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的内容和形式

罗伟国陈琪

偈颂是宣传佛教思想及礼佛的重要形式,佛教徒十分重视这种形式的特殊作用。《大智度论》第十三卷指出:

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受化易。是故以音声因缘供养佛。

可见赞叹歌音是礼佛所必需的。如释迦牟尼刚入灭时,睡于狮子床上,迦叶和僧众就以诗偈赞佛道:

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花。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

这首诗偈虽然是为赞佛而作,但同时也赞扬了阿难智慧大、记忆力强。

有些偈语,则是意义深远的哲理诗。从一些诗偈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原始佛教教义的真实面貌。比如在几部不同的佛经中,都引述了下列三首诗偈。

第一首为《缘起偈》,又名《法身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第二首为《无常偈》,又名《雪山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第三首为《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三首诗偈,都配有故事加以解释,比较接近释迦牟尼说法的原貌,因而受到佛学界的高度重视。

佛教教义,都载之于佛典中,而诗偈就是佛经中的一种体裁。佛教学者以各种形式,将诗偈组织到佛教典籍中,使诗偈成为佛经行文的一大特色。佛经中大量运用诗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佛理,易于为信徒所接受。佛教重视诗偈,原因也正在此。

翻开一部部佛经,偈颂比比皆是。它们作为一种文体,与诗相通;但偈语并不等同于诗。它们虽然亦有抒写情志、描摹风光、叙述故事之作,但更多的偈语是用于弘扬佛法、阐述教义,表达佛教对人生、社会、宇宙事相的看法。

在佛教史上,产生过许多很有影响的诗偈,举例来说:

▲香偈

《香偈》是在诸佛菩萨像前烧香时所唱的偈颂,所以也称作《烧香回回文》。常用的《香偈》载于《华严经》,共四句: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三力偈》是赞颂“三力”的偈语,载于《大日经·悉地出现品》,共四句: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这首诗偈共提到“三力”,所以称作《三力偈》。第一为“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这是自缘;第二为“如来加持力”,即佛的加持,这是他缘;第三为“法界力”,即自心所具之佛性,这是内因。佛教强调以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可以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

▲三是偈

《三是偈》也称作《三谛偈》,载于《中论·观四谛品》,共四句: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上述偈句,被认为是中观学派关于“中观”的经典性概括。四句偈语,说的是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生成,并没有固定的自性;人们所认识的实在事物,皆为施设之名言概念,自性则空无所有;对因缘所生法既承认其假名一面,又见到悟空一面,即是“中道”。隋唐时期,三论宗和天台宗等佛教宗派,对这首诗偈各有发挥,并各自形成自己的体系。

▲四出偈

《四出偈》因为在《涅经》中出现四次(第九、十五、二十五、二十六卷)而得名,共四句: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法华文句》说,“此一偈四处出之,古人名为《涅经》四柱。”所以,它又称作《四柱偈》。

▲回向偈

《回向偈》是指一切菩萨的言行,无不都回向众生与菩提的意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所载回向偈,共八句: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这首诗偈的内容,主要是宣传积德行善,能够往生安乐国土,共成佛道。

▲布施偈

《布施偈》又称作《三轮清净偈》。所谓“三轮”,指的是能施、所施、施物;所谓“清净”,指的是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布施偈》载于《心地观经》,共四句: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诞生偈》指的是释迦牟尼诞生时,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口中念诵的一首诗偈。此偈载于《西域记》,共四句:

天上天下,唯我***。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这首诗偈后二句各部佛经有所不同,如《长阿含经》为“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有的佛经中是“三界皆苦,我当安之”。

▲黄昏偈

《黄昏偈》为“六时偈”之一,出于《法华忏法》,共四句:

此日已过,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这首诗偈是劝戒佛教徒,学佛要勤奋精进,“如救头然,但念苦空无常,勤慎莫放逸。”

▲初夜偈

《初夜偈》盛传于天台宗,共八句: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渡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四第一偈》是佛教所追求的四个目标,载于《庄严论》,共四句: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第一乐。

佛经中的诗偈,无论其内容如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宣扬佛法。比如大乘瑜伽行派的《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其实都是按诗体分行的佛学着述。许多佛经中的诗偈,都很富有哲理性。如《般舟三昧经》偈,是这样说的:

诸佛从心得解脱,心者清净名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有学此者成大道。

按照佛教的说法,心为一切法之根本,心恼故众生染,心净故众生净。好比明镜,其体空净,能映现万端。学佛者如果能整肃身心,远离恶因缘,减少六根污染,便能自拔于淤泥。

“解脱”是佛教徒所苦苦追求的,佛经中亦有《解脱偈》:

流转非一生,走去无厌足。

正觅屋住处,更生生辛苦。

今已见汝屋,不复更作屋。

一切脊肋骨,碎折不复生。

心已离烦恼,爱尽至涅。

按照佛教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好坏,都有前因后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所以佛偈说得好: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首诗偈阐述的道理,分明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有宿命论之嫌,却将因果报应分析得清清楚楚。

诗偈虽为出世之作,但也有许多偈语难以免俗,倾注了对人生、对社会的关注。

如法演禅师开悟偈云: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又如大梅法常禅师示法偈云: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再如志勤禅师参访沩山灵佑,因见桃花而悟道,作偈云: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上述诗偈,或是禅师自身开悟,或是禅师对人示法。他们所用的手法,有的是象征,有的是暗示,有的是比喻,让人们自己去领悟、去体察。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