于此远离言说自性法性」是总说。「若苦法性」,这底下是别说的,若苦的法性就是毕竟空寂、若集的法性也是毕竟空寂、若灭的法性也是毕竟空寂、若道的法性也是毕竟空寂。「如实了知」,经过闻思修的修行,到这个时候,程度提高了、进步了,真实地明白了无分别的境界。「当知名依胜义理趣」,这就是依据,也是随顺的意思,随顺胜义的理趣,就是圆成实性。按照这个止观法门来修菩提分,那这就是菩提分。「为所依止,缘谛修习」,「依止」,随顺的意思,随顺这个法门来观察四谛,这样子修学止观,但是这属于胜义谛。
亥二、依世俗
若诸菩萨随顺无量安立理趣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缘谛修习。
第二科依世俗谛。若诸菩萨随顺佛陀无量的安立缘起的理趣,就能成就智慧了,随顺这个智慧去修止观就叫作「妙智而转」。「当知名依世俗理趣,缘谛修习」,这样用功修行应该知道是随顺世俗谛的道理,一切法都是假名,没有真实义,叫「世俗理趣」。这样子缘苦集灭道来修习止观,但是假名。
巳十、修习止观∵(分二科)午一、别释∵(分二科)未一、自性∵(分二科)申一、名止
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当知名止。
下面是第十科修习止观,分二科,第一科是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自性,分二科,第一科名止。「此中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这里面说到三十七菩提分法,说到苦集灭道。「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即于这些诸法是没有分别,因为言说法性都是毕竟空的;所观察的义是空的,能观察的智慧也不可得,就能达到无所分别的境界。达到无所分别的时候呢,「当知名止」,这时候叫作「止」。我们初开始学习止观呢?或者用出入息做所缘境,把这个心安住在出入息这里无分别叫作「止」。或者用地水火风作所缘境,心安住在所缘境上离一切分别叫作「止」。现在这位菩萨,「即于诸法无所分别」,他观察一切法都是名言,名言是不可得的,在无所得的境界上安住不动,那叫作「止」。这和初开始学习止观的「止」是不一样,初开始学习止观所缘境是「事」;因缘所生的事相上作所缘境。现在这里面说:「即于诸法无所分别」,这是毕竟空寂的理性,在理性上明静而住叫作「止」,义有深浅的不同。
申二、名观
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如实真智,及于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当知名观。
这是第二科所观,「若于诸法胜义理趣」,若是这位菩萨,修止观的时候,他对于言说法性的一切法、离言法性的一切法,能这样观察的时候,这是「若于诸法胜义理趣」。「如实真智」,观察遍计执是毕竟空,圆成实是离一切相,能通达真实的智慧,这是胜义理趣。「及于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这是依他起的无量无边的假名法一切法,「假名」,就是识,一切法是内心的分别,就是识义。「识」可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无量安立理趣世俗妙智」,就是通达一切法但是名言、通达一切法只是内心的分别、一切法以心为自性。如果这样观察思惟成就的妙智,这也叫作「观」。这叫作世俗谛的观察,前面是胜义谛的观察,这二种合起来嘛,名之为「观」,一个假名观就是唯识观、一个是无相的空观。
未二、差别∵(分二科)∵申一、止∵(分三科)酉一、标
此中菩萨略有四行,当知名止。
前面说止观的自性,什么叫作「止」?什么叫作「观」?简单地说出来它特有的意义,这就是它的自性。下面说它的差别,「止」,这无分别中还有差别义,观里面也有差别义。所以这科分二科,第一科止,分三科,第一科标。「此中菩萨略有四行,当知名止。」,这里边菩萨所修的止,概要的说有四种止行,这四种行合起来都叫作「止」,这是标。下面列出来。
酉二、列
一、∵胜义世俗智前行。
「胜义」,就是一切法无相叫作胜义。加一个世俗,还是有名言的,因为初开始用功修行,不能离开名言,离开名言不能修观了,也不能修止了。「智前行」,这个地方是说「止」,说止又说智,智是什么意思?智是在止之前要作如是观叫作「智前行」,就是先修观而后修止。现在说智前行,要修止的时候先修观。这句话是这样的意思。
《披寻记》一五○二页:
「胜义世俗智前行者:此显止行以毗钵舍那而为上首」,这句话的意义显示修奢摩他、修止的时候,以毗钵舍那的观为上首,就是为前,先修观,它就在止之前,要先修观。「故作是说」,所以文上说「胜义世俗智前行」,若想要修止,先要修观。先修观呢?先观一切法是寂灭相,胜义就是一切法寂灭相,一切名言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先作如是观。
二、∵胜义世俗智果。
修观以后就修止了,修止的时候呢?就是止在胜义谛的寂灭相,在这里寂静住。而这止的境界是前面智的果。因为修胜义的观察的时候,由于智慧的力量使令你的止进步了,所以止是智的果。在修止观这件事啊,有的时候先修观而后修止,修止以后又修观,修观以后又修止。也可以说止在观之前,也可以说观在止之前。因为它们是止而后观、观而后止,一直是这样修止观,所以说那一个在前面都是符合事实的。若是先修智而后修止,止就是智的果;若先修止而后修智呢?那么智就是止的果了。因为都有这种义。
《披寻记》一五○二页:
「胜义世俗智果者:此显于所缘境精勤修习毗钵舍那」,这文的大义是表示「于所缘境精勤修习毗钵舍那」,于所观察的境界,当然以言说法性为所缘境,「言说法性」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当前这个境界。「精勤修习毗钵舍那观」,观察它就是心所变现的影像,它不是真实的,我们执着真实这个完全是毕竟空寂,一直这样观察。「而非一向」,作如是观的时候,不是一直这样观,不是的。「还舍观相」,观察一个时期,就把这个观弃舍了。
「复于所缘思惟止行」,弃舍了观察以后又怎么辨呢?复于所缘境啊,观一切法寂灭相,这寂灭相的所缘境,「思惟止行」,就是忆念这所缘境,心里面离一切分别、离一切妄想,「思惟止行」。「故作是说」,所以说「胜义世俗智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