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毗婆沙论》卷20之中是指天人的妙相是由上、中、下品的异熟果来引起的,而不同的妙相业所需要的条件如下面表格所示的内容。[45]

引众同分业

异熟果

欲界上品善

生他化自在天

唯受彼上品法

欲界中品善

生下五天

唯受彼中品法

欲界下品善

生人趣中

唯受彼下品法

在了解过《大毗婆沙论》中所订立的条件之后就可以来讨论为何“菩萨”的身相不同于天人的身形,并且“菩萨”又生于人趣之中又受下品之法等诸多问题,因为“菩萨”的身形应该是受上品人趣之法的人,所以关于这一点在《大毗婆沙论》里的看法可分作两点来做加以解释。

问:若由下品善业生人趣中。受下品法异熟果者,菩萨善业亦人中受云何上品?又菩萨善业与他化自在天善业,有何差别?

答:所说欲界下品善业人中受者除菩萨业。故作是说,非说一切。

1、有余缘故菩萨业胜,以菩萨身是力无畏等无边功德所依止故,他化自在天身无如是事。

2、有余缘故他化自在天业胜,以彼天身清净微妙如灯焰故;菩萨生身犹有种种便利不净。……[46]

上面的引文是《大毗婆沙论》的看法他们认为“菩萨”之所以会生在人中受上品的异熟果,那是因为“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身而天人则无此事;至于另一种的观点似乎指出了天人的身形是不会永久的而“菩萨”的身相虽然有种种不净的问题但是却比天人好很多!不然不会说天人身形的清净微妙就如同灯焰一般,至于灯焰这一种东西却是很容易因为外在因素而熄灭和消失的所以就如同幻化一般的不实在;所以“菩萨”虽生于人趣之中而所感的异熟果好像比天人所感的异熟果还不如,但是真实的状况下“菩萨”的妙身却是天人所不能及的。

讨论过了“菩萨”与天人身形的差异之后再来探讨一下“菩萨”与一般的有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间的差异点,因为“菩萨”既然是受生于人趣之中除了比人趣所受的异熟果报是不同之外,难道在这之中就没有相互异同的关系吗?所以才引用《大毗婆沙论》之中的内容来看“菩萨”与世间上的有情相互之间的差别问题。

在《大毗婆沙论》卷177的内容大约可以分出十一相有关“菩萨”的妙相身形,因此用图表来表达之:[47]

相目

菩∵萨∵的∵妙∵相∵身∵形

相目

菩∵萨∵的∵妙∵相∵身∵形

1

生贵族

7

志性调柔言音和雅

2

形貌端严具丈夫身诸根圆满

8

所作决定终无退屈

3

得宿命念

9

见他受苦情拭不堪忍要当拔济

4

深信因果

10

所修无不回向菩提

5

槱乐多闻尊重正法

11

乐与有情作饶益事而不求报

6

智见猛利有胜辩才

这一图表或许有一两相的内容会与世间上的有情相同之处而有些则不然,这是因为“菩萨”修习了多生累劫才有这十一种与一般有情不同的特征,然而在这世间的有情也是经过了多生累劫,说不定也有修过一些“菩萨”妙相异熟业相的内容,因此这世上的一般人或多或少亦具有“菩萨”妙相与“三十二相”之中的一两种相的特征吧,或许只是没有“菩萨”所显现出来的那么多而已。

这一章之中讨论了“佛与菩萨”的“三十二相”的内容,虽然说不是很完全的把《大毗婆沙论》所讨论到的内容很详细的分别出其中之间的差异点,但是也可以从中间接的了解到“佛与菩萨”的“三十二相”的大概内容以及“佛与菩萨”为何要具足“三十二相”的原因和“八十种好”的殊胜之处;并且《大毗婆沙论》之中亦明确的指出“菩萨”与天人以及世间一般的有情有何差异点,这一些皆是分布于卷177的附近,由此可见《大毗婆沙论》中的诸大***们对于佛法解析如此的透彻了,所以可想而知《大毗婆沙论》的诸大***用心了。

四、佛陀功德的探讨

(一)佛出现于世间的功德

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这世间所以佛在这世间出现必有其功德及其因缘可说,因此《大毗婆沙论》里也探讨了有关于佛出现于这世间的功德;从《大毗婆沙论》里是先引用转轮圣王出现于此世间的功德来作比喻佛出现于这世间的功德殊胜之处,这样子也可以表达出佛的功德之殊胜了,这是因为佛的功德优于转轮圣王的功德,所以就用小者的功德来表现出大者的殊胜之处,以下就来探讨《大毗婆沙论》中对这一个观点的内容:

如《施设论》说:赡部洲边绕大海际,有转轮王路广一逾逾那,诸转轮王若不出世水所覆没无能游履;若出世时海水周减一逾缮那,此路乃现平饰清净底布金砂,栴檀香水自然洒润;轮王每欲巡此洲时,导从四军而游此路。

如是诸佛未出世时,无有能依诸根本地断烦恼者;若佛十力大***王出世间时,根本地现平等清净,布觉分砂洒戒定水,佛与无数那庾多眷属,依之趣入无畏涅盘宫。[48]

从上文可知转轮圣王的出世也只能是让赡部洲的海水减少一逾缮那而已,然而佛若出现于此世间之时必定能够降伏、断除众生的烦恼能让众生趣入无余涅盘之中,所以佛的功德之大是转轮王亦不能比的。

在《大毗婆沙论》之中还有显示出佛的一切种智的相关问题,关于这一点是来自于马胜比丘入于定中观察“四大种灭于何处?”,比丘问遍了所有的天人之后亦寻无答案便经由天人的指示可以问佛来说出“四大种何处灭”,而佛的回答马上令马胜比丘了解四大种的灭处,所以《大毗婆沙论》提出了佛的一切种智大功德相。

《大毗婆沙论》中的***马胜比丘一共寻找了,四大天王、三十三天众、帝释、夜摩天众、苏夜摩天子、睹史多天众、珊睹史多天子、乐变化天众、妙变化天子、他化自在天众、妙自在天子、梵天众、大梵王等天人寻找答案,虽然在这之中有大梵天王的扰乱但是马胜比丘不为所惑并且在最后经由大梵王的忏悔之下道出可以请示佛陀为其开解,而佛陀是以鸟来作譬喻之使得马胜比丘了解四大种的灭处。[49]

从论中叙述可以得知佛的智慧是比这世间的任何一人都要高,所以佛能够运用智慧来渡化广大的群迷趋向于解脱。同样的在论中还有两种看法来解释世尊的功德,这是引用了“圣道”以及“涅盘之道”来代表佛在说法的殊胜,是故佛有诸多殊胜的功德。

有说:此中佛说圣道,世尊于此说识声故;有说:此中佛说涅盘,以说无边识不见故。[50]

关于《大毗婆沙论》之中的两种观点似乎在解释前一段文中的故事而演变出来的,但是对于世尊各种无量无边的功德必定是无法推翻,这是《大毗婆沙论》所探讨到了佛出于世间有如此大的功德;如果说佛末出于世间的话那么世间的众生如何解决“四大种灭于何处”,或许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佛是一切种智;若佛末出世的话那么由谁为众生解说正法去除烦恼呢?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所以说在《大毗婆沙论》之中也为此而进行讨论了。

若无佛出世说正法者,则虽梵王亦多愚惑;若佛出世宣说正法,则八岁勤策亦能解了。设有来问长老知耶,诸四大种何处永灭?彼若诵持大种蕴者。即言依四定或依未至灭,世若无佛此等便无故,佛出世有大功德。[51]

这一段是说明佛出世的功德及其殊胜性,佛出世时可以让八岁的小沙弥了解佛法悟道,然而若末出世则无此事(这是毗婆沙师的观点),但是佛法可以由五种人宣说虽然众生会有着相的可能而分别何者为佛法何者非佛法但只要合乎于佛的教法那么就可以了,如《大智度论》中所的说:

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52]

所以有五种人可以宣说佛法,因此若有深知佛法的长者亦可让众生得入佛道的因缘,只是或许没有像佛一样能够应机说法而能令人马上入解脱之道吧。

上文所描述的是佛其殊胜功德这是《大毗婆沙论》的观点,至于《发智论》里有何种看法(有说《大毗婆沙论》是解释《发智论》的,所以在这里也就引用《发智论》的观点),在《发智论》之中也有对佛的功德提出另一种解释,因此就来看一下《发智论》对于佛的殊胜功德及其观感;在《发智论》里共有三段偈颂是来表示佛的殊胜功德。

胜已,不复胜,已胜无所随;佛所行无边,无迹由何往。[53]

这一段是《发智论》对于佛的描述,藉以阐明佛是“已断诸漏烦恼”而且没有人比佛还要更殊胜了,这是因为《发智论》之中解释佛的一切种智之相,[54]并且也指出佛己是断除了所有的漏尽,因此一切的有漏烦恼已经是不能够影响到佛,所以佛可称为“正遍知”了。

关于《发智论》第二段中是明白的表示“三界的贪爱烦恼”的情形,藉由这一种的方式来表达佛无有这一种贪爱心所以会称为佛了;所以《发智论》的偈颂是这样说的:

诸网不可布,爱无何所将?佛所行无边,无迹由何往。[55]

由上文中的偈颂文之中很难可以看的出来《发智论》所要表达的观念,所以在偈颂之后有对这一个文下了注解以方便让人了解《发智论》所要表达的内容。[56]

关于《发智论》第三段的偈颂中则是要说明佛已破除了我慢之心并且能够承载一切众物的殊胜功德,而这个众物则是指有情的贪爱心和一切会障碍修习圣道的烦恼心,因为世间的有情还尚在流转于生死之中因此还是会有一些烦恼存在,而佛已得入圣道的圣者不须要再次受生死的轮回所以说佛已是断灭除了一切烦恼,因此在《发智论》之中会有如这样的解说与看法,这也是合乎于现今的说法。

已坏车断索,流注及随行;度堑于世间,唯佛称梵志。[57]

而《发智论》也有对于此段有其他的观点来解释上面的偈颂,并且以各种的譬喻来描述佛的出世于此世间的诸多功德。[58]∵其实最重要的是在后面的一段偈颂,因为此段中有“度堑于世间,唯佛称梵志。”之内容是表明了佛才是在这世间上才是可堪称为梵志的人,而至于其他的人只是欲修习梵行欲成佛道,以及为了熄灭一切的烦恼故称为“梵志”然而这只是有这一种志向去加以实践,并非如同佛一样已经达到了圆满的境界了。

这是《发智论》对于佛出世于这个世间的功德相所要表达的观念,对于《发智论》中的内容或许还有探讨到佛的诸多功德,但是在解读上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再继续找下去了,因为《发智论》所探讨的相关问题点也是不少。

(二)佛的十八不共法

对于佛的“十八种不共法”的内容就是不共通于声闻与缘觉,只有佛与菩萨才有的十八种功德之法,所以在这一节之中来讨论一下《大毗婆沙论》中对于佛与菩萨的十八种不共法功德,然而还是以佛为主要的探讨对象。

在还没有探讨到佛的十八不共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佛与菩萨的“十八不共法”之间的差异点,因为这“十八不共法”[59]只有通于佛和菩萨却不通于二乘之人,因此先提出来作个比较之,但是若要引用论文里详细的内容则篇幅也会太大所以改用比较式的图表来做表示。

佛之十八不共法

菩萨之十八不共法

大品般若经卷五广乘品

宝雨经卷四

诸佛身无失

行施不随他教

口无失

持戒不随他教

念无失

修忍不随他教

无异想

精进不随他教

无不定心

静虑不随他教

无不知己舍心

般若不随他教

欲无减

行於摄事

精进无减

能解回向

念无减

方便善巧为主

慧无减

不退大乘

解脱无减

善能示现於生死涅盘

解脱知见无减

智为前导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

具足十善身语意业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

为摄诸有情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

能为示现一切世间之所爱乐

智慧知见过去世无阂无障

虽於众多苦恼愚夫及声闻中住

智慧知见未来世无阂无障

若受一切法王位时

智慧知见现在世无阂无障

能不舍离诸佛正法示现悕求

关于“菩萨”的“十八不共法”在《华严经》卷56《离世间品第33之5》也有讲到“菩萨”的“十不共”之说虽然与“十八不共法”的名相上有些许的差别,但是在理体应该是无有差别才对,因此引用《华严经》的内容来看一下: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共法。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修习六波罗蜜。…是为菩萨摩诃萨修习六波罗蜜随顺波罗蜜道不由他悟第一不共法菩萨摩诃萨,摄一切众生而饶益之,常以法施于一切众生。…具足成就平等实义,是为菩萨摩诃萨摄取众生随顺摄道不由他悟第二不共法。……菩萨摩诃萨,自觉智法到于彼岸受无师记,离垢法缯以冠其顶,于如来所,不舍恭敬供养之心,亦不舍离诸善知识,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不共法。[60]

《华严经》内容所说的是关于“菩萨”“十不共法”的部分虽然与《大毗婆沙论》的“十八不共法”在解释的认知有些许的差别但不影响佛与菩萨的不共法,关于《华严经》对于“菩萨”的“十不共法”如何成就已经是有了详细的注解对于“菩萨”而言已经是有如此殊胜之处了,何况于佛的“十八不共法”了。

然而与《华严经》所载相同的有《宝雨经》、《奋迅王问经》卷下亦出“菩萨”的“十八不共法”[61]∵在此之中也有不少与前面所载相通之处所以对于《大智度论》里的“十八不共法”的看法似乎是一样。

十八不共法者。一者、诸佛身无失。二者、口无失。三者、念无失。四者、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慧无减。十一者、解脱无减。十二者、解脱知见无减。十三者、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者、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者、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者、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者、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者、智慧知现在世无碍。[62]

关于佛的“十八不共法”应该在广泛的说是指佛的“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这十八种法是诸佛初成道时,在“尽智位”的时候所修习而成之法门,对于其他的***或是圣者来说是没有的。唯佛一人可以独得“十力”除诸惑习气;得“四无所畏”说法无怖畏;得“三念住”不生欢戚之心;得“大悲心”缘一切有情,得明三苦的行相,这也就是说只有佛一人能得“十八种不共法”的原因了,另外在《十住毗婆沙论》卷10的〈四十不共法品〉里有说佛“四十不共法”,卷11则说“四十四不共法”[63],《瑜伽师地论》卷49则有佛“一百四十不共法”[64]∵,∵所以佛的不共法在各种经典之中皆会有探讨到只是有所不同而已。

至于“十力”则是代表着佛的功德相之一,关于十种力的问题在《大毗婆沙论》之卷30之中对于“十力”所提出的观点是这样的解说:

具于十种说名意力。云何为十:一处非处智力、二业法集智力、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发起杂染清净智力、四种种界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根胜劣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问:如是十力以何为自性?答:以智为自性,谓佛意力是智所成,以智为体智所摄故[65]

在论中解说佛的“十力”是指佛的智力是因佛的“自性”而引生出“十力”,所以在《大毗婆沙论》则认为佛的“十力”是由于智慧为其体用的收摄,从第一个“一处非处智力”来看为佛能了知世间的一切因缘果报善恶之业如实的生起如实的消灭,乃至于第十个“漏尽智力”等这都是表达出佛是断除了一切烦恼而成就无漏的智慧,因此佛才能有这一种“十力”教化众生一切无碍。

在《大毗婆沙论》之中也认为“十力”是经由加行而来的,这一种加行的修习是必须经由“三无量劫”的积集殊胜资粮及加行作用来获得之,关于这一点也就与先前的“菩萨”修习圣道需要三大劫有相互间的关系了。

此十力皆可言加行得,三无数劫积集殊胜加行得故。皆可言离染得,离有顶染得尽智时得诸力故。问:如是十力加行云何?答:此加行有二种。一近加行,谓顺决择分等。二远加行,谓初不退菩提心等。[66]

从这里可得知道“菩萨”若要靠加行来获得“十力”的话,必须在“近加行的顺决择分”或是“不退菩提心的远加行位”来慢慢的累积修习来成就“十力”的功德,所以并不是说在初发心的行者就可获得这“十力”的功德。

至于“十力”与“智”的关系可从《大毗婆沙论》里的卷30之中可寻找到一些答案,[67]∵从“处非处力”与“遍行力”来通达“十智”,而“业法集力”则通于“灭、道”但要除去“八智”,至于“静虑解脱智力”到“根胜劣智力”则是为“灭智”但是要从中除去“九智”,而“宿住随念智力”与“死生智力”则是指“世俗智”,至于最后的“漏尽智”则为通达“十智”了。以上就是《大毗婆沙论》里所认为的“十力”与“智”之间的关系。

然而关于“四无畏”则是:正等觉无畏、漏尽无畏、说障法无畏、说出道无畏。而“三念住”则为:于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于恭敬听闻与不恭敬听闻者住平等心。除了这些以外佛的功德还“悲与大悲”等等功德。

对于一般人来说“菩萨”的功德就已经很大了何况于佛的功德,因此若要逐条的举出佛的功德果一则是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如果要确实的想要了解佛的功德可以详见《大毗婆沙论》中的卷30以及卷31的内容就有详细的说明了。

五、结论

此份报告是分别讨论有关于《大毗婆沙论》之中对于佛陀的看法及各部派的解释内容,像在“菩萨”未成佛之前的种种修行而言,在《大毗婆沙论》里把“菩萨”相关的问题解释完了之后,又再解释“菩提萨埵”的名辞藉此更能了解“菩萨”的殊胜功德所在之处和欲得无上菩提的种种方法,虽然在论中分为二义来解释“菩提萨埵”,一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菩提萨埵”,是经由增上意乐恒随顺菩提、趣向菩提、亲近菩提…等,来成就佛果,二为“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其发大勇猛心来成就佛果的菩提萨埵,但是由此可见《大毗婆沙论》对于“菩萨”有其精细的解释。

而《大毗婆沙论》里所探讨到佛陀的种种相貌时,也是从“菩萨”的“三十二相”开始讨论起,继而发展出“菩萨”的“三十二相”是由“一思所引”或由“多思所引”的不同看法,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可以肯定的答案来确定“菩萨”的“妙相异熟业”圆满的修习是经由“一思所引”或由“多思所引”,是故在这两种方法变成都有可能引发“菩萨”的“妙相异熟业”。关于“三十二相”的探讨之后再次的讨论到了“百褔庄严”的问题,也就是说明佛的一一相貌庄严之身,是透过十善业的修习而造就了“百思”以成就百福的庄严圆满,然而这也是说明“三十二相”的相关问题点。

至于佛陀的功德在《大毗婆沙论》里先是引用了转轮圣王出现于此世间的功德来作比喻说明佛出现于这世间的功德殊胜之处,那是因为佛的功德胜于世间的一切何况于转轮圣王了,所以引用转轮圣王的功德来转述佛的殊胜之处也因为如此就可以比较容易看得出来佛的功德,关于佛的“十八不共法”则是指佛的“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等十八种法。这十八种法是指诸“菩萨”将要成佛的那一刻,在“尽智位”中所修习而成的这是其他的声闻或缘觉所没有的,这些都是《大毗婆沙论》对于佛的相关探讨及精辟入里的论说,在这之中有着许多的问题点是没有被讨论到的地方,那是因为在能力上有限故而只做一些资料堆积的和描述而已愿更有能力者做更详细的探讨。

【参考书目】

1.大正藏1册《中阿含经卷十一王相应品三十二相经第二》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新文丰出版社84年三月修订版一版二刷

2.大正藏6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同上

3.大正藏9册《六十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同上

4.大正藏13册∵《奋迅王问经》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同上

5.大正藏16册∵《佛说宝雨经》唐达磨流支同上

6.大正藏25册∵《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同上

7.大正藏26册∵《发智论》唐玄奘译同上

8.大正藏26册∵《十住毗婆沙论》后秦鸠摩罗什同上

9.大正藏27册∵《大毗婆沙论》唐玄奘译同上

10.大正藏30册《瑜伽师地论》唐玄奘译同上

11.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正闻出版社民国81年10月七版

12.演培法师《谛观全集杂说三》《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观》天华出版社民国80年9月∵一版二刷

13.演培法师译木村泰贤着《谛观全集译述一》《大乘佛教思想论》天华出版社民国80年9月∵一版二刷

14.日慧法师《再修订版四部宗义略论讲释》法尔出版社民国82年10月1日∵第二版第一印

15.河村孝照《有部の佛陀论》山喜房佛书林刊昭和50年11月30∵第二刷

16.褔原亮严(监修)《梵本藏汉英和译合壁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の研究》永田文昌堂∵1977年4月15日∵二刷

17.开证法师(监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华佛教百科文献编辑委员会1994年元月出版

18.星云法师(监修)佛光大辞典佛光山出版社1995年5月初版六刷

--------------------------------------------------------------------------------

[1]∵关于这一点日慧法师在《四部宗义略论讲释》里的记载为:“复次,根据多喇那他《印度佛教史》记载《大毗婆沙论》的编年纪事说:有谓婆罗流支造《毗婆沙论》,卷帙甚多‥。关于各种圣言典籍,佛在世时虽已有之,但制造释论,解彼圣言,其第一部即是…有谓于优波崛多时代,为诸阿罗汉共同制作者。……亦是彼诸阿罗汉之口授传承,集于一处,由诸上座,口耳相授,后乃笔之于书者也。”.p50~51

[2]∵印顺法师的《说一切有部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p218~219

[3]∵《发智论》卷18?大正26.1018a

[4]∵《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6c

[5]∵《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6c

[6]∵《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6c

[7]∵《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7a

[8]∵《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7a关于此五种胜事在《俱舍论》、《顺正理论》、《藏显宗论》及《杂阿毗昙心论》之中也有提到与这五种胜事的相关的资料(六胜事)这是指于百大劫修行之菩萨且即将成佛果的圣者,为“住定菩萨”。依《顺正理论》卷44?大正29.p590c来看其胜事有:“以从此时乃至成佛常生善趣,及贵家等。…。妙可称故立善趣名。…于贵家中根有具缺。然彼菩萨恒具胜根。恒受男身尚不为女。…生生常能忆念宿命。所作善事常无退屈。谓于利乐一切有情。一切时中一切方便。心无厌倦名无退屈。…”

[9]∵以《大智度论》的内容来看大乘的看法。按《大智度论》卷4?大正25.86a中︰““菩萨”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众生故、知一切法实性故、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故、为一切贤圣之所称赞故、是名“菩提萨埵”。复次,如是人为一切众生脱生、老、死故索佛道。是名“菩提萨埵”。问曰︰齐何来名“菩提萨埵”?答曰︰有大誓愿,心不可动,精进不退,以是三事名为菩提萨。复次,有人言︰初发心作愿我当作佛度一切众生。从是已来,名菩提萨埵。…从初发心到第九无碍,入金刚三昧中。是中间名为菩提萨埵。是菩提萨埵有两种。有鞞跋致…阿鞞跋致菩提萨埵。”

[10]∵《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7a~b

[11]《大毗婆沙论》∵卷176?大正27.887b

[12]∵《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0b

[13]∵在《俱舍论》卷18?大正29.p95a~b与《藏显宗论》大正29?p889a、《顺正理论》大正29?p591a皆是明已经具足了诸多功德,而在这一精进之中超越了九大劫。

[14]∵《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0c

[15]∵《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0c

[16]∵于《大智度论》卷4?大正25及《瑜伽师地论》卷48?大正30∵皆有提到相关的内容。

[17]∵《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0c~891b

[18]∵《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1b~892a

[19]∵《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92a

[20]∵十波罗蜜为:在巴利文的《本生经》佛传所出十波罗蜜,为:檀(施)、尸(戒)、般若、毗梨耶(精进)、羼提(忍)、舍世(否认世间及自己)、真实(不说为害真实之妄语)、决意(不动摇自己之决意)、慈(不顾己利,为一切有情住于慈心)、舍(不为苦乐喜怒等所动);(《佛光大辞典》∵p449)。而在汉地之中的十波罗蜜则是六度再加上方便、愿、力、智等四项,但是一般的说法则为︰布施、戒、出离、智慧、精进、忍辱、真实、决定、慈悲、舍等波罗蜜。

[21]∵《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a

[22]∵《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a~892b

[23]∵《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b

[24]∵《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b

[25]∵《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c

[26]∵演培法师着的谛观全集杂说三《印度佛教思想观》p88~p89。

[27]∵《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2c~893a

[28]∵《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a

[29]∵《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27.893a

[30]∵《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8a~889a

[31]∵《中阿含经》卷11?《王相应品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1.493c~494a

[32]∵此表参考河村孝照的《有部の佛陀论》p183~p196

[33]∵《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

[34]∵《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有提出此一说:“胁***说曰:若增、若减俱亦生疑,唯三十二亦不违相。有说:三十二者世间共许是吉祥数,故不增减。有说:若三十二相庄严佛身,则于世间最胜无比。”

[35]∵《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7c

[36]∵《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c

[37]∵《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c

[38]∵《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

[39]∵《大般若经》卷381?大正6.968a~969a

[40]∵《大智度论》卷26?大正25.255c

[41]∵《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a~b

[42]∵《大毗婆沙论》卷119?∵大正27.620c~621a

[43]∵《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b

[44]∵《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b

[45]∵《大毗婆沙论》卷20?大正27.101a~b

[46]∵《大毗婆沙论》卷20?大正27.101b

[47]∵《大毗婆沙论》卷177?大正27.889c

[48]∵《大毗婆沙论》卷129?大正27.670b

[49]∵《大毗婆沙论》卷129?∵大正27.670b~671a如佛昔在室罗筏城住誓多林,时有苾刍名曰马胜,是阿罗汉。独于静室作是思惟,“诸四大种何处永灭?”为欲知故入胜等持;…欻然出在四大王众天,从定而起问彼天众:“诸四大种何处永灭?”天众答曰:“我等不知是四大种何处永灭。”……如是***遍问欲天竟。不能知大种灭处。……尔时大梵知此苾刍非矫乱言卒能酬遣,便执两手引出众外。此是谄诳所发身业,出众外已,谢***言:“我实不知大种灭处,……***自失近舍如来,远劳见问致无所获,今可速还诣佛请问,如佛所说应正受持。”马胜既闻梵王推佛。…。往世尊前恭敬作礼。问:“四大种何处永灭?”尔时世尊为说:“不见边际鸟喻云,汝亦然乃至梵宫遍请所问,不得边际还至此中,犹如彼鸟不得边际。然汝所问不合问仪,随此而答亦乖答理,汝欲问者,当如是问:“四大与短长,细粗净不净,于何处永弃,名色灭无余。”此问随顺应如是答:“识不见无边,周遍广大性,更无余广大,能映夺此者,四大与短长,细粗净不净,于是处永弃,名色灭无余。”

[50]∵《大毗婆沙论》卷129?大正27.671a

[51]∵《大毗婆沙论》卷129?大正27.671a

[52]∵《大智度论》卷2?大正25.66b

[53]∵《发智论》卷20?大正26.1030a

[54]∵同上《发智论》对于上一段的偈颂内容解释如下文:“(1)胜已者:谓诸烦恼已断遍知。彼有复胜、有不复胜;谁复胜,谓已断烦恼后还退者。谁不复胜,谓已断烦恼不复退者。(2)不复胜者:简异复胜。(3)已胜无所随者:谓若烦恼未断遍知,即随三界,循环流转。既诸烦恼已断遍知,故无所随。(4)佛所行无边者:谓佛世尊,无学智见,明觉菩提,慧照现观,起得成就,故名为佛;四种念住,名佛所行。此四念住,行相所缘,俱无边际,故名无边。(5)无迹由何往者:迹谓足迹,即喻烦恼。若诸烦恼未断遍知,由彼往于三界恶趣。既诸烦恼已断遍知,故无由往。”

[55]∵《发智论》卷20?大正26.1030a

[56]∵同上。(1)诸网不可布者:网即喻爱。如世尊说:“我说爱网弥覆林池,爱若未断遍知,则可弥布网罗三界,既已断遍知。”故不可布。(2)爱无何所将者:爱若未断遍知,则可将往三界,既已断遍知,故无所将往。颂中后半义。如前说。

[57]∵《发智论》卷20?大正26.1030a

[58]∵同上。(1)已坏车断索流注及随行者。车喻我慢。索即喻爱。如车所载物由车故高。以索缚持。远有所至。有情亦而。由慢故高。爱所缚持。流转生死。流注即喻一切烦恼。随行喻彼相应寻伺。已断遍知慢爱烦恼相应寻伺。名已断坏。(2)度堑者。堑喻无明。已断遍知。故名度。如世尊说。齐何名为已度堑。谓已断遍知无明。(3)于世间唯佛称梵志者。佛与梵志。义如前释。

[59]∵《大品般若经》卷5?大正6.255c~256a以及《佛光大辞典》p350

[60]∵《六十华严经》卷40?大正9.650c~651b

[61]∵《奋迅王问经》∵卷下?大正13.945a~947b

[62]∵《大智度论》卷26?大正25.247b

[63]∵《十住毗婆沙论》卷10及卷11?大正26.73c~83c

[64]∵《瑜伽师地论》卷49?大正30.566c~570c

[65]∵《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6c

[66]∵《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7c

[67]∵《大毗婆沙论》卷30?大正27.157a~b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