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中佛陀教育之研究∵

作者:侯文地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0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1年

【文章标题】《长阿含经》中佛陀教育之研究

【英文标题】Research∵into∵the∵Buddhas∵Education∵in∵the∵Dirghagama∵Sutra

【文章作者】侯文地∵

【指导教师】蔡耀明∵

【文章页数】143页

--------------------------------------------------------------------------------

【中文关键词】教育|佛陀|《阿含经》|《长阿含经》|宗教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师生分际

【英文关键字】education∵;∵Buddha∵;∵Buddhism∵;∵Agama∵Sutra∵;∵

Dirghagama∵Sutra∵;∵religion∵instruction

【中文摘要】本论文主要是采用对于经典义理解析诠释的方法,对汉译《长阿含经》中有关佛陀教育的思想,做一全面性的整理。在四部《阿含经》中,记载着许多佛陀与弟子的问答,以及与当时诸多人物的论辩,特别是在《长阿含经》中,这些弟子及问难者,各各来自不同的种姓阶级、具有不同的身分背景、资质和需求,佛陀面对弟子不同的修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为之示导,在面对包括天、魔、梵等的广大教学对象时,展现其多元文化教学的教育观,针对不同的知见和宗教实践,指出其缺失及不足之处,并加以化导,在这多元的教授对象中,使得佛陀的教育能够开放地面对外来的质疑和挑战,不只让人在世间伦理有了依怙,更在通往出世间的道路上获得终极的解脱,在世间与出世间的出入之间找到一平衡点。论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第一章:“诸论”,说明撰写本论文的研究动机、研究范围、资料来源、学界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与预期成果。

第二章:“佛陀对宗教教学的评论与主张”,说明佛陀对于当时各界宗教教学的现象和学说所做的评论,并说明佛陀对于该课题的主张,包括世俗、不恰当的宗教行为、种姓制度、世界起源及其它教派的知见对宗教教学的影响。

第三章:“佛陀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分际”,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本章说明佛陀在教学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具有的特色,并说明在佛陀的教学中,其师生关系及师生分际在实际教学上的互动,透过良好的师生互动来提升教学的质量。

第四章:“佛陀的教学原则、理念及方法”,说明佛陀为了增长善法、利益有情而展开教学,以“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来表达佛陀“众生平等”的教学理念,并举例说明佛陀在教学上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第五章:“贯串与含摄世间与出世间的佛法修学之道与教学上的限制”,说明佛陀施设不同的教学以满足修学者在世俗伦理与迈向解脱的不同需求,在面对广泛的教学对象时,带领弟子在世间与出世间不同的层面,有各得其所的修学进程与自我定位。此外,说明佛陀在这两个不同的层面中,佛陀的教学如何加以贯串与含摄,及其教学在现实人间所具有的限制与因应之道。

第六章:“结语”,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贡献及将来的研究方向。在《长阿含经》中的佛法教学,世间与出世间没有绝然二分的明修学;同时,在出世间的修学之余,亦能发展世间的教化事业。

【英文摘要】This∵study∵is∵focused∵on∵the∵Buddha’s∵education∵in∵the∵Chinese∵translation∵of∵the∵Dirghagama∵Sutra,∵where∵the∵Buddha∵faced∵various∵questions∵and∵challenges∵brought∵up∵by∵his∵disciples∵and∵some∵contemporaries∵with∵different∵beliefs∵or∵social∵background,∵who∵came∵from∵each∵caste,∵which∵had∵different∵background∵and∵aptitudes.∵In∵order∵to∵propagate∵his∵religious∵messages∵duly,∵the∵Buddha∵unfolded∵his∵multiple∵teachings∵in∵accordance∵with∵different∵situations∵including∵the∵understanding∵and∵needs,∵such∵as∵the∵vehicles∵of∵humans,∵devas∵and∵Wravaka∵and∵so∵on,∵of∵his∵disciples∵or∵his∵contemporaries.∵The∵Buddha’s∵education∵not∵only∵offered∵the∵learners∵the∵ethical∵regulations∵to∵abide∵by,∵but∵also∵led∵them∵to∵achieve∵the∵ultimate∵salvation.∵This∵study∵contains∵six∵chapters,∵which∵will∵be∵stated∵briefly∵as∵follows.

The∵first∵chapter∵relates∵to∵the∵motive∵of∵this∵study,∵explains∵the∵title∵of∵this∵study,∵examines∵the∵outcomes∵of∵the∵scholarly∵research,∵and∵refers∵to∵the∵intended∵results∵of∵this∵study.

The∵second∵chapter∵explores∵the∵comments∵the∵Buddha∵made∵on∵the∵issues∵about∵religious∵instruction∵and∵the∵views∵the∵Buddha∵expounded.∵In∵order∵to∵prevent∵them∵from∵going∵astray,∵the∵Buddha∵taught∵his∵disciples∵how∵to∵distinguish∵the∵right∵from∵the∵wrong,∵and∵also∵how∵to∵transform∵bad∵conditions∵into∵religious∵cultivation.

The∵third∵chapter∵makes∵clear∵the∵relationship∵and∵the∵distinction∵between∵the∵teachers∵and∵the∵students∵within∵the∵world∵of∵the∵Buddha’s∵instruction.∵With∵good∵interaction∵between∵the∵teachers∵and∵the∵students,∵the∵quality∵of∵education∵could∵be∵greatly∵improved.

The∵fourth∵chapter∵explores∵the∵principles∵and∵ethos∵of∵the∵Buddha’s∵teachings,∵and∵enumerates∵fourteen∵specific∵instructing∵methods∵in∵the∵Buddha’s∵instruction.∵According∵to∵what∵the∵Buddha∵said,∵whether∵he∵or∵she∵came∵from∵a∵family∵of∵pedigree∵or∵not,∵any∵student∵can∵reach∵the∵highest∵enlightenment∵in∵the∵end.∵The∵Buddha∵taught∵anyone∵according∵to∵one’s∵aptitudes∵and∵needs.

The∵fifth∵chapter∵inducts∵the∵permeation∵and∵the∵conclusion∵of∵the∵path∵of∵practicing∵the∵dharma∵through∵staying∵in∵the∵secular∵world∵(Skrt.∵loka)∵and∵transcending∵the∵world∵(Skrt.∵Lokottara∵;∵Pali.∵lokuttara),∵and∵the∵limitations∵of∵the∵Buddha’s∵education.

The∵sixth∵chapter∵concludes∵this∵study.∵In∵the∵Dirghagama∵Sutra,∵there∵is∵not∵a∵distinct∵border∵line∵between∵loka∵and∵lokattara.∵The∵different∵teachings∵toward∵different∵aims,∵based∵on∵each∵other,∵merge∵with∵each∵other∵and∵improve∵each∵other.

--------------------------------------------------------------------------------

【文章目次】

全文摘要I

Abstract∵I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研究动机2

第二节∵研究范围与资料来源3

第三节∵释题4

(一)有关《长阿含经》与《长部》4

(二)有关“佛陀”的“教育”5

第四节∵学界研究成果9

第五节∵研究方法11

第六节∵预期成果12

第二章∵佛陀对宗教教学的评论与主张13

第一节∵世俗欲贪对宗教教学的影响15

(一)沾着于五欲不得解脱15

(二)有情众生有其身心及社会的需求16

(三)欲贪的根源在于调戏17

(四)以口业为例说明欲贪的表现17

(五)欲贪对凡夫亦有正面的效用18

(六)《长阿含经》∵中面对世俗的多元教化20

(七)世俗欲贪在教育上的处理方针21

第二节∵不恰当的宗教行为对宗教教学的影响21

(一)佛陀反对没有实益的杀生祭祀22

(二)佛陀反对没有实益的苦行23

(三)殊胜的苦行应当具足净戒与正见24

(四)苦行在宗教教学上的意义27

第三节∵佛陀对种姓制度的评论28

(一)以众生生理构成平等来说明29

(二)以四姓皆有行善造恶、嫁娶生产来说明30

(三)以社会发展过程来说明31

(四)以四姓皆得成就明行具足来说明32

(五)四姓平等在教育上的意义33

第四节∵世界起源说对宗教教学的影响34

(一)婆罗门教的创造说35

(二)佛陀主张世间非神所创36

(三)缘起为普遍的律则36

(四)缘起的影响及其价值39

(五)缘起成就了教育的可能42

第五节∵知见对于宗教教学的影响42

(一)六师外道43

(二)十六(十四)无记45

(三)六十二见47

(四)佛陀重视实证49

(五)实践在宗教教学上的意义50

第六节∵小结50

第三章∵佛陀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分际53

第一节∵“佛陀”在教育上所表现的意涵54

(一)佛陀的修学历程54

(二)十种名号具足56

(三)相好令众生起欢喜心57

(四)威仪摄众58

(五)良师难得58

第二节∵佛陀的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分际60

(一)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明61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明68

第三节∵小结76

第四章∵佛陀的教学原则、理念及方法79

第一节∵佛陀的教学原则80

(一)不为利而说80

(二)依于应时语、实语、义语、利语、法语及律语而说81

(三)如来说法所言清净,施设法门以令弟子渐次趋入82

(四)广为人说82

第二节∵佛陀的教学理念82

(一)有教无类83

1.以主张四姓平等为例说明83

2.以两性平等为例说明84

(二)因材施教∵88

1.就横切面来说89

2.就纵贯面来说90

第三节∵佛陀的教学方法92

(一)法义的广说、略说二种教学方法93

(二)劝勉鼓励教学法93

(三)辩论教学法95

(四)譬喻教学法96

(五)本事本生的说故事教学98

(六)温故知新的偈颂重复教学100

(七)一增法教学101

(八)令弟子说法的替代教学102

(九)无问自说的教学104

(十)“默摈”的不教之教∵105

(十一)神足示现教学106

(十二)不损弟子自尊的诃责教学109

(十三)机会教育110

(十四)以身作则的身教111

第四节∵小结112

第五章∵贯串与含摄世间与出世间佛法修学之道及其教学限制115

第一节∵面对世间所施设的教学116

(一)从教学的形式来说

—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来说明117

(二)从教学的内容来说

—以五戒、十善的教学来说明121

第二节∵在世间与出世间的出离心入世行

—以佛陀对于社会和国家政治的态度来说明123

(一)以和平来面对世间与出世间的问题124

(二)转轮圣王代表着佛法在世间的努力125

(三)达到解脱是根本的解决之道126

第三节∵达到出世间的修学进程129

第四节∵教学上的限制130

(一)依教学限制所开展的教育方针130

(二)举例说明131

(三)面对教学限制的因应之道132

第六章结论135

参考书目137∵

--------------------------------------------------------------------------------

【参考文献】

经藏部分

《大正新修大藏经·阿含部》一、二册。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一、二、三》∵高雄元亨寺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出版。

Dialogues∵of∵the∵Buddha∵Part∵1、2、3∵Translated∵from∵the

Pali∵of∵the∵Digha∵Nikaya∵by∵T.W.∵And∵C.A.F.∵Rhys∵Davids,∵The∵Pali∵Text

Society,∵London,1977.

期刊论文

丁敏,《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收录于《佛学与文∵学》pp.23—57,法鼓文化出版,1998。

印顺,《佛法与人类和平》《佛教与政治》收录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1,页293--309,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李志夫,《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华》为主轴》收录于释恒清主编,《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发展》页307—334,东大图书公司,1995。

佛教图书馆馆讯编辑组,《佛教相关学位论文选目(二)--佛教教育专题》《佛教图书馆馆讯》第20期,伽耶山基金会图书信息中心,1999年12月20日。

邱文彬、林美珍,《后形式思考与人际关系之容忍性、同理心、自我揭露、自主性之关系》《教育心理学报》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印行,32卷1期,2000年8月,67—94页。

吴怡欣、张景媛,《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情感关系和其自尊之相关研究暨访谈内容分析》《教育心理学报》国立***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印行,32卷1期,2000年8月,15—40页。

林崇安,《“觉之教育”的实践原则及方法》《“觉之教育”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页143-148,华梵大学,2000年10月28日。

林崇安,《正法与三十七菩提分的实践》《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一期,页49-7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8。

林崇安,《阿含经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页1—26,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高柏园,《觉之教育的理论根据及治疗意义》《“觉之教育”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页190-206,华梵大学,2000年10月28日。

游祥洲,《五十三参与人间净土》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主辨。

张柯圳,《杜威芝加哥时代的教育思想》《台大哲学论评》第二十期,页75∵–∵153,国立***大学哲学系印行。

傅佩荣,《孔子的教育理想》《国立***大学哲学评论》第十六期,1993。

黄懿梅,《批判思考与教育的关系——论McPeck与Siegel的相关理论》《台大哲学论评》第二十三期,页137–∵173,国立***大学哲学系印行。

杨郁文,《戒从心生》《佛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33—51,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

杨郁文,《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页1—34,1996,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杨郁文,《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页147—172,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6。

杨惠南,《以阿含经为主的政治思想》《佛教思想新论》,东大图书公司,1990。

杨惠南,《批判心灵的升华∵–∵释迦的教育理想》《国立***大学哲学评论》第十六期,1993。

郑志明,《教育的“圣俗”问题》《“觉之教育”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页149-162,华梵大学,2000年10月28日。

蔡耀明,《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

般若经》为根据》《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

蔡耀明,《“论语”和“阿含经”透显的因材施教》《华梵大学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

蔡耀明,《判定《阿含经》部派归属牵涉的难题》《法光》第111期,1998年12月。

蔡耀明,《由三乘施设论菩萨正性离生》《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七卷,第一期,1997,pp.109—142。

萧振邦,《觉之教育的一个价值伦理学向度的反省》《“觉之教育”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页316-337,华梵大学,2000年10月28日。

憍桑比,《佛世时印度十六国的政治情势》《佛教与政治》收录于张曼

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61,页1—27,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释恒清,《禅宗与杜威》《国立***大学哲学评论》第十六期,1993,页77—95。

释圣严,《十善业道是菩萨戒的共轨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页17—40,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1995。

释昭慧,《戒杀之原理—以不杀戒为例》《东方宗教研究》第五期,页71—93。

观惭,《释尊为什重视转轮圣王》《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录下,佛光出版社。

Alexander∵Syrkin,∵“On∵the∵Beginning∵the∵Sutta∵Pitaka∵(The∵Brahamajalasutta),”∵Religion∵and∵Sociaty∵23:∵Orthodoxy,∵Heterodoxy∵and∵Dissent∵in

India∵1984,∵pp57—71,∵Edited∵by∵S.N.∵Neisensradt,∵Reuven∵Kahane∵andDavid∵Shulman.Biswadeb∵Mukherjee,∵“On∵the∵Earliest∵Path∵to∵the∵Tathagatahood∵:∵A∵Study

in∵Nikaya∵Traditions,”∵《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95-155,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

E.J.∵Thomas,∵Indian∵Historical∵Quarterly:∵Buddhist∵Education∵in∵Pali∵andSanscrit∵School∵,∵edited∵by∵Narendra∵Nath∵Law,∵1926.

Humanistic∵Approach∵to∵Religious∵Education∵in∵a∵Pluralist∵Worl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uddhist∵Education∵and∵Culture,∵HuafanUniversity,∵Taipei∵Hsien,∵Taiwan,∵July∵10-13,∵1999.

Janis∵A.∵Bulgren,∵Donald∵D.∵Deshler,∵Jean∵B.∵Schumaker,∵and∵B.∵KeithLenz,∵“The∵Use∵and∵Effectiveness∵of∵Analogical∵Instruction∵in∵perseSecondary∵Content∵Classrooms,”∵Journal∵of∵Edicational∵Psychology∵2000,

vol.∵92,∵No.∵3,∵426—441.

Joy∵Manne,∵“The∵Digha∵Nikaaya∵debates:∵debating∵practices∵at∵the∵time∵ofthe∵Buddha,”∵Buddhist∵Studies∵Review∵9/2∵(1992).

Kathleen∵Jeanette,∵“‘Oh,∵I∵have∵a∵story’∵:∵narrative∵as∵a∵teacher’s∵classroommodel,”∵Teachibng∵and∵Teacher∵Education,∵16∵(2000)∵349—363.

Kenneth∵K.∵Inada,∵“The∵Nature∵of∵Emptiness∵and∵Buddhist∵Ethics,”∵《佛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255—275,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

Nalinaksha∵Dutt∵,∵Indian∵Historical∵Quarterly:The∵Brahmajala∵Sutta∵inthe∵light∵of∵Nagarjuna’s∵expositions,∵edited∵by∵Narendra∵Nath∵Law,∵1932.

Onanong∵Suvannakul,∵“Buddhist∵Education∵in∵Thailand,∵”∵World∵Sutric∵andTantric∵Buddhist∵Conference∵Report,∵Fo∵Kuang∵Shan.∵(佛光山,佛光书局)

Somsuda∵Pupatana,∵“The∵Development∵of∵Peace∵through∵the∵Process∵ofMorality,”∵《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页613-634,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0。

专书着作

丁敏,《佛教譬喻文学研究》东初出版社,1996。

王文科∵主编,《特殊教育导论》心理出版社,2000年9月。

王文科∵等,《教育概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中国教育学会∵主编,《多元文化教育》***书店印行。

木村泰贤,演培法师∵译,《小乘佛教思想论》天华出版公司,1990。

木村泰贤,演培法师∵译,《大乘佛教思想论》天华出版公司,1996。

水野弘元∵等着,许洋主∵译,《印度的佛教》∵法尔出版社。

李安德,若水∵译,《超个人心理学》桂冠图书公司。

印顺,《佛法概论》正闻出版社,1993年。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94年。

李锡津,《教育理念与教育问题》三民书局,1993。

宏印法师,《佛教人间关怀的向度》财团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1996。

赤沼智善,《巴汉四部四阿含对照录》世界佛学名着译丛23,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佛光大藏经·阿含藏》附藏上、下,佛光出版社,1995。

佛洛姆,孟祥森∵译,《爱的艺术》志文出版社,1987。

和∵哲郎,《原始佛始的实践哲学》世界佛学名着译丛80,台北:华宇出版社。

昭慧法师《佛教伦理学》,净心文教基金会。

陈柏达,《佛陀的教育和人格》天华出版公司印行,1998。

陈柏达,《佛陀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1974。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东华书局,1999。

张春兴、林清山,《教育心理学》东华书局,1989。

詹志禹、郑同僚、杨顺南∵等,《探索教育》***书店印行,2000。

杨素英,《《阿含经》中有关佛陀教学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

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民国八十九年六月。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远流出版公司,1992。

郑石岩,《身教》远流出版公司,1999。

郑石岩,《父母之爱》远流出版公司,1999。

赵淑华,《《阿含经》的慈悲思想》国立***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6月。

摩奴一世(Swayambhoura∵Manou),(法国)迭朗善(A.Loiseleur-Deslongchamps)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8。

继雄法师,《初期佛教家庭伦理观》法鼓文化出版,1997。

释永明,《佛教的女性观》佛光出版社,1990年。

释见润,《佛教成人教育课程规划之研究》国立中正大学成人及继续

教育研究硕士论文,八十七年七月。

释恒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东大图书公司,1995。

释圣严,《戒律学纲要》东初出版社,1996。

Howard∵Gardner,∵The∵Unschooled∵Mind,∵陈琼森·汪益∵译,《超越教化的心灵》远流出版公司,1995。

John∵Dewey,∵Democracy∵and∵education,∵林玉体∵译,《民主与教育》∵师大书苑发行,1996;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五南图书公司印行。

李素卿∵译,《当代教育心理学》,五南图书公司印行。

Linda∵Campbell,∵Bruce∵Campbell,∵Dee∵Dickinson,∵Teaching∵&∵Learning

through∵Multiple∵Intelligences,∵郭俊贤·陈淑惠∵译,《多元智慧的教与学》远流出版公司,1999。

Paul∵R.∵Pintrich∵&∵Dale∵H.∵Schunk,∵Motivation∵in∵Education,∵Merrill,∵animprint∵of∵Prentice∵Hall,∵Englewood∵Cliffs,∵New∵jersy∵Columbus,∵ohio1996.

Richard∵E.∵Mayer,∵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Approach,∵林清山∵译,《教育心理学∵–∵认知取向》远流出版公司,1991。

Robert∵M.∵Gagne,∵The∵Condition∵of∵Learning∵and∵Theory∵of∵Instruction,

赵居莲∵译,《学习与教学》心理出版社,1997。

Thomas∵L.∵Good∵&∵Jere∵Brophy,∵Contemporary∵Educational∵psychology,

工具书

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东京书籍。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佛光大辞典》,高雄:佛陀出版社,1988。

杨郁文,《阿含要略》台北:东初出版社,1994。

《段氏说文解字注》宏业书局,1969。

荻原云来∵编篡,《梵和大辞典》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1994。∵∵∵∵∵∵∵∵∵∵∵∵∵∵∵∵∵∵∵∵∵∵∵∵∵∵∵∵∵∵∵∵∵∵∵∵∵∵∵∵∵∵∵∵∵∵∵∵∵∵∵∵∵∵∵∵∵∵∵∵∵∵∵∵∵∵∵∵∵∵∵∵∵∵∵∵∵∵∵∵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