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金山寺撰联的传说

□∵张守群

雍正撰联“慈布身云荫大千世界,言流性海开不二法门”,收录在清《金山志》里。据说雍正在京城还为金山寺作诗一首,御书作品一幅,御赐涂金佛像一尊。

雍正没有来过金山寺,竟然为金山寺撰联、写诗、赠涂金佛,这是何因?谁也解释不清,因而民间引出一段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雍正一生无子,到了五十多岁时,皇后才生下一女,为此闷闷不乐。忽听到陈阁老夫人也是这天分娩,生下一男,便降旨陈家带子进宫。过了好久,陈家接回的竟是一女婴。陈夫人连气带吓一命归西,陈阁老一病不起,不久告病回到了家乡浙江海宁。不久病养好了,去哪里呢?一气之下到金山寺当了和尚。

陈阁老早年来到金山寺,整天闷闷不乐,一有空就在佛堂念经,从他快节奏念经中,方丈就知他心中定有说不出的事。从他的行走、举止看出,此人非同一般人。陈阁老整天不与人交谈,又整天念经,如这样任其发展,时间长了心非但不能安定下来,反而更加紊乱,弄不好会疯。有一天,陈阁老在闭目念经,方丈听到他的念经声对他说:“如此之快,实是浮躁所为,脑不清,心不静,念经有何意义?”陈阁老一听,顿有所悟,心想:“是啊,脑不清是仇所为,心不静是恨所为。既然出家就应四大皆空,四大皆空何有仇、何来恨?”受佛教包容的熏陶,夺子之仇化为乌有,亡妻之恨抛到九霄。

有一年,金山寺建成大悲楼,方丈想,谁书匾额、谁撰联?陈阁老得知,就与方丈说:“由您书额,由当今皇上(世宗雍正)撰书联。”方丈说:“大悲楼在金山寺算重要建筑,在全国又能排几位呢?有道是:额为上,联次之,怎么能倒过来呢?”陈阁老说:“我来金山寺没有发表过一次意见,这次不妨听我一次。”方丈说:“那就由你操办吧。”陈阁老便以金山寺名义,上书信一封到京城,不几月,金山寺收到了世宗雍正撰书联:

慈布身云荫大千世界;

言流性海开不二法门。

并有御书作品一幅,御赐涂金佛像一尊。

这看上去是一副联,其实是写给陈阁老一封信,隐约的说:“你在寺院着布衣,我在京城也着布衣(雍正有布衣皇帝之称);你虽不在京城但身在大千世界,我虽在京城也是在大千世界,我们不是还在一起吗?我整天进出宫门,你整天进出寺门,都离不开门,这门就是法门!这不是同在一扇门进出吗?”

有说雍正的联,是希望陈阁老为江山社稷着想,舍小求大。

还有说雍正知陈阁老在金山寺出家,他为金山寺撰联、作诗,是希望金山寺更加有名,香火更旺,僧人能有好的食宿,是对陈阁老的补偿。

过了不久乾隆即位,有一天乳母向他说起身世,乾隆如闻惊雷,发誓要找到自己生父。但不能大张旗鼓找,只能以查访、巡视江南为借口寻找生父(前后达六次)。当在金山寺的陈阁老听说乾隆要南巡,不久就“疯”了。

乾隆在京城听说生父在金山寺为僧,于是下江南到了金山寺,一次又一次查访都毫无结果。回到了京城,后来乳母给他出了一个点子。就在乾隆第六次到金山时,打听到全寺共有僧人四百四十八名,就命人缝制四百四十八件袈裟,由他亲自赐给每个僧人。那天金山着实热闹了一番。可是最后一件袈裟无人接收。乾隆便问刚继任的方丈。方丈说:“还有一个疯和尚,他整天蓬头垢面,所以没有让他出来迎圣驾。”乾隆听了半信半疑,就去查看,只见一个小禅房里一个老和尚坐在蒲团上,衣冠不整,形容枯槁。方丈告诉乾隆:“这老和尚名‘八×(叉)’,来寺里多年,无人知晓他的身世。”乾隆再看看蒲团前一双鞋又是倒置放着,心想这个老和尚果然疯癫,就没有降罪。结束南巡回到宫中,乾隆将此事向乳母讲起,乳母大惊说:“这‘八×’叠起来不就是一个‘父’字吗?鞋儿倒置不是在说‘孩儿到此’(江浙方言“鞋”读“孩”)吗?这不是在告诉你他就是你父亲吗?”这么一解乾隆恍然大悟,立即派快马去接父亲来京。差人到金山寺询问方丈,方丈说:“圣上走后,那个‘八×’和尚不知何故不辞而别。”差人回到京城禀告乾隆,乾隆后悔不已。

其实,陈阁老并没有疯,只是听说当了皇帝的儿子要下江南巡视,儿子肯定秘密寻生父。如寻到了,江山社稷就会动摇,天下百姓就会遭殃。如寻不到生父,只有乾隆一人痛苦。如父亲不认儿子,只有陈阁老一人痛苦。陈阁老想来还是不要天下百姓遭痛苦,让痛苦留给自己。这时陈阁老已年迈,又不便离开金山寺,便想出了这样一个点子:“乾隆来金山,疯僧不必迎接。心细乾隆只会看一眼疯僧。”他深知:“乾隆回到京城,肯定要解‘鞋倒置’、‘八×’之意。我这样做就是告诉儿子,不要寻找了,我出家了,让儿子知道父亲的下落,见上一面就行了。”他又估计到:“乾隆解开‘鞋倒置’、‘八×’之意,肯定还要来寻父,就暂时离开了金山寺,过些日子再回来。乾隆第一次派人寻父,没有寻到,这是父不认儿。如第二次派人再来寻,这就将父逼上了绝路。聪明的乾隆不会那样犯傻,从此再也没有南巡。

此故事为民间传说,由“雍正调包得太子”、“乾隆海宁陈家访”、“乾隆金山寻生父”三个小故事组成,听来玄乎。是否乾隆真是陈阁老之子呢?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了,对我们读者来说就当民间传说的故事吧?真可谓:“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