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对禅宗思想的渗透

袁如

摘要:禅宗,作为中华本土宗教,它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既吸收了儒家营养,如“众生是佛”说、“明心见性”的心性培养与儒家修身说的一致;更多是道家对禅宗的渗透,将老子之“道”与禅宗之“禅”两种抽象的审美指向加以比较,∵了解其自然美学的意境的内在联系。研究庄子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关系,禅宗吸收了其自由无为的哲学美学观,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修行,这表现出在修养过程中功夫型内在体验式特异审美的特点。

关键词:儒家;道;禅;禅宗

中图分类号:B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0)11-0000-02

一、禅宗与儒家交融

达摩西来,折苇渡江;嵩山坐禅,面壁九年。由达摩而慧可,由慧可而僧璨,由僧璨而道信,由道信而弘忍,弘忍传慧能。慧能世称禅宗六祖,但实则禅宗真正创始人。其成功根本在于使佛教与中国文化精神相结合,使之中国化。禅宗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印度佛教如何在中国本土上被吸收、被改造并被同化的过程。隋唐之后,∵人们常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它作为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吸收了儒、道思想。

佛教学说主要是论述怎样才能成佛的问题。慧能“一念若悟时,即众生是佛”明确指出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六祖慧能初见五祖弘忍大师时的对话,大师(弘忍)∵遂责慧能曰:“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慧能答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①P184∵即“即心即佛”。这种“众生是佛”说,说明了佛对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俱有佛性,这与儒家讲的“人人皆为尧舜”颇为一致,显然是受到儒家这一学说的影响。但这无疑消解了佛的权威性。因为既然“人人可以成佛”也就无所谓“佛”。“即心即佛”,这无疑等于解放了人自身,∵使人感受到自身的潜力,∵获得了成圣、成佛的自信力。由于慧能缩小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把佛变为举世常见的平常人,∵把平常人提升到与佛相等的地位。∵因此,∵赢得一大批信徒,∵也使禅宗深深打上了中国本土化的铬印。

此外,禅宗“自心见性,皆成佛道”,慧能认为,人本都具有佛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因受到各种污染,佛性被掩盖了,因此需要“明心”,明心就可以见性,见性就可以成佛。对于禅宗“心”“性”很重要,要成佛就需要修身养性。由此看来,禅宗的“明心见性”说,与儒家的“修身”说,其内在意蕴是完全相通的。

从来的宗教总是要去要设置一个虚无缥缈的彼岸世界让人无休止的追求,而且总是将希望寄托在不可能看到的来生。这就必然会否定现实生活,从本质上是反审美的,但禅宗自诞生日起,就不同于纯粹的印度佛学,它将渺茫的彼岸佛国移至此岸人间,而且将成佛的希望定在此生。说它超脱于世俗生活,是超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及其所带来的烦恼,但它热爱生活,执着于世俗生活中自然生命的一面,同时也明确表示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求到佛道,也可以成佛,所谓“搬柴运水,无非妙谛”关键是你的心能不能做到向善,能不能实现顿悟。禅宗实际上是一种带有一定理想色彩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情趣,他所鼓吹的美完全不是出世的,而是入世的。在这一点上,禅宗倒是更多地吸收了儒家的人生哲学。

二、禅宗、道家互为渗透

禅宗不仅吸取了儒家,它在骨子里还是通向道家的。中国之禅,是中国僧人和学者,借助创造性翻译,而实现的创造性思维。它建立的基础是中国的老、庄,而不是印度的佛教和婆罗门。是借佛教之躯,而赋庄、老之魂。它不是一种信仰,而是建立在对自心体认基础上的辩证思维③。

1,老子“道”与禅宗思想

老子的“道”是无形无质、无声无象、不生不灭的,它超越现存万物而存在着。其本质特征就在于“自然”之性,老子的“道法自然”命题,是“道”本“自然”的意思,“自然”即本然状态。老子认为不经雕琢的才是最美的,去除人为,复归自然,保持事物本真状态。故老子将“道”规定为“无”,没有任何规定,顺其自然,便是至美自在了。

虽然道家和禅宗所讲的“道”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说,禅宗是运用道家的哲学范畴“道”来构筑其禅学思想体系的,也就是吸取道家“道”的抽象意义和思维方式来全面阐明其禅学解脱理论的。禅宗吸取道家的自然观念,认为“自然”即为众生本性、就是佛性,把“无明”乃至“一切法”都归属于“自然”,即都是自然本有,而形成的自性说。从而要求以实际的体悟和自然而然的融会贯通。把“自然”归结为众生的自性、本性,肯定了人的内在性:对人的主体性的突出,也就会进而高扬人的个性,引发人的个性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然本性的肯定和颂扬,导致修禅极富中国特色的宗教实践的方式方法的形成。这就是对人的自性即自然状态的整体直观、内在体验、自我修复为禅修生活的内容和要求,由此也必然强调在“自然”生活即平常生活中发现自性的神圣意义。

中国禅宗所谓的“禅”,实际上是一种意境,一种力图摆脱思维羁绊,超越相对,涵盖相对,游行自在的意境。所以禅宗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而契证宇宙万物的最高精神实体,也就是与大自然整体合一的审美境界。③。“无”和“空”是“道”与“禅”两种不同的美学意境,先从∵“无”与“空”的美学观谈谈其自然义。老子认为,“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②(1∵章)“无”有“虚无”之意,“道”是无法明言、无法把握的,高悬于万物之上的绝对。这里的“无”,即“无为”之意,这也是“道”的本质规定。老子提倡归真返朴、寻求自然之美的朴素自然主义者。“自然”概念在老子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作为万事万物的本体的运动规律是自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25∵章)这里“自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现实淳朴地自然界,一是自然而然地审美状态。老子认为自然的本性就是美,并把这种自然美作为对“道”的规定。

禅宗讲“空”,空是世俗说的虚无,没有,无意义,无价值,是对人生的否定。禅宗试图用“无”去解释“空”,使得佛教的“空”与道家的“无”统一起来。慧能提明确表示:“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④P185∵这里说的“无念”“无相”“无住”实际上是禅宗教义的纲领,是对佛法的判断,取的是本体论的意义。禅宗并不主张人们去追求与自然之化的相合,被动地顺应自然,停留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水平上,只会有失本来清净的自心的本来面目,更加远离自然生化的宇宙生命。故禅宗强调的顺应自然,∵要人们发明本心,从反观自心、随心自远的角度立论,要人排除世俗的物欲干扰,从自己本心中体悟生命的底蕴。这与老子精神有着内在的关联。老子是亲和自然,顺任万物,于自然中体现本性;禅宗是于自然中亲证,目的是获得自由,证悟禅理。无论老子,还是后期禅宗,他们对自然的规定和理解都坚持着:一切皆天之所成,自性本来圆满自足,故不容人为的强分、造作和雕琢这样一个原则。

2.庄子美学与禅宗美学的关系

庄子讲的“无己”“无功”“无名”,从内心排除利害观念保持空虚心境“心斋”“坐忘”等修炼方法与禅宗有颇多相似之处,∵庄子针对儒家的仁爱为本,提出自然为本,自由才是人的本性。其终极目的在于像大宗师——自然那样同于天地,真我永存,∵,成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和无己的至人,从而实现逍遥游般的绝对自由。宗教本来对人的精神是压抑、摧残的,谈不上自由,自然也谈不上审美。但禅宗受道家影响,极推崇道家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自由。禅宗的终极目的也就是佛教的出离生死,进入涅盘——不生不死,绝对自如的境界。禅宗把成佛的诀窍归之于人心的一种直觉感悟。这样,它既没有宗教常有的苦修、戒律,有没有俗人常有的功利性的烦恼、痛苦。它既超脱世俗,又不离开世俗。这样的宗教自然自由了。庄子和禅宗在终极的目的上都是要超越现世的有限和相对自由的生命,从而达到一种永恒的绝对自由。两者的美学相通之处就建立在这种以生命形式的高层次转换为目的的修养学。

禅宗人的“不修之修”与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显然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而这种无为而为的修养方式又使它们之间有了更广泛的一致性。禅宗吸收了道家这种自由无为的哲学美学观,持一种自然、适意的人生态度。尽量简化甚至废弃修炼的各种清规戒律,让人充分领略生活的乐趣。它反对苦修,认为只要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地生活就可以悟道了。如禅宗讲“饥来吃饭,困来睡觉”其意就说明要选择合乎人本性的方式生活。他们认为理想就在现实生活中,只要自信觉悟,以空明无为的心情去对待,则任何现实生活中修道和平常日用都会得以实现。也正如禅宗索提倡,担水砍柴无非神通妙用,吃喝拉撒皆能证道成果。在禅宗看来,修行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去生活,比如说,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一切听之自然。这就表现了一种自然潇洒、怡然自得的精神境界,从而获得身心两方面解放的大自由,这与庄子的自然无为思想相通,都表现出在修养过程中功夫型内在体验式特异审美的特点。这也是佛教为了在中国本土生存发展而吸收和接受道家思想改造的必然结果。

“禅”对美阐释的同点就是老子认为,合乎“道”所要求的存在方式,即合乎事物本性的存在方式就是美。同时老子又说:道可道,非常道。②(1∵章)∵对美本质规定的相似性,即不可言说性,可以言说的道就不是永恒之道了。既然大道不能言说又如何去把握呢?∵这就需要去体悟了。禅的境界,是由“悟”所展开的世界,而这种由“悟”所获得的体验是不可言传的。庄子“得意而忘言”也是要突出言外之意、象外之理。而禅宗与“道”共通,指出∵“不立文字”“直指自心”,禅者从自心顿现本性,透过言辞、文字、举止的启示,去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去亲自体验那本来就内在于自己的自性。

“禅”从本体论上讲,即“心”,而“心”是无比净的真性,它是无法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的。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规范化、形式化的东西,而人的体验却是非规范化、无限定的形态,因此语言在表达人的体验方面是无能为力的。

禅宗说的“即心即佛”与道家的“齐物论”也是有相通之处,实际上是将道家的齐物论发挥到了极致。道家讲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在禅宗公案中经常碰到。

禅宗还吸收道家“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思想,认为佛在天地万物,主张人在与天地自然的情感交流中悟道成佛,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

禅宗就是这样,富有创造性地吸取儒家尤其是道家的智慧,不仅使自己走向中国,而且走出神秘的宗教圈子,走向哲学化、美学化。

参考文献:

[1]《坛经.行由品第一》见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武汉大学出版社,07版.

[2]《道德经.李湘雅解读》人民大学出版社,06版.

[3]∵南怀瑾《禅宗与道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坛经.坐禅品第五》见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武汉大学出版社,07版.

出自:∵《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0年11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