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慈法师佛学问答二

21、问:济公***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名句。既然如此,我们喝酒吃肉也是向济公学习,也算是“见贤思齐”,为什么不行呢?

答:哈哈,这样理解“见贤思齐”,真是羞死人了。不错,济公***确实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可这句话还有下文呢!下文是:“世人莫学我,学我必遭堕”。一般人断章取义只知道上文不知道下文。要知道,济公是大菩萨慈悲应化,绝非我们一般博地凡夫所能妄测的境界。而且在古往今来众多高僧大德当中,济公是极为稀有的特例。佛菩萨大圣大贤具备的伟大力量,更是我们业障凡夫想都无法想像的。好比成年人具备的力量,是婴儿望尘莫及的一样。如果婴儿随意效仿成年人的行为,则不但无丝毫利益,反而有丧身失命的危险。如果真的要“见贤思齐”,就应该先认识自己是什么“身份”,然后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向大圣大贤学习。

22、问:佛教讲“众生平等”,又讲“佛是已经觉悟的众生”,既然平等,为什么我们还要拜佛?

答:拜佛就是真正∵“见贤思齐”的一种体现。佛法讲众生平等,指的是生命的平等、心性的平等和具备圆满佛性本体的平等。因为强调生命平等,所以佛法否定“弱肉强食”的说法,更反对“此生命可用任何借口剥夺彼生命”的说法。因为强调心性平等,所以佛门只有开启智慧的说法,而没有给予智慧的说法。因为众生都具备圆满光辉的佛性,也就是都具备成佛的本能,这个本能在佛“不增”,在凡夫“不减”,所以我们和佛菩萨在本性上完全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实际修学过程中,佛菩萨和我们是师生关系、父子关系。佛菩萨是最伟大的老师,我们是比较笨拙的学生。佛菩萨以先觉觉后觉,我们应该自励自强、见贤思齐。

如果把拜佛理解为不平等,就好比把学生称呼“老师”、儿子称呼“爸爸”都理解为不平等一样。总不能儿子叫父亲一声“爸爸”,父亲也要叫儿子一声“爸爸”才算平等吧!?

23、问:从古到今,佛菩萨都在度众生,可为什么众生不见减少,反而还越来越多呢?∵∵

答:首先要搞清楚“度众生”这个“度”是什么意思。“度”有时候写成“渡”,是“帮助、教化、指导、转变、使其得利益”等等意思。也就是:度苦恼为快乐、度迷惑为觉悟、度邪乱为正定、度染污为清净、度灾难为吉祥、度罪业为幸福等等。众生得度,是全方位得到佛法的利益,而不是“被度得不见了”,也就不存在增多或减少的说法。从众生得度的利益来讲,分为永久利益和暂时利益两大类:永久利益就是彻底了生死脱轮回,暂时利益就是暂时的罪业消除、福报增长而得到一段世间的趋吉避凶。而茫茫人海、芸芸众生都是得永久利益的少,得暂时利益的多。再加上众生大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吃了三天饱饭,忘了百日饥寒”,导致的结果就是一会儿觉悟、一会儿迷惑,刚从地狱里“刑满释放”,却不思悔改又在“创造”进地狱的“机会”!

24、问:佛祖当年讲经说法无量无边,最后却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这是怎么回事?

答:佛陀讲经说法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令宇宙法界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引用《妙法莲华经》上的话说,就是“欲令一切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故”。这就是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讲经说法的唯一目的。佛陀说“一个字也没有说过”,这句话是从彻底圆满的本位上说的。当众生彻底圆满恢复自性光明——即成佛时,佛所说的千经万论都是多余。打个比方:当每一个公民都高度自觉,道德人格都极其完美时,所有的规章制度乃至法律都是多余的;为什么要制订那么多极为详细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条款呢?就是因为满世界的众生还没有“成佛”啊!

25、问:历史上宋朝的王安石是着名的居士,他有“天地不足畏,祖宗不足法,圣贤不足师”的名句,读起来非常有气势。我们学佛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名句?

答:王安石确实是着名的居士,他也确实说过这段名句。但是王安石在平常生活中一点一滴都是高度自律的,他尽管当了那么大的官,但他的朴素、节俭、自律甚至做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历史上不仅王安石,还有许多了不起的大成就者都曾经说过类似的“狂话”。这些“狂话”都是真实的大成就者才可以说的,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针对特定的机缘而说的。换句话说,必须具备吞天吐地的智慧、皓月当空的胸怀、卓绝挺拔的人品、震古烁今的成就才有资格说这种“惊天动地的狂话”。否则,就只能是自误误人、贻笑大方的笑话!

26.问: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吗?

答:佛教教义里面没有“世界末日”的说法。“世”是时间,“界”是空间,时间和空间合并在一起,称之为“世界”。佛教不承认世界有绝对的“最初开始”和绝对的“最后结束”的说法。佛教认为,宇宙万有、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灭都是“众缘成就”,即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缘,就是条件。幸福安康和灾难厄运,都是由众多条件汇聚到一起而产生的。佛教讲“如是因得如是果”。而造因和得果的差别,佛法又从总体上把它归纳为两大类:1.共业(共同造因,共同得果);2.别业(个别造因,个别得果)。如果把世界末日理解为灾难,那么,免除灾难的办法就是:1.不要种产生灾难的因;2.尽一切努力改变已经种下的不良之因,使它往好的方面发展。

27.问:佛教讲“菩萨大慈大悲,有求必应”。可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却“有求不应”呢?

答:首先,要搞清楚“慈悲”二字的含义。“慈”的意思是“与乐”——给予快乐,“悲”的意思是“拔苦”——拔除痛苦。佛菩萨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就是不带有任何先决条件(比如你是否信奉我、你有没有奉承或毁谤过我、我看你顺眼不顺眼等等所谓的条件);同体,就是感同身受的无限悲悯(不是痛在别人不关我事那种不着急、假惺惺的同情)。大慈大悲之心是佛菩萨的本怀。

其次,要知道佛菩萨的感应分为四大类:1.显感显应——种因和得果都很明显,常人很容易发现。2.显感冥应——以明显的方式种善因,而善果却在冥冥之中得到,常人不易察觉。3.冥感显应——种善因时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比如自己不懂,不是自愿,随大流,不愿声张等等原因)造成外表上“好像没看见做什么”,而得善果时却以很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4.冥感冥应——种因和得果都是在不被常人察觉的情况下发生。

第三,要明白佛菩萨的有求必应也必须是符合“因果”定律的。违背因果定律的感应是不存在的:比如煮沙不能成饭、老鼠无论长多么胖也不可能成为大象一样。

28.问:学佛的人都应该“视金钱如粪土”吗?

答:佛门里面没有“视金钱如粪土”的说法。这句话是中国老百姓总结出来的一句民间格言。《增广贤文》里面有“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词句。学佛的人应该“视贪心如粪土”。因为一个人的贪婪占有之心一旦放纵和膨胀,就会永无厌足、无所不贪,甚至贪到“视粪土如金钱”的程度。所以,要戒贪行,先戒贪心。

29.问:佛教是禁欲主义吗?

答:不是。恰恰相反。佛教认为,任何欲望,一味用蛮横不讲理的办法加以禁锢,都是不可取的。准确的说,佛教是“净欲主义”或“化欲主义”。佛法教人要透彻的认识欲望,彻底看清欲望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然后得出每种欲望可取不可取的答案。当透彻的了解明白以后,身心自然就舍秽趋净,建立起佛法的清净庄严。但毕竟百千万亿众生根机不同、悟性差别很大,为了不至于自我放纵、因循度日,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机,在佛法修学过程中,就有“伏烦恼”和“断烦恼”两个步骤。伏烦恼,就如同先拿一块石头把杂草压住,不让它疯长蔓延;断烦恼,就是到条件成熟时把杂草连根拔除掉。断烦恼是目的,伏烦恼是暂时方便权巧。为了达到最终断烦恼,伏烦恼的方法就有千差万别。比如针对那种沉迷酒色、身心迷乱、不知人间冷暖的人,要他一下子“断烦恼”不大可能,佛法∵“伏烦恼”的方法就是建议他多去三个地方走一走、看一看,这三个地方是:医院、火葬场、坟墓。

30.问:中国儒家思想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佛门的出家人算是不孝吗?

答:如果这样理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那么,“有后”就一定是大孝吗?天下所有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结婚或没有生儿育女的人,通通都是大不孝吗?这显然是说不通的。我们妄测一下孔子当初说这话的含义,可能有两个方面:1.春秋时代人口稀少,孔子希望普天下家家户户都“丁财两旺”;2.孔子说的“无后”的“后”,根本不是指“香烟后代”,而是另有所指。我们现在的人应该这样理解孔子这句话——“无后”的“后”是后来、是希望,如果让父母看不到未来和希望,才是真正的不孝。即使生育了儿女的“有后”,如果没有尽到教育熏陶的责任,让儿女象乱草一样的疯长,连基本的做人处事道理都不懂,甚至做出种种令父母丢人现眼、伤心绝望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大不孝!所以,孝不是简单的有后无后,也不是应付交差似的供给父母一点吃穿用度。所谓:孝者敬也,应当有敬重之心情;孝者顺也,应当有三分柔顺气象;孝者光耀也,应当以自己的品德言行、良好口碑令父母感到欣慰、嘉许甚至自豪。

佛门出家人的孝,用心更切,含义更深,所谓“报千生之父母,答万劫之慈亲”。这里限于篇幅,不能详述,以简要言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奉持如来圣教,荷担如来担子,上不辜负诸佛,下不辜负众生,在一点一滴当中真实践行,则不仅报答今生父母,也报答累生累世父母。反之,如果瞒因昧果、外清内浊、破戒犯规、败坏圣地、玷污三宝,那就远远不止是孝不孝的问题了。

31.问:学佛是越学越消极吗?

答:佛法既不偏向积极,也不偏向消极,佛法是指导我们什么时候应当积极、什么时候应当消极。例如:培养公德心、善良心、包容心的时候就应当积极,对待自私心、邪恶心、狭隘心的时候就应当消极;珍惜善缘、珍惜福报、懂得感恩的时候就应当积极,面对恶劣念头、刻薄语言、粗鄙行为的时候就应当消极;等等。之所以感到学佛的人在生活中有些消极,这是因为通过学佛开启了智慧、增长了福报、扩大了胸怀,变得厚重、谦恭、真诚、理智了,不再那么急躁、刻薄、锋芒毕露了,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变得颓废、懒惰、不求上进甚至浑浑噩噩,就不对了;如果那样,佛法不但不赞成,还要批评。

32.问:为什么说佛是“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呢?

答:站在凡夫的份上,所有圣贤都是值得景仰崇敬的。佛门有“三贤十地”之说,“三贤”是“十住、十行、十回向”果位的菩萨——也即有三十个阶位;“十地”就是“十圣”——即从初地菩萨果位以上才可以称之为“圣人”。这个圣和贤的果位(佛门称“果位”,也即“如是因得如是果”之意),不是由谁来赐予、封赏或任命的,而是其福德、智慧、解脱等全方位成就印证的。换句话说,即使以俗世的手段封赏或任命所谓的“圣贤”,也是荒唐可笑的,因为不符合“果位”一词的定义——没有种圣贤之因,怎么能得圣贤之果呢?之所以称佛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理由是全方位的。这里仅以凡夫的角度和认知,用“对比”的办法来看一看吧:

①佛的慈悲心超过其他圣人:佛对一切众生的慈悲是“无缘大慈”——不带有任何附加条件的关爱帮助,“同体大悲”——感同身受的悲悯救度。其他圣人的慈悲做不到“无缘”和“同体”,至少会有“是否信奉我、是否赞叹或毁谤过我”等等附加条件。

②佛的坦诚超过其他圣人:佛为了教化一切众生,经常把自己没有成佛之前修行过程中曾经犯过的各种错误过失讲出来,让弟子们得以觉悟。这样的坦诚在其他圣人那里,无论是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是“讳莫如深”的。

③佛的谦恭超过其他圣人:释迦牟尼佛不但没有说自己是唯一的佛,而且还把十方诸佛菩萨及其成就威德介绍给我们一切众生知道;甚至造成了我们很多人因为释迦牟尼佛的介绍,而记住了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反而忘记了释迦牟尼佛的滑稽现象。这种谦恭程度在其他圣人那里也是不可能的。

④佛的包容心量超过其他圣人: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谬解甚至毁谤佛法的人,佛说这是因为“缘未成熟”(即道德、品行、认知、际遇等等条件还不够),到“因缘成熟”时就会理解佛法信仰佛法了;佛菩萨从来没有、也绝不会因为众生的业障毁谤就发大脾气,用灾难或恐吓来对付众生。而在其他圣人那里,其包容心量早已经变得“电闪雷鸣”的了。

⑤佛对一切众生的尊重超过其他圣人:释迦牟尼佛说“众生平等”、“生命平等”;佛教不承认生命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承认“此生命可以以任何借口剥夺彼生命”的说法;即使在对佛法的信仰上,佛教也从来没有“信则上贵,不信则下贱;信我则佳,不信我则差”的说法;佛说“因为佛心中视众生如佛,故知尊重众生;众生心中视佛如众生,故不知尊重佛”;佛教从来没有“你低贱,我高贵,我来度你”的说法。这些,在其他圣人那里,是看不到的。等等等等。

总之,作为凡夫,我们只能以凡夫的方式,通过对比看出佛之所以被尊称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的含义。只要我们随时用心体会和观察,道理如何,不言自明。

33.问:在佛菩萨的眼里,什么样的人最坏最可恨?

答:在佛菩萨眼里,没有最坏最可恨的人,只有“最可怜的人”。诸如“最坏、最可恶、最可笑、最可恨、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罪该万死”等等这些以激烈愤恨之心说出来的形容词,都是世间凡夫以敌对心、憎恶心说出来的。在所有佛经里面,佛菩萨说到一切众生因为业障、习气、烦恼而起惑造业、报应循环时,只用了一个形容词——“可怜愍者”,这个词用现代白话说出来就是:“特别可怜的家伙”!

无论是最可恨、最坏、最可恶等等,用佛法的眼光来看,通通都是“最可怜”。因为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众生,都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德行、没有遇到大善知识,而凭着自私、狭隘、愚痴、贪婪促使其烦恼习气通过各种行为手段,昏天黑地胡乱造业一番,此沉彼没,此升彼降,导致其彼此之间“打罗圈架,还罗圈债”,因果循环,报应循环,苦不堪言!即使偶尔遇到佛菩萨、遇到大善知识,也是“打个招呼就走”,依然痛苦沉沦!其现象上表现的最可恶最可恨,恰恰就是其实质上的最可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