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吸吮中华民族的人文乳汁而产生发展。其义理之学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的内涵特质与表现特色。
一、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道教以道为根基,具有很强融摄性。它凝聚了我国古代诸子百家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因素,营构成为五大部类的多元义理体系,鲜明地显现出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紧密相联。
∵道教肇始于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传播太平之道,正式完成于东汉顺帝时沛人张道陵在鹄鸣山创立天师道(五斗米道)。它主要的思想渊源,最古是殷商时代的鬼神崇拜,继之是战国时期的神仙信仰及两汉的黄老道,是我国古代社会宗教意识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古代社会传统的宗教意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以及儒家谶纬之说、墨家天志明鬼、易学与阴阳五行说之变化论等神秘主义色彩较浓的思想,都是道教建立教理教义的源泉。道教在成长过程中,还吸取了巴夷少数民族的巫觋之风、古医药学、养生学、原始冶炼学、民间音乐、绘画雕刻以充实自己的教义。道教还依据我国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制定清规戒律,形成自己的宗教道德,仿效儒家礼法,制定自己的斋醮仪式。概言之,它的哲理源于老庄道家之学,养生方技之术源于古代方仙家,祭祀之仪源于古代宗法宗教之礼乐文明,象数之说源于《周易》之学,社会伦理规范源于儒家之纲常,持行之规戒源于墨家之风。如是等等,可以说道教义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我国传统文化也部分存载于道教义理之中。
∵在社会生活中,道教义理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它围绕宇宙本原、神与人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仙境与阴曹、善与恶、因果报应、神的灵验等命题,在道功、道术、道仪等多方面论证道教的真理性。道教用宗教观点论证道是宇宙本原,有巨大的能量和无上的权威,决定宇宙的一切;人得到了道,就可以自己主宰自己。
∵道教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实体,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与社会相应演变,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史,特别是文化思想史,不能轻忽对道教文化的研究,不能漠视道教底蕴及其表现形态的鲜明民族性,否则既不能全面、中肯地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传统文化发展史,同时也不能正确地对待现今的道教。
二、唯生理念和寓道于术的特色∵∵
道教是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有的宗教把人世比作苦海,人生是在苦海中挣扎,引导苦难者把对幸福的向往寄托于彼岸天国,企望灵魂得救、来生幸福或进入永远极乐的境地。而道教则认为能生活在现实世界是一件乐事,死亡才是最痛苦的。因而它主张乐生、重生,为生存而斗争,鼓励人们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延年益寿,最高理想是长生久视。这种重视生命价值的教义,也是道教一大特点。范文澜在《唐代佛教》中说:“道教固然妖妄,但(在与病死作斗争方面)还企图和自然作斗争。”傅勤家在《中国道教史》中说:“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尘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猛何如耶?”
∵道教之仙道,本为战国时代的方仙家之遗绪,道教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继承并拓展了其对长生久视的追求,重视生命价值,强调仙道贵生,热情寻求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和技术,构建了所谓道功道术的体系。从理论上讲,道教强调生道合一、形神相须,欲长生则必须安神固形,以性功修性、命功炼形。其炼养之术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守一、动功等等。俗话说,道寓于术、道无术不行,道教把古代社会的早期科技,特别是养生、健生术皆融摄进来,加以神秘主义性质的解释与发挥。从而使术从属于其道,即以其义理驾驭其方法与众术。故而显现出道教义理有道寓于术、术含道理,两者整合为一体的特征。冯友兰和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均认为:“道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太反科学的神秘主义体系”,便正是注意到《道藏》中包含有十分丰富和珍贵的古代科技资料而引发产生的。
三、体贴人情和重视人与物紧密关联的人本因素
∵道教积累的经典、道书,超过万卷,仅一部明版《道藏》便有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内容包罗万象。道教徒所追求的理想是两大境界:一是太平的世俗世界,物丰人寿,国泰民安,一切皆极大公平;二是美妙的仙境,与神相通,与道合一,长生久视,无穷幸福。道教徒仰慕这两种境界,也深知到达是艰难、遥远甚至不可捉摸的;但人们探索宇宙奥秘、求取生存、向往美妙理想境域的本性,使他们满怀激情去追求,去经受磨炼。所以说道教徒的宗教态度既是务实的又是充满美妙幻想的。
∵道教对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谦让、和谐、公平,希望没有战争、瘟疫、饥荒、动乱;对自然则主张和谐以谋生存。注重摄取自然之物的精华以自养,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生的紧密关系,主张维护大自然的和谐与生物的均衡发展。道教崇拜神、仙、鬼,也热衷于祈求神仙来佑护世人,但是它的根本义理并不诱导人们从宗教的幻想中逃避现实世界,而是重人世,重积极入世,比如它重形体、贵生轻死、重自然物质、重实验实证、重建功立德等等。道教的义理主旨都在呼吁重生、鼓励养生、追求长生,并且呼唤和善的人性与道义,期望建立永恒的和谐人间。这均显示它是看重人情实际的宗教。再者,我们从表面上看,道教崇奉神仙,俨然是神本主义;但是,只要略作探究,便会觉察到它在实际持行上是一种颇具人本主义精神因素的宗教。道教有两大终极追求,一为功德成神,一为养生成仙。认为人能为社会建功立德,便可以成神;人能践行养生之道,便可以成仙。提出生道合一、长生久视,强调个人的行持,才是成神、登仙的基本的、决定性的因素。道教高唱尊道贵德、积功累德以及“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皆显示出强调人本而轻神本的思想。这都与它重生、重物、重实验的义理是紧密联系的。陈寅恪先生认为:道教“其中固有怪诞不经之说,而尚能注意人与物之关系,较之佛教,实为近于常识人情之宗教”。其所说的“近于常识人情”,便正是道教人本思想的根基。∵
四、独具的“天道承负”因果报应观
∵凡具有正信的宗教,皆本着对世人劝善导善的愿念,虔诚地信奉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诸恶莫作,众善众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子孙。”
∵然而,道教的因果报应观还不仅如此,它将善恶报应与天道观相结合,独创出“天道承负”观念。天道观念,殷周时已有之,最初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概括天体日月递照、列星随旋、四时代御、阴阳变易等的运行过程与规律;另一方面是以宗教观念对自然现象做人事吉凶祸福的推测。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兴起,以道为本体,无为而自然循环,“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法则——道家的天道观便脱颖而出,在古义理体系中,以道家的道本思想褪淡了殷周宗法宗教的神本思想。道教初创,崇尊老子,奉《道德经》为圣典,以道本论为核心营构其教理教义,道家的天道观自然被奉为义理圭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提出的“天道承负”报应观,其天道便正是道家的无为而自然循环的天道观。《道德经》说:“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之道,利而不害”。都是道教所说天道之来源。关于承负之说,《太平经》已有释解,卷三十九说:“承者在前,负者在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这种承负性的报应,乃源于天道循环。《太平经》卷十八至三十四说:“一小周十世,而一反初”,“承负者,天有三部,帝王三万岁相随,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皆承负相及,一伏一起,随人政衰盛不绝”。善恶报应皆听任天道自然循环,疏而不失。
∵促使道教建构这种“天道承负”报应观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赏善罚恶的果报观,往往在社会上出现疏漏有失的现象,行善者不得善报,行恶者不得恶报,甚而善者遭罚而恶者受赏。《太平经》卷四十说:“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恶,或有力行恶反得善”,使人“从是常冤”,蒙受无辜之苦。这当然会引发人们极大的迷惑不解,从而动摇、褪淡对宇宙主宰者能够公正赏善罚恶的信念。早期道教的义理建构者,正是针对这种人们心理上存在的迷惑,引据天道的自然循环,从时间的角度,解释承负的必然到来,回答人们心理上的悬疑,从而弥补了传统善恶报应观在义理上的不足;当然也树立起了“天道承负”报应观的庄严与权威,为道教建树了独具的因果报应观念。
五、以人为本的生命哲学和养生之学∵∵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有体系的历史传统文化,都为建构自己有关生命之学的理论,倾注了大量的精力。道教在探讨生命之学方面,更可说是情有独钟,奉道者中热心炼养之士,满怀神仙可学、神仙可成的宗趣、信念与激情,打破“有生必有死”的理念,勇敢地尝试、体验、开创实现长生久视的方技与理论。
∵两千多年来,道教积累的经籍中,有大量的卷帙记载着炼养士们的业绩和成就。他们以神仙家的旨趣为中心,摄取先秦两汉道家、阴阳五行家、医药家、冶炼家、儒家关涉生命之学的思想与方术资源,营构、整合、开创了道教一体化的养生学,亦即成就了以生道合一、形神合同、动静结合、精气神三者相运化为主干的长生之道。它的思路、理念、语言、方法、众术,既具得道成仙的幻彩,同时亦彰显我国古代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斑斓之光。可以说,它既促进了我国诸子百家与生命科学相关资料的整合,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进化发展,亦即为生命之学提供了新的线索。其内涵,可以说从人体的原始形态,延展到人与道的关切,罗织了从形神合同到生道合一、长生久视的系统理论与方术。比如,关于人体的产生、生命的价值、人生与社会情缘、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物质、生活方式与如何享受生活、生命的延续与消亡;以及生与道的关系,形与神的关系,精气神三者相互滋益的关系,动与静的关系,躁与柔的关系,生命与自然环保的关系,劳与逸的关系,形体脏腑、肢体、器官之间的关系,生理与心理的关系。总之,它广泛涉及运动锻炼、心性修养、啬精爱气、性命***、养性延命、节制欲望、服食营养与药物、道德规范、生道合一等多方面的词语界定与悬疑探讨、问题解答。探寻并实践养生之道,追求长生不死、享受生活。既为奉道者及炼养士所执着宗仰,也为广大世人所关注和喜好,因而道教的生命哲学与养生方术成为我国好事保健养生者的热衷之学,同时也是道教经受历史考验,在社会得以延存的一大支柱。
∵在《云笈七签》中,对道教生命哲学及方术,举要辑录在《杂修摄》、《修真旨要》、《秘要诀法》、《诸家气法》、《仙籍语论要记》等篇章。这样的内容,可以说遍布《道藏》各部类,尤以众术类、方法类最为集中。凡论及生命与养生之学,皆从人的生命保健出发,理法方术并言,处处显现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显现道教重生命、务养生、求长生所付出的功力之深切。道教所建构的生命哲学与养生学是其义理学中的闪亮点,其中的积极因素,至今仍照耀着人们的生命保健之路。(信息来源:中国宗教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