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发菩提心为何那么重要?
82.佛教徒反对自杀吗?
83.念佛或持咒有何功德?
84.做完早晚课,或完成一件功德,为什么要做回向?
85.众生沉沦苦海,于六道中轮回不休,我悲心很切,想发愿来生来人间度众生,行得通吗?
86.修行与度众生何者重要?
87.我时常道心提不起来,何以如此?
88.请慈悲开示‘明心见性’的重要性?
89.‘无明’如何解释?
90.天台宗所立之三惑,何谓三惑?
91.在家弟子入大殿应注意那些规矩?
92.何谓‘三智’?
93.佛陀常说五眼,何谓五眼?
94.大圣佛陀度化众生,存着什么理念而化导有情?
95.在家弟子有优婆塞、优婆夷之称,是何意义?
96.我们常说菩萨,而菩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97.往生西方净土要具备什么条件?
98.大善根之人可以往生净土,那么大恶之人是否可以求生净土?
99.我业障深重,去过神庙问过神,还是没有解决,何以故?
100.何谓‘福慧’庄严?
101.何谓我执与法执?
102.佛门弟子有七众,何谓七众?
103.我念佛很精进,为什么没有见佛见光,或感应呢?
104.什么叫做‘心猿意马’?
105.佛既然神通广大,佛法无边,为什么不把天下恶人全度脱?
106.求生西方净土,心要悲切,悲切如何提起?
107.王阳明前生当和尚之因缘,请慈悲开示!
108.宇宙的存在,佛教的看法如何?
109.三论宗依何论而阐扬如来正法?
110.何谓‘三藏十二部’?
111.何谓‘三轮体空’?
112.天台宗创立三观,何谓三观∵?
113.愿消三障诸烦恼,何谓三障诸烦恼?
114.何谓‘四无碍法界’,如何解释?
115.请出家僧宝开示佛法,礼仪应该如何做才如法?
116.菩萨行六度中,为什么称五度如盲,般若为导?
117.何谓‘三解脱门’?
118.佛法中时常提到‘毕竟空’,是何意义?
119.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
120.‘见性’如何见?
121.见佛的条件如何?
122.大圣佛陀为弟子广说‘空’的道理,其意义何在?
123.修行者为什么特别重视‘心地功夫’,原因何在?
124.小乘戒何种因缘失戒体?
125.大乘菩萨戒何种因缘失戒体?
126.何谓天人‘五种衰相’?
127.见性后的生活如何?
81.“发菩提心”为何那么重要?
是的。发菩提心就是发成佛之心。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是觉悟之心,佛弟子若欲成佛,必须发过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欲得成佛,终无是处。
伏见经云:“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其余诸善,不得为喻,能出三界(梵语trayo∵dhatavah)之苦门,入无为之胜路。”
华严经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出生一切诸不萨行,十方三世诸佛,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
历代祖师云:“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播种。”∵
82.佛教徒反对自杀吗?
是的。自杀是极端厌世的行为,自己现生中所遭到的种种不如意或难以解围之际,四面楚歌,错认自杀之后,就可以得到解脱,于是,唯死是路。
佛教徒反对自杀的,自杀有无量罪,一个人曾经自杀过,在他的八识田中,却已种下自杀之因,将后会接二连三的自杀下去,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任意动念自杀之心,若动念自杀,马上求哀忏悔,令自杀之心念得以消除,使心清净。
若不忏悔,此自杀之因会潜伏于八识田中,一旦逆境或恶缘现前,自杀的念头又再度浮现,让你身不由己,唯死是路。
譬如影星谷名伦之自杀,依佛法而言,谷名伦跳十一楼自杀,不是这辈子才自杀而已!已于过去生中曾经自杀过好几次,自杀当下又把自杀的念头种在八识田中,自杀之念若种下八识田中,是坚固不失的,历经百生千生亦燃存在,若逢今生有不如意或不能解困之下,自杀之念又再度浮现,又是唯死是路。
佛教徒是绝对反对自杀的,自杀得无量罪,自杀不是解决办法的途径,是愚昧之举,若自杀的当下,其后遗症是不堪设想的,不可收拾的。
83.念佛或持咒有何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佛或持咒若能念得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能念所念双泯,菩提自性即时彰显,当下即见本性;是故,念佛或持咒能专注一心,必然念佛得见自性,因此超脱生死,远离轮回。
念佛以清净恭敬之心,能消除业障,免难度厄,娑婆业缘一旦尽,即得往生净土。
84.做完早晚课,或完成一件功德,为什么要做回向?
回向(梵语parinama)的意思代表何义?就是要我们将所作的一切功德,令自己超越解脱,破除自我执着,因而圆成佛道,下化众生为宗旨。
若修净土法门的佛门弟子,亦必然回向西方,命终之际,往生必成,若不发愿回向着,欲往生净土,终无是处。
藕益大师云:“纵得上品善,若不回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回向,往生必成”。
回向有如此重要,当我们早晚功课作完,乃至作完一切功德后,必须以最虔诚之心,于佛菩萨形像前做若无佛菩萨者,就合掌面向西方,以恳切之心做回向亦可。
85.众生沉沦苦海,于六道中轮回不休,我悲心很切,想发愿来生再来人间度众生,行得通吗?
这位仁者啊!度众生是好事,是菩萨行为,你的大悲愿使我很感动,贫僧何曾不如此思量过,只是自己还处凡夫地,一切烦恼丛生,生死未得解脱,轮回(梵语samsara)亦在,虽具足大悲愿,亦然不能自在,发愿来生度众生是好事,但是生死不自在,说来就能来吗?不是儿戏!纵然来人间,却有隔阴之迷,正见消失,未能自度焉能度人?
大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
86.修行与度众生何者重要?
两者都重要,只是轻重有别。修行是本份之事,度众生是随缘,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buddha)示现六年参访与苦修,而后证成菩提,先后弘法利生四十九年。这就是示现给我们看的,有很大的启示,六年参访苦修是自度自利,四十九年弘法是度人利他。
没有自度焉能度人,不能自利如何利他。譬如:老师要教导学生,也必须先充实自己的学识与道德,而后教化学生,从国小、国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开始勤求学问与广学道德,这段时间是老师自度自利阶段,学位完成之后,即踏入教学工作,那么,踏入教学工作是度人利他的阶段。
轻重就是如此一般,未证成果位之前,自度自利,是暂时性,不是永久性的,这称之为重,度人利他为轻;等到已证成果位的时候,度人利他为重,自度自利已圆满,何有轻重之分呢?
所以我们应该对修行与度众生有如是共识,才不至于乱了脚步,本末倒置,模棱两可。
87.我时常道心提不起来,何以如此?
业障现前会使人提不起道心,在周遭环境的冲逼也会使人道心动摇,客观因素很多,总是不离逆境与顺境的考验,有时候,佛法听多了,修行不知从何下手,的确很多人有如此忧虑,在此向您再提示一下,贫衲引用印光大师几句话与你共结法缘。
印光大师云:“人命无常,光阴迅速,生死事大,老实念佛,莫换题目。”
印光大师云:“修道者,念念不忘‘死’字,则道业自成。”∵
88.请慈悲开示“明心见性”的重要性?∵
修道者之所以修道,无非为明心见性而努力,以见性即佛为宗趣。因为明心见性是破迷启悟的关键,是转凡入圣的枢纽。
涅盘经云:“见佛性不名众生,不见佛性是名众生。”
心是性之用,性为心之体,离性无心,离心无性,心性不二,是名明心见性,见佛性不可再称为众生,见性者以性为用,行住坐卧,施为动作,不染尘生心,得自在故。不见佛性依旧凡夫因地,起居生活,语默动静,生心染尘,不自在故。见性即见佛,佛是我心作,∵离心别无佛,∵离佛别无心,心与佛平等,心即佛、佛即心。众生不见性,始终离性觅,累劫终不得佛。
般若三昧经云:“佛(梵语buddha)是我心,是我心见佛,是我心作佛。”
修道根本意趣,若不以明心见性为要,因而舍本逐末,染境生相,是名外道;若知回光照,因而明心见性,是名真佛子。
89.“无明”如何解释?
不明白道理,无明(梵语avidya)即愚痴的别名,迷惑的别名,对广泛人生与浩瀚宇宙不知真相,是名无明。
成实论云:“追逐假的事物和名相,叫做无明。”∵
90.天台宗所立之三惑,何谓三惑?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名为三惑。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尚未证成无上佛道,因而拥有的一切迷惑。
见思惑是凡夫的迷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的迷惑,如身见边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的迷惑,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缘觉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梵语arahat),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迷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即根据根本无明而言,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
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为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这是天台宗将凡夫、二乘、菩萨未证成究竟果地,内心所有之迷惑,将经论统摄归纳为三惑,让我们能正见三惑真谛,因而证悟甚深菩提。
91.在家弟子入大殿应注意那些规矩?
是的,在家有家规,团体有团体的规范,国家有国法,佛寺有寺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各有其法治,平等平等!
佛门在家弟子,若参访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将入三宝大殿之际,大殿若三个门,不得从大门而入,应从两侧小门而入;从大门而入,对三宝大失不敬,我慢贡高,亏损自德。若无三个门,只有一个门,就由此门而入。
当你由两侧入大殿之际,切记身靠门之两边,若靠右则右腿先跨入大殿,若靠左则左腿先跨入大殿,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入了大殿之后,住持位、维那位、木鱼位之拜垫,不得行拜,有失伦次,增长傲慢故。除了三位拜垫不得行拜之外,其余大殿空间皆得拜。
首先礼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时候,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行起立。第二拜拜下去,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行起立。第三拜拜下去,两手反掌,心里默念: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而后起立,佛宝拜完之后,接着,顶礼佛寺之方丈和尚,面向着佛宝方向,嘴巴喊着:‘弟子某某向师父销假,顶礼三拜。’话一喊完,即时顶礼下去,两手反掌之际,通常师父会回答:‘一拜或礼佛一拜’。你听到一拜或礼佛一拜,即回答:‘阿弥陀佛’。表示依教奉行。师父慈悲不出声,要让我们种福田,你就礼佛三拜,不得违礼。礼敬三宝后,出家师父会带我们到会客室。到佛寺一切事办妥之后,欲归家亦必如法,首先到大殿礼佛,一切行法如前所叙述无异,先礼佛而后礼僧,当您欲向方丈和尚告别之际,亦然面向大殿,口里喊着:‘弟子某某向师父告假,顶礼三拜’。方丈和尚言:‘一拜或礼佛一拜’。即时下拜,两手反掌而答:‘阿弥陀佛’。此时此刻,来往佛寺的历程即告一段落。
信是到佛寺乃至入大殿往返的寺规,广说不尽,略此一谈,简此唠叨,不知仁者清楚否?∵
92.何谓‘三智’?
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是名三智。
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慧,总相就是空相。
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的智慧。
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慧,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
93.佛陀常说五眼,何谓“五眼”?
肉眼(梵语mamsa-caksus)、天眼(梵语pya-caksus)慧眼(梵语prajna-caksus)∵、法眼(梵语dharma-caksus)、佛眼(梵语buddha-caksus),是名五眼。
何谓肉眼?就是肉身凡夫之眼,遇昏暗、遇阻碍,就不能见。
何谓天眼?就是天人之眼,远近昼夜,都能得见。
何谓慧眼?就是声闻之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不被境所惑动。
何谓法眼?就是菩萨之眼,能透澈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法门,广行中道实相义。
何谓佛眼?就是如来之眼,有了佛眼便兼有前面的四种眼,能无事不知,无事不见,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94.大圣佛陀度化众生,存着什么理念而化导有情?∵
世间危脆,皆事败坏不安之相,非久居之处,人命无常,轮回路险,生死事大,大圣佛陀怜念众生沉沦,不知醒悟,因而兴起大慈悲心,广度有情,佛陀以大悲心摄化众生,常住于三种之念,名大悲三念住。
一、众生信佛,佛不生欢喜心,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名第一念住。
二、众生不信佛,佛也不生忧恼,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名第二念住。
三、同时一类信,一类不信,佛知之亦不生欢喜心,与忧戚,常安住于正念正智,是名第三念住。
佛已证得平等性,心始终如如不动,是故,广度有情若遇顺逆苦乐之境,内心始终一如,无取无舍,无杂无染,无惑无动,不愧是人天导师、佛、世尊。
95.在家弟子有优婆塞、优婆夷之称,是何意义?
优婆塞(upasaka)与优婆夷(upasika)是梵语,华译为近事男或近事女之义。
何谓近事男?就是亲近奉事三宝之男众。是在家曾三归五戒,及亲近奉事三宝男子的通称。
何谓近事女?就事亲近奉事三宝之女众。是在家曾三归五戒,及亲近奉事三宝女子的通称。
96.我们常说菩萨,而菩萨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菩萨是印度梵语,是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换句话说,就是上求佛道与下化众生的圣者。
菩萨是因,佛为果,菩萨要到成佛的阶段,必须广修六度万行,行中道顿破无明,因而自度度人,自利利他,实践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之道,究竟圆证佛道。
具足菩萨的条件,必须发过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名菩萨,若没有发菩提心者,不能堪称菩萨,菩萨之所以为菩萨,是问他是否发过菩提心之有无而定!
华严经云:“舍弃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众生,不能成就诸佛功德。”
是否菩萨?关键所在,是在有否发菩提心而论,因此,足以证明发菩提心之重要,是菩萨成佛与不成佛之枢纽所在。
97.往生西方净土要具备什么条件?
须要具备信、愿、行之资粮,恳切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宗。
一、信——坚信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的存在,阿弥陀佛愿力不虚发,命终三圣绝对接引无疑。
二、愿——既然坚信释迦宣说之净土,乃至弥陀之愿不虚发,三圣必接引之后,当下要发大宏愿,愿力要悲切,内心发愿归向西方净土,我欲往生净土,也奉劝一切众生求生净土,我欲解脱生死轮回,也奉劝一切众生解脱生死轮回。
三、行——就是行门,有信心与发愿之后,就必须提起修行的行动广修六度,自利利他,坚定一生,持名念佛,以一心不乱为宗,若能依此而进修,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98.大善根之人可以往生净土,那么大恶之人是否可以求生净土?
大善根之人与大恶之人,欲求得往生净土,必具足“一心不乱”的境界;若命终之际,大善根之人无法提起正念念佛,内心挂碍颠倒,恐怖现前,照常往生不成同样的理由,若大恶之人命终之际,内心不挂碍不颠倒,远离恐怖,正念提起,念佛达一心不乱,必得往生。
这不是鼓励大家一生拼命广造恶业,然后命终前,拼命念佛求生净土的意思,而是告诉我们,往生成与不成,在于一心不乱,以一心不乱为往生净土之关键所在。
历代有许多犯科作奸之辈,结仇成恨,命终之际,∵生大恐怖,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为他劝导心结,宣扬净土法门,此大恶者,当下心开意解,求忏生悔,坚信净土,以垦切悲愿,毕此一生,求生安养,结果求得一心不乱,蒙佛慈悲接引,得生下品下生。
99.我业障深重,去过神庙问过神,还是没有解决,何以故?
由此可见,你对佛法信心不够,三心两意,毕竟尚未入道,还停∵顿在求神通、求感应、求保佑的阶段,为何不要更上一层楼呢?你应该提起正念,对如来正法重新下功夫,正见名佛法,邪见名外道。
正信佛门弟子,一旦有业障(梵语karmavarana)现前,了知过去所造之业因∵,今生受业报是理所当然,不应逃避业障(因果),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庄敬自强,处变不惊,好好修行,业障来由他来,要债就来讨,讨剩下的就是我的,只要我一口气存在,还是不断勇猛精进起修,不达终程,绝不罢休!
若如此理性,心安如泰山,如如不动,天欲垮、地欲崩,我心如虚空如如不动,如大地泰然无事,当下何曾不是解脱矣!
可怜的众生,却舍本逐末,业障一现前,拼命找神找佛找土地公来问,找天下有名的神的大佛来问,或消灾解危,我说这种举动真是可怜愍!
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何必求神或求佛!甚至问神或问佛,神与佛对你的业障也束手无策啊!神与佛是理智的人,他们知道有债还债的道理,插手不得,他们不是地皮流氓,好管闲事的人,更不是专门替别人当保镖,索取别人的债物者,神或佛不会接受贿赂的,不要搞错了,若搞错了,神或佛会叫冤枉!
100.何谓‘福慧’庄严?
指福德与智慧之圆满,佛已达到福慧圆满者。菩萨发心成就无上佛道,自初发心,勤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谓之福德庄严,修习正智见,净尽无明,能显现法身,谓之智慧庄严。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度为福德庄严。第六般若为智慧庄严。菩萨一切之万行,皆摄在此二者也。
涅盘经云:‘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种庄严者,则知佛性。’∵
101.何谓‘我执与法执’?
所谓我执者,又名人执,以五蕴假和合,而有见闻觉知之作用,固执此中有常一主宰之人我者,是故,一切之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
所谓法执者,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空无自性,固执法有实性者,是故,一切之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
唯识论云:‘由执我法,二障具生。’
102.佛门弟子有七众,何谓七众?
一、比丘(Bhiksu)是男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二、比丘尼(Bhiksuni)是女众出家后,受具足戒者。
三、式叉摩那(Siksamana)是沙弥尼之学六法者。
四、沙弥(Sramanera)是男众出家后,受沙弥十戒者。
五、沙弥尼(Sramanerika)是女众出家后,受沙弥十戒者。
六、优婆塞(Upasaka)指在家男众受过五戒者。
七、优婆夷(Upasika)指在家女众受过五戒者。
前面五众是属于出家佛弟子,后面二众是属于在家佛弟子,是经论通常所说的七众正是。
103.我念佛很精进,为什么没有见佛见光,或感应呢?
念佛应以清净之心而念。莫以有所求之心而念,有念念成邪,无念念成真,有希求之心,当下之心即有所染污,以有所染污之心而念佛,如乌云密布,不见日月。以有所求之心,乃至相对待之心而求佛,心地当下即乖,自污其心,纵然佛菩萨现前,有亦等于无。是故,念佛者不应以有所求之心,乃至相对待之心而念佛,应以无所求之心而念佛,日久纯熟,境界渐深,若欲见佛见光,乃至一切感应,不难而得。∵
104.什么叫做‘心猿意马’?
社会人士把心猿意马,形容拿不出主意的意思。依佛门的解释不如此,心猿意马是表示心地没有禅定的功夫,心意杂思妄想,烦恼丛生,无法制止,是故,比喻如猿如马一般的奔腾。
心不能安静,易攀缘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称之为心猿。意不能稳定,高低起伏,横冲直撞,称之为意马。
105.佛既然神通广大,佛法无边,为什么不把天下恶人全度脱?
神通(梵语rddhi),佛的确神通广大,佛法亦无边,但佛陀说一句话:我无法度无缘的众生,无缘不是不度,而是众生不让佛度的意思。佛对众生一律平等,不分富贵贫贱,智愚美丑,一律发心度化,甚至罪恶深重的人,佛也平等之心而度化之。
但是众生不肯学佛,不肯亲近佛法,那么佛陀虽然慈悲众生,众生不接受佛法,佛陀亦束手无策。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不想到西方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去,佛陀硬性以神通将你运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你不但不感谢佛陀一番慈悲之心,反而臭骂佛陀一顿,业障深重的你,还想回人间思凡,过着男欢女爱的生活,沾染五欲之乐,请问众生如此的心态,要佛如何度化他呢?
所以我们要正见佛陀度化众生的立场,什么是佛度化众生的立场呢?就是佛慈悲要度化你,你也必须具备被度化的条件,如磁铁相吸,又如母子连心一般。佛如导师,能教化众生知苦离苦,但佛不能代替众生修行,不能代替众生离苦,更不能代替众生成佛。
你肚子饿,自己要吃饭,佛不能代替你吃饭,明白吗?你有烦恼痛苦,要自己解脱痛苦,佛不能代替你解脱痛苦,佛只能教化你解脱烦恼之法,明白吗?你有轮回生死,你要自己修行,得证菩提,佛只能教导你修行之法,但不能代替你修行。
佛有广大神通,神通不是特权,更不能赦免众生之罪,恶人有恶报,善人有善报,纵然神通可度罪恶之人往生净土,这也是治标不治本而已!他到极乐世界,岂不是思凡之心所燃烧,又想回人间吗?佛度他不是多此一举,他不向着佛学,而背佛而走,佛紧追亦不得。
恶人若想跟佛修学佛法,再大的恶人,佛都能度脱他,令他得证菩提。现在将佛度化众生的立场,引录佛遗教经的一段话,供养诸位。
佛遗教经云:“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106.求生西方净土心要悲切,悲切如何提起?
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悲切?心能慈悲透澈,引发道念,是名悲切。
我有生死轮回之苦,众生(梵语bahu-jana)亦有生死轮回之苦;我欲解脱轮回,众生也想解脱轮回,依心比心,依理比理,自然会发起慈悲之念,众生之苦难,如我之苦难;众生六道轮回,如我之轮回,我与众生同苦同轮回,彼此无有距离,若有此共识,此时之际,大慈悲心自然涌露。当念佛求生净土之时,必然引发悲切之愿,这股无形道心,会带动你更坚强更振作,直到往生净土。
我们轮回六道以来,已经无量劫了,所受之苦无量无边,伤心所流之泪如四大海,死后骷髅堆积如须弥山,生生世世相续不断,无有尽期!今生有缘能接触到佛法,此福报要珍惜它,当下发大誓愿,无始劫来的轮回生死,要在今生此世一概了办,绝无来生观念,一心一意求生净土,把所有一切感情投资西方,依此悲切之愿,殷劝进修,往生必成,终无疑惑。
历代高僧大德云:“念一佛名哭一声,声声哭向大悲尊,此回若不归家去,不知何生度此身。”
107.王阳明前生当和尚之因缘,请慈悲开示?
王阳明号王守仁,是宋朝理学家,台北那座阳明山过去叫‘草山’,是后来先总统蒋中正仰慕王阳明,将‘草山’改为阳明山。
宋朝时候,有一天,王阳明游佛寺,见寺关房森严,封条封之,一边字条题着:‘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另一边题着开关房的年月日。
王阳明好奇心所驱使,想开关房而见之,佛寺的方丈和尚不许,在那时候,关房封闭已五十年之久了,王阳明官位大,又反对佛教,种种施加压力,寺中和尚无奈启开关房,王阳明急切移动脚步,却见闭关和尚之真面目,往前一瞻望,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好几分钟不知所措,一语不发,以纳闷的心情,瞻仰闭关和尚,只见和尚坐姿安祥,与自己面容相似,这还不稀奇,在墙壁上题有四句联:
五十年后王守仁,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剖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阳明大吃一惊,怪在闭关之和尚叫王守仁,现在开门者亦称王守仁,开门者就是五十年前之闭关和尚,同时,开关房年月日不前不后,自己找上门来,硬闯入关房,王守仁看了之后,真不是滋味,哑口无言,怅然许久,方命手下拿钱财,将闭关之和尚妆金起来供养。
王阳明投胎转世,却忘了自己的前生,有此隔阴之迷,今生当了大官,不知道来学佛,又反对佛教,其实王阳明笔下所写的文章,全是佛教的产物,佛教的东西,他研究佛法来充实自己,成了学问家,却批判佛教,过失无量!
现在国内外不是也很多学者,为了硕士、博士学位,拼命钻研佛法,来大做学问,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吗?一旦取得学位之后,既不修行,又不礼敬三宝何其多!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抱着做学问、做研究、讨论、批判,当个老学者罢了!其实,佛法不光是做学问与研究就行了,佛法贵在体证,不体证的话,佛法也如同世间法。
佛法是觉悟之法,能让我们大觉大悟,因而证成菩提(梵语bodhi),离苦得乐。佛法是要我们受用的,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当做研究学问用的,佛法不修证,纵然研究所得,得到十亿个佛学博士学位,还是处于凡夫众生,对生死解脱了无痛痒,证成菩提毫无相干哩!
108.宇宙的存在,佛教的看法如何?
佛教讲缘起论,不是创造论,更不是神权论者。世法与出世法皆不离缘起,缘起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是缘起法,离开缘起法并无佛法,如来一代圣教,总说缘起法。
宇宙的存在也不例外,也是缘起的。宇宙所成,乃六道众生广造一切善恶之业,所累积之果报;换句话说,宇宙之所成不离六道众生之共业,离六道众生之共业即无宇宙,离宇宙并无六道众生之共业,宇宙与六道之共业,不一不异。
六道众生善恶之共业当下解脱,光明自在,宇宙当下即时消失,匿迹无踪!何以故?因为宇宙之所存在,乃六道众生善恶之业所维系故,六道众生共业若存,宇宙即存,六道众生共业若净化不存,宇宙即消失。
佛陀一代圣教,广明人生与宇宙观,详尽无余,缘起正法,有广说与略说,缘起教义甚深,现在引录阿含经一段缘起法,来供养诸位。
阿含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
109.三论宗依何论而阐扬如来正法?
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是为三部论。这些论部广明大乘空义,就是中道第一义空,也就是诸法实相,中论与十二门论是印度龙树菩萨所造,百论是龙树菩萨之弟子提婆菩萨所造。
110.何谓“三藏十二部”?
三藏(梵语trini∵pitakani),∵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
十二部经(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十二部就是佛广说一切经典,把经典分门别类为十二种类型,亦称十二分教。就是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等十二类型也。
111.何谓“三轮体空”?
就是布施者、所布施之物、与受物者,谓之三轮,行布施之后,此三轮相,空无自性∵,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后五度亦如是。
112.天台宗创立三观,何谓三观?
空观、假观、中观是名三观。空观是观诸法空无自体;假观是观诸法但有缘生假相;中观是观诸法非空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相。
修此三观,能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列表说明如下:
生死烦恼→修三观→破三惑→证三智→成三德→破三关→菩提涅盘
修三观
修空观
修假观
修中观
破三惑∵
破见思惑
破尘沙惑
破无明惑
证三智∵∵
证一切智∵
证道种智
证一切种智
成三德
成般若德
成解脱德
成法身德
破三关∵
破本参
重关∵
牢关
(转凡入圣)∵
(转圣入凡)∵
(凡圣不二)
113.愿消三障诸烦恼,∵何谓“三障诸烦恼”?
烦恼障(梵语klesavarana)、业障(梵语karmavarana)、报障(梵语vipakava)∵∵,是名三障。
烦恼障者:如贪欲、嗔恚、愚痴等之惑。
业障者:如五逆十恶等轻重业。
报障者:如地狱、饿鬼、畜牲等之苦报是也。
众生因有这三个障碍,因此,∵引生无边之烦恼,烦恼迷惑本性,所以不能开悟佛道。
114.何谓“四种无碍法界”,如何解释?
这是华严宗所创立的四种无碍法界,即事无碍法界、理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者:就是世间万法差别之相,各有其不同,不能混淆,名事无碍法界。
理无碍法界者:真如平等的理体,为万法所依,名理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者:真如能生万法,故万法即是真如,理体事相,互融互具,无碍通达,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不二,名理事无碍法界。
事事无碍法界:诸法互摄,重重无尽,不相妨碍,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举一全收,具足相应,名事事无碍法界。
115.请出家僧宝开示佛法,礼仪应该如何做才如法?
请出家师父开示佛法,应如法而请法,晚近以来,佛教徒请法都太随便了,礼仪腐化,失去伦次,太随便往往容易轻法、轻僧,恭敬心提不起来,自生傲慢,增长无明故。
请僧宝开示佛法所用之道场有多种,譬如有大型弘法、中型弘法、小型弘法、乃至一对一的开示佛法。
请法之礼节而言,在整体佛教界所制定之仪规,大同小异;在请法者的心地而言,应具备有虔诚之心,恭敬之心,欢喜之心,庆幸之心,报恩之心,难遭难遇之心,为求解脱之心,具备这些心,就是请法者的动机与宗旨。
通常请僧宝开示佛法,先礼佛三拜∵,长跪合掌,一心专注,聆听佛法,开示完毕,即时起立,礼谢僧宝开示,顶礼三拜。
若请教家常便饭之事,以恭敬之心,合掌问讯,而后请教即可。
116.菩萨行六度中,为什么称五度如盲,般若为导,为何如此说?
六度万行是菩萨修证佛道的阶梯,六度圆满,就是佛道之圆满。
六度就是布施(梵语dana)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梵语dhyana)、智慧(般若)是也。为什么称前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呢?因为般若如大明灯,能普照黑暗天地,使天地光明,走路才不至于走错方向或跌倒碰伤;同样的理由,在修证佛法的过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若无智慧牵引,往往会修错了,走入歧途,甚至盲修瞎炼,不得其门而入,多费周折,始终无法证成菩提。
五度如足,般若如眼,有足无眼易失事,有眼无足不成事,有足有眼登彼岸,无足无眼处忧戚。
117.何谓‘三解脱门’?
三解脱门,亦称摩地。就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是也。
空解脱门者:观一切法自相皆空。
无相解脱门者:观一切法远离诸相。
无愿解脱门者:观一切法远离所愿。
118.佛法中时常提到“毕竟空”,是何意义?
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佛陀慈悲众生,深怕众生执着一切法,而广说空义,众生听佛说空,又执着于空,佛又说空也不可得,因而说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实相之法。众生听佛如是说之后,又执着非空非有、是空是有中道实相之法,佛又慈悲众生说中道亦不可得。
如是不断破除众生对一切诸法的执着,令大地一切众生,得证无上究竟菩提,是名毕竟空。
大般若经云:“六度不可得、不得声闻、不得独觉、不得菩萨、不得如来,何以故?于菩提道中,一切法皆不可得故。”
大般若经云:“虽然圆满一切佛法,而于诸法,无执无取,以一切法自性空故。”
大般若经云:“诸法毕竟不可得,性非有故,既然非有,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菩萨(梵语bodhisattva)、如来(梵语tathagata),皆不可得,六根六尘、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三十七道品、乃至一切空不可得,皆为名法假施设。”
119.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何差别∵?
有为法就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无为法就是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这是有为法与无为法一般之见识,有为法可说事相方面而言,无为法可说理体方面而言。
若站在中道实相义而言,有为法与无为法是不二的,离开有为法就没有无为法,离开无为法就没有有为法,有为无为不一不异,何以故?因为无为法建立在有为法之上,有为法由无为法而彰显故。
大般若经云:“有为界不见无为界,无为界不见有为界,何以故?非离有为施设无为,非离无为施设有为故。”
120.见性如何见?
见即是性,无性不能见,离见无性,离性无见,见即是性,性即是见,见性不二。
凡夫把见性当作二,离见欲觅性,如是穷劫,终不得见性。当下见就是性,离见找性∵,是昧了自性而找性,累苦了自己,于无量劫枉受轮回(梵语samsara)。
若欲觅性,见即是性,无性不能见,一切时中,自性如如,无动无静,二六时中大放光明,普照大千。
121.见佛的条件如何?
是的。要见佛必须要有见佛的条件。有些佛弟子很急切想见佛,但是始终见不了佛,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没有通达见佛的条件,现在引用佛法告诉我们见佛的要领,让我们共同朝此目标而修证。
一、净化业障:业障(梵语karmavarana)重是无法见佛清净法身的,如水污浊不见底,如乌云不见日月,业障深重,障蔽自性,笼罩自性,自性黑暗,纵得佛现前,亦不得见;若能恳切求哀忏悔业障,业障必得消落,再加上精进念佛,使妄识统一,达到能念所念不二,顿时之间,光明自性彰显,在这时候,何愁不见佛?不见亦得见哩!
二、以无相、无念、无住念佛:这种境界念佛就相当高深,这种念佛法是见性念佛,已经远离相待法,无有对立,以性念佛,无念而念,念而无念,是名无相、无念、无住念佛。到这种境界,分分秒秒与佛同在,闭眼张眼都见佛∵,离心无佛,离佛无心,心即佛、佛即心,心佛不二。
一般念佛的行者,喜欢以有所求之心念佛,这当下就染污了自性,见佛就困难了,如同配一支红色的眼镜而看虚空,虚空就呈现红色的虚空,若配戴绿色眼镜看虚空,虚空即呈现绿色虚空,虚空本来无颜色,因为你配戴有色眼镜的原因,所以虚空才呈现种种颜色,如果你一直不把眼镜拿掉,永远戴着有色眼镜,这么一来,你始终无法看到虚空的真面目哩!
同样的理由,佛的法身是清净无染的。不是相对待的,更不是红黄黑白蓝紫等颜色所能见的,佛的法身无色无形无相,一尘不染,犹如虚空;念佛之人,若以有所求之心而念佛,心地当下已经染污有色了∵,有色之心如何来感应无色之心呢?佛心是无色无形无相的,念佛之人,以有形有相有色之心欲见佛,如是累生累劫,始终不得见佛,如同戴有色眼镜,无法正见虚空真面目一般。
见佛有见佛的条件,凡是皆有因果(梵语hetu-phala),果由因来,因能成果,见佛有见佛之因,因是成就见佛的条件。
122.大圣佛陀为弟子广“空”的道理,其意义何在?
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来说空的道理,是要令众生破迷启悟,是转凡入圣的关键所在,大体上可分为两层深义:一、世间诸法本来空性:一切诸法空无自性,不管有佛无佛来人间,一切万法当体本空,诸法空性是一切法之性,一切法之性即空性;有佛来人间,诸法是空性,无佛来人间,诸法也是空性∵。诸法空性不是佛的创造才有,因此,大圣佛陀苦口婆心一再殷勤告诉我们,世间诸法空性的存在,是必然如此,法尔如是,原来如此∵,法非佛作,亦非余人作。
大般若经云:“一切法一性非二,当知诸法一性,即是无性;诸法无性,即是一性;如是诸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若菩萨摩诃萨能如实知,诸所有法,一性无性,无造无作,则能远离一切执着。”
二、如来说空义,是要破除众生虚妄执着:众生有执着的病,对一切世间诸法样样执着,样样执着样样病,因病故有生死轮回,大圣佛陀慈悲众生,广说诸法空性之道,普令众生了知诸法本空,一切法皆以无性为自性,是名空义。知空当下去除对诸法之执着,一旦对世间诸法不执着,菩提自性则无束无缚,无惑无动,光明自在,解脱自得。”
大般若经云:“佛、菩萨、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七道品、六道、十八界、六度、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生死涅盘、烦恼菩提、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漏无漏,如是一切名,皆是假立,为表诸义,施设诸名,故一切名皆非实有,愚夫异生,于中妄执,菩萨方便善巧,教令远离,勿执着一切施设假名,名无实际,自性皆空故。”
123.修行者为什么特别重视“心地功夫”,原因何在?
佛法以心为宗,成圣成凡不离心,上升或堕落不离心,六度万行不离心,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不离心,作佛作魔不离心,一切因∵果法不离心,生死涅盘不离心,三藏(梵语trini∵pitakani)十二部经教(梵语dvadasanga-buddha-vacana)不离心。
正信佛门弟子,对心地下功夫是肯定的,是不容怀疑的,因为离心地而修证,欲得佛道,终无是处。
离心地而修行是外道行,穷劫勤修,无法得道,何以故?道即是汝心,汝心即是道,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124.小乘戒何种因缘失戒体?
小乘戒失戒体的原因有五种,何等为五呢?如下所述:
1.命终2.二形(男女根变性)3.断善根4.作法(比丘、俗人皆可)5.犯重(犯四根本戒)∵
125.大乘菩萨戒何种因缘失戒体?
大乘菩萨戒失去戒体的原因有两种,何等为二?∵1.犯重戒2.故意舍弃菩提心。
126.何谓天人“五种衰相”?
天人的寿命与福报若尽,必当命终,命终会现出来的五种衰相,分别叙述如下:
1.头上花萎:就是头上所带的花冠渐渐枯萎。
2.衣裳垢腻:就是无缝的天衣生出污垢来。
3.身体臭秽:就是天人身上的光明不但消失,而且流出很多臭的气味来。
4.腋下汗出:就是两腋之下流出很多的臭汗。
5.不乐本座:就是以上种种不好的衰相出现之后,天人便对自己的本宝座,生出不乐的感受,天女眷属也厌离他们而走开。
127.见性后的生活如何?
见性后的人也是人,未见性之人也是人,同样是人,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在精神的领域与物质的感触,是截然的两回事,假使要问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因为毕竟见性之人,已超越俗念之妄识,精神豁然解脱(梵语vimoksa),自性清净,无染无杂;不受精神界所支配,自由自在故;虽处五欲六尘,却不沾五欲六尘,如莲花出于污泥而染,自在自得,不受物质界所束缚故。
未见性之人,其生活同处这时空中,却于精神与物质方面,不得自在,不得清净,精神受妄识支配,自性被物质束缚,动弹不得,染污不净故。
见性之人,具生活点滴,是自在的,无束缚的,是光明自得的,是常乐我净的,是解脱的,一切时一切处,皆是佛性之用,无沾无染,佛性(梵语buddha-dhatu)遍显在思想行为、行住坐卧、施为动作、乃至语默动静当中,一切妙用自在,做个无事道人哩!
见性之人,其生活虽处五欲(梵语panca∵kamah)六尘(梵语sad∵visayah),不被五欲六尘所沾染;虽处烦恼不被烦恼所束缚,虽处生死却住涅盘,虽住涅盘却妙用无穷,虽处轮回却解脱自得呢?
唐朝慧海禅师云:“不见性之人,过去业障不得消灭;见性之人,如日照霜雪,又如积草如须弥山,只用一星之火,即可燃尽,业障如草,智慧如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