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禅话——不明因果
◎秦孟潇
不明因果
佛经告诫:“一念瞋恨起,八万障门开!”
“人”与“佛”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就是前者“迷”,后者“觉”;人之所以“迷”,因有“无明”在支配自己,佛之所以“觉”,因有“智慧”了知一切;佛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如果懂得以上这些佛理的人,可以说获有少许“智慧”了。
所谓“菩萨畏因”,是指一些有智慧的人,对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都非常明白因果的道理,料到后果的严重堪虑,绝不轻易去做,这叫做“畏因”!不造恶因,怎有恶果呢?但是有些人受“无明”(盲目的欲望)驱使,不择手段,干尽坏事,在受到严厉制裁时,就感到恐怖了,这叫做“畏果”!
关押在监狱里的许多罪行严重的犯人,差不多都是“畏果”不“畏因”的人,当他们做任何坏事之前,根本不考虑做了以后的苦果如何,如果在做坏事之前考虑到必受恶果严惩的话,或许会不敢轻举妄动了,但他们利欲薰心,不明因果相报的道理,一意孤行,犯下了种种罪行,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于逃不脱法律上及心理上的制裁啊!有些人受得了有形的法律制裁(除死刑囚之外),但有些人受不了无形的良心惩罚,悔恨交加,直至临死前,也得不到安心!为何?他们申辩说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堕入罪恶深渊,悲哉!
计罪轻重
佛家为甚么强调戒律的重要性呢?唯有遵守戒律,就是看守“心”和“行为”不胡作非为,才产生定力,由定力而产生智慧。这就是佛家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是成佛作祖的阶梯。没有戒的功力,也就不能产生“定力”,也不会有“慧力”!因此,守戒律是很严谨的,不可违犯戒律的规范,一个和尚绝不容许破戒!破了戒的和尚是不容许住在僧团内(即十方丛林)。轻微的触犯戒规,可以忏悔的!破根本大戒,如“杀戒”、“盗戒”、“淫戒”等,绝对不容许存在,逐出僧团。但对俗家“五戒”弟子就没有那样严格要求了。它视初心及结果。比如“杀戒”,该如何理解和对待呢?根据佛家律学观点,初心是否要杀死他?结果是否真的杀死?以这两个因素,作为计罪轻重的标准。比方说在盖房子时,因失手而使梁木掉下来打死人,佛说这是无罪的,因为他本无杀心!懂得这层道理,犯戒的人,心中就有数如何自处了。
起心动念
世俗弟子皈依“佛”、“法”、“僧”三宝,成为佛教弟子了,都有个法号名字。特别是受“五戒”的弟子,知道自己一定要遵守:“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以上已略有谈到了。至于“偷盗戒”,在佛典中又如何规定的呢?有的皈依师讲了不得违犯“盗戒”;有的则是提了一下,未见祥述其意义,故不少俗家弟子在思想上仍然不明确。有必要略说一番,这叫做“结法缘”。在经典上说,犯盗戒不可悔罪,有六个因素,一是他物,那个东西的确是别人的东西,二是他物想,你心中知道,或是认为那个东西是别人的;三是用心,就是盗心,想要去偷的用心;四是用身,就是付诸行动,用各种方法去夺取;五是离本处,就是已经把那个东西离开原来的位置;六是值五钱,就是其价值在八分银子以上的重物(古代计算法)。这六缘俱足,就是犯了不可悔盗罪。这些内容规范的含义,是阐明了“动念”、“行为”,皆要严守“戒律”。
基本律学
佛门的戒律是相当严谨的,比丘要守二百五十条戒律,比丘尼则要守三百廿条之多。至于在家的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所守的“五戒”,只是最基本的戒律。可以说,相当宽松了。
前文说到犯“盗戒”有三种情况,另外有七种情况不属犯戒行为、如果是比丘、比丘尼另当别论。这七种甚么情况呢?一是己想,认为那个东西是自己的,并无“偷心”;二是同意,那个东西虽是别人的,但是他“同意”我来使用;三是“暂用”,用过不久,立即归还主人;四是“无主”,不知此物有人摄持;五是“狂”,六是“心乱”,七是“病坏心”。这三种都有指精神不正常,有心理或生理的疾病,而拿取他物,并无“盗心”,故取物不犯“盗戒”。根据律学,取他物值五钱以上,犯上品不可悔罪;取而未离原处,犯中品可悔罪;取他物值不满五钱,犯中品可悔罪;发心欲盗而未取,犯下品可悔罪;取他物值三钱以下,犯下品可悔罪。
盲目出家
我经常碰到一些相熟的友人向我表示:“我想出家,请您替我找一位有道行的师傅!”他或她,知道我相识不少高僧德尼的缘故吧。对于这一类的要求,差不多都婉拒了。本来成全人是件非常好的事,为甚么又婉拒呢?这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佛门中的事。出家的目的,是欲断除烦恼的,古人说:“出家非将相所能为”,他需要智慧和毅力。要发菩提心弘扬佛法,一心为众生谋福祉!不料有些人出家之后,感到烦恼更多。佛门中常有一句话:“未着袈裟嫌事多,着起袈裟事更多!”欲图清净修行办道,结果弄得俗事缠身,得不到丝毫清净心!有些人不懂得这层道理,自然不会接受的。我常对一些欲想出家的人说:“你出家之后,怎么生活?”他们的回答是:“依靠寺院养活呀!”我说:“寺庙里的钱哪里来?”他们说:“靠斋主施舍呀!”我说:“斋主是世俗人,他们有分别心,有些人很势利,看你刚出家,是会轻慢相待的,你受得了吗?于是不得不去讨好他们,这叫攀缘!”当然还有不少不遂意的事哩!
律宗大师
做一个真正有道行的出家人,是很不容易的!在近代,我国文化艺术史上,有位着名人物李叔同先生,早年曾在日本留学,是位倜傥不羁的翩翩美少年,还扮演过“茶花女”角色,在东京艺坛好评如潮。他在音乐、绘画、戏剧、金石、诗词、书法、佛学等方面,都达到极高的造诣;并培养了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潘天寿等艺术大师。他曾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多年。当他在日本留学时,遇上贤淑而美丽的雪子姑娘,两人相爱,并结了婚。李叔同返回祖国,雪子嫁夫随夫也来到中国,过着幸福而美满的生活。李叔同因受佛学的影响,萌起“出家”的意念。一九一八年,他离妻别子前往杭州虎跑定慧寺削发为僧了。在当时对整个社会震动很大!对其家庭来说,更是沉重的打击。很多人对李叔同的行为“不理解”,甚至“谴责”!而李叔同毅然“出家”,“精进修行”,“严持戒律”,成为一代“律宗”的大师。他就是闻名寰宇的弘一大师,受到国内外、教内外的尊敬。如今一些青年人“削发为僧”,能不能走上弘一大师“苦修”的道路呢?
不能执着
我虽不轻易赞同别人“削发为僧”、“为尼”、但非常支持别人皈依佛门,即是因缘不成熟的话,研究一些佛学也是有裨益的。为何要阻挡别人“出家”呢?这中间有种种因缘在,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放下一切”!此话说起来很易,行起来确实很难,很难!比如说钱,不在乎,能够放下!我想有人可能会暂时放下,但不能一辈子不要钱。钱是一切物质的基础,衣、食、住、行,无一不受金钱的支配和主宰,能说“放下”吗?世间上有许多东西,是不会轻易“放下”!人的“执着之念”是根深柢固的,无始以来的根性习气,连三岁小孩子都会执着「我的奶”!连将死的八十岁老翁,也不会“放下”!所以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启示众生:世间上一切东西都是“无常”的,不能执着「恒常”。若看不破这个“虚幻体”,就会有种种烦恼痛苦。一旦领悟到“因缘所生法”,都是暂时的,就不起贪念;也就无痛苦可言了。但是很多人不懂这层道理。
悄悄偷回
一般说来,出家人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远远不是十种八种,可以说,因人因事而异,不下数十种之多。所谓“出家”者,也是一种“因缘”,各人有各“缘”以致出家的。从实际调查来说,以懂得佛法真理而出家的,为了脱生死而发心出家者,质素为最上乘,所谓为理想而出家的,而不是为生活而出家的。凡是为生活而落发者,其质素较为差者,不易提高其品格。但是,为理想而出家者、为数极为稀少、多数是年纪较大者。在历史上,看到不少高僧大德是从幼少时出家,受佛法薰陶,在大寺院参学、磨励,受到严格的训练,得到大善知识的启发。种种因缘的成就,才能铸造一代高僧来。古德云:“出家僧人多如牛毛,具有大成就者凤毛麟角”。曾有不少身世显赫的人,突然间看破红尘,萌生“削发为僧”的念头了,果然入了佛门做起和尚来了,由于基础不牢固,又起了“凡心”,悄悄偷回俗家去了。这类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
热衷攀缘
从古至今在佛门里,会不会“攀缘”,似乎不是小事一桩。对一座庙宇来说,这是所谓“经济来源”。在过去中国大陆名山古刹,一定有一位知客师,他的职责是接待“斋主”的,等于现在的“公关”。一些“斋主”感到满意了,就会捐出一笔善款来。如果这位“斋主”不高兴的话,他在大雄宝殿磕三个响头,转身就下山走了。当然这些“善信”是很俗气的!一座有道风的大寺院,僧人讲“修持”的,知客师也有“道行”的,他不须多说话,也不必应酬庸俗的“斋主”。对上佛门的正信“护法”居士来说,他(她)们的奉献捐款是真诚的,这叫做“广植福田”!也是自己的收获。懂与不懂佛法,在意识形态上、行为上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懂得佛法的人,他做一件善事是无私的,不执着的,没有条件的。对一个出家人来说,贵在“修行办道”,所谓“有麝自然香”,不在乎“能说会道”,热衷于“攀缘”的僧人是不可取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