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身、口、意三业的逻辑关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张爱萍

摘要:“业”作为佛教的教义名词,意思是“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人生以及周围环境,都是由自己的善恶等“业”所造成的。业一般分为身、口、意三业,即身之行动、口之言语及意识之活动。本文从两个方面阐释身、口、意三业的因果关系。一方面,身、口、意三业的善恶属性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另一方面,以身、口、意三业的“善”、“恶”、“无记”等三种道德性质为因,得到相应的报应为果,同时结合违背现世现报现象的解释,于是有了“三世两重因果”之说。身、口、意三业之间,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身、口、意三业都是因果循环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业力决定,因果不爽。与此同时,这样的因果关系还在信仰层面给予了众生一个美好的期许和暗示,即修善业得善果,业力果报终得报。

关键词:身、口、意三业∵∵相互影响∵∵因果∵∵前提

业是佛教一个重要的教义名词,业力果报是佛教的一个重要理论,其中都蕴含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本文将对身、口、意三业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三世中三业的因果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一、业、业报

要分析三业的因果关系,首先必须清楚“业”的含义,还要清楚“业报”以及“业”与“业报”的宗教道德属性等问题。

(一)业、业报

1、业

业,作为佛教教义名词被解释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1]。佛教中对业的分类很多,本文所要讨论的业是按照一般意义上的划分,即人有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具体是指身之行动、口之言语和意之思想活动。

2、业报

业报是指业的报应或业的果报[2],是佛教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中对于业有这样的描述:“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也就是说,所有造的业,必将会招致一定的果或报应,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不作业因,也不会得相应的结果[3]。因此,作业一定会受报应。又因为人的生命不只限于一世,而有“三生”、“三世”之说,业便会伴随人的生生世世,直至解脱为止。

(二)善恶属性

正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佛教是一个关于善恶的宗教。佛教将一切事物的道德属性划分为三种:善、恶、无记,并认为,凡符合佛教诸多教义的即为善,反之则为恶。无记中的记在佛教中被解释为“分别”、“断定”等,无记的意思即是中性,不可分别善恶,不可断定为或善或恶之义。三业也具有善、恶、无记的宗教道德属性。从三业的道德属性来讲,所造的身、口、意业凡是符合佛教教义的即为善业,不符合佛教教义的即为恶业,无记业即指其所造之业是中性属性的,不可断定为善,亦不可断定为恶,业的道德属性是介于善恶之间的,是非善非恶的,无所谓善恶的[4]。也正因为如此,佛教三业的道德属性主要是指善恶两种。

业的宗教道德属性有善、恶、无记三种,其果报的宗教道德属性也有善、恶、无记三种。《成实论》卷七有:“善得爱报,不善得不爱报,无记无报。”其中的“爱报”即指善报,“不爱报”即指恶报。这也被佛教视为业报的必然法则。因此,身、口、意三业的善恶必然导致其业报的善恶。

二、三业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缘起论的观点来看,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5]。众生在现世所受果报,皆是由于其所造业力的缘故,业力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无论对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哪一世而言,个人的三业之间、他人与个人的三业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是互为因果的。

(一)个人三业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现在世的生活来讲,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其所造的身、口、意三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首先,个人在现实生活的某一时期内,三业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前提。佛教特别重视意业的作用,认为意业是三业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先来看意业与其他两业之间关系。做一件事情或者说一句话,总是先经过大脑的思考策划,也就是这里讲的经过意识的活动后才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做出来,或者通过嘴巴说出来。即便是语言或者行动有障碍的人,他们说出来的话虽然不能按照正常人的逻辑习惯来衡量,但是也是经过了他们自己意识的组织和整理的。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了人的意识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的反作用。因此,口业和身业必将受到意业的影响甚至支配。再来看身业。如前所述,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少不了意识的指导,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行动的具体操作,无论与先前意识的设想是否相符合,都会影响到意识对其进行再一次的思考和支配,同时也会影响到语言对其进行的描述,也就是说身业会影响到意业和口业。同样,口业也会影响到意业和身业。语言通过听觉器官传递到大脑,意识就会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或者组织,不同的语言会导致意识有不同的思考;同样,语言也会影响到行动,话说得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行动。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三业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在一瞬间就完成的,也就是说,思想、行动和语言几乎可以同时进行,并且互为前提。当然,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三业也并非一定要同时存在,有的时候,只需要意识的思考就可以了,心里想的事情并不一定要通过行动做出来或者通过语言说出来;有的时候心里想了,行动上也做了,却不一定要讲出来;还有的时候心里想了,嘴上说了,却不一定要做出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般人来说,意业是最为重要的,是必不可少的,所谓一念起万水千山,佛教特别重视意业的巨大作用。

其次,在现实生活的不同时期内,三业之间互为前提。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在一个时期的境遇、性格以及所造的业等,除了会受到过去世三业善恶属性的影响外,还必将受到这个人在前一时期造的身、口、意三业的善恶属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前一时期造的三业的善恶属性是这个时期再造三业善恶属性的前提。依此类推,这一时期所造业的善恶属性又将会是后一时期所造业的善恶属性的前提。

这里是将身、口、意三业的善恶属性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从三业各自分别的善恶属性来看,同一世中不同时期内的三业之间的善恶属性也是互为前提的。前一时期身业的善恶可以影响到后一时期身、口、意三业或者其中任何一业甚至两业的善恶属性,口业、意业亦是如此。

(二)个人与他人三业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语言一定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人造的身、口、意三业会对个人自身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其影响和制约更为明显。

首先,他人的身、口、意三业作为一个整体,会对个人自身的三业造成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个人自身会对他人平常造的三业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和反应,这样的印象会影响到我们自己接下来所要造的业。其中,他人的三业整体可能会对个人自身的三业皆有影响,也可能只影响到个人三业中的某一业或者某两业。

其次,他人三业中的某一业或者某两业会对个人自身的三业造成影响。这里面也包括,他人三业中的某一业或者某两业可能会对个人自身的三业皆有影响,也可能只影响到个人三业中的某一业或者某两业。

三、三世中三业的因果关系

前文已经讲到,人的一生当中,同一个时期内,身业、口业、意业三业各自的道德属性不一定是相同的,对于同一个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三业之道德属性业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同一天内,一个人的身业可能是善的、口业可能是恶的,意业可能是无记的。同样,对于同一个人,其在年轻时造的业可能是恶的,也可能是善的,在年老时造的业也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造成这种不能肯定的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现在果报的善恶,不仅仅受到现在世中从出生到现在所造业的影响,还必然受到过去世中业力的影响。这或善或恶的结果在一个人生命即将结束之时会作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结果,并直接影响到此人在下一世的命运、性格、境遇等等。而在下一世的命运、性格、境遇等的影响之下,已经轮回的这个人又会再造新的业,进而在下一世即将结束之时所造业的善恶属性再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影响其在下下一世甚至下多世的命运、性格、境遇及造业。从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角度看,也就是说,过去世的身、口、意三业之善恶属性是现在世果报的因,在过去世业力影响下的现在世身、口、意三业之善恶属性又是未来世果报的因。因此,过去世、现在世为三世中三业的过去现在一重因果,现在世、未来世为三世中三业的现在未来一重因果,如此在三世两重因果的业力果报系统之中,众生皆因其所造业力的缘故,生死流转,因果轮回。

现在世的三业善恶属性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对未来世产生影响,也可以单独对未来世产生影响。首先,三业中的任何一业或者两业可以对未来世产生影响,而不一定要是三业一起作用才能产生影响。其次,三业中的任何一业或者两业既可以对未来世的三业整体产生影响,也可以对未来三业中的任何一业或者两业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这一世的身、口、意三业在该世即将结束之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直接影响下一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三业之间的善恶属性是可以抵消的,其各自的善恶属性必定会在下一世或者未来世得到相应的果报。虽然为了劝导众生积极行善,佛教认为在下一世恶报还未报应之前,可以通过不断地行善来减轻恶报的程度或者延缓恶报的时间,但是,这一世身、口、意三业之间的善恶属性是不能抵消的。

综上所述,身、口、意三业在三世中遵循了三世两重因果的轮回法则,代代循环,世世业报,业力决定,因果不爽。

身、口、意三业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佛教理论得以全面、严密地规范信众的日常生活,劝导其在现在世所造的身、口、意三业业业向善,特别是注重从思想意识上引导众生。三业外部的三世两重因果关系在信仰层面又给了众生一个美好的心理期许和暗示,现在世在三世中充当桥梁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使得众生都愿意在现在世积极行善,为自己的未来多修一份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对为佛教吸引大批的信众和追随者,完善佛教理论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第186页“业”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2】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第187页“业报”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3】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第238页“因果”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4】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第88页“无记”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5】陈聿东,佛教文化百科第593页“缘起”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5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