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戒疏本地分戒品叙说(八)
默∵∵如
二、四十三轻戒
一、总劝知犯非犯相
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
以下的四十三戒,此前面四重戒,其过较轻,所以说是轻戒。
重戒是他胜处法,比丘戒,便是波罗夷,译曰断头,是罪恶中
的极重大者。此轻戒,即是突吉罗罪,此云恶作。就是所作的
不净名为恶作。身行不净叫做恶作,口行不净,叫做恶说。菩
萨受了净戒,就要累生累世安住在菩萨净戒之中,对于日常的
所行,就该省察自己,是犯了戒,还是没有犯戒。其次,再考
查自己,设使犯了成,还是从污染心上贪嗔痴慢所犯,还是非
染污心无记心上所误犯。再次,设有所犯,也该想一想,这犯
戒的情节,还是软性(下品)∵∵、中性(中品)∵∵、上性(上品)
。对于这些,都该一一的实际观察,求得一个正确的了知,以
求改进。
本论菩萨戒,轻戒计有四十三条。旧论只有四十二轻戒,与此
新论稍别。旧论无第九杀盗等七支性罪,一向不共,故其只有
四十二轻戒。新论具有七支性罪一条,故有四十三轻戒。于中
若第八遮罪有共不共别开为二,应言敷有四十四,又第廿九闻
菩萨藏不生信解,毁谤中两舌别开为二,应成四十五,今将共
不共合为一,闻菩萨藏不信及毁谤中两舌又合为一,故总数只;
有四十三轻戒也。此论与梵网及其他菩萨戒本所列戒相,各有
不同。
二、分别四十三轻戒相
一、初犯三十二轻障于六度摄善法戒
第一空度日夜不供三宝(障施之一)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若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达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在四十三轻戒中,要行者逐条深入戒相,怎样是犯,怎样是不
犯。犯之中,怎样是染犯,怎样是不染犯,仔细的认清戒相,
就能深知警惕,不致违犯。
此第一条,空度日夜不供三宝。需知菩萨本份的立场,任何一
人,不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况修菩萨行安住于净戒中呢!
菩萨以三宝为依归的,毕世的精神都沐浴于三宝光中,所谓“于日日中”。此口日,是无尽期的,如水长流是无停止的,不是今日做了,明日休息的,逐年逐月逐日逐时要追赶上去的。这是说明供三宝是没有时间性的限制的。所供的三宝是那些?
一、佛宝:谓于如来,如来在世,可以亲自侍奉,如来减度,只可以金像代表,这是指佛而言。佛在世,有其降生弘化涅盘之所在。如来减后,便有制多之建筑,供佛像安舍利之塔,梵语叫做制多。二、法宝:这就是佛遗留下来的经典,还有为供养圣典所造成装设经卷楼阁宫殿。素怛缆,又名修多罗,这是经藏;摩怛理迦,此云本母,便是论藏。三、僧宝:如僧伽:僧伽,固指出家僧,发心求大菩提者,通于在家者的发心。加入大地的诸菩萨众,这得果位的十地菩萨,更当供养,这以上所列出的,便是应当所供养的三宝对象。该如何的供养呢!供养在乎发心,不限于量的多寡,但有力者不发心舍施,以少物而作点缀品,此非菩萨之道。如无力者,过分的去求多物而装璜品,也非菩萨之道。所以说:“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皆为不供111.宝。由此而言,供养是就力之所及,发出至诚心来实行的,便是真实供养三宝。供养是舍身外物,尤其菩萨行的人,要能亲切的礼敬三宝,才能和三宝合为一体:一、身礼: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者,最低的限度,每日至少要作礼佛一次。二、口礼:下至以语一四句顼,赞扬三宝功德。三、心礼:下至一念三宝功德。如果空度日夜,对于三宝,连这区区的微少供养,简单的礼敬,都不能留心做到,还修什么菩萨行呢!所以这是“有犯”,有犯了菩萨的净戒,“有所违越”,而与菩萨净戒是相违背的,是越出菩萨立场的。这来分析,因为有犯,怎样是染犯,怎样是不染犯呢!一、“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菩萨以住净戒为职志。由懒惰;懈怠而不从事供养和礼敬三宝,殊失菩萨初表,于趣大菩提,甚失所期,这是染污违犯。
二、“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非有意犯,若由于事误,没有想起这供养和礼敬三宝的事,百忙终有一失,这是非染违犯。
三、“无违犯者谓心狂乱”,心理上,失了知觉,自己不能控制意识,不知供养和礼敬三宝的一回事,这是无违犯。又已入净意乐地的菩萨(初地)∵∵,他们是常无违犯的,由如已得四证净的比丘,由依净信,信佛法惛成,对此四事,证得清净,设于余生,于三宝所毕竟无转,恒时法尔,以诸供具供养,亲承礼敬。
第二名利无是障自布施(障施之二)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此中先明染犯,后明无犯,并未明其不染违犯。修菩萨行的人
,固然重于利他,而对于自己的生活行动,依然要以简朴为宜;
,把些不必要的琐事丢开。明了了这一个原则,自然就会减少
自己的欲念的。如果学菩萨道的人,“有其大欲而无喜足”,
欲望很大,要尽量发展,发展的程度,没有到达其喜足的可能、
性的,图想兼并一切,可谓雄心勃勃矣。有了这样的雄心,养一
在提高其声望,而又“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以此
而实现其欲望之目的。发展雄心是潜意识的谋划,不舍利恭旨敬是得到了声望后的自然收获。二者是有其关切的实际作用的。这种菩萨,也许在事业的表现上成绩很高,着重于空架子的卢名,可是为何说是虚名呢!外表好看,看戏的人不知其变街,变的是真实的嚼?现在打开底牌给你看。这一张底牌是什么?“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利养到手,恭敬拥来,是这位菩萨的造化、福报。他是对着“利养”是“生着”的,被利养缰着者不可分隔的;他对恭敬拥戴,更是“不舍”的。此种光荣唯一的拥在自身上,不能再分与人的。如此,富有属于他个人的专用了,而非大众之福。这样,是名有犯,而是有染违犯。
同是一件事,性质不同,又当别论了,再来说一说,怎样是无违犯呢?无违犯的论文古奥,逐句分解。“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生起乐欲,是要把他断去的。乐欲即是大欲之本,一生起来,就要设法断减他,这是所断之欲。怎样的断欲?要发起精进心来,统摄那对治乐欲的方法,这是能断之法。以此“洽欲方法”而行对欲对治之事实,如此,就是断欲。虽则如此做,并不是决定能如所愿的,“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众生本具有其性惑,俱生的贪陨痴慢,坚牢强盛,不易对洽,很难拔除。菩萨用心摄彼对洽以除其欲,就由于这性惑的所蔽,还是乐欲心在数数现行啦。这样,就初业菩萨发心的立场来说·并不是有所违犯,所以说是无违犯。
第三于长者不起迎延座谈论(障施之三)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慎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间:懦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憍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莒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抉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抉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此中分有染违犯、非染违犯、无违犯之三,分说如下:一、有
染违犯:本条是于长者不起迎廷座谈论,而也是障施之一,这、
大概是障法施的,与人接触、承迎谈论,都是和法义有关的吧;
!文中说:“见诸耆长”等,是指所接触的对象。耆长,是耆
年的长老。有德可敬,品德俱高者,是值得人之敬重的。同法
者,是和菩萨同修菩提行发大愿的人,这些人来和菩萨发生接
见的因缘来了,菩萨该怎样的应付呢!文中说:“侨慢所制”
等-是说菩萨对这些来访者一些态度。菩萨道心,敌不过自己—
的本性上的侨慢心,这侨慢心却能制伏菩萨的道心。这些耆长
有德来,这位菩萨嫌恶他们、痛恨他们,生起恼乱胆恚心来,
不起身去承迎,接引入室,也不把高胜的座位让下来,请其升
座。复次:访友寻道,这在修行阶段上不免之事,如善财南询、
等,更是人道之门。在菩萨的门下,是会发现有人来的,来启
什么?文中说:“语言谈论,庆慰请问”。语言谈论,所谈的
范围比较广泛,大致是在佛法上的研究。庆慰请问,这多少铐;
近些人事和道义相关的方面的事。当这些人有这样的意念而来
就教的因缘,菩萨是怎样呢?文中说:“侨慢所制,不称正理发言酬对”,原因,菩萨的个性特强,被侨慢所制,对于来人,不能谦下,不以正当的理论发表言论用酬对方。这是有染违犯。
二、非染违犯:如果这位菩萨对于耆年有德者来,虽然不起身迎邀,推让胜座。又于来人谈论和庆慰等事而不能用以正理酬对,而他并非侨慢所制,无嫌恨与恚恼心,却是由于懒惰懈怠,精神不能振作,以致于如此的。又或由于忘念,不明事相之实情,或者是出于无记心的不作意的情形下,而致于如此的。
三、无违犯者:虽然表面上,同是不敬于长者,对于来访者不以正理酬对,而勘其实情,也有是不违犯者的。依文可分为十种:第一,自己生了重病,无法承迎谈鲛。第二,自己的狂乱,脑筋晕昧,不能主司其事。这二种,可以通用于一切戒的。
三、或者,正在熟睡,他人来到,以为没有睡着,便来亲附身傍,发言慰问,琐谈余事,这是并非有意的行动。四、或者,自己正在为他人,宣讲正法,论义抉择,无法来作承迎和交谈的可能。五、或者,他人也在说法,自己聚精会神,属耳而听,未能承迎谈铰。六、或者知道说正法人的意念,他不愿人从事不必要的承迎和交谈,为要护卫说法者的心,而不承迎应酬。七、或者,要运用方便权巧的策略,使令那些一班人,将不善之事不要去做,而安置他在善事中去进行(这不与谈论的来人,以及所谓耆长有德的人,并非真的善知识,而是可以感化训导者,所以不起承迎交谈,以此手段,使他归入正途)∵∵。九、或因维护僧制,而不去迎来送往等,小则如在一个团体中,规定不许随便接见宾客,大则因关系整个的局面,不得自便的有所行动的。十、当时在场中多有情的心理上,对于这班来访者,总是不生兴趣的,随顺众人的意愿,只好不作酬对。以上
十种,随有其一,皆无违犯。∵
第四他施资具不受所请障他布施(障施之四)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懦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蓑抉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文分为三:
一、是染违犯:菩萨理应多结人缘,令众生得福。若有人来延;
请到他家中去,或到另一寺庙中去,而用饮食,或衣服等种种
资生所需之具来供养他,菩萨该随缘随喜应其所请,接受供养
,既可顺乎人情,藉以自修,叉得安慰请者,使令生喜作福。
若菩萨孤独自僻,侨慢成性,抱着一种嫌恨恚恼之心,不肯至
其所在,接受所请,这便是有染违犯,而非所宜。
二、非染违犯:菩萨也是个人,人各有好,性情当然全同,虽
有他人廷请而作供养,这位菩萨,对此所请,并不生起浓厚的
兴趣,不去其所,不受所请。这与菩萨利生本旨,而是不十分;
适合的,也是违犯。但是,菩萨确无侨慢心,无恚恼心,由于
懒惰懈怠,以及忘念无记之心而不至其所在,授受供养,这是;
非染违犯,虽有违犯而非染性。
三、无违犯者:计有十四种:一、或有疾病,因病而不能应请受供。二、或无气力,精神不足,兴趣萧索二二、或心狂乱,神经作祟,不能统一意志。四、或处悬远,彼此距离较远,交通不便。五、或道有怖,路途险阻,常有非人盗贼拦截,鸟兽掠践啄踏。六、为要使令请者一向做人不够水准,而以此不受所请以为鼓励折伏之道,“令其出不善处安置善处”,好好做人,成为良材。七、或余先请,因为事先已有余人来请过,无法分身再作第二家的上宾。八、“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菩萨以修善法为天职,是要不间断的去修练的。∵∵(就是小水滴石,久之,石上可能因滴而穿孔的,常恒不断,功力至钜)为要维护善法继续的滋润增长,使令他,不要暂有所废,以足不至其所接受供养。九、“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未曾有义,是指无漏智而言,创得现观,亲证真如的境界,这是人生进入最初出世的一幕,是无始以来最难得而未曾有过的,所以叫做来曾有义。现正当在引摄此未曾有义的逼紧关头之上,正以分别所摄如理作意,思惟其相而修加行,所以不至其所,接受供养。十、“或为所闻法义无退”,或者,因为对于自所听闻的正法,要加功熟习,不可使他遗忘退失的原因,所以不能应请。十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抉择当知亦尔”勺因为要使令对于所闻的法义继续的温习不致退失的关系,而不受请是无犯的,那么,假使为令“论义抉择”,探讨佛法,深入经藏的原因而不受请,按理,以彼例此,当然,也不违犯。十二、“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请者存心不善,假诈而请,菩萨智识敏捷,不受其请,避免意外。十三、“或为护他多嫌恨心”,因此请者,其他有情,多数不甚同情,因要维护他多人的意愿,而不受请。十四、“或护僧制”。僧制对于僧家各种事项,多有规定。即各寺院、各堂口、各所在
,皆有规定。并且,是各各随地随处、随人随事、随时,容许
都有同不同的规定的。关系复杂,牵涉很多,就不能列出一一
的规定的表式。如在僧制不许可下,当然不能应其所请。
第五他施重宝嫌恨不受亦障他施(障施之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巳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时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宰堵波物,或知此物规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文分为三:
一、是染违犯:菩萨是不受财者,但若他人如以重宝施子,亦
当随缘接受,令人得福。有布施天生黄色之金,可以染变他色
之银,还有末尼、珍珠(蚌壳中所藏者)∵∵、玛瑙(马身脑骨之
红色宝),以及高上美妙的装饰用具,一齐拿来奉献,或某部
分物来供养。菩萨不以众生心情为可原宥,而一味的意气用事
,或高标清雅,而不给受其所施,这是有所违犯,失去度生之
本旨的。∵∵
二、非染违犯:菩萨不能随缘而拒受施舍,虽然由于怠惰忘念
而致如此,并无嫌恨之心,仍是违犯,非染污性而已。
三、无违犯者:共有八种:一、心识狂乱、不能自主。二、若
受了他所施予的金宝,深知道会被财物迷惑,深生染着。三、
或者,以情况而论,那施者一时的意念想布施,不久,他又变
心了,还要追悔的。四、又或知道那位施者,对于行施的事实搞不清楚,迷乱而行施予。五、知道这位施主,好行布施,蓄积不多,生财无道,如若相应他的布施,他在随时舍施,而菩萨就随时接受,由此因缘,那位施主,当必招到贫困匮乏之苦难的。六、或知道这布施物,是僧伽所有的,是宰堵波所有的,实际上,非施主物。七、或知这些宝物,是从劫盗夺取而来的,本是他物三八、或者,此布施之金宝,内中含着极大的过患性的,如果接受了这种布施,可能遭到意外不测的横祸:若杀,可能被枪毙、绞死;若缚、或可被缚,杻械枷锁,失去身体的自由;若罚,也可受到处罚,如罚金等;若黜,降低品级、记过等;若嫌,大家都嫌这个人,不列人群,伤失人格;若责,大家对他,同声呵斥,责其不是。由于以上八种,随有其一,皆无染违。
第六怪法障法施(障施之六)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置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惭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溧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文分为三
:一、是染违犯:菩萨以弘法为事业,有人求法,应该乐意接
受其请,广作法施。如有人来求法,菩萨怀嫌恨恚恼之心,而
不行法施,则失其本旨。或出于嫉妒,恐其得法之后,智慧增
长,胜过于己,不肯法施。或由于心存变异,,有时法施,有时
不作法施,或详解,或隐秘不说,反覆无常,心理变异,不能
正常上轨道的善为说法,也是不能作法施的。如此,不法施,
不善法施,皆为是染违犯。
此中求法又可分为三种:一、求说法,二、求经卷。如怀嫌恨
恚恼心而不作法施者,就通于求说法和求经卷的二种。如由嫉妒心而不作法施者,大致是不肯供人以经卷的。如由变异心而不
作法施者,这是不作恒时为人说法,意念迁变,兴至才作法施
,扫兴就默然无声。
二、非染违犯:由懈怠心、无记心不作法施。
三、无违犯者:统计分为八种。一、有些外道驾临,用意在寻
觅佛法的短处和缺点,就不必和他比对而说法。二、正在病发
作法,无法交道。三、当求法者来时,自己的心意狂乱和颠倒
,无法自主。四、要想以方便手段,调伏其人舍恶从善,不作
法施。五、由于自己对于法义,尚未能通晓其究竟,来作法施
。六、来听法求法者,虽然是有所请教,而态度威仪上,大有
失缺不敬之处,礼貌不周到,没有恭敬心、惭愧心、羞耻心。
座不如法,听者高座,说者下座;听者坐卧,说者站侍。又,
听者手持刀剑,挺胸尊额,有此形态,缺失庄敬,不作法施。
七、来听声教法者,钝根为性,而所请问的,是大乘方广的甚
深教理。其中性相空有,毛端能容刹海,置此世界,掷移于他
方万亿世界之外去,一身现无量身,刹土纳于一尘。凡夫修成
佛果,经过无数大劫,断一切惑,修一切道,始可证得无上菩
提。如此方广深义,对其钝根者没有领悟的可能性,反致其怖
畏心生,猜测犹疑,发生邪见,毁谤大乘,将来堕于恶道,而
获“衰损恼坏”——恶果。因此,不为此人而作法施。八、假
使知道这位求法者来,固然是为法而求法的,就是一旦被他得
了法去,他是会把正法展转传布于非人手中去的。非人,就是
这人得了法,他可以街惑于人,自鸣其高,求取财利,贩卖卷
册,别存用心,因此,不作法施。
第七于破戒者弃舍不作饶益障无畏施(障施之七)
若请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越。若由懒堕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恶因而现转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文分为三:
一、是染违犯:菩萨行施,尤贵在能作无畏施。一般人,所不
能行,而菩萨能以无畏精神而行无畏施的。有些暴恶犯戒的有
情,既犯戒而非沙门行,又暴恶残忍,简直等于非人性。如此
之人,众所嫌弃。但是,菩萨是悲憨一切有情的,不管其人怎
样的恶逆,还不以其非人来看待他。菩萨不因那有情具备着暴
恶和犯戒的因缘,而就对他生嫌恨心,怀恚恼心来方便弃舍他
,不去对他谋求福利而饶益他的。菩萨之心,一切作平等看,
和善之人,当然要对他作饶益行,暴恶之人亦复同样的看待,
这就是菩萨行,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反之,弃舍恶人,不作
饶益,便是有染违犯。心存是非善恶,非菩萨所应如此。
二、非染违犯:如果菩萨是由懒惰懈怠不振作精神去饶益暴恶
犯成的有情,或由忘念而不作饶益,这也是违犯的,不过因此
菩萨没有嫌恨恚恼心,虽不饶益,纵曰违犯,而非染违犯。论文,何以故下,再来详释是犯而非染的理论。而论文古奥,韧看不易懂。今先解初句,次释二句,三将二句并合释之。一、“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憨心欲作饶益”。第一个非字且不讲。向下解释:诸菩萨,是持瑜伽戒者,他们对于诸有情所会生起怜憨心来欲作饶益之事的。所谓诸有情所是些什么有情呢?即文说“于净持戒”等,这些有情,对于戒,能持清净,身业、语业、意业都能寂静现行的,就是持戒清净,三业无犯。菩萨对这些有情,当然发生好感,要起怜憨心来要作饶益之事了。二、“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上文的持戒有情是和善的,这里犯戒有情是暴恶的,两者大不相同。持戒者是三业无违,是造善因而感乐果的。犯戒者不然,他是现在转变生起苦因而要得恶果的——造恶业,便是文中所谓“于诸苦因而现转”者。三、合释上二句,第一句中“非”字,第二句中“如”字,用这两个虚字,把这两句文才可联贯起来作一说明的讲话:就是说:菩萨该一视同仁,不因他持戒三业无犯造善因而感乐果,不因他犯戒三业有犯而感恶果,发生不同的观感,应当平等观,同样的起怜愍心,同伸援手,同去饶益他们双方的。现在非是诸持戒的菩萨,对于无犯的有情——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者却能同情而作饶益,而能同样(论文如字,即同样之意)的将此同情心施于暴恶的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也能起怜愍心而饶益之的。这样:在心理上,有厚薄之分。虽因其持犯不等,难免有所偏差,非染违犯,到底,缺少大悲大愿,丧失无畏精神的无畏施,所以这是有所违犯。
三、无违犯者,一、心中狂乱,二、调伏有情出不善处安立善处,三、将护多有情心,四、维护倌制而弃舍之。
摘自《海潮音》第67卷第8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