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弥勒菩萨所问会》是有关弥勒信仰的重要经典之一。本经是《大宝积经》第四十二卷中的一部分,经文主要讲述了佛陀与众弟子在波罗那国施鹿林中聚会说法时,弥勒菩萨向佛陀请教“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一问题,佛陀对弥勒菩萨的问题作了详细地讲解。除了解答这一问题之外,佛陀还向大众讲说了弥勒菩萨在过去证得无生法忍的因缘,以及以十法证得菩提的具体内容。为了让众弟子明白行苦行的道理,佛陀还向弟子们讲述了自己往昔行菩萨道时,广行布施的故事。为了便于读者对本经内容的了解,现就本经的重要内容分述如下:
一、菩萨成就十法,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作为《弥勒菩萨所问会》的重要内容,佛陀在经典中针对弥勒菩萨所提出的问题,向弟子们详细讲解了菩萨成就十法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佛陀为大众说法时,弥勒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请教佛陀:“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陀告诉弥勒菩萨说:“弥勒,你为哀愍一切众生,利益安乐天人世间,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佛陀于是便分别为弥勒菩萨讲说了成就十法,才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道理。
佛陀所说的成就十法,共包含十个方面的内容,佛陀认为如果按照这十个方面去修行实践,将来就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下面,我们选择其中两个方面的内容加以介绍。佛陀在成就十法的第四法中说:“复有四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四?一者安住净戒,二者离诸疑网,三者乐阿兰若,四者起正见心,是名为四。”佛陀所说的成就四法的内容包括,1、安住净戒。就是说一个修行人能够在言行举止方面严格受持清净之戒,将来就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教特别重视戒律的弘扬与持守,佛陀认为戒律是佛教得以兴盛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大众都持戒了,才不会造作恶业,将来才能够得到善果。2、离诸疑网。佛陀所说的许多法门,在我们普通凡夫看来比较难以相信,因此,也难以生起进修的信心。就像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所描述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一般人难以相信,所以,佛称为是难信之法。佛陀告诉弟子,对他所说的法门应当深信不疑,并努力修行,将来才能有成就。因此,佛陀特地提到了离诸疑网的重要性。3、乐阿兰若。阿兰若,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就是远离热闹的空闲处。一般的阿兰若通常是在村外的空隙地方,或独自一人,或二、三人共造小房以为居住的清静修道之所。那些不造房屋,只止息在大树之下,这种场所也可以叫作阿兰若处。佛陀时代的比丘除了三衣钵具之外不许有别的财产。比丘自建的阿兰若,假如本人远游之后,就等于弃舍,任何比丘都可以迁入居住。阿兰若作为远离俗尘的娴静之所,有利于学佛者静心修持,在道业上容易成就,所以,佛陀劝人住阿兰若中修行。4、起正见心。正见是佛教八正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正见,就是对佛法正确的见解,只有对佛法具有了正确的见解之后,才不会受邪知邪见的困扰,这样修证时才不会出现偏差,从而以正确的方法修行,能够成就佛果。
佛陀在第六法中讲到了修行者如果成就如下六法,也能够远离恶道与恶知识,速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经云:“云何为六?一者无有贪欲,二者不生嗔恚,三者不起愚痴,四者常离粗语,五者住于空性,六者心如虚空,是名为六。”佛陀认为,如果佛教信徒能够按照如下六个方面精进修持,就能够成等正觉。这六个方面分别为:1、无有贪欲。佛教将贪嗔痴定为佛教的三毒。其中以贪心为首,佛教认为人的贪心是无止境的。贪心是妨碍道业的根本,人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造作各种恶业。由于贪心的生起,还会产生嗔心和痴心。有了这三毒之心,一个人不仅不能成就道业,而且还会堕落入三恶道之中。所以,佛陀让人要远离贪欲。2、不生嗔恚。嗔恚之心是佛教认为障碍修道的逆缘,具有嗔恨心的人,对于在各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对自己看不惯的人常常与人为难。特别是对自己有过结的人,常会想尽办法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由于嗔恨心的驱使,常会使人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在我们生活中由于嗔恨心所导致的悲剧不胜枚举,诸如,仇杀、情杀、报复陷害他人等,都是嗔恨心引起的悲惨结局。因此,只有不生嗔恨之心,才能远离恶业。3、不起愚痴。愚痴又称无明。愚痴是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佛教认为愚痴是生起烦恼的根本,它往往障碍着人们真智的显现。因此,不起愚痴之心,才能保证修行有正确的道路。4、远离粗语。所谓粗语,就是不文明的话语。常说粗语的人,不仅表明自身素质低下,而且还会伤害别人。世俗之人尚且要求说文明之语,不说粗话、脏话,作为下化众生,上求无上道的修行者,更应当不说粗话。佛教中将不恶口作为对修行人品质的基本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在未成佛道以前,首先要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只有品行高洁了,才能修身进道。正如太虚大师所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个人成就包括不说粗语。5、住于空性。空性是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是真如之异名。依唯识家之说,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非谓真如之体为空。佛教主张让人去除我、法二执,有了执着就妨碍修行,只有住于空性,才能明见真如佛性。6、心入虚空。佛陀曾经常劝诫弟子要做到心量广大,能够包容一切世事。佛教俗语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说人的心量要大得能够包容太虚空之大的空间。以这种心包太虚的胸怀来培养我们的宽容心和忍辱心,我们才能够在修行中经受各种挫折和磨难,从而能够在克服困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二、弥勒菩萨证得无生法忍的因缘
在本经中,佛陀还根据阿难***的询问,讲述了弥勒菩萨在往昔修行成就无生法忍的因缘。无生法忍即观诸法不生不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通俗点说,无生法忍,就是声闻于入见道位时见四谛之理;菩萨则于入初地时谛认诸法无生无灭之理,以住不退转地。佛陀告诉阿难,弥勒菩萨不仅经常以赞偈颂扬佛德,而且在过去十多劫以前为婆罗门子,名叫贤寿,诸相具足,见者欢喜。最终成就无生法忍。对此,经中云:
弥勒菩萨,岂唯今日能于我前以偈赞佛。乃往过去十无数劫,尔时有佛号焰光、游戏妙音自在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有一婆罗门子,名曰贤寿,诸相具足见者欢喜,从园苑出,见彼如来端正殊妙,诸根寂静,得奢摩他。如清净池无诸垢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庄严,如娑罗树其花开敷。如须弥山出过一切,面貌熙怡如月盛满;威光赫奕,如日显曜。形量周圆如尼俱陀树。是时贤寿,睹佛如来殊胜之相,心生净信作是思惟:希有世尊,乃能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庄严。我亦愿于当来之世,成就如是功德之身。发是愿已投身于地,复自念言:若当来世得佛身者,唯愿如来足蹈我上。尔时彼佛知贤寿意,即以其足蹈贤寿身,当下足时得无生法忍。世尊回顾告诸比丘,汝等勿以足蹈贤寿,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今已证得无生法忍,复能成就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智通。
佛陀在这段经文讲述了弥勒菩萨在过去十多劫以前行菩萨道时,是一位名叫贤寿的婆罗门子,相貌庄严殊胜,人见常生欢喜心。一次,他从园苑中出来,见到诸佛如来法相庄严殊妙,清净无染,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为殊特的是面貌如净满之月,威光显赫,照耀十方。这时,贤寿见到诸佛如来庄严之相,心中发如是愿心:我希望于当来之世,成就诸佛如来一样功德之身,发过这个愿望之后以身投地。又自云:如果当来之世自己能够成为佛身,希望如来之足踩踏在我的身上。这时,如来知道贤寿的意思,即以足踩踏贤寿之身,当如来下足之时,贤寿当即证得无生法忍,得永不退转的果位。佛陀告诉阿难,贤寿成就无生法忍,同时得天眼、天耳、他心通、宿命通等各种神通,成为菩萨。这就是弥勒菩萨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证得无生法忍的故事。
三、修行者证得菩提之道的十种方法
佛陀在《弥勒菩萨所问会》中还告诉阿难有关弥勒菩萨在过去世没有成就无上菩提的原因。然后,佛陀又告诉阿难成就无上菩提的十种修行方法。佛陀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够修习十法,就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佛在经中说:
阿难,复有十法能证菩提。云何为十?一者获戒功德,二者成就忍力,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得诸禅定,五者有大智慧,六者于诸众生常不舍离,七者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八者于诸空法而常修习,九者善能成就真实空性,十者善能成就无相无愿,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认为,如果众生能够按照以上十条来修行,将来就能成就无上菩提。现对十种方法分述如下:1、获戒功德。佛陀特别重视对戒律的弘传与持守。佛陀认为,戒律是保证修行者正确修行方向的理论指南。当修行者能够严持戒律,他们的行为就与道相应,他们的修行也就容易取得成功。因为持戒的功德,修行者不仅能够得不退转的菩萨果报,而且还能够进一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2、成就忍力。佛陀认为一个修行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忍辱,只有修忍辱之行才能培养自己的宽广胸怀,增长自己的慈悲之心,诸佛菩萨都是以修忍辱之行来成就自己的。释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时,就曾修各种忍辱之苦行,所以最终克服种种磨难成就无上正等正觉。3、发起精进。不论世出世间,做任何事,如果你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都需要有精进向上的精神。修行也不例外,佛教六度中将精进作为其中之一,可见精进在修行中的重要性。佛陀认为在修行中,如果不精进就容易懈怠,荒废了大好的时光,在道业上就难以有所成就。因此,佛陀认为,佛弟子只有精进用功,才能够成就佛道。4、得诸禅定。禅定功夫是修行人经过刻苦用功之后才能得到的真实功夫。作为六度之一的禅定,与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具有同样的意义。佛教认为,只有具足禅定功夫,才能生起大智慧,从而开悟成佛。另外,禅定功夫能够对治散乱之心,让心能够安住于道中,在精进时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5、有大智慧。佛教认为,普通世人通过学习知识所获得的智慧是不究竟的,被称为世智辩聪,而只有佛教修行所得的智慧才称为大智慧。佛教所认为的大智慧是经过禅定功夫,明心见性后获得的。当明心见性后进一步行持,就会成为与佛一样的智慧德相。佛陀认为,只有有大智慧的人,在修行时更容易成就。6、于诸众生常不舍离。诸佛菩萨广行六度万行,他们在成佛之前行菩萨道时,以自利利他的精神,悲悯众生的痛苦,不舍众生,并尽己所能度化众生。作为大乘行者,不仅要自我完善,而且还要不舍众生,常存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慈悲之心。7、于诸众生起平等心。佛教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主张众生平等。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够修证成佛。因此,佛从不舍弃众生,不论众生根基的利钝,他都能以平等心来对待。即使根基再钝的人,佛陀也会引导他成就正觉。佛教有则着名的故事说:佛陀曾有个叫周利盘陀伽的弟子,出家后非常愚笨,学过的东西马上都忘,佛陀就让他专门记诵“扫帚”二字,他往往记住了“扫”,忘记了“帚”,记住了“帚”,忘记了“扫”,最后在佛陀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证得了阿罗汉。源于佛陀的切身体会,他主张佛弟子应当对一切众生起平等之心。8、于诸空法而常修习。佛教认为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假名的存在,最终都会归于虚无。作为修行者不要被现实中暂时存在的事物所迷惑,执着于这些虚假不实的事物。只有认识到诸法空义,才能够渐次修行,从而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之境界。9、善能成就真实空性。对于空性的含义,上文已经作了论述。我们要想成就真实空性(不生不灭的境界),祛除我、法二执,就应当经常做善事,以善业的感召,成就无上正等正觉。10、善能成就无相无愿。佛陀认为,学佛之人常行善事,能够成就无相、无愿之行。无相就是一切发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称为无相。大宝积经卷五云:“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若空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若空无性,彼即不可以相表示。”此即谓一切诸法无自性,本性为空,无形相可得,故称为无相。佛教又称实相无相。实相是一种修证的境界,是因行善事与修行而证得。
四、佛陀过去世求道之苦行
在本经中,佛陀还向阿难讲述了自己往昔行菩萨道时,行大布施所受的众苦。正是因为他能够难忍能忍,才能最终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本经中讲佛陀往昔行的大布施主要有三种:其一,佛陀在过去世为太子时,名字叫见一切义,长得端庄英俊,具足美貌,所见之人,常生欢喜之心。一次,这位太子走出游园,见到一个病人受诸重苦,随即生起悲悯之心,便对此人说:“你这个病有没有药物能够治疗?”这个病人就以偈语说:
我病药难求,世间不可得。国王亦无有,何况病恼者。
通达于诸论,善说医方者。虽欲为疗治,其药难可得。
这时,太子告诉病人,如果治病需要金银珠宝,乃至象马等宝物,只要向他讲,太子一定能够为他去除忧愁。这时病人就以偈语告诉太子:
若饮太子血,我必得安乐。愿生欢喜心,施我无忧恼。
太子听过病人的话后,以偈语告诉病人说:
我为诸众生,坠堕无间狱。多劫犹能忍,何况于身血。
对于病人提出的要太子身血的要求,太子毫不犹豫地取出利刀刺身出血,让病人随意取用,丝毫没有一念悔恨之心。佛陀类似这样以自己身血来布施于人的事例还有很多。
接着,佛陀在本经中还讲述了自己在往昔为妙花太子时,一次见到一个身体十分瘦弱的病人,太子非常可怜这个病人,告诉他自己愿以世间的各种珍宝等物品施舍给他。这时病人告诉太子,如果能够以太子的骨髓涂遍自己的身体,他的疾病才能够得到彻底消除,并能得到永久的欢乐。这时太子对病人说,如果将自己身体粉碎出骨髓,能够对世间有利,自己奉献出骨髓也不会生起恼恨之心。说过此话之后,太子就自碎其身,取出骨髓,交与病人随意取用,心中没有一毫悔恨之心。佛陀还告诉阿难,他在过去世经常以骨髓布施于人。
佛陀还告诉阿难,自己过去为月光国王之时,相貌端庄,诸相具足,见到的人都能生起欢喜之心。一次,佛陀见到一个贫穷的盲人乞丐,生起慈悲之心,佛陀问乞丐:“你有什么需要,我会布施给你。诸如饮食、衣服、金银珠宝等物,只要你需要,我都会满足你。”盲人便说:“我现在什么都看不见,唯一希望大王能够慈悲,将你的眼睛布施给我,我会十分感激。”佛陀以偈颂回答他说:
汝速来取眼,令汝得安乐。愿我当来世,得佛清净眼。
我行菩萨道,一切皆当舍。若我不施汝,是则违本愿。
说过偈语之后,月光王便取出利刀自己亲手挑出自己的眼睛,交给这个盲人使用,而且不生起一毫的嗔恨之心。
从佛陀毫无怜惜地舍弃自己身血、骨髓、眼睛的行为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佛陀大慈悲精神,而且我们也能够从佛陀布施的故事中得到如下启示: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定要难舍能舍,具有无私的布施精神,才会有福德因缘感召成就菩提之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