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汉语外来词研究 佛教史“佛教与汉语外来词研究”。∵佛教与汉语外来词研究孟万春摘要: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传人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教虽然是外来文化,但它并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完美地和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为一体,实现了中国化。佛教对汉语词汇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佛教教义的美学转化 佛教史“佛教教义的美学转化”。∵佛教教义的美学转化付秋会摘要:在众多论述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书中,讨论魏晋南北朝美学时,都非常注重道教,及由儒道合流产生的玄学思想对当时美学的影响,却很少有人提及在当时、特别是东晋以后已经相对独立的佛教对美学的影响。尝试从佛教教义的美学化的原因、过程,及在文学理论中的表现三方面来分析论述这一问题。关...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佛教对南朝文学的影响 佛教史“佛教对南朝文学的影响”。∵佛教对南朝文学的影响孟秋华南朝是佛教发展史上的繁盛期。从东晋开始佛教逐步进入文人文化之间,至南朝,成为士大夫间最重要的文化思潮。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学士文人都为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南朝文学方面,在中国文化历经坎坷之后出现了新的风貌,发挥着空前启后的作用。一、佛教对南朝士人的影响佛教对士人的...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投胎转世实验 佛教史“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投胎转世实验”。按:为证明轮回他从容赴死再从容投胎转世在佛陀之世约千年之后,有位伟大的大乘佛法哲学家兼知识论专家,名叫月官,和一位同时期无与伦比的哲学家月称,籍由讲、着、辩,他们两人一起使“中道”教义思想凌驾印度各学派之上。月官的前一世是位受教育的印度人,他受到了大慈悲者观世音菩萨的眷顾加持,升起了无我的大悲与无缘...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佛教的女性观(上) 佛教史“佛教的女性观(上)”。提到女性,中国和西洋对于女性有见仁见智的不同见解。中国人心目中的女性狠毒如蛇蝎美人、妖媚如狐狸精、凶恶如母老虎,或者说女人是败国的祸水、坏事的晦气,总之女人是不祥之物,是祸国殃民、丧家失命的毒瘤,甚至孔夫子也曾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把女人和小人归为一类,但是为女人定罪的却偏偏是离不开女人、使...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佛教与生活 佛教史“佛教与生活”。∵首先,我想说,我很庆幸自己这学期选了吴言生教授的《佛教文化导论》这门课程。从大一到现在我已经选修了八门课程,这门是最棒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周,甚至还有很多东西我还是不是十分明白,有太多的思想我还需要去参悟,可是还要说,我受益非浅。老师,感谢您!∵从前我认为佛教是一种很深奥的思想,它离我们的日常生...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4 浏览
佛教的女性观(下) 佛教史“佛教的女性观(下)”。∵三.妇女与佛教∵在佛教里面修行有成、利人淑世、勤修功德,甚至开悟证果的女性也不在少数,在佛教里女性是受人尊敬的,佛教的兴扬,女性占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法华会上的龙女,以八岁的稚龄而成为智慧第一文殊师利菩萨的老师,并且当下成就佛道。大宝积经中的妙慧童女,也以八岁的童髫,向佛陀提出震惊全座如何断惑开悟...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红楼梦》与佛教(上) 佛教史“《红楼梦》与佛教(上)”。说《红楼梦》一书含有大量的佛教思想,这恐怕不会有人反对。别的不说,主人公贾宝玉身上便蕴含得有大乘佛教所倡导的六度精神,而且随着情节的发展,世运的衰落,无常苦空的现实生活使宝玉遁空破界的色彩越来越浓,几近到了色空不二,觉所觉空的层次。作品中妙玉、惜春等人物身上更是对佛法的感悟、认知和理解有着更多具体而...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中国汉文佛教典籍 佛教史“中国汉文佛教典籍”。∵中国汉文佛教典籍魏道儒佛教典籍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经”。“佛经”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泛指佛教的所有典籍,包括经、律、论“三藏”以及各种佛教着述,我国古代称为“众经”、“一切经”,现在常用的名称是“大藏经”。二是特指“三藏”中的“经藏”部分,被认为是释迦牟尼所说,并为后代记录整理的所有经典。这些经典一...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中国佛教的“无情有性”说 佛教史“中国佛教的“无情有性”说”。∵中国佛教的“无情有性”说张爱林摘要:佛教的“无情有性”是随着“佛性”概念而产生的重要思想。关于无情识之物是否有佛性的问题,在佛教中争议很大,争议的关节点在于怎样理解佛性这个概念。如果说佛性为根本觉性的话,无情自然不具有能动的觉性,因此没有觉知佛性,如果把佛性理解为真如理性,站在法性无二或一切唯识的... 佛教史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