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化自古有“三佛地”(阿弥陀佛、弥勒佛、三千诸佛)之称,究其原由,除山川钟灵毓秀,人文渊源深邃外,与历史上出过两位高僧、一个传说有关,两位高僧是布袋和尚、智觉延寿,一个传说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布袋和尚契此为弥勒佛化身众所周知;智觉延寿为阿弥陀佛化身目前还少有人知,本文下有交待;千丈岩屠夫代小和尚舍身成佛的故事家喻户晓,毋须赘述。因此,在奉化建设弥勒道场成了佛教界贤达们的不二之约。不要说芄芄佛子,历代王朝中最高主宰者对此也时有感悟,结下不解之缘。
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最早与奉化三佛地结缘的是五代十国吴越国王钱俶(929――988)。他十分敬重雪窦寺住持智觉延寿禅师,智觉禅师以他雄厚的佛学造诣赢得钱俶的信赖,接受禅师建议,放弃与宋王朝对抗的决策,使华东十三州民众免除了战乱之苦。智觉禅师还把自己巨着《宗镜录》托付给钱俶,钱俶不辱慧命,敬而刊之,并在《宗镜录》序言里写道:“《宗镜录》者,智觉禅师所撰也,总乎百卷,包尽微言。我佛金口所宣,盈于海藏,盖亦提诱后学。师之智慧辩才,演畅万法,明了一心,禅间河游,慧间云布,数而称之,莫能尽纪。聊为小序,以颂宣行。”
智觉禅师也是中国第一个提出禅净***的高僧,由此名声远播。世传智觉为阿弥陀佛转世,宋《高僧传》有关于他与释迦牟尼转世的和尚戏谑的对话记载。阿弥陀佛的诞辰农历四月初八,实乃智觉生日,故人称瀑布观音禅院(雪窦寺前身)为智觉道场。
宋代第二个皇帝赵匡义(939――997)受雪窦高僧述着影响,晚年参禅颇为勤勉,写了三十多幅佛赋、回向文等,特地派一名太监和一个名叫守能的和尚,千里迢迢从河南开封送到明州瀑布观音禅寺(雪窦寺),希望自己的修持证果像《宗镜录》一样流传万古。还隆重地颁了一道圣旨,全文如下:
“朕闻三教之兴,为法不同,同归于道。道也者,变通不测之谓也,自非洞察杳微,理穷性命,未有能通者也。朕听断之暇,无畋游兴色之好,遂成秘藏,诠逍遥咏并佛赋回向文共三十余轴,遗内侍同僧守能赉赐明州瀑布观音禅寺,与僧《宗镜录》同归藏海,俾僧看阅,免滞面墙坐进,此道∵,乃朕之意也。淳化三年二月颁。”
赵匡义的第三个儿子宋真宗赵恒不忘乃父苦心,继位后十年,也颁了一道敕谕赐雪窦寺,准许雪窦寺每年度僧一员,州县不许征徭役,禁止人上山采樵,连同祥符(年号)金宝牌、命服、住持师号,一并送到雪窦寺珍藏。这是1010年发生的事。
宋真宗给雪窦寺送墨宝,赐“命服”、“金宝牌”,下圣旨之后不久,他的儿子宋仁宗赵祯继上皇位,赵祯常常“慨想名山,感形梦寐”。传说他梦中看到一座珠林效奇,飞流竞秀的去处,山上梵刹巍巍,佛音曼妙,便命画工画成图,发到全国各地寻访,各地官员迅速把名山大川地理图呈到皇宫,皇帝逐一比较,终于认定是明州雪窦寺,当他得知雪窦寺还是着名高僧弥勒菩萨化身布袋和尚应迹、阿弥陀佛化身智觉禅师弘法道场之后,更是兴奋莫名,觉得这地方“智觉之遗风具存,应真之灵蹟俨在”,于是备了礼物和敕谕,命太监张履信送到雪窦寺表示“崇奉之意”。宋仁宗敕谕全文如下:
“朕荷∵∵祖宗之伾,丕承洪业,未尝不虚怀逸士,仄席幽人。雅闻天台之石梁近接四明之雪窦,智觉之遗风具存,应真之灵蹟俨在。慨想名山,感形梦寐。今遗内侍张履信斋沉香山子一座,龙茶二百片,白金五百两,御服一袭,表朕崇奉之意。监司守臣特免徭役,禁人樵采,每岁诞辰许于东上阁门送功德疏一道,度僧一员,以奉香火,保国安民,体我休命。景佑四年。”
此后,宋王朝国运衰微,雪窦寺也屡遭劫毁,直到南宋孝宗朝,出了一位励志图强的皇帝赵眘,他在戎马倥偬之间,竟还有心思结缘雪窦,为雪窦寺住持、法眼宗三世传人清简禅师的像题写赞歌:
百尺竿头犹进步,杀人须是猛烈汉,敝衣粝食未为贫,中有明珠价亿万。
又过了二十八年,不是宋皇嫡系的赵与莒被宁波籍的宰相史弥远扶上皇位,他就是给雪窦山增异添彩的宋理宗,理宗皇帝对于祖上与雪窦结下的佛缘念念不忘,雪窦无准范禅师任住持期间,理宗皇帝曾经召他到修政殿,赐他金襕僧衣,又听其说法,赐号佛监禅师。淳佑五年(1245),手书“应梦名山”四字赐雪窦寺。当时,住持广闻禅师把御书刻在石碑上,自撰《应梦名山碑记》勒于石碑后面,还在山口造了一座碑亭供奉着。经历了760余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亭阁依旧,石碑犹存,只是御书上盖着的玉玺有点模糊不清了。
元朝至治(1321)初,英宗皇帝硕德八剌喜欢禅教,诏招天下名士写金书佛经,雪窦寺住持无印证禅师应诏进京,皇帝大为欣赏,赐御书护持,加号“佛日圆明慧辩禅师”。
清代有许多皇帝崇尚佛教,他们的禅心也受到雪窦弥勒道场的感应。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的目光专注在雪窦智觉延寿禅师的佛学着作上,当他看到智觉着作《唯心诀》等之后,欣喜不已,评智觉延寿为“震旦第一导师”,“空王最上妙乘”。不但重新刊行他的着作,使之弘扬,还不嫌其烦地为重刊《宗镜录》写序题跋。胤禛直截了当地把智觉禅师推崇为弥勒佛的化身,序跋中有这么几段话很值得玩味:
“朕读禅师《惟心诀》嘉其尽善尽美、无比无俦。乃遍求禅师平生着述流传宇内者览之,其《宗镜录》一百卷,朕实欣悦赞叹,不能自己。至矣哉,禅师誓愿如此宏大,彻悟如此其真到,导人如此其奇妙,自性如此其圆明也!”
“朕披其着述,钦厥风规,更为震旦第一导师。真到空王最上妙乘!安居宝所而法财充溢,非同守藏之夫;高坐莲华而瑞彩旁腾,莫测化云之现。其《万善同归唯心诀》、《心赋》诸书,朕既刊之琬琰,布在丛林,普愿有口者徧嚐,庶几无心人直达。若夫《宗镜录》者,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所录百卷,括尽三乘,实乃宝藏圆诠,如来心印!住宗师自在之位,掉佛母智度之航,共坐净名方丈之中,同登弥勒毘庐之阁。”
“世传禅师诞降,实惟慈氏下生,朕谓不必慈氏再来,现同慈氏本说,特为重刊,用广其传。布在今兹,尽未来际,俾学者知宗教律之共贯,入闻思修之三摩。以知寂不二之一心,契空有双融之中道。出生普贤愿海,幻住梦存;常游圆觉道场,随缘无碍。直向今生了却,何妨历劫修持?圆无为之行,结空华之果。四生同沐,三有均沾。奖禅师之法施,益以无边,而朕之期愿,亦为少慰矣。”
笔者不知道以“老佛爷”自诩的慈禧太后对中国佛教有多大建树,但她对奉化雪窦寺是很用心过的。在1873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赐雪窦寺玉佛、玉印、龙袍、袈裟、龙钵及《乾隆大藏经》等经籍数百函。足见这位垂帘听政的西太后和她的儿皇帝爱新觉罗.戴湉(光绪)对雪窦寺的恩宠之隆。
玉印是专门为雪窦寺刻的。墨玉质地,长、宽各4寸,厚1.寸半。印文:“敕建万寿雪窦御应梦名山资圣禅寺法王宝印”,左边为汉文篆书,右边为满文行书。印纽为辟邪兽,纽头撒尾作狮子吼状。印边纪年铭文:“清光绪三十二年”。
汉白玉释伽牟尼佛坐像,高80公分,刻工精致,玉质洁白,线条流畅自然。佛像结伽趺坐,目光微微平视,右手按膝,左手当胸,手心向上兜住袈裟一缕,更显得慈祥庄严。
龙袍为双层海青,连袖宽2米10公分、长1米55公分,跨摆宽2米。正面杏黄色锦缎,上绣团龙锦图十幅,蝙蝠、祥云星布,下摆正中镶竖三角形五色条,三边有海浪涌动。196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事委员长郭沫若先生到雪窦寺参观时,发现龙袍有破损,建议修补,经修后,天衣无缝,今仍花团锦簇,光可鉴人。
袈裟是双层方袍,宽2米50公分,长1米30公分。正中金钩玉扣已遗失,留下一个碗口大小破绽,令人胄叹。正面茄紫色锦缎,上绣游龙、团龙计137条。图案用金线绣织,四边绣线脱落颇多,中间尚完好无损。
龙钵体型与通常僧钵相仿但质地珍贵。景泰蓝工艺,云龙戏珠图纹。双龙、祥云、宝珠相映相衬,玲珑精湛、祥光四溢。中上部横嵌楷体“钦赐龙钵”四字。
龙藏经书结集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梓行于乾隆元年(1976),宣纸木板精印,梵本木刻线装。
当年,雪窦寺住持果如法师到北京接回上述御物,在大雄宝殿后面重新建造藏经楼珍藏。令人惊讶的是:文革期间雪窦寺被拆毁,“封、资、修”遭横扫时,这些文物却幸免了,仿佛注定要为雪窦寺重建,弥勒道场重光添上浓重的色彩。
民国两代“总统”家族与雪窦弥勒道场的佛缘更是源远流长。唐末明州评判蒋宗覇是溪口蒋氏的发族祖先,他曾是弥勒化身布袋和尚的徒弟,特别是最后三年时间内,师徒俩形影不离,布袋和尚传授他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要,于是蒋宗覇自号摩诃居士。后梁贞明三年(917)两人在长汀河沐浴,蒋摩诃为师父擦背时,发现布袋和尚背上开了法眼,立即向师父报告,布袋和尚怕天机泄漏,就去本寺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坐化,还给徒弟留下一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从此以后,溪口蒋氏称这位族祖为“摩诃太公”为纪念这位太公,民国二十年(1931),蒋介石在原先的溪口养松院,特建了“摩诃殿”,殿内供奉蒋宗霸塑像。蒋介石元配夫人毛福梅和蒋家众女眷,常在此念经做佛事,故人称摩诃殿为“蒋氏家庙”。
有了这一因缘,蒋母王采玉把雪窦寺当作西天佛国,并向住持果如澹然法师皈依,在雪窦寺设有自己的佛堂。蒋介石从小跟母亲到雪窦寺礼佛拜忏,对师公果如法师奉若神明,过世后曾数次到师公灵龛安放处普陀山祭拜。蒋介石把雪窦寺当作自己韬光养晦的反省院,问卜算命,祈求佛祖庇荫,幻想功成名就之后,退隐雪窦。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写诗言志曰:“雪窦名胜擅东南,不到三潭不见奇,我与名山盟在昔,功成退隐莫迟迟。”
民国十六年(1927),蒋介石率兵北伐,徐州战役失利,引起朝野反对,被迫下野。8月14日,他回到家乡溪口,第二天就往雪窦寺求签问卜。当时雪窦寺的主持是朗清和尚,两人十分投缘,蒋介石在佛像前焚香拜祝之后,抽出一根竹签,和尚对号拣出纸卷一看,是“飞龙返渊,腾骧在望”八个字,对蒋说:“恭喜总司令,从此逢凶化吉了。”蒋介石听了,笃信不疑,在寺里整整住了11天,领略禅机,期盼好运。还应朗清方丈之邀,为雪窦寺山门题了“四明第一山”五个字,朗清制成鎏金直匾,把原来挂在寺院大山门上的“雪窦山资圣禅寺”撤下来,换成“四明第一山”。
民国十六年(1927)8月14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回乡,筹划去日本,向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恳求允婚,力争在赴日前办好与原配毛福梅的离婚手续,但毛氏坚决不同意。想到毛氏信佛,也许佛力可以感化她,于是,发电恭请在厦门南普陀寺任方丈的太虚大师来溪口一行。太虚大师是当时佛教界的领军人物,有佛学泰斗之誉。9月9日,太虚到溪口,蒋介石先陪他浏览了溪口雪窦山风光,并在雪窦寺内交谈一整天,然后于中秋方夜邀请太虚大师在溪口文昌阁与他家人一起赏月讲经。太虚大师心领神会,欣然赴约。那天晚上他讲的是心经,听众除蒋介石的他的发妻毛福梅外,还有“党国要人”张治中和吴忠信。
这次交往之后,蒋介石对太虚大师敬仰有加,几次倡议太虚住持雪窦寺,民国二十一年(1932)10月,太虚接受邀请,辞去南普陀寺方丈入主奉化雪窦寺。
民国二十年(1931)12月,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径入雪窦寺参禅,静读智觉禅师的《宗镜录》。
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是雪窦寺的护法,溪口入山亭至雪窦寺的五里鹅卵石山路就是她出资修建的。那由头是因为这一年,四岁的儿子经国出天花,生命垂危,她与婆婆在菩萨像前烧香许愿,求神拜佛,经国平安脱险后,婆媳俩以修路还愿,王采玉翻修溪口通往娘家葛竹途中的休休亭,毛福梅为去雪窦寺朝山进香的信徒和经常往来的四乡山民开山筑路。
1994年11月,雪窦寺主持月照法师应***佛教界人士邀请,访问***。月照在台拜访的第一个奉化人就是***时任“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蒋纬国先生。他得知雪窦寺主持来访,马上派秘书到月照住处迎接。一见面,就以佛教大礼参拜,迎进客厅,畅叙乡情。他说:“雪窦寺风景优美,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雪窦寺是天下禅宗十刹之一,名声远播,我的祖母、母亲常去雪窦寺拜佛。我记得有一年,父亲带了我和哥哥到那里,听太虚法师讲经,每天两小时,一连一个月时间,印象很深,至今难忘”。
如今,雪窦寺殿宇巍峨,佛像横空,佛音曼妙,香火延绵,已经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名山佛国,数十代人期盼的弥勒道场,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眼前。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